•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試跑20天不滿意退費!全新adidas ADIZERO BOSTON 12 編輯開箱體驗
1
adidas ADIZERO BOSTON 12
試跑20天不滿意退費!全新adidas ADIZERO BOSTON 12 編輯開箱體驗
2
怎麼跑才能瘦﹖ 給減重跑步新手的飲食+運動計畫
3
川內優輝的田徑教練私傳SUB400、SUB330、SUB300練習菜單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試跑20天不滿意退費!全新adidas ADIZERO BOSTON 12 編輯開箱體驗

2023-06-13
話題 跑步 路跑 ADIDAS 鞋子 運動裝備 心得分享

今年六月,adidas 最強競速跑鞋家族ADIZERO迎來全新成員!adidas ADIZERO BOSTON 12從中底、推進系統及鞋面全面進行有感升級,此次的升級更讓台灣頂尖跑者「黑色閃電」蔣介文、馬拉松女神雷理莎,以及亞洲鐵人謝昇諺及專業跑步教練余文彥、陳秉豐一致認同!

adidas ADIZERO BOSTON 12
這次adidas ADIZERO BOSTON 12的進化,獲得蔣介文、雷理莎及專業跑步教練一致的認證。

在此同時,adidas為了讓廣大跑者親自見證ADIZERO BOSTON 12全新升級之處,更特別推出《試跑20天 不滿意退費》與《ADIZERO MADE TO WIN!全台體驗巡迴活動》這兩項活動,讓所有喜愛跑步的你,都能實際上腳體驗到不同的跑感。

ADIZERO BOSTON 12
為了能讓喜愛跑步的你都能上腳體驗,adidas推出ADIZERO BOSTON 12《試跑20天不滿意退費》活動!

今年必備訓練跑鞋

adidas ADIZERO BOSTON系列跑鞋自2008年推出以來持續進化,此次更邀請到兩屆世界大滿貫馬拉松賽事女子冠軍暨奧運金牌的Peres Jepchirchir參與研發測試。

然而,相較於前一代,ADIZERO BOSTON 12升級性能包含以下:

■升級雙中底 更柔軟回彈:不僅使用與ADIOS PRO 3相同的LIGHTSTRIKE PRO,搭配全新LIGHTSTRIKE 2.0泡棉科技,進化後的雙中底結構,緩震更提升15%,跑起來更柔軟回彈。

■推進力 大幅提升:延續爪型玻璃纖維推進系統,進化為全掌式的ENERGY RODS 2.0,從腳跟到腳趾的一體成形設計,強化整體推進力,提升速度表現。 

■升級透氣鞋面 更具支撐性:利用ENGINEERED MESH技術進行不同密度織紋,強化支撐性,更使用50%以上的回收材料製成,減低塑料浪費。此外,變薄的鞋舌為前掌提供更多空間,提供跑者更好的穿著感受。

■馬牌輪胎大底 耐磨性佳:大底全掌採用耐磨的Continental™馬牌輪胎大底,在各種環境下保有良好抓地力。

adidas ADIZERO BOSTON 12
adidas ADIZERO BOSTON 12從中底、推進系統到鞋面皆全面進行有感升級。

鞋身醒目配色怎麼搭都有型

同時在配色上,本季ADIZERO全系列以特殊藍灰色為基底,經典三條紋男女款分別以螢光黃、極速銀呈現,此外BOSTON 12 男生款還有醒目的螢光黃,男女也都有百搭的白色,各款皆象徵著飆速快感,提供跑者多元的選擇!

ADIZERO
這次全新推出的ADIZERO全系列以特殊藍灰色為基底,搭上螢光黃和極速銀呈現出飆速快感。

5位跑界菁英選手與專業教練的感受

adidas特別邀請包含去年榮獲臺北馬拉松男女組冠軍的「黑色閃電」蔣介文、「路跑女神」雷理莎、亞洲鐵人謝昇諺,以及IR Sports跑創運動創辦人余文彥、相信跑步訓練營總教練陳秉豐,搶先體驗全新ADIZERO BOSTON 12。

5位專業跑者分別指出改良後的ENERGYRODS 2.0推進系統,推進力有明顯提升,以及回彈、耐磨、舒適度都有優異進化,不只可當平時長距離訓練鞋,亦可當作競賽鞋款,適用度很廣,甚至跑起來有「小PRO 3」的感受。

雷理莎
馬拉松女神雷理莎搶先體驗全新ADIZERO BOSTON 12。

編輯部親身體驗心得分享

在收到adidas寄來的ADIZERO BOSTON 12全新鞋款之後,運星編輯部選擇2種不同跑步訓練的情境進行實跑體驗,看看這雙號稱有感升級的ADIZERO BOSTON 12鞋款到底有多優秀!

以下是跑步編輯Dama親自下場測試及體驗的心得:

■田徑場間歇訓練:只要有在進行間歇訓練的跑友都知道,講求速度的間歇訓練最需要鞋子的「輕盈」和「推進力」,在當下穿上ADIZERO BOSTON 12 就能立刻感受到這樣的好處!尤其,鞋款的輕量化能夠讓我非常自由地移動腳步;另外,從腳跟到腳趾一體成形的設計概念,在速度加快時,就能感覺跑鞋帶著我往前踏出每一步的流暢感。

■一般公路節奏跑:因為有參加9km賽事,因此我便在仁愛路上進行一次節奏跑的練習,同時這個體驗也可模擬參加路跑賽事時真實的腳感。穿著ADIZERO BOSTON 12站在比PU跑道硬的一般公路上,就能感受到這雙跑鞋有著相較前代更佳的緩震效果,在踩地時就能感受相當舒適的腳感;然而,鞋底優異的緩震效果也能幫助減輕地面對於關節的衝擊性外,還能提供足夠的回彈力幫助跑者推進下一步。

雖然這次的測試只到9km而已,但我相信以這樣的腳感展現應該也非常適合用來進行長距離跑練習。

 

ADIZERO BOSTON 12
編輯實際穿上ADIZERO BOSTON 12進行公路節奏跑的測試與體驗。

此外,ADIZERO BOSTON 12強調鞋款面材料薄且透氣性佳,也是一款非常適合夏天訓練的跑鞋,但這樣的鞋面材質設計卻也帶出長跑支撐度不佳容易扭到腳踝的隱憂,不過鞋款極輕薄的鞋舌設計,也能在各種路面的訓練時緊密包覆貼合腳型,足夠提供一般路跑的支撐性,有助於跑步時維持正確的姿勢。

全新ADIZERO BOSTON 12以透氣性佳的面料材質搭上輕薄的鞋舌設計,更能貼合及包覆腳型維持正確的姿勢。

最後,全新的ADIZERO BOSTON 12跑鞋整體來說,是一雙可以在平常訓練及長距離路跑使用的絕佳鞋款,如果你正需要這樣可靠的戰友,那就可以考慮入手一雙。

ADIZERO MADE TO WIN!全台體驗巡迴活動

隨著ADIZERO BOSTON 12的革命性進化,adidas推出一系列相關活動讓跑者共同見證此次中底、推進系統、鞋面的有感升級,包含《試跑20天 不滿意退費》,開放跑者20天試跑鑑賞期,以及《ADIZERO MADE TO WIN!全台體驗巡迴活動》,全台將規劃10個場次,特別打造行動車駛入台北、台中、高雄等跑友熱門路線,此外也搭配巡迴活動場次舉辦「5x5團體挑戰賽」,邀請五位跑友組隊,每人挑戰5K,全台隊伍最快前三名,全隊將獲得專業跑鞋,冠軍隊伍再加碼2023臺北馬拉松半程參賽資格。

《試跑20天 不滿意退費》

活動時間:2023年6月6日(二)- 6月21日(三)

活動辦法:凡於活動期限6/6至6/21內,在指定通路購買全新ADIZERO BOSTON 12 鞋款,不限顏色,自購買日起隔天算20天,為鑑賞試跑期,試跑不滿意請攜帶完整產品包裝(含鞋盒、發票、簽單、產品購買證明卡)回原消費通路,辦理全額退費。

活動通路:adidas全台直營門市、官方購物網站與指定經銷門市

《ADIZERO MADE TO WIN!全台體驗巡迴活動》 

活動辦法:不須預約,於活動時間內前往指定地點,即可上腳ADIZERO BOSTON 12試跑,每人體驗時間為30分鐘,公開上傳體驗心得至IG還可享ADIZERO BOSTON 12抽獎乙次。

活動時間/地點:

【台北】公館水岸廣場

6/17(六)16:00-21:00及6/18(日) 16:00-21:00

【台北】板橋第二體育場

6/27(二) 18:00-21:00及6/29(四) 18:00-21:00

【台中】中興大學操場

7/1(六) 16:00-21:00及 7/2(日) 16:00-21:00

【台北】台北田徑暖身場

7/4(二) 18:00-21:00及 7/6(四) 18:00-21:00

【高雄】鳳山田徑場

7/8(六) 16:00-21:00及 7/9(日) 16:00-21:00

《ADIZERO MADE TO WIN!全台體驗巡迴活動》之「5x5團體挑戰賽」

活動辦法:須組隊報名,每隊於報名場次前往挑戰賽地點報到。

活動機制:每隊5人,每人須穿上BOSTON 12挑戰5K,全台隊伍最快前三名,每位挑戰者將獲贈ADIZERO BOSTON 12乙雙,冠軍隊伍再加碼2023臺北馬拉松半程參賽資格。

活動獎勵:成功參賽者,每人將獲得adidas Runners跑步背心乙件

報名連結 (台北場報名截止日為6/11,台中與高雄場報名截止日為6/18)

資料提供/adidas

鞋款體驗/Dama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怎麼跑才能瘦﹖ 給減重跑步新手的飲食+運動計畫

2019-07-08
知識庫跑步訓練飲食觀念體脂肪減脂瘦身跑步

你想靠跑步瘦身,但跑不到2週不見效就放棄嗎﹖事實上,靠跑步減重確實沒那麼輕鬆!困難點主要在跑步消耗能量與攝入能量的掌握,決定了你會增重、減重或是維持體重,以及跑步表現的差異。以下針對為了瘦身而跑的新手跑者,一系列從訓練到飲食的規劃,助你運用跑步找回理想身材、同時愛上跑步!

怎麼跑才能瘦﹖ 給減重跑步新手的飲食+運動計畫

減重不見起色﹖ 先思考一下

首先,請將減重的路程想成一場超級馬拉松,這不是衝刺跑,你雖然期待結果,但它是緩慢而穩定地發生,而不是戲劇化地跑一場10K就大降5KG。保持著這個心態,如果你已經跑了一陣子卻不見起色,那有以下幾種方向必須思考﹕

1.  9成減輕並維持體重的人都是運動咖

國家體重控制登記處(NWCR)調查減重30磅(約13公斤)以上且維持體重至少1年者,結果他們之中90%經常運動,而他們平均每週因運動燃燒的熱量為2,600卡。

2.  飲食控制必搭配運動

在NWCR的調查研究顯示,運動咖較少發生減重後的溜溜球效應,所以,除非你想臨時減重,否則你必須兼顧飲食習慣和運動。減重時將飲食與運動結合還有另一個好處﹕當減重者只靠限制熱量但沒運動,往往身體會流失肌肉;但當飲食和運動並進,他們可以保留肌肉並減少脂肪,增肌減脂對你的體重維持有絕對幫助。

知識便利貼|溜溜球效應 Yo-yo effect

由於減肥者採取過度節食的方法,導致身體出現快速減重與迅速反彈的變化;減肥者通常起初有成功減重,但隨著之後的生活習慣無法保持體重,導致體重急速反彈。

決定你的目標體重

為了使計畫具體化,請確切知道自己的目標體重是多少,這樣你才知道該做什麼來達成。不只量體重,請測量並訂出目標體脂肪以及一些簡單的身體測量,例如運用捲尺測量腰圍、大腿圍等。

正確開啟跑步計畫

新手跑者要注意的是,請讓自己輕鬆地投入新計畫,之後再逐步增加訓練強度,才能降低傷害風險並獲得最佳減重效果。需要提醒的是,跑步是個高衝擊力活動,它甚至對較重的男女來說,是受傷風險最大的減重方法,可能比其他形式的有氧運動導致更多過度使用傷害。因此,專家建議過重的男女可以使用以下3個規則來正確開啟跑步計畫﹕

規則1﹕從健走或跑走開始

健走對下肢骨骼、肌肉和關節的壓力較跑步小,但它的壓力也足以刺激讓這些部位更強壯、更有彈性。一開始的訓練可選擇完全健走,或是慢跑混和健走;比例取決於你的身體準備好要跑步了沒﹖隨著時間,跑步的比例可慢慢增加,直到你能感到舒適地跑起來。 

規則2﹕每次練跑隔1天

骨骼、肌肉和關節需要時間來恢復與適應跑步的壓力。對大多新手跑者而言,要恢復身體組織,1天的時間太短,因此,至少前幾週的練跑日都要間隔1天。如果你希望更頻繁地運動,可在跑步日之間做散步或騎自行車等運動。

規則3﹕逐漸增加距離

在前文已不斷提醒,跑步應漸進式增加強度。你不需要1週衝一個半馬好減去5公斤,用3週來做這件事就夠了,否則肉還沒甩掉就先受傷。你的訓練可以讓距離慢慢拉長,或是強度漸漸增加(加速),但一次不要改變太多,謹守10%規則﹕這週到下一週所增加的跑步距離或時間不超過10%。例如這週練跑2公里,下週最多不跑超過2.2公里。

如果你在增加跑量或強度時遇到不適,請在跑步前後添加一些健走。

資料來源:mapmyrun

控制飲食幫助熱量赤字

減重目的是維持每日攝取卡路里不足(熱量赤字Calorie Deficit)。換句話說,你需要消耗比每天攝入更多的卡路里,有兩種眾所皆知的方法可以達成﹕少吃、多動。

理論上,跑步確實能透過增加燃燒熱量來幫助你「熱量赤字」。問題是在運動後,你是否無法控制胃口大吃大喝一頓﹖這就是所謂的「補償效應」,也成為人們靠運動減重失敗的主要原因。而每個人運動後的食慾反應不同,對別人可能影響不大,但你就是會餓到大吃。

該怎麼確保補償效應不影響達標﹖答案是﹕提高吃進食物的質量。事實上,多數人不會攝取太多卡路里,而是攝取過多的「空有熱量(empty calorie)」,也就是僅用糖、油脂或油製成,或含酒精的飲料或食物。在試著減少卡路里之前,運動營養學家Matt Fitzgerald建議先減少餅乾、白麵包或任何加工食品,用更多的蔬果、瘦蛋白來替代垃圾食物。當吃進更多高質量食物,同時切換飲食習慣,在這過程中自然會減少卡路里。 

高質量食物富含營養素、微量營養素和纖維,與低質量的加工食品相比,更容易讓人有飽足感,因此能幫助減少熱量攝取。以下高質量和低質量食品清單,案質量高低降序排列﹕

資料來源:mapmyrun

開始跑步後,努力將右側欄吃的食物降到最少,盡量多吃左欄食物。據丹麥一項研究報告,每週跑超過5公里、持續1年的新手跑者,但沒有更改飲食習慣,平均減8.4磅(約3.8公斤)體重;同時改變飲食的新手跑者則平均減掉12.3磅(約5.6公斤)。

吃進的卡路里不能過多,當然也不能太少。曾在加拿大冬季奧運中協助選手的營養師Nanci Guest指出,運動員如果長期缺乏燃料,會造成新陳代謝變慢。所以,飲食控制時,堅持每天最多減少500卡,別減太多!否則將會影響到你任何運動的表現。

資料來源/mapmyrun, 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川內優輝的田徑教練私傳SUB400、SUB330、SUB300練習菜單

2019-04-11
知識庫全馬訓練書摘馬拉松跑步訓練跑步

2018波士頓馬拉松冠軍川內優輝的大學田徑社教練津田誠一,在他的著作《市民跑者之王》中,私傳各種全馬目標時間的具體練習法,這也是以往他教市民跑者川內優輝的方法,讓川內在畢業後一步步走上波馬冠軍之路。如果你的全馬目標也是SUB400、SUB330或SUB300(跑進4小時內,以此類推),試試這些實戰練習菜單!

川內優輝的田徑教練私傳SUB400、SUB330、SUB300練習菜單 ©IAAF

有計畫地立定賽季目標

首先,一年只參加兩到三次全程馬拉松正式比賽,以兩次為主,11月到12月一次、1月到3月再一次,其他時間則是為迎戰正式比賽的「練習賽」。

或許也有不少業餘跑者會模仿川內,整個賽季幾乎每週上場比賽,若是樂在其中倒也沒什麼太大的問題,但如果是想跑出好成績,比賽就跟練習一樣,必須張弛有度。

請把正式比賽與練習賽分開,各自立定目標。重點在於能不能讓自己的身體在最佳狀態(巔峰)參加正式比賽。這點即使是經驗老到的頂尖選手也不容易辦到,要如何讓身體處於最佳狀態也因人而異,沒有絕對適合每個人的標準答案。關鍵在於參考別人的作法,同時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反覆嘗試,累積經驗。

我的練習法是以每週兩次重點練習(週三的速度練習、週六的長跑)為主軸,如果想在4小時內跑完馬拉松,光靠每週一次的重點練習(長跑)或許就能達成,但還是以每週兩次的練習最能見效。

不管怎樣,都要專注於重點練習,確實地跑完設定的趟數或距離,因為這跟馬拉松的最後幾圈跑得好不好息息相關。

如果是想跑出好成績,比賽就跟練習一樣,必須張弛有度

SUB400、SUB330、SUB300的練習菜單

我為立志刷新自己跑馬拉松時間紀錄的業餘跑者設計了從兩個月(8週)前開始的練習菜單,好讓他們能在比賽時跑出「4小時以內」、「3個半小時以內」、「3小時以內」的成績。

全都是以週三的「速度練習」、週六的「長跑」為基礎,正式比賽兩週前的週六則是「30公里長跑」。

跑者的類型及跑步能力因人而異,所以上述的練習法只能當成參考,如果是遲遲無法達成目標,或是始終無法縮短時間的人,應該都值得一試。

各種練習菜單的基礎頂多只能做為參考,狀態不好時,不需要勉強保持菜單上的速度,但是請確實跑完設定的「趟數」或「距離」。

即使已經習慣長跑,還是有很多人不擅長間歇跑。這種人不妨從400公尺等距離比較短的間歇跑開始,藉此記住速度感。

請用跟1000公尺間歇跑同樣的速度跑400公尺,再以200公尺的慢跑(70-75秒)銜接。

我想跑得比較快的人跟跑得沒那麼快的人感覺肯定有天壤之別,所以請務必透過練習找出適合自己,絕不勉強的時間。

重點在於一定要確實執行200公尺的銜接慢跑時間(70-75秒),並且盡可能以最快的速度,保持一定的速度從頭跑到尾。

這麼一來,跑姿就不會亂掉,能在保護膝蓋、意識到節奏感的情況下完成高品質的練習。

邊保持遊刃有餘的速度進行重點練習,跑完後若還有體力,請加速再跑一趟。追加的這一趟最多只是錦上添花,所以千萬不要勉強。

當比賽在即,週三的速度練習可以稍微縮短距離,以讓動作變得俐落為目的,把注意力放在「中段加速」。

川內比賽前一天會利用1萬2000公尺的配速跑再加2000公尺來激發自己的潛力,一般的業餘跑者不需要做到這個地步,因為這樣只會增加無謂的疲勞。

可行的代替作法是比賽前一天花10或20分鐘輕鬆地慢跑,然後再以全力以赴的6成力的感覺,輕鬆地跑3趟100公尺的「短距離全速衝刺」。只要掌握到跑步的感覺或節奏感即可。

除了週三與週六的重點練習,基本上都是慢跑,希望大家都能視自己的身體狀況,針對重點練習進行「調整」。因為不少跑者都會因為比賽在即而努力過頭,導致受傷,所以千萬要記得不要努力過頭。

結束練習時,要隨時都能保持「明天也想再跑」的心情,才是能跑出好成績的高品質訓練。

開場白太長了,以下為各位介紹針對各種目標時間的練習菜單,只列出每週兩次的重點練習,其他時間請配合自己的身體狀況,在意識到節奏感的前提下,以消除疲勞為目的,用慢跑來銜接。

SUB400練習菜單

4小時以內是指從起點跑到終點的平均(even)速度為每公里5分40秒,但是要以養成再快10秒的「每公里5分30秒」的速度感覺為目標。只要能以每公里5分30秒的平均速度跑完全程,抵達終點的時間為3小時52分。假設跑到最後速度都會掉下來,至少要養成這樣的速度感才能追回慢下來的時間。

週三的速度練習請保持每公里5分30秒至5分50秒的速度。週六的長跑請保持每公里5分40秒至6分00秒的速度。目標速度設定得比較慢才能產生對速度的餘力,比起加速,更希望各位能確實養成慢慢追趕上去的的感覺。

倘若這個速度不過癮,不妨在跑完設定距離後,再加速「多跑兩公里」。不一定要追加這兩公里,但這兩公里有助於培養最後衝刺的感覺。

SUB330練習菜單

3個半小時以內換算成平均速度大約是剛好用5分鐘跑完1公里,但是要以養成再快15秒的「每公里4分45秒」的速度感覺為目標。

只要能以每公里4分45秒的平均速度跑完全程,抵達終點的時間就是3小時20分鐘左右。假設跑到最後速度都會掉下來,至少要養成這樣的速度感才能追回慢下來的時間。

週三的速度練習請保持每公里4分45秒至5分00秒的速度,週六的長跑請保持每公里5分00秒至5分30秒的速度。不妨將比賽的速度設定為每公里比5分鐘再短一點的時間。

SUB300練習菜單

立志在3小時以內跑完的人,平均速度為每公里4分15秒,但是要以養成再快15秒的「每公里4分鐘」的速度感覺為目標。

只要能以每公里4分鐘的平均速度跑完全程,抵達終點的時間就會在2小時50分以內。假設跑到最後速度都會掉下來,至少要養成這樣的速度感才能追回慢下來的時間。

週三的速度練習請保持每公里3分50秒至4分15秒的速度;週六的長跑請保持每公里4分20秒至4分40秒的速度,請保持比正式比賽稍微慢一點的速度來跑。

比賽8週前的8000公尺+4000公尺+2000公尺+300公尺之類的練習菜單是用來代替漸進加速跑,中間再穿插慢跑,可以轉換心情。

書籍資訊
◎ 以上文章摘自一心文化出版,津田誠一
著作、賴惠鈴譯《市民跑者之王:波士頓馬拉松冠軍川內優輝打破常識的跑步訓練法》一書。

本書特色 
川內高中時期曾受過傷,並且有1年無法好好跑步。畢業後沒有成為職業跑者,反而是當起上班族,利用業餘時間訓練、週末和假期去比賽。個人馬拉松最佳成績跑出2小時08分14秒,擠身世界一流菁英之列。截至目前創下世界金氏紀錄,累積了85場全馬完賽時間2小時20分以內,他也參加過兩屆世錦賽和一屆奧運會,所以日本國內都稱他為「最強公務員」或「市民跑者」,是跑者勵志代表人物。因為曾經受過傷,並且是市民跑者的身分,使用了本書的練習法讓他找回自信與成就,而這樣的練習法也適用於廣大的一般跑者。

「川內訓練法」打破跑界常識:
  1.速度練習及長跑都必須從一開始就保持固定的速度跑到最後。
  2.重點練習一週只要兩次,其他天都以慢跑來消除疲勞。
  3.減少練習量反而能刷新紀錄。
  4.不做短距離的間歇跑,直接做1000公尺或2000公尺的間歇訓練。
  5.以參加比賽來代替重點訓練。
  6.間歇跑的休息區間要縮短,讓身體和呼吸還沒完全恢復下就繼續下一趟衝刺。
  7.需要工作的平日就算只慢跑30分鐘也無所謂。
  8.長距離的跑步,維持膝蓋彈性、保護膝蓋才是關鍵。
  9.練習時,狀態越好越不要拚命跑,練習只要八分飽就好。
  10.LSD中間用走的也沒關係,只要能在3小時內慢慢走完即可。

◎ 更多一心文化出版《市民跑者之王:波士頓馬拉松冠軍川內優輝打破常識的跑步訓練法》一書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