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專家研究發現:其實身體「胖」哪部位跟健康很有關係!
1
專家研究發現:其實身體「胖」哪部位跟健康很有關係!
2
壓力大更易染疫、罹癌! 研究﹕改善這兩個因素能減少免疫老化風險
壓力大更易染疫、罹癌! 研究﹕改善這兩個因素能減少免疫老化風險
3
跑步可回春,改善中年性功能!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家研究發現:其實身體「胖」哪部位跟健康很有關係!

2019-05-08
話題 保健 觀念 生活

是否常常跟朋友討論:「如果真的要胖,胖哪邊就好。」這是一個時常被討論的問題,如果非要有一個地方胖,你會選擇胖屁股還是胖肚子?雖然大多數人都覺得胖肚子比較好藏肉、胖屁股的話舊傳統觀念好像比較受長輩喜歡,但其實大家都還少思考了一個問題,其實胖哪裡其實跟健康也有非常大的關係!

專家研究發現:其實身體「胖」哪部位跟健康很有關係! ©health.harvard.edu

根據近期美國醫學期刊《JAMA》上的研究指出,如果你的脂肪囤積在臀部的話,相比胖在肚子的人較不容易罹患糖尿病與心臟病,胖在手臂的人,淋巴系統的循環會較為不好,因此要注意淋巴發炎等疾病,然而胖在肚子的人,可能因為遺傳基因的緣故,由於臀部無法囤積太多脂肪,進而導致脂肪都囤積在內臟器官或血液中,可能使罹患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大提高。再來胖腰的人,易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等疾病!然而胖腿的人,有時不一定是真的「胖」!可能是因為內科疾病,像是充血性心衰竭症、肝臟疾病或肝硬化、腎臟疾病等病因造成,但所有疾病包含萬惡的心血管疾病、器官病變,都可能源自於身體有太高的脂肪含量!

身體各處脂肪堆積 ©healthy-holistic-living.com

另外,過去也有研究發現與西方人相比,亞裔人口更容易先從腹部開始囤積脂肪,這與糖尿病風險升高,有高度的關聯性。 根據期刊上研究了一項有關肥胖的實驗,研究者招募超過60萬名實驗者的基因進行了分析,此研究確定了200多種容易讓人「腰臀比」較高的基因變異,與較高腰臀比有關的這些基因,分別與較低的臀部脂肪和較高的腹部脂肪有關,並且都與高血壓、高血脂及較高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根據研究成果,研究團隊表示,從代謝角度來說,在臀部囤積脂肪,是一種更安全的儲存脂肪方法。

亞裔人比歐美人更容易腹部囤積脂肪 ©sweeteners.news

目前研究團隊正在探索研究中發現的基因,是否適合成為未來藥物開發的靶點。不過,對於那些由於遺傳而臀部脂肪較少的人群,研究人員指出,改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重要關鍵,像是限制熱量攝入或是做有氧運動,這些都能使每個人有很大的受益。

資料來源/HERO HEATHLY&HOPE、DAILY MAIL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壓力大更易染疫、罹癌! 研究﹕改善這兩個因素能減少免疫老化風險

2022-11-15
話題COVID-19免疫力觀念飲食方式保健高齡

根據一篇 2022 年 6 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顯示,創傷事件、工作壓力、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和歧視的形式,加速了中高齡者免疫系統的老化,增加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新冠肺炎等疾病的風險。而研究結果也證實,控制不良飲食和低運動量,是減少壓力加速免疫老化的最佳方式。

壓力大更易染疫、罹癌! 研究﹕改善這兩個因素能減少免疫老化風險
壓力大更易染疫、罹癌! 研究﹕改善這兩個因素能減少免疫老化風險 © JD Mason on Unsplash

該研究由南加大學者進行,引用分析密西根大學《健康與退休研究》數據中的樣本,包括 5,744 名 50 歲以上的美國成人。參與者需填答一份有關社會壓力經驗問卷,包括:壓力相關生活事件、慢性壓力、每天遭遇到的歧視和終身歧視,再進行血液樣本分析。研究發現,壓力得分較高者其免疫特徵看起來更老,新鮮的對抗疾病細胞比例較低,白血球磨損的比例較高。即使在控制教育、吸煙、飲酒、身體質量指數和種族或民族後,壓力相關生活事件與T細胞較少的關聯仍很強。

結果指出,控制不良飲食和低運動量,壓力與加速免疫老化間的關聯就減少了。

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近 20 年科學研究已證實壓力會降低免疫功能、造成炎症反應,這兩者都與「增加罹病風險」與「老化」有關。上述研究從流行病學的觀點,再次證實這個已成熟的理論。他說明,壓力的定義是「個體對於壓力源的身心反應」。劉嘉逸提醒,生活中的壓力源有千百種,很多是無法避免的,因此「學習與增強壓力調適能力」相當重要。而此研究指出,「改善飲食和運動」有助於緩解與壓力有關的免疫老化,提供了我們很有建設性的結論,值得大家重視並身體力行。

專家建議長輩運動+飲食方法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老化和行動力相互影響,有時在漸漸老化的過程行動力就會下降,也可能因為越來越少動而加速老化。建議大家鼓勵家中長輩運動時,首先要讓他覺得自己可以做得到,避免讓他感到壓力和挫折而排斥,對肌力已流失或較體弱的長者,可鼓勵其從房間走到客廳來回,並紀錄次數讓他看到今天的成果,有助於增強明天再多做一次的動力。手部肌力則可搭配握力器,讓長者看電視時就能進行手部運動。

手部肌力可搭配握力器
手部肌力可搭配握力器 ©fitnessvolt

飲食上我們通常會有「健康」的迷思,對高齡者就會有很多限制,建議應先考量長者是否享受自己的餐點,能夠喜歡吃、願意吃再去檢視食物的成分,像是攝取蛋白質,就可以選擇長者咀嚼方便的蛋或是豆腐,烹煮料理時搭配不同變化,增加長者的食慾,若是有慢性疾病的長者也不用太過擔心,只要按時服藥、不攝取過量都是可控制的情況。改善長者的飲食和運動行為、增加他們的愉悅感,相對壓力就會減低,更有助於延緩老衰、降低染疫風險。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可回春,改善中年性功能!

2016-07-29
知識庫保健運動生理書摘跑步

曾有人問我,他今年51歲,所有中年男性該有的生理問題都有了。跑步對於解決這些問題會有幫助嗎?

有!讓我們逐一地檢視跑步對中年男子帶來的直接好處(見中年男子跑步受益示意圖)。跑步運動從腹部開始往下的所有器官都帶來直接的好處,首先你看跑步的人很少是挺著啤酒肚的吧?因為跑步能消耗脂肪,一段時間之後,小腹會漸漸變平,外型恢復年輕時體型。腹腔內部的器官也都受益,減輕脂肪肝,肝膽消化器官恢復生氣,消化吸收正常。

©遠流出版

接著是消化與排泄器官部分。跑步能促進胃腸蠕動,能解決便祕問題,痔瘡因為運動身體循環增強也會逐漸縮小。一般中年男子泌尿系統會因為肌力減弱而產生輕微尿失禁,可能忍不住尿意而尿濕褲子,解小便時也不像年輕時強而有力,小便滴滴答答,排不乾淨還弄濕了褲襠,很是尷尬!跑步時泌尿系統附近的肌群會不斷的收縮放鬆,鍛鍊肌力的結果,幾週之後尿失禁和小便的困擾就會明顯改善或解決。

在讓人在意的性能力問題方面,中年男子絕大多數會有勃起問題,不像年輕時那麼容易勃起或者堅硬,這是正常的生理退化現象。但是因為跑步運動循環系統增強,陰莖的充血能力也會增加,加上會鍛鍊到泌尿系統的肌群,跑步一段時間之後,性功能會有顯著改善,是跑步令人驚喜的收穫!

再往下到大腿部分,由於跑步可以鍛鍊大腿肌肉,尤其是股四頭肌,它能分攤膝蓋的受力,減輕或免除中老年人膝蓋退化無力的現象。臀部部分由於跑步能鍛鍊到大臀肌,屁股明顯的贅肉會消失,臀型變明顯,穿衣服也會變得有型美觀。腰臀有力,站起來不駝背,恢復年輕人「玉樹臨風」之姿。最後是小腿變得強健有力,走路時步頻高,看起來就年輕有勁。

人難免隨年紀增長而生理退化,但是跑步可以直接鍛鍊腹部以下肌肉群,讓生理退化程度變緩,維持我們的生活品質,再加上對於血壓、血醣、膽固醇有明顯的控制能力,跑步真正在是追求健康與生活品質者的佳音!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遠流出版,郭豐州著作《郭老師的跑步課 》——從入門到進階,300個正確的跑步要訣

開辦慢跑課10多年的郭老師,許多入門和進階的跑者抓住他丟出一個又一個問號,他總是不厭其煩為跑者們尋找答案與解決方法,就是希望大家能跑得安心、跑得健康、跑出健美的身材、跑出好成績!

超過300個問題與要訣,郭老師依據「跑者程度」分門別類,再細分為「基本知識篇」「配備篇」、「訓練篇」、「體能與修復篇」、「疑難雜症與賽事篇」,知識與概念部分以文字、照片與圖解為你解惑,訓練部分配合靜態與動態示範要你一目瞭然,郭老師就是你家中的跑步教練!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