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水阻比風阻大八百倍! 用這些技巧減少水阻輕鬆游泳
1
水阻比風阻大八百倍! 用這些技巧減少水阻輕鬆游泳
2
游泳新手8個會犯的錯誤及如何修正
3
奧運最可愛選手傅園慧 贏得世人的關注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水阻比風阻大八百倍! 用這些技巧減少水阻輕鬆游泳

2019-07-18
知識庫 水上運動 游泳 觀念 訓練動作

在水中移動時,水阻比陸地上的風阻大了八百多倍!所以對習慣只靠雙腳支撐行進的人來說,很難適應水中的力學和移動方式,演變成「陸上一條龍,水上一條蟲」。其實只要多花時間在水裡練習,讓身體與大腦習慣水中世界的移動規則,透過減少阻力,就能讓你游得輕鬆。以下是耐力運動作家暨教練徐國峰在新著《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中提出的減少水阻姿勢,跳進泳池試試吧!

水阻比風阻大八百倍! 用這些技巧減少水阻輕鬆游泳

從指尖至腳尖維持水平的身體線

人體在水中本來就有浮力,但身體各部位的浮力大小卻不同。因為肺與胃囊中空,而腿部的肌肉量較多,造成上半身密度比下半身小,再加上換氣時口鼻必須浮出水面,所以很容易因為蹺蹺板的桿杆原理使腿部下沉,變成「/」型的身體位置,因而形成較大的橫斷面積。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明顯的差異,紅線和水平線的夾角愈大,身體在水中前進時形成的阻力也愈大;身體愈接近水平,紅圈的面積愈小,水阻與體能消耗也會跟著下降。

紅線愈接近水平,左圖的紅圈面積愈小,在水中前進時的阻力與能量消耗也跟著愈小

如何使身體接近水平?

有些人無法打平是因為身體的「排列不良」或是「活動度」與「肌力」不足,這必須另外透過一些矯正與力量訓練才能改正。

「排列不良」的常見案例是駝背與圓肩,當胸口縮進去、背拱起來時,雙腿就很容易下沉,而且會使換氣變困難,必須抬得更高才換得了氣;為了抬更高,腿部會在換氣時變得更沉,阻力也變得更大。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優先的並不是去學技術,因為此時不管學什麼動作都會做不好,不管教練喊得再大聲、更多遍,下肢也一樣浮不起來,換氣時一定會沉下去。對他們來說,最優先的訓練不是水中的技術,而是透過胸椎關節與肩關節的活動度訓練及適度的力量訓練,來優化排列姿勢。當身體各部的排列(體態)改善後,不用刻意努力,下肢也會自然浮起。

「活動度不足」的主要部位是肩關節,當肩關節太緊繃,提臂時勢必會大幅度轉動整個軀幹(菁英選手提臂時軀幹也會轉動,但幅度較小),不只使得雙腿下沉,也會因旋轉過度而形成剪刀腳。如果確定肩關節的活動度不足,就必須在訓練課表中特別針對活動度做訓練,因為活動度到位了,划手與提臂的過程才可能保持穩定;換句話說,活動度是穩定度的前提條件。

「肌力不足」的主要問題會發生在泳者的後側,當身體後側力量不足,便無法在長距離的游泳中抬起腿部。你可以試著趴在地上,雙腿打直向上抬起到大腿略微離開地面,用你的手去摸你的下背、臀部與後大腿,你會發現都處於收緊的狀態。 自由式的每一次打水,除了向下壓水要有力量之外,泳者也要有力氣快速把整條腿一起抬起來。我發現不少自由泳的初學者只會用小腿打水並非全是技術上的問題,有些人是因為力量不足,所以只能抬起小腿,而無法抬起整隻腿。

當泳者向下打水後無法立即把整條腿抬起來,下肢就會沉在水中,變成「/」型的身體位置。那要如何改善呢?若泳者是因為力量不足造成身體的姿勢不良,此時無論教練喊得再賣力「腳抬起來」「打水快一點」「上半身下壓」……都沒有用,必須運用力量訓練才能改善。

除了透過上述針對性的訓練改善泳者在水中的姿勢之外,還有三點跟身體素質較無關係的小技巧,可以直接從「技術」端來修正,分別是「減少打水幅度」、「頭藏起來」與「手往前伸」。

減少打水幅度

前面提到,當身體後側力量不足時,腿部會容易下沉。因為力量無法在短期內改進,要使下肢快速接近水平的方法是提醒自己打水小力一點,不要打得太深。當你用力打水時,肌肉會變得緊繃,所以比較容易下沉;而且每次腳掌下壓愈深,就要花更多力氣抬起腳掌,所以對於力量不足的人來說,打水愈用力,下半身只會愈來愈沉。在過去的教學經驗中,只要我要求學員減少打水的幅度,他們的下半身立刻就會更靠近水面,身體線自然變平。

大幅度打水,容易使身體失去平衡,重心後移(左);小幅度打水比較容易使身體保持水平

藏起頭部

大部分的初學者下半身過沉的另一主因是換氣時頭抬得太高;許多熟練換氣技巧的人,在沒換氣時也會不自覺地抬頭游泳(很多人是在潛意識裡害怕嗆水,所以抬頭游準備換氣),這種抬頭的泳姿不只會增加水阻的橫斷面積,也會造成重心後移。重心後移不但會使雙腳下沉,也會降低抓水的水感與推進力。為了減少「首」當其衝的水阻與增加水感,應該盡量把頭藏在水裡。簡單來說就是「低頭」,最理想的情況是後腦勺、後頸與背脊能形成一直線。換氣時也一樣,應盡量減少頭部露出水面。

抬頭時會形成多餘的水阻橫斷面積,通常胸椎或肩關節的活動度不夠時,都會變成抬頭換氣(左);換氣是透過轉肩的動作順勢完成的,無須刻意抬頭

手往前伸

手臂除了推進也能減少水阻,因為手臂可以變成身體的延長線。只要手臂在交替划水的過程中,能有相對較長的時間保持在頭前,身體的蹺蹺板就會比較穩定地維持在水平狀態。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教練都會建議「前交叉」的游泳。所謂的前交叉,是當一隻手尚未划到額頭前方時,另一隻手就入水了,如此一來,雙手就會輪流保持在額頭前方,這使身體蹺蹺板的重量一直維持在前方,自然就能維持水平。相對來說,如果初學者採用「後交叉」的游法,身體的重心會向後轉移,當你打水力道不足以撐起腿部下沉傾向時,上半身就會翹起來。

對初學者來說,只要能讓上半身的部位(主要是頭部與手臂)不要離開水面太多,划手週期中保持至少一隻手掌在頭部前方,身體的重心就會靠前,蹺蹺板的另一邊(雙腿)也會比較接近水面了。但要注意:手掌一入水就要保持與肩同高與略低於手肘的位置;如果手掌比肩膀高,重量一樣會轉移到下半身,身體又會從上半身往上蹺起了。最理想的腳尖與手指方向分別是9點與3點鐘,但我在教學時若碰到下半身很沉的人,會請他在手掌入水後略微向下壓水,指向4點鐘的方向,如此一來,下半身就比較靠近水面了。雖然手掌指向4點鐘會形成多餘的水阻,但因為下半身的橫斷面積比較大,對雙腿過沉的人來說這樣的犧牲是值得的。

最理想的腳尖與手指方向分別是9點與3點鐘,但對下半身很沉的人來說,手掌可指向4點鐘方向,如此下半身就比較靠近水面了

書籍資訊

◎ 以上文章摘自臉譜出版,徐國峰著作《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從動作原理、技術練習到訓練課表,教你如何降低水阻、建立水感、增加推進力,游得輕鬆又快速》一書。

本書特色

華文世界第一本結合技術理論+水感與專項力量訓練法+泳力表
與個人化泳速區間+自主訓練課表的自由式科學化訓練專書

● 專門寫給已會游泳且熱中訓練,想游得更好更快的泳者及三鐵愛好者。
● 本書結合理論與訓練法,通透每個動作背後的原理,讓訓練更有邏輯、更加聚焦,練就優美的泳技。
● 透過FINA泳分與歷年來世界紀錄的研究,創建泳力表及個人化泳速區間,檢測實力展開最適合自己的自主訓練。
● 設計400公尺自由式訓練課表,拍攝128支由專業選手與教練示範的水感與專項力量訓練影片,藉由線上線下完整學習。

 ◎ 更多臉譜出版《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游泳新手8個會犯的錯誤及如何修正

2017-05-22
水上運動知識庫訓練動作運動傷害游泳

游泳可以在一個小時內燃燒高達400卡路里,而且還會加速新陳代謝,使整個身體變得有力,且不會給關節上施加更多的壓力而造成運動傷害。然而,要感受到這些好處,首先你需要知道泳姿正確的形式和技術。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想要加強你的游泳技能,多少都有一些常見的游泳小錯誤。如果把這些錯誤修正,並將專業技能加入到實際操作中,很快地,你就能夠成為一位精進的泳者。

 1  憋氣

美國大師委員會主席及ASCA5及認證游泳教練史考特‧貝(Scott Bay)表示:當我們小時候或初次學會如何游泳時,很多人被教導的是先深吸一口氣,接著憋氣將頭放入水中,但是當你這樣做時,其實反而正在燃燒氧氣。想想,如果你現在要跑5公里,這個過程中,需要一直憋氣嗎?當然不是,因為這樣他會拿走肌肉所需要的氧氣。

如何解決:首先,在陸地上練習 利用嘴巴深吸一口氣,接著緩慢的從鼻子呼出,發出哼的一聲。如果當鼻子呼出氣並發出哼的一聲,這將有助於你保持呼吸適當的速度。過程中須慢慢地做,勿過快。
步驟2:進入水中呼吸。當你吸氣的時候,請讓你的臉浸在水中,慢慢地利用鼻子呼出,當你這樣做的時候,再把你的臉從水中抬起。

 2  把頭抬離水面

我們知道,這聽起來違反常理。但如果你不把頭離開水面,又該如何呼吸呢?讓我們來釐清:正確來說應該是將頭部保持於水中,並同時抬起你的臉。每當你需要呼吸時,如果抬起頭,你會自然地連著身體的一起浮起。CLIF鐵人三項運動員,也獲得過五次冠軍的林西‧柯爾賓(Linsey Corbin )表示:通常這也表示你的臀部因著身體位置的改變而被迫下沉於水中。

如何修正:柯爾賓說:「專注保持你的頭部、下巴、脖子於水中,當呼吸的時候,頭部方向與水面上的手臂在同一側,但仍保持頭部在水中(頭朝肩膀出水面轉動時呼吸)。

 3  讓你的臀部沉於水中

柯爾賓說:「如果讓臀部沉於水中,會使你在水中產生更多的阻力。越多的移動等於更多的阻力,最終會因為過度疲勞而感到失望。所以減少阻力的目標是保持平靜,想辦法讓自己的身體浮在水面之上,而不是放在水中。初學者往往不知道該如何保持臀部浮在水面上。」

如何修正:柯爾賓建議:「如果要專注於調整臀部的話,可以先帶著浮淺呼吸器代替專注呼吸,接著便可以專注於手臂穿過水面,以穩定的呼吸速度,並讓你的臀部盡可能抬高。」每周固定練習2-3次,熟悉後,再加入速度的訓練。

©amazon.in

 5  剪刀腿

剪刀腿這個通常發生在呼吸期間或呼吸後,發生時間非常快 ,需要仔細觀察,你可能甚至會錯過它。在大多的情況下,剪刀腿的原因涉及到水過中線問題,交叉失去平衡,導致雙腿變成剪刀踢腿,來穩定自己的平衡。它通常是無意識的反應 ,你甚至不知道你已經這樣做了。

如何修正:首先要做的是消除交叉,大多時候,這已足以消除剪刀腿的發生機率。為了避免剪刀腿,當兩腿打水時,一個大姆趾可以輕輕擦過另一個。當你呼吸時,應該把注意力放在腳趾摩擦,而不是在呼吸上(盡量縮短兩次腳趾摩擦中的間隔),兩次腳趾的摩擦時間長短的間隔代表兩腿分開的寬度。

 6  入水過度伸長和剎車

如果你一直在想辦法增加划水長度,試圖讓划水更有效率,你可能已經犯這個錯誤。許多泳者盡可能的想拉長划水長度,但結果導致手腕下沉或是手掌外翻,這樣的效果就像剎車一樣。

如何修正:再次練習戴蛙鞋側面打水,注意伸手的位置。是不是手腕下沉?手掌外翻?想要糾正這個動作,只需要像其他方向轉動手腕,讓你的手指微微向下。這種輕微的手腕變化能立即讓你處在一個更有用的抓水和推水的位置。你會發現你的划水次數(節奏)稍微提高。

©Bay Journal

 7  太依賴身體

柯爾賓說:「請記住,游泳是利用全身的運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這只是一個鍛煉身體的運動。但是,當你靠著你的肩膀、手臂和腰背來執行所有的泳姿時,全身肌肉也會跟著啟動,如果用了不正確的方法,在游泳的過程中,便會容易感到疲累。

如何修正: 柯爾賓建議:在整個鍛煉過程中,盡量保持身體上部,身體和身體之間的平衡,而不是在其中一方面做代償。如果你發現自己在某一個部位很弱 ,假設是下半身,建議可以多以腿部做相關的肌力訓練,例如深蹲。

 8  脫離舒適圈

慢慢游是一個初學者緩慢而穩定的方法,但熟悉之後的問題是在如何脫離舒適圈?你可以選擇一直用舒服的形式到最後,但相對來說,你的進步幅度也就永遠限制於此。

如何修正:柯爾賓建議開始整合速度演練:「游泳時間短,但速度快、游泳時間長,速度慢。」每週至少固定游二到三次,如果還是不知道該如何訓練,可以尋找線上專業菜單建議或是游泳教練幫助您專注於姿勢的調整。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奧運最可愛選手傅園慧 贏得世人的關注

2016-08-11
水上運動話題游泳故事奧運里約奧運

奧運賽場上星光熠熠,而中國選手傅園慧因為一次賽後的訪問,她率真、調皮的反應,不但瞬間在中文世界爆紅,同時被國外媒體整理出近年來她在各大賽事上的奪牌場景。美國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更直接稱呼她為「本屆奧運最可愛的選手」。

赫芬頓郵報提到:本屆奧運會有一位既不是美國代表隊成員,比賽成績也未得到金牌的「可愛選手」,然而,這兩項條件都不重要,她-傅園慧以真誠而且有趣的言論,贏得世人的關注。

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直稱傅園慧是本屆奧運最惹人喜愛的選手

傅園慧不是在本屆奧運才有如此「圖像化」的表情,捕捉她在各大國際賽事上的個人項目與團體項目奪牌場景都是如此,像是2015年俄羅斯喀山世界游泳錦標賽,她在登台領獎時的各種豐富表情,都讓外媒給予高度評價。如今更大膽預測,「只要傅園慧還在場上,這就是她的奧運!」
 
她的一句「我已使出洪荒之力」也成為網路的流行語。中國大陸國家級單位「中國地震台」在微博上傳一張傅園慧的Q圖並表示,「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後早期的狀態,當時一切都處在渾沌之中,那時候的地殼很薄,地震頻發,溫度極高,造山運動引發了多次大洪水。經過幾輪的造山運動後,地球上的大氣環流逐步建立,地殼也趨於穩定。可見,洪荒之力,確實很強大……」。

爆紅的傅園慧,在她樂觀開朗的表情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辛苦。據中國媒體《新京報網》報導,傅園慧在奧運前生了幾次病,身體很虛弱,只要訓練淋巴就會發炎,因而中斷密集訓練半年,結果4月份的奧運選拔賽,她在決賽第八名墊底,差點連里約奧運入場券都拿不到。
 
傅園慧的父親傅春昇透露,女兒身體條件並不好,小時候有哮喘,所以才練游泳,一路走來,特別辛苦。他還提到,「喀山世錦賽後,因為過度勞累,傅園慧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能進行強度訓練,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了4月份,但里約奧運迫在眉睫,她又不得不進行高強度訓練。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高水平的競技狀態。」媽媽沈英告訴記者,那段時間他們很心疼女兒,每次聊天的時候都很著急,甚至讓女兒不要練了,但是傅園慧卻不同意,最後還是撐下來了。媽媽沈英告訴記者說,他們每天都要和傅園慧通過網絡視像對話,但是從來不會去聊比賽的事情。「主要是聊一些開心的事情,她不說的我們也不會去問。」爸爸平時也會看女兒微博,女兒一直以來個性就是如此,活得很真實。現在流行「吃貨」,「國民網紅」自然也不例外。媽媽沈英向記者透露,傅園慧是一個十足的吃貨,幾乎沒有任何忌口,不過只有一樣東西除外,那就是「白木耳」。

當時表現不佳的傅園慧,一度不想參加奧運,並在微博發文寫道,「如果我今晚陣亡了,請大家記得,我曾經也是一條好漢。」然而,她為了400公尺接力的隊友,改變心意參加澳洲高強度的訓練,這也是傅園慧在爆紅訪問中所提到的,「生不如死的訓練。」傅春昇說,傅園慧在里約奧運會最緊張的比賽就是接力,因為是團體比賽,而且還游第一棒。她覺得身上擔子特別重,希望以自己努力,幫助到這個團隊。
 
父親傅春昇表示,傅園慧那段時間從早練到晚,每天走路都走不動,到巴西後甚至有腰間盤突出的問題,每天都接受針灸治療,「我們都理解不了她有多辛苦。」因此,當傅園慧寫下58秒95個人最佳成績時,她開心到面露誇張神情,畢竟4個月前才經歷過人生最低潮。傅園慧在賽後訪問時表示,「我還是想對以前在絕望邊緣掙扎的自己說,你以前的堅持和努力,其實都沒有白費。雖然你並不是冠軍,但是已經前越了自己。」

誇張但不做作的喜感為她贏得國際媒體的關注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