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專家:常感冒、免疫力差別再吃補品,可能身體太多脂肪堆積導致!
1
專家:常感冒、免疫力差別再吃補品,可能身體太多脂肪堆積導致!
2
五臟六腑與健康的關係
3
提升免疫力大作戰 秋冬運動更有效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家:常感冒、免疫力差別再吃補品,可能身體太多脂肪堆積導致!

2019-07-04
知識庫 話題 保健 生活

有些人常在季節交換的時候感冒,大家都會說這是免疫力太差所導致,此時可能拿出一堆營養品來幫忙補身體,但是,其實有時候並不是缺乏某些營養素的問題,而是身體堆積了太多脂肪、身體質量指數(BMI)超標、脂肪率過高才會讓身體一直處在發炎狀態,當脂肪堆積太多時,就會啟動身體發炎機制。

專家:常感冒、免疫力差別再吃補品,可能身體太多脂肪堆積導致! ©plantbasednews.org

脂肪細胞過多讓身體發炎

我們的免疫系統可以隨時隨地擋住外來的病菌侵犯,但如果免疫系統一直都處在警戒狀態,消耗的能量會非常多,此時免疫系統會非常疲勞!但其實這就是脂肪細胞帶來的問題,脂肪細胞其實就像體內的哨兵,看到有病菌侵入的時候就會負責啟動「發炎」機制來活化免疫系統去進行攻擊,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脂肪細胞太多,等於讓身體時時刻刻都在發炎,此時會搞的免疫系統緊張兮兮,會讓好菌跟壞菌一起被消滅。而照理來說,身體在發炎之後,只要確認清除完病菌,白血球會進行清理把病菌跟自己細胞的屍體分解掉,並回到沒有發炎的狀態,但脂肪細胞太多的話,也同時會抑制身體的清理,而這些堆積的廢物又會繼續刺激身體發炎,所以就會時常覺得很疲倦、精神不佳,以及血液循環也會不好。

反式脂肪是發炎主因 ©alinepilani.com

太多脂肪讓你免疫力下降

在這樣的情況下,較胖的身體看起來時時都準備著防禦,但在季節交換、流行病毒互相傳染的時候,或是流行傳染病期。一般人的免疫系統因為體力足夠,可以準確的殺死進入體內病毒,較胖的人身體則是亂殺一通,所以病毒感染的機率更高、而且會覺得體力更差,這也是容易感冒的原因。然而根據美國的統計研究也發現,比如以H1N1的流感病毒來說,在流行期間,BMI≥40以上的人死亡率會增加2.8倍,因為身體根本沒有力氣去抵擋病毒,不過對於看起來瘦的瘦子來說,不要覺得這件事跟自己無關,畢竟發炎反應是跟脂肪細胞綁在一起,而不是體重,所以就算體重正常,體脂肪率超標也會有免疫力差的問題。

太多脂肪讓你免疫力下降 ©jp.freepik.com

怎麼消滅脂肪細胞?

既然身體在脂肪細胞的佔有下會不斷發炎,就表示脂肪細胞是有一定比例,如果過多,身體自然有代謝的機制,所以能做的,就是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固定作息,讓身體其他部份正常運作,慢慢的把脂肪代謝掉。像是糖分就是三酸甘油脂的來源,也是非常容易堆積脂肪的食物成分,不是不能吃碳水化合物,而是要盡量少吃精緻澱粉類,像是蛋糕、麵包、白麵條、饅頭、酥皮等;另外,直接攝取脂肪也會造成身體脂肪容易堆積。另外,正常作息、固定時間睡覺,每天睡足6小時以上,才能啟動代謝脂肪的機制。

規律運動、健康飲食來宵夜脂肪 ©.newstatesman.com

資料來源/HER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五臟六腑與健康的關係

2017-08-22
知識庫觀念書摘保健

當一個生命孕育在母親的子宮內,胎兒臟器形成的順序是腎、肝、心、脾、肺,也就是五臟六腑的「五臟」。
 
五臟屬陰器官,其主要功能為運化水穀和儲藏精氣。五臟在母體內形成後,六腑隨之形成,然後由內而外繼續長出人體得四肢和百骸(共兩百零六塊骨頭),然後一個完整的胎兒生命體即長成。六腑則屬陽器官,其腑器形狀多為管狀或袋狀,功能主要為消化與排泄。

 「六腑」包含了:膽、小腸、三焦、胃、大腸、膀胱,和五臟互為表裡。六腑中,只有三焦沒有具體對應的臟器,三焦是中醫特有的概念,在西醫解剖系統並沒有類似功能或器官。它是皮下和肌間紋理的「水道」,遍布在人體的胸腔和腹腔,主要負責運行氣血和人體精微物質,包括血液和津液(例如:胃液,汗液、唾液、鼻涕、淚液、腸液、尿液,關節腔液、胸腹腔液、心包液及腦脊液)。

所謂「三焦」即是上焦、中焦,和下焦:
● 上焦位於橫隔膜以上的心肺區塊,主要功能為將氣血和津液如霧露般宣發至全身。
● 中焦位於橫隔膜以下,肚臍以上的胃脾區塊,主要功能為消化(腐熟食物),並運化水穀精微之氣。
● 下焦位於肚臍以下,腎、膀胱、大小腸的區塊,主要功能為排泄濁物。三焦又與心包經互為表裡,心臟為人體重要的器官,故認為心臟外有一層膜保護心臟,而此膜即稱為心包。因此,心包有保護心臟、使心臟機能正常運轉的功能。

©達摩動能專業經絡整復推拿

臟腑互為表裡指的是:臟器官屬內為陰,腑器官外為陽,故以臟屬較內在的功能,稱為裡,即「裡面」之意,主要功能為運化水穀和儲藏精氣。腑為較外在的功能,稱為表,即表面的意思,其主要功能為消化與排泄。

臟腑的表裡關係​

臟(裡)

腑(表)

肝

膽

心

小腸

脾

胃

肺

膀胱

腎

大腸

十二經脈

以上所述的五臟(陰器官)六腑(陽器官)加上心包經,形成所謂的「十二經脈」,是人體運通氣血的主要通路。
 
其一陰一陽互為表裡,表即是外部;裡即是內部,各個臟腑器官彼此相輔相成,相互轉化。
 
其互為表裡配對如下:腎膀胱、肝膽、脾胃、心小腸、肺大腸。十二經脈的路線圖就好似人體中的河道,讓氣血能夠運化並輸送全身。如果河道阻塞了,中醫會用針灸穴道來帶動沖刷經脈的流動以疏通河道,許多穴道和筋膜按摩也有類似的功用。
 
現在國外有許多研究顯示筋膜交會之處,和中醫的經脈有許多共通甚至吻合之處。在陰瑜伽中,則是運用地板瑜伽體式長時間(3到5分鐘)停留來影響經脈疏通氣血和筋膜。
 
十二經脈名稱是以陰陽的概念命名。人體背為陽、腹為陰;手為陽、足為陰;外緣為陽、內緣為陰。
 
以此概念,依據經脈分布於人體的位置命名。命名當中,陰又分為三種:太陰、厥陰、少陰,陽又分為:太陽、少陽、陽明,在中醫稱之三陰三陽或六經。
 

 

陰陽

三陰三陽

十二經絡

手

陰(手內側)

太陰(前)

肺經

厥陰(中)

心包經

少陰(後)

心經

陽(手外側)

陽明(前)

大腸經

少陽(中)

三焦經

太陽(後)

小腸經

足

陰(足內側)

太陰(前)

脾經

厥陰(中)

肝經

少陰(後)

腎經

陽(足外側)

陽明(前)

胃經

少陽(中)

膽經

太陽(後)

膀胱經

五臟五行

五行,英文稱做five elements(五元素)。同樣的術語,在中國與中醫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這五個元素,但古希臘、埃及和印度所指的五行,則是地水、風、火、空。
 
黃帝內經中,將五臟以五行做分類,五行是相生相剋的關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只要其中某一關係出問題,對應的器官就會生病,因此,可透過五色食物來保養。
 
古人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的生、剋關係來闡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靜止的,而是在不斷的相生、相剋的運動之中維持著協調平衡。
 
五臟各自有負責其屬的人體生理系統,對應著五行,五種味覺,時辰季節,情緒與適切作息方式。
 
明代大醫學家張景岳所說:「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接下來的篇章中會有詳盡的解說,瑜伽練習者可在生活與練習中,觀察自己身體狀況,與透過中醫診斷了解體質來應用這些養生資訊,並因應季節來選擇不同陽瑜伽或陰瑜伽的練習。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商周出版, Michelle Chu著作《正念陰瑜伽:自我療癒與轉化之道》一書。身為美國瑜伽聯盟最高認證師資ERYT-500,Michelle的教學,多年來深耕於國內外瑜伽師資,以及深度研習與僻靜營,並長年固定舉辦正念陰瑜伽的師訓及工作坊,帶動練習正念和陰瑜伽的風氣,以幫助各程度的瑜伽練習者能更深入內在的練習。

★融入印度瑜伽、中醫經絡、佛家正念與內觀智慧,打開靈性療癒的大門。
★首位完成內觀瑜伽創辦人莎拉.鮑爾斯(Sarah Powers)陰瑜伽全系列師訓的華人作者。
★30個體式 + 五臟經絡解說 + 正念心法練習,華人界第一本陰瑜伽專書。

•書籍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提升免疫力大作戰 秋冬運動更有效

2016-11-30
知識庫生活觀念保健

隨著氣溫慢慢變涼,你是否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虛弱,或者,你正飽受感冒之苦?秋冬兩季最容易發燒感冒,這通常是免疫力降低的現象。免疫力是人體的防禦機制,是人體辨識和消滅外來入侵的任何異物(包括病毒和細菌)的生理反應。

免疫力容易受到細菌感染或罹患癌症,常見的身體狀況有:

1.常感到疲勞,做事提不起精神,常常需要休息。

2.大小感冒不斷

3.傷口不易癒合,容易感染。

4.腸胃不適,容易腹瀉。

秋冬季節,免疫力通常會下降。

運動強健身體 增加免疫力

我們都知道運動有助於降低罹患心臟疾病的機率,同時也能讓你的骨骼健康且強壯。美國一些針對感染性疾病與運動的研究,提出了以下幾項理論,包括:

將細菌加速排出呼吸系統
運動鍛鍊時,更快速的呼吸可以幫助身體將細菌排出肺和呼吸道,如此能減少你罹患感冒、流鼻水或其他疾病的機會。

讓病毒更早被發現
運動會促進抗體和白血球在身體中的流動。白血球是人體的免疫細胞,能阻抗疾病,運動會讓這些抗體或白血球的循環更迅速,這樣它們就可以更早地發現身上所感染的病菌或病毒,並予以消滅處理。不過,目前尚未有研究證明這些變化是否有助於預防感染。

防止細菌生長
運動時和運動後短暫的體溫升高期間可以防止細菌的生長。這種體溫上升的狀況可以幫助人體抵抗病菌感染。

紓解心理壓力
運動能減緩壓力荷爾蒙的釋放。研究顯示心理壓力會增加身體罹患疾病的機會,而身上的壓力荷爾蒙指數較低時,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

不過,雖然看起來運動有這麼多好處,但你不應該過度運動。已經有運動習慣的人不應該只是為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而增加運動量,相反地、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的運動(如馬拉松和激烈的健身房訓練)實際上可能會造成免疫力的傷害。因此,適量的中等強度運動反而是提高人體抵抗力的最佳方式。

秋冬運動 中等強度最適合

有研究表明,生活中有固定適量運動習慣者,對於自身免疫系統的幫助最大也最不容易生病。適度的運動可以包括:

中等強度的運動:
每週騎幾次自行車
每日散步或健走20至30分鐘
爬爬郊山

高強度的運動,則建議隔天或間隔更長時間做鍛鍊,讓身體有時間恢復體力:
去健身房健身
跑馬拉松

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關節炎等疾病的患者,請務必諮詢專業醫師關於秋冬季節運動的要點,例如適合做什麼運動、頻率、時間等等細節,才能避免傷害、有效提升免疫力。

秋冬運動保健 熱身收操不可少

秋冬日間溫差較大,若身體免疫力較差,或是患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請儘量避開清晨這段一天當中溫度最低的時刻去運動。另外,運動前後也請務必做好運動前熱身,讓身體暖和起來再去運動,運動後也要做好收操舒緩,同時換上乾爽的衣物並做好保暖,讓身體慢慢適應空氣中較低的溫度,才能避免發生意外。

運動能讓你感覺更健康,更有活力,它可以幫助你對自己的感覺更好。因此,繼續前進吧,不管是上健身課程或是去步行或慢跑,有了更強大的免疫力,才能夠確保身體健康。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