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常常跟朋友討論:「如果真的要胖,胖哪邊就好。」這是一個時常被討論的問題,如果非要有一個地方胖,你會選擇胖屁股還是胖肚子?雖然大多數人都覺得胖肚子比較好藏肉、胖屁股的話舊傳統觀念好像比較受長輩喜歡,但其實大家都還少思考了一個問題,其實胖哪裡其實跟健康也有非常大的關係!
根據近期美國醫學期刊《JAMA》上的研究指出,如果你的脂肪囤積在臀部的話,相比胖在肚子的人較不容易罹患糖尿病與心臟病,胖在手臂的人,淋巴系統的循環會較為不好,因此要注意淋巴發炎等疾病,然而胖在肚子的人,可能因為遺傳基因的緣故,由於臀部無法囤積太多脂肪,進而導致脂肪都囤積在內臟器官或血液中,可能使罹患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大提高。再來胖腰的人,易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等疾病!然而胖腿的人,有時不一定是真的「胖」!可能是因為內科疾病,像是充血性心衰竭症、肝臟疾病或肝硬化、腎臟疾病等病因造成,但所有疾病包含萬惡的心血管疾病、器官病變,都可能源自於身體有太高的脂肪含量!
另外,過去也有研究發現與西方人相比,亞裔人口更容易先從腹部開始囤積脂肪,這與糖尿病風險升高,有高度的關聯性。 根據期刊上研究了一項有關肥胖的實驗,研究者招募超過60萬名實驗者的基因進行了分析,此研究確定了200多種容易讓人「腰臀比」較高的基因變異,與較高腰臀比有關的這些基因,分別與較低的臀部脂肪和較高的腹部脂肪有關,並且都與高血壓、高血脂及較高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根據研究成果,研究團隊表示,從代謝角度來說,在臀部囤積脂肪,是一種更安全的儲存脂肪方法。
目前研究團隊正在探索研究中發現的基因,是否適合成為未來藥物開發的靶點。不過,對於那些由於遺傳而臀部脂肪較少的人群,研究人員指出,改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重要關鍵,像是限制熱量攝入或是做有氧運動,這些都能使每個人有很大的受益。
資料來源/HERO HEATHLY&HOPE、DAILY MAIL
責任編輯/妞妞
據研究指出,體溫每降低1度,免疫力就會降低30%。日本人的平均體溫相較於五十年前降低了0.7度,愈來愈多女性的平均體溫僅僅只有35度左右。人體的理想體溫是36.5度至37度。建議體溫只有35度的人先試著將體溫提升至36度,36度的人則以36.5度為目標吧。透過上健身房從事適當運動也可以提升體溫,但更重要的是從日常生活習慣著手,平時就不要讓身體著涼了。
溫養腸道除了益於瘦身減重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好處。現在備受矚目的功效就是提升免疫力的作用。為了擊退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並保護自己的身體免受病毒和病原體(例如從外部侵入的新冠病毒和流感)的侵害所仰賴的便是「免疫力」。人體大約70%的免疫細胞皆聚集在腸道內,可謂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換句話說,當腸道虛冷其功能低下時,恐導致免疫力被削弱。
腸道不僅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的器官,在增強免疫力等方面,腸道在整個身體中皆扮演著的重要角色,世界各地針對腸道的研究正在迅速地發展。例如,美國約有30%的人口患有腸道激躁症,因此針對腸道微生物的研究十分活躍。不僅微生物學者,來自生理學、免疫學與代謝體學等各個領域的專家都參與了這項研究。由此可見,腸道功能和作用十分廣泛。
經近幾年的研究證實,人們清楚知道了腸道與大腦有著緊密關聯,因此有了人體「第二大腦」的暱稱。腸道的狀態傳遞到大腦後,會引起腹痛等症狀或造成抑鬱、焦慮等情緒的變化。這種情緒的變化會經由自律神經傳遞,且造成腸道功能失常,導致惡性循環發生。此外,根據研究顯示,維持精神穩定的神經遞質「血清素(serotonin)」與令人愉悅的物質「多巴胺(dopamine)」部分都是在腸道中產生的。隨著研究推進,逐漸清楚腸道與失智症、抑鬱症、自閉症和帕金森病等症狀亦有著密切相關。
目前備受矚目的「腸道菌群」是什麼?在腸道(主要是大腸)中存在著數千種、數百萬兆種的「腸道細菌」,可分為促進腸道蠕動並對身體有益的「益菌(如雙歧桿菌)」,會在腸道內產生有害物質的「壞菌(如產氣莢膜梭菌)」,以及當身體變差時,就會轉化成壞菌的牆頭草「伺機菌」。據說腸道細菌的總重量重達2公斤。而之所以被稱為「腸道菌群」,是因為細菌群生在腸內裡的樣子,看起來就像一片花圃(flora),近年來廣受關注。
腸道菌群紊亂將導致大腸不適,引起全身各種毛病。研究亦指出肥胖與菌群結構的失調有關。當腸道不適時,「短鏈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就會缺乏。短鏈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抑制壞菌滋生,作為全身能量來源,有助於養成易瘦體質。短鏈脂肪酸是由「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又稱比菲德氏菌)」等腸道細菌產生的一種有機酸,而「膳食纖維」就是增加益菌數目的養分。攝取膳食纖維不僅可以暖腸,亦有助於增加短鏈脂肪酸。
• 文章摘自莫克文化,石原新菜 著《整腸瘦身法:溫養腸道輕鬆瘦!》一書。
在中醫概念裡,腹部的漢字寫作「御中」,代表身體的正中心,人體腹腔裡有很多器官,同時亦有非常多的血管;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經腸道消化吸收後,會經由血液循環運送至全身,腸道進而從血液中獲取養分,意思也就是說,腸道功能越好,血液循環便越好,反之血液循環越好,腸道功能則越好;藉由從外部和內部雙管齊下來溫暖腸道,可以促進血液的流動,達到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也提升人體代謝功能的效果,為了能夠更有效地達到減重效果,首先必須要留意腸道的保暖。
■擁有溫暖的腸道,將可讓我們:
1.增強免疫力,養成不易生病的健康體質。
2.提升肌力,讓身體健康有活力。
3.幫助消除肥胖,打造易瘦體質。
4.同時溫暖子宮與卵巢,有效緩解女性生理不適。
5.腸道通暢,改善膚況擁有好氣色。
更多《整腸瘦身法》資訊
責任編輯/林彥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