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專家研究發現:其實身體「胖」哪部位跟健康很有關係!
1
專家研究發現:其實身體「胖」哪部位跟健康很有關係!
2
肌肉拉伸的錯誤觀念
伸展時些許的疼痛正確嗎?小心這樣反而會讓肌肉越拉越差
3
專家:每週午睡1~2次有益心臟健康,來小睡一下吧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家研究發現:其實身體「胖」哪部位跟健康很有關係!

2019-05-08
話題 保健 觀念 生活

是否常常跟朋友討論:「如果真的要胖,胖哪邊就好。」這是一個時常被討論的問題,如果非要有一個地方胖,你會選擇胖屁股還是胖肚子?雖然大多數人都覺得胖肚子比較好藏肉、胖屁股的話舊傳統觀念好像比較受長輩喜歡,但其實大家都還少思考了一個問題,其實胖哪裡其實跟健康也有非常大的關係!

專家研究發現:其實身體「胖」哪部位跟健康很有關係! ©health.harvard.edu

根據近期美國醫學期刊《JAMA》上的研究指出,如果你的脂肪囤積在臀部的話,相比胖在肚子的人較不容易罹患糖尿病與心臟病,胖在手臂的人,淋巴系統的循環會較為不好,因此要注意淋巴發炎等疾病,然而胖在肚子的人,可能因為遺傳基因的緣故,由於臀部無法囤積太多脂肪,進而導致脂肪都囤積在內臟器官或血液中,可能使罹患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大提高。再來胖腰的人,易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等疾病!然而胖腿的人,有時不一定是真的「胖」!可能是因為內科疾病,像是充血性心衰竭症、肝臟疾病或肝硬化、腎臟疾病等病因造成,但所有疾病包含萬惡的心血管疾病、器官病變,都可能源自於身體有太高的脂肪含量!

身體各處脂肪堆積 ©healthy-holistic-living.com

另外,過去也有研究發現與西方人相比,亞裔人口更容易先從腹部開始囤積脂肪,這與糖尿病風險升高,有高度的關聯性。 根據期刊上研究了一項有關肥胖的實驗,研究者招募超過60萬名實驗者的基因進行了分析,此研究確定了200多種容易讓人「腰臀比」較高的基因變異,與較高腰臀比有關的這些基因,分別與較低的臀部脂肪和較高的腹部脂肪有關,並且都與高血壓、高血脂及較高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根據研究成果,研究團隊表示,從代謝角度來說,在臀部囤積脂肪,是一種更安全的儲存脂肪方法。

亞裔人比歐美人更容易腹部囤積脂肪 ©sweeteners.news

目前研究團隊正在探索研究中發現的基因,是否適合成為未來藥物開發的靶點。不過,對於那些由於遺傳而臀部脂肪較少的人群,研究人員指出,改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重要關鍵,像是限制熱量攝入或是做有氧運動,這些都能使每個人有很大的受益。

資料來源/HERO HEATHLY&HOPE、DAILY MAIL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伸展時些許的疼痛正確嗎?小心這樣反而會讓肌肉越拉越差

2020-04-14
知識庫觀念運動恢復運動傷害保健

你對於伸展的印象與觀念是否還停留在「越痛效果才會越好」?我們常常在健身房的伸展區或瑜伽教室裡,看到許多的人都皺著眉頭或表情痛苦的進行伸展動作,甚至於有的人因為彎不下去或張不開大腿,變找尋夥伴兩人一組進行拉伸動作,這些都是我們既有的「越痛苦才表示筋拉的越開」錯誤觀念,其實,過度的伸展反而會造成肌肉的傷害,甚至於還會降低身體的柔軟度,可以說是適得其反。

肌肉拉伸的錯誤觀念
你對於伸展的印象與觀念是否還停留在「越痛效果才會越好」?

伸展不要用力過度

我們會需要進行伸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放鬆肌肉,但如果在伸展時用力過度反而會讓緊繃的肌肉不易伸展開來,反而,我們透過適當的力量慢慢的進行伸展動作,筋繃的肌肉也會在這樣的過程中慢慢的放鬆開來,進而讓肌肉順利的伸展並提升彈性。

然而,我們的身體無論是日常生活或是運動伸展時,只要感受到疼痛的情況身體自律神經中的交感神經就會自然啟動,而位於碰撞或是伸展部位週遭的運動神經元,就會出現興奮性的變化進而導致肌肉緊繃,除此之外,疼痛這件是也時常伴隨著肌肉撕裂或流血等狀況,因此,只要肌肉產生緊張加上流血或撕裂等情形時,就容易導致血液流動受到阻礙,也就是血液循環將會變差。

兩人一組的伸展運動
兩人一組的伸展運動看似沒有任何問題,但卻容易因為肌肉產生反抗力量造成傷害。

簡單來說,如果你在伸展的時後會感受到疼痛,我們的交感神經就會進入興奮狀態,導致肌肉不容易伸展放鬆,即使你的伸展是舒服中帶一點點的疼痛,都會造成一些負面性的影響。而倆倆一組的伸展動作看似沒有什麼問題,但也會由於對方會強行的進行伸展與壓縮動作,我們的肌肉就會下意識的產生反抗力量,這樣就很容易造成肌肉組織纖維的斷裂。

除了上列所說的情況之外,當我們肌肉受到拉扯時,身體便會不由自主的產生反射性的收縮,這樣的反應是由一種人體為了維持正確姿勢,所產生出的「姿勢反射(postural reflex)」又被稱為「牽張反射(stretch reflex)」,這樣的反射動作同樣也不利於肌肉的伸展。

交感神經興奮會不容易放鬆
在伸展會感受到疼痛時,交感神經就會進入興奮狀態導致肌肉不容易伸展放鬆。

錯誤伸展將適得其反

如果你對於伸展時的疼痛置之不理,依然想憑藉著自我的意志力將肌肉伸展到極致狀態,這時就有可能會造成肌肉撕裂傷、肌腱斷裂或是關節部位的損傷等情況。一般來說有許多的運動都需要透過優異的柔軟度才能發揮功能,例如日本相撲選手或是體操選手等等,這些運動項目的選手在進行訓練前都會有一定的伸展熱身流程,在以往來說這些伸展與熱身的流程,都會因為傳統且錯誤的觀念造成用力過度的情況,進而造成許多選手肌肉的永久性運動傷害,而被迫放棄這項運動。

總而言之,唯有採取溫和緩慢的放鬆方式,讓過程中不會有所謂的疼痛產生的力道,才能正確且安全的放鬆伸展肌肉,千萬不要在相信「越痛拉筋的效果才會越好」這種錯誤的觀念。

資料參考/verywellfit、menshealth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家:每週午睡1~2次有益心臟健康,來小睡一下吧

2019-10-07
保健話題生活觀念

許多人都有午睡習慣,但睡多少才有益健康?根據瑞士洛桑大學醫院分析3462人研究發現,每周午睡1~2次的人(每次5分鐘至1小時),比不睡的人的降低48%中風、心臟病風險且多睡無益。每周午睡更多次的人通常是年紀較長、身材較胖者。不過,格拉斯哥大學代謝醫學教授薩塔爾(Naveed Sattar)建議,比起午睡,晚間規律睡眠,白天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健康飲食和運動更重要。

專家:每週午睡1~2次有益心臟健康,來小睡一下吧 ©independent.co.uk

每周午睡1~2次,心臟疾病風險較低

根據《Nature》(腦科學日報)報導,午睡與心血管疾病健康的影響一直備受爭議,研究人員指出,原因是這類研究沒有考慮到午睡頻率,僅比較午睡者和非午睡者的差別,甚至只注意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為探討午睡與致命與非致命心血管疾病(中風、心臟病和心衰竭)的關係,研究團隊追蹤3,462名年齡在35歲到75歲之間的瑞士人近5年,並透過問卷詢問午睡習慣。研究發現,每周午睡1~2次的人(每次5分鐘至1小時),比不睡的人的降低48%中風、心臟病和心衰竭風險,排除夜間睡眠時間、年齡等影響因子,這項關聯仍存在。而且每周睡更久或頻繁不會效果更好,研究顯示,每週五睡3~7次的人往往較老、男性、吸菸,體重更重,且更常白天嗜睡,甚至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

©keranews.org

與其強迫午睡,晚上規律睡眠更重要

根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教授亜費(Kristine Yaffe)評論表示,雖然午睡與心臟健康的生理機制很難確定,但該研究證實,不只午睡長短,頻率也很重要。然而牛津大學心血管疾病專家(Stephen MacMahon)透過此研究發布給《CNN》並且表示,午睡模式可能與某些慢性疾病有關,所以很難界定午睡與心臟疾病的因果關係。針對午睡頻率有不同心臟健康風險,薩塔爾教授認為,較常午睡的人有可能健康較不佳。不過他強調,這也不代表強迫每周睡1~2次就能預防心臟病,目前來說,晚間規律睡眠,白天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健康飲食和運動更重要。

晚上睡覺比午睡更為重要 ©nuntium.se

睡眠對運動員的重要性

牙買加田徑運動員賽恩·柏特 (Usain Bolt)曾拿下連續三次奧運金牌,有人問他說:如何才能成為世界上跑得快的人?他表示,首要的任務就是睡覺,因為睡覺是自己身體在一天的激烈耗損之後能夠有機會好好地從事修復工作的唯一時機,雖然訓練能讓自己突破自我,但如果在該休息的時間沒有好好休息,反而會破壞我們的身體,所以不一定要跑得最快,但可以睡得更飽一點來讓自己跑得更好,所以睡眠對自己來說是訓練菜單上必備的一項。此外,前英國三屆奧運車手並曾獲得UCI單車場地賽冠軍的羅布·海爾斯(Rob Hayles)表示,在他當選手的期間,也是常常一晚睡滿12小時,當睡飽後再開始訓練,會更有衝勁。知名的單車教練布萊恩(Prav Bryan)在他實務經驗裡也發現,睡眠不足的車手,不管是耐力或是最大輸出功率都會明顯下降,更危險的是反應能力下降,同時也增加了在騎車時的風險。

賽恩·柏特 (Usain Bolt)與羅布·海爾斯(Rob Hayles)都認為睡眠很重要 ©ftw.usatoday.com/ftw.usatoday.com

人體內的激素對肌肉的生長有促進作用,一般人體激素分泌從晚上11~12點進入最高時期,這時候也是人體自我生長和修復的最佳時間,如果經常熬夜勢必會影響到肌肉的自我恢復過程,而讓肌肉流失。因此,根據上述教授表示,晚上規律睡眠會比平時午睡來得好,所以我們還是必須把握晚上睡眠時間,這樣平時下午也不會太容易想打瞌睡。

資料來源/TIME、健康醫療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