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怎麼吃都不會飽?專家:可能缺乏「褐色脂肪」
1
怎麼吃都不會飽?專家:可能缺乏「褐色脂肪」
2
粽子1顆熱量要運動1小時?營養師提供4大妙招教你這樣吃粽也不胖!
3
研究發現:杏仁果有近一半脂肪不會被吸收,對減重者有益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怎麼吃都不會飽?專家:可能缺乏「褐色脂肪」

2019-05-15
話題 瘦身 觀念 新知

我們通常會認為會肥胖的原因是與脂肪有關,但是,根據美國科學期刊的研究結果顯示,有一類的脂肪居然與減肥有關!根據該研究團隊發現,這類脂肪會與腸道荷爾蒙互相作用,向大腦傳遞吃飽的訊息,這樣能降低進食頻率以及對減重者來說會有幫助。

怎麼吃都不會飽?專家:可能缺乏「褐色脂肪」 ©hatenablog.com

人體中含有兩類形態以及功能截然不同的脂肪,分別為:白色脂肪和褐色脂肪。其中,白色脂肪堆積在皮下,負責儲存多餘熱量、引發肥胖;而褐色脂肪會燃燒脂肪,將其轉變為熱量,是哺乳動物保持體溫的關鍵。根據國外研究則指出,褐色脂肪不僅能燃燒脂肪,還能控制飽足感,但是,如果缺乏褐色脂肪,或是褐色脂肪不產生作用,此時就會有怎麼吃都吃不飽的現象。

「胰泌素」能讓褐色脂肪順利運作

根據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腸道、大腦以及褐色脂肪之間,有著複雜的交互關係,他們用於控制能量平衡,該研究團隊負責人馬丁(Martin Klingenspor)表示:褐色脂肪不僅僅只是一個產熱器官,更是促進新陳代謝的幫手!。 不過團隊發現,想要褐色脂肪順利,還涉及到腸道荷爾蒙,就是胰泌素(Secretin),這種荷爾蒙負責刺激胰腺分泌胰液,進而幫助小腸中和酸、消化大量營養物質,然而胰泌素還存在另一個被低估的作用,就是即活化褐色脂肪,促使後者產生飽腹感訊號。

該研究人員以飢餓的白老鼠為實驗對象,發現人為注射促胰泌素可以抑制小鼠的食慾,且增加褐色脂肪產生的熱量。然而,當白老鼠攜帶基因突變褐色脂肪不活躍或是減少時,即便注射胰泌素,也不會產生食慾抑制感。除了研究胰泌素對於白老鼠褐色脂肪的影響外,研究團隊還針對17名志願者進行了胰泌素的測定研究,研究人員採集受試者隔夜空腹以及餐後30~40分鐘的血液樣本,從中檢測了褐色脂肪的耗氧量、脂肪酸吸收,根據研究結果顯示,血液中胰泌素越多,褐色脂肪代謝就更加活躍!

「胰泌素」能讓褐色脂肪順利運作 ©mission.com

如何增加胰島素?

胰島素是由胰臟分泌的一種荷爾蒙,能促進葡萄糖被身體細胞利用來供給細胞能量,在醣類代謝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長期飲用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飲食時,會使身體對自己分泌的胰島素不再敏感,當身體開始對自己分泌的胰島素不再敏感時,就會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進行彌補,以控制血糖濃度。

換句話說,為了應付血糖濃度增高的情況,身體會強制分泌更多的胰島素,隨著時間走動,那些已經出現胰島素阻抗的人為了控制血糖濃度,會需要越來越多的胰島素。而因此產生問題,這些問題症狀包括:嚴重的動脈炎症、高血壓 、甘油三痠酯升高、HDL(好的)膽固醇降低 ・LDL(不好的)膽固醇升高 、血粘度升高、肥胖等,除了平時飲食要控制、規律運動外,如果要增加胰島素,建議可以食用黑豆,黑豆中含有胰蛋白酶,能增強胰腺功能、促進胰島素分泌,其中裡面的鉻元素非常豐富,能提高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有相當好的治療方式。 

如何增加胰島素?吃黑豆 ©naturalpedia.com

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研究團隊表示:「誘導褐色脂肪生熱的刺激,就可以帶來飽腹感,而胰泌素的分泌對其有關鍵的影響力!」因此,該團隊認為褐色脂肪有望成為治療肥胖的新方法,比如透過胰泌素影響褐色脂肪,有機會改變肥胖以及其他代謝類疾病問題。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Cell》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粽子1顆熱量要運動1小時?營養師提供4大妙招教你這樣吃粽也不胖!

2023-06-16
觀念減脂瘦身綜合話題

端午連假將至,吃粽子大快朵頤的同時,不免擔心吃進肚裡的熱量爆表!營養師張家祥提供吃粽「4大妙招」,包括將粽子取代白飯、正確進食順序4步驟、一天吃1顆粽子及搭配彩色蔬果,建議民眾在挑選蔬果時,可選擇花椰菜、甜椒或奇異果等,補充足夠膳食纖維、營養均衡,便能輕鬆享受過節氣氛!

粽子1顆熱量要運動1小時?營養師提供4大妙招教你這樣吃粽也不胖! ©travelgluttons

張家祥表示,端午節許多人不免俗一定要來顆肉粽,然而1顆粽子的熱量堪比便當,平均熱量多落在400~600大卡間,成份以澱粉為主,為使配料有爆香的口感,通常會使用大量的油進行翻炒,若不節制食用可能會造成熱量攝取超標。

對粽子熱量卻步的人來說,他建議可將正餐中的澱粉來源改成粽子,因為如果只是澱粉替換,則不需特別煩惱如何消耗粽子的熱量;但若是一口氣吃了好幾顆粽子,則需特別留意,1顆粽子的熱量消耗,大約需要1小時左右的重量訓練或有氧運動,才能幫助熱量充分轉移至肌肉中。

1顆粽子的熱量消耗大約需要1小時左右的重量訓練或有氧運動!

端午吃粽4招避熱量爆表

端午節該如何放心大口吃粽子?張家祥也分享「4大吃粽妙招」:

粽子取代白飯:將粽子取代主餐中的白飯,避免攝取過多澱粉。

搭配彩色蔬果:在享用粽子的同時,建議搭配優質的彩色蔬果,如:花椰菜、甜椒與奇異果等,以當餐「吃到蔬果」為最基本的飲食原則。

湯、菜、肉、飯:遵循進食順序4步驟,先喝湯,再吃菜、肉,最後吃飯。將澱粉放在最後,可減緩食物進到身體後的血糖反應,讓胰島素有足夠的時間緩慢上升,避免造成血糖一次上升太快。

一天吃1顆粽:由於粽子中的糯米較難消化,建議一天吃1顆粽子為上限,切勿三餐都吃粽子,避免對腸胃造成過大負擔。

端午節想放心吃粽不發胖!營養師教你這4個吃粽妙招 ©liyenfoodmoments

可搭配吃高纖蔬果

張家祥進一步補充,若粽子吃太多,澱粉消化不良,可能導致排便不順暢、脹氣、胃痛或胃食道逆流等問題,因此建議補充富含膳食纖維與酵素的蔬果,如:深綠色蔬菜、蘋果、奇異果等。建議民眾可以在早餐或吃粽時,搭配1顆奇異果,均衡營養且助消化,長期下來對於促進腸胃蠕動與腸道健康很有感。

延伸閱讀:

端午吃粽子不怕胖!營養師「7撇步」教你正確吃:最推薦●●口味

端午粽子「醬做2步驟」減鈉又美味!營養師加碼「粽子配料」這樣挑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粽子1顆熱量=便當,運動1小時才消耗!營養師建議端午吃粽「4妙招」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研究發現:杏仁果有近一半脂肪不會被吸收,對減重者有益

2019-08-06
話題飲食方式觀念瘦身飲食

堅果營養許多豐富、好油脂,是男女老少皆宜的養生食物,但同時也因其高熱量,讓減重者為了避免過度卡路里而產生畏懼!但是,根據最新研究指出,堅果熱量雖然高,不過並非全部都會被人體吸收,以杏仁果來說,有近一半的脂肪並不會被人體吸收,所以,對於有意透過適度攝取堅果減重的人來說,無須過度擔憂。

研究發現:杏仁果有近一半脂肪不會被吸收,對減重者有益 ©ethicalshop.org

據美國僑報紐約網報導,美國加州大學美熹德分校發布於《營養素》(Nutrients) 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早起吃早餐有助於人體維持正常血糖濃度,但若忘吃早餐,其實可吃一些杏仁來減緩一些負面影響,還能降膽固醇,比隨便吃點零食還更健康有效。

吃堅果時,吸收熱量不是真的這麼多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營養科學系博士莎拉‧貝里(Sarah Berry)表示,人體從堅果攝取到的熱量,並不如我們一般想像得那麼多,所以需要因為控制體重而減少食用。雖然閱讀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標示很重要,但它有時並不能完全反映消費者食用後的實際情況,堅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貝里博士的研究團隊以杏仁果做為實驗品,發現杏仁果中的脂肪在消化過程中並沒有全部被人體吸收;不過若是將杏仁果磨成粉狀食用,則會讓人吸收到較多的脂肪。

©atechnologymarket.com

杏仁果中近一半的脂肪不會被人體吸收

在研究過程中,受試者先後將杏仁果與杏仁粉食入口中,未經過度咀嚼之後,再將它們放到模擬人體消化的胃部模型裡面,觀察脂肪消化的程度。研究結果顯示,杏仁果僅有57%的脂肪被人體吸收,而杏仁粉卻有97%,透過顯微鏡觀察,也能發現部分的脂肪殘留在杏仁果的顆粒當中,杏仁粉殘留的脂肪明顯較少,推測是由於結構在研磨的過程遭到破壞,使得脂肪易於被吸收。貝里博士表示,研究證實吃堅果並不會讓我們過度攝取卡路里,減重者不必為了吃堅果而感到罪惡;堅果為我們的腸道與心血管健康帶來許多好處,做為零食是很好的選擇。這項研究已發表於《機能食品期刊》(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Busy.org

杏仁果的營養價值 

杏仁果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膳食纖維、鎂等多種營養素,可降低壞膽固醇(LDL-C),亦有抗氧化、促進腸胃蠕動、保護心臟等功能,根據美國臨床腫瘤學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的研究文獻也證實了杏仁果具有降低罹癌風險的作用。

©hindustantimes.com

此外,還有研究指出,小時後的飲食習慣將延續至成人階段,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就讓他們吃杏仁,或其他健康的食物當點心,孩子長大以後,就比較會選擇這類的健康食物。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industan times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