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核心訓練
  • 健身
  • 瑜伽
  • 運動器材
  • 下半身肌群
  • 上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步訓練
  • 跑步
  • 跑5K
  • 跑10K
  • 核心肌群
  • 伸展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馬拉松成績進步最快的族群:高齡跑者
1
馬拉松成績進步最快的族群:高齡跑者
2
跑越多越健康?專家:每週5、6公里即可
3
2016岱宇臺中國際馬拉松11月6日開跑 難度高、保障高、趣味高祈奪「臺灣三大城市馬拉松」之冠
陳柏長
陳柏長

馬拉松成績進步最快的族群:高齡跑者

2019-07-26
運動部落 跑步 運動生理 馬拉松 高齡 陳柏長醫師

對於年長者,運動可以降低死亡率,擁有更好的身體狀態,維持更好的活動力。同時可以預防老人跌倒及跌倒的風險(高齡者跌倒伴隨著較高的死亡率)。有在運動的年長者,有氧能力下降的速度會比同年齡少一半,同時也會減緩肌力下降的程度。

馬拉松成績進步最快的族群:高齡跑者

我們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高齡運動風氣漸長,在馬場賽道上,高齡跑者也越來越多。大多人知道長者規律運動能促進身心健康,但極少人把高齡跑者和「跑速」這種競技面向聯想在一起。其實透過數據可看出,高齡跑者的進步幅度其實可以相當大,且年齡越高進步的幅度越大。不只是成績,更環環相扣著健康。希望讓家中父母健康老化、快樂享受運動,陳柏長醫師的這篇文很適合說服他們動起來!

年長者的運動好處及有氧運動建議

定期規律的運動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各種癌症、失智的機率、減少焦慮及憂鬱,增進睡眠的品質,維持正常體重及骨質密度。

美國心臟協會(AHA)及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建議,年長者每週應進行5天至少30分鐘中低強度有氧運動;或是3天超過20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或者是兩者交叉訓練。同時為了保留肌力,應該要進行肌力訓練。對於身體已有明確疾病的長者,在運動前應先就醫諮詢身體狀況是否適合運動。

高齡者可以用自我知覺量表來衡量運動的強度。以0到10分來計算,當5-6分為低強度,7-8分為高強度運動。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長者,只要開始規律運動,很快就能得到相對於不運動者的那些好處,因此開始運動永遠不嫌晚。

資料龐大的紐約馬拉松

對於高齡者的有氧運動,很難有些客觀的觀察,因為年長者從事運動的人口相對較少(一般成年人約2-3成,長者運動比例會再更低),也很難有大量穩定的資料,去觀察這群人的運動表現。因此在長者的運動資訊上是相當缺乏。生理上肌肉力量在30歲達到高峰,在50歲開始會明顯下降,而運動可以減緩這個下降的速度。 雖然沒有很明確的定義去界定高齡運動員,但是可以將生理肌肉下降當作一個分水嶺。50歲以上的運動員可視為高齡。紐約馬拉松為世界最大型的馬拉松之一,從近40年前的1.5萬人到近年來的5萬人,有完整的成績資料可以做為研究之用,可以提供研究高齡者有氧運動表現的長期資訊。

有2份研究是將從1983年到2009年參與紐約馬拉松的人分組,並且以前幾名的完賽者成績當做研究資料,原因顯而易見,高齡者的參賽人數較少,也只有前段班的參賽者能確認他們有長期投入在訓練上。

隨著時間的增長,參加人數越來越多,男女跑者比例也越來越平衡,從過去的5比1,到近代的2比1,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過去認為女性不適合參與馬拉松運動,這樣的歧視漸漸不再被接受,也使得女性參與度的增加。同時各個年齡層的參與者都相對應增加,尤其在高齡參與者的比例更是顯著,表示投入長跑運動的長者越來越多。

高齡跑者的成績

雖然長跑紀錄不斷地被推進,但是50歲以下領先完跑者的平均成績並沒有明顯進步。而在50歲以上的高齡跑者,則可以看見明顯的進步,令人意外的是,年齡越高的組別進步的幅度越大,尤其在女性長者的進步幅度更是明顯,平均每10年可以進步10分鐘左右的時間。

過去高齡者及女性被認為不適合參與長跑運動,但是這樣的觀念被逐漸打破,隨著參與者的人數變多,成績進步可以說是某種必然。但是近代還能持續的進步,就不單單能以參與運動的人口變多而去解釋。

50歲以下參與馬拉松賽事的人口一樣增多,但是卻沒有明顯的進步。但是長者以前被認為不適合長跑,現在被鼓勵參與各式的運動,除了長跑訓練外,這些長者可能有更多的知識及觀念去進行肌力訓練,更大大增加他們在長跑運動上進步的可能。

長者在經過長期的有氧運動訓練之下,最大攝氧量及肌力相對能夠被維持住。長跑運動可以讓長輩出門,可以讓年長者有更好的社交活動可能性,同時保有更好的身心健康狀態。

紐約馬拉松的資料,雖然有30年的紀錄,但是我們很難由這份資料得知跑者的身高體重以及疾病史,也無法得知這些高齡跑者是健康有問題後才開始運動,或是年輕時就有運動習慣而一直保持到年長。

50歲以下的頂尖跑者,成績已經進入一個很難再大幅進步狀態。但是高齡跑者,隨著參與者的人數增加,以及各種訓練知識、醫療的進步,他們可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健康的老去

隨著嬰兒潮的退休,他們的醫療及健康問題,都是各國政府很難去面對跟有效解決的燙手山芋。台灣一個病人倒下到死亡平均超過7年,這除了表示台灣醫療便宜,也表示醫療人員盡心盡力維持這全世界最高品質的醫療水準,但悲哀的是這件事情反面,代表著生病後的生活品質可能並不好,走進看看各家醫院的呼吸照護中心,可能可以看到那些不再像是人的病人。

運動或許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運動已經不斷被驗證可以善高齡者的健康狀態,甚至是精神狀態,可以不讓長者只待在家裡,而是能夠走出門跟人互動。過去我們可能不能想像80、90歲的長者可以安全完成一場馬拉松,而現在只要沒有特殊狀況,長者也可以參與這樣高強度的運動,享受這樣的比賽,而且參與這項運動的長者越來越多,不再是少數人的運動。

擁有良好的運動習慣,或許能夠改變高齡者的生活品質及減少各種醫療問題,而這件事情卻是被政府所漠視,提高健保給付或是長照都不是正確的解答,如果能從根源解決才是良方。讓長者活得更有尊嚴,老得更健康,並且在少子化的現在,一個人的倒下,更可能會拖垮一整個家庭。鼓勵長者走出門,不管是有氧運動或是肌力訓練都可以扭轉這一切。

/ 關於陳柏長 /
陳柏長

經歷

Pose Method® Level 1 認證教練

Garmin 亞太區跑步教練培訓

RAD 自我肌筋膜放鬆國際指導員

醫師高考及格

衛生福利部署定專科醫師

部落格 陳柏長醫師的跑步筆記

FB 陳柏長醫師 跑步讀書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越多越健康?專家:每週5、6公里即可

2016-07-24
馬拉松路跑跑步知識庫運動生理

想要改善健康,一般人首先想到的運動通常都是跑步,不過,要怎麼跑出健康?跑得越多越好嗎?

根據一項跑步與健康的研究顯示,每週只要慢跑5到6公里,並持之以恆,便能大幅改善身體健康,這個結論會不會讓你大吃一驚?

根據紐約時報中文網的報導,這篇關於醫學與健康的評論是來自於去年9月發表的《馬友醫學雜誌 Mayo Clinic Proceedings》,該評論的共同作者之一,美國紐奧良奧克斯納醫療中心 (Ochsner Medical Center) 心臟康復與預防科主任卡爾·J·拉維 (Carl J. Lavie) 博士在文中提到,「如果把跑步比作藥劑,那麼只要小小一劑,就能發揮最大的療效,」「每周一到兩次,或總數3到6公里,不用超過一個小時」這樣就夠了。

雖然只有這麼一點里程數,不過根據該評論所示,研究人員發現,有跑步習慣的人比起那些很少跑或根本不跑步的人來說,不但平均體重較輕,而且有較低的肥胖風險。更棒的是,跑步者更不容易罹患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中風、癌症、關節炎等等疾病。

若是年紀大些,新陳代謝較慢,擔心發胖的朋友們,拉維博士認為「每週多跑幾公里也是可以的。」他說,多跑幾公里可以幫助控制體重。不過,若是跑太多也可能有危險。他提到,「若身體已經感覺吃力並且勉強自己去跑步,每天跑一個小時以上,可能因運動過度引發受傷和失能,還有提升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近來馬拉松賽事昏厥死亡頻傳,很有可能就是平時不常跑步的跑者勉力而為所造成。

如果你的目標只是讓身體更健康,那麼,拉維博士說,根據最新的科學研究,我們大部分人,只要每週兩次,每次20到30分鐘,或者每次跑2-3公里,「這樣應該就很完美了。」

想要改善身體健康,建議您規律運動並持之以恆,並且不要勉強自己去做超出身體能力的事,長期下來才能看到效果。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6岱宇臺中國際馬拉松11月6日開跑 難度高、保障高、趣味高祈奪「臺灣三大城市馬拉松」之冠

2016-07-12
賽事馬拉松跑步話題路跑

臺中市地形豐富-山、海、屯皆備,近日被CNN評選為「台灣最宜居城市」。為了持續推廣中臺灣城市行銷,臺中市政府攜手財團法人臺北市岱宇國際慈善基金會已連續三年舉辦「岱宇臺中國際馬拉松」,累積已吸引超過27國跑者,去年更吸引超過13,000人次參加,是臺中最具指標性的國際級賽事。

今(12日)舉辦第四屆岱宇臺中國際馬拉松記者會,由臺中市副市長張光瑤與岱宇國際總經理王景聰連袂出席,共同宣布活動宣傳正式啟動。張光瑤副市長更打趣說,要秉持”行動政府”的精神,邀大家用「馬拉松」來認識大臺中!今年路跑以 “Run 4 one”為主題,並以「三高精神」-「難度高、保障高、趣味高」,就是要一舉搶下臺灣三大城市馬拉松的彩頭,讓這個路跑賽成為「國內城市馬拉松」之冠!記者會現場並邀請與臺中有深厚淵源的旅日球星林威助與戲劇男神李國毅出席。兩人施展看家本領首度公開馬拉松“私房訓練菜單”,並以“在地觀點”分享臺中之美,邀請民眾踴躍參加。

臺中最具指標性的國際級賽事「岱宇臺中國際馬拉松」,已邁入第四屆,今(12日)宣布正式起跑。

公益回饋不遺餘力 全員參與捐贈回饋

岱宇臺中馬對於公益回饋的部分也同樣不遺餘力,記者會現場邀請到了瑪利亞基金會園長與學員們一同出席典禮,為了讓每位跑者都能有參與公益回饋的機會,岱宇臺中馬將從每位跑者的報名費中提撥$50元做為公益捐贈的經費。並同時將報名加價購活動的收益10%直接挹注在捐贈上,希望讓每位跑者在享受臺中之美、挑戰自我外,同時能夠關心社會上所需要關心的人們,讓愛散播到每一個角落。

岱宇臺中馬為了讓每位跑者都能有參與公益回饋的機會,將從每位跑者的報名費提撥$50元做為公益捐贈的經費。

與旅日球星“林威助”與戲劇男神“李國毅”施展看家本領展肌力、健力大比拚

記者會現場邀請到與臺中具有深厚淵源的旅日球星林威助以及戲劇男神李國毅擔任嘉賓,兩人也分別分享自己的跑步經歷,並回想最懷念的臺中景點。現場並大方公開個人馬拉松的私房訓練菜單”。曾效力日本中央聯盟阪神虎隊,現任中華職棒中信兄弟隊的林威助,從小就讀臺中大仁國小、中山國中,為職棒生涯奠定厚實的基礎。臺中老家更擺滿林威助一路以來的好成績;戲劇男神李國毅則畢業於臺中的臺灣體育大學。田徑好手出身的他,曾贏得跳高比賽冠軍。而路跑是所有運動的基礎,面對嚴峻的馬拉松考驗,持續的運動習慣以及穩定的核心肌群訓練,是非常重要的。

身為棒球選手需要爆發力。林威助示範透過甩棒動作來訓練核心肌群。包含腿部與大腿。即使是短短的一分鐘,透過器材的幫忙,也可以達到非常有效的訓練目的,並助於跑馬的表現。身為戲劇男神,李國毅以近期十分火紅的健身器材-超輪,配合弓箭式的姿勢,man味十足地教大家如何訓練背部力量;兩人最後一起以重力帶,透過提肩與挺舉的動作,訓練馬拉松裡容易被忽略的手臂肌群。習於健身的林威助提醒:弓箭步可同步操練到大腿,可以更有效率地為馬拉松備戰。而李國毅也開心的分享道:「這幾年北上工作,為了長期保持體態,還是繼續保持運動的習慣。之前還曾經把家裡頂樓改造成私人健身房,揪哥兒們來一同練習。最近因為工作忙翻了而荒廢了一小段時間,看來是要重新開張了。希望年年都能挑戰馬拉松,就是保持最佳體態和心肺的不二法門」。

從小即是田徑高手的李國毅以超輪配合弓箭式訓練教民眾如何訓練背部力量。

詳細賽事資訊:http://www.bao-ming.com/eb/www/activity_content.php?activitysn=1363

林威助以超輪現場示範馬拉松訓練菜單,透過甩棒動作來訓練核心肌群,有助於跑馬的表現。

關於2016岱宇臺中國際馬拉松
今年賽事分為「造型趣味組3公里」、「勇腳挑戰組9公里」、「半程馬拉松21公里」與「全程馬拉松42公里」等4組。全馬男女子組第1名獎金高達新臺幣10萬元、半馬男女子組第1名獎金為4萬元,前6名均可獲得獎金與獎盃。大會為鼓勵首次完賽【全程馬拉松】之選手,特別規畫初馬資格盃500份以供紀念。並特別設立【百馬紀念盃】,跑者本人若將本賽事設定為第一百場完賽之【全程馬拉松】,特別製作紀念盃100份以資鼓勵。

FB 岱宇臺中國際馬拉松 

2016岱宇臺中國際馬拉松贊助單位

達米國際、三帆製藥、日商優橋、台灣大車隊、台灣黑狗兄、臣林國際、艾德國際、統一麵包、雪芙蘭、創新生技、微笑運動用品社、葡萄王生技、憶霖、聯合利華、World Gym、SOLE Fitness、SPIRIT Fitness及XTERRA Fitness…等。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核心訓練
  • 健身
  • 瑜伽
  • 運動器材
  • 下半身肌群
  • 上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步訓練
  • 跑步
  • 跑5K
  • 跑10K
  • 核心肌群
  • 伸展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