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在《循環》和《美國心臟協會周刊》上的兩項研究指出,經常騎自行車的人,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L,同時騎自行車被視為一種對健康非常有益的運動。此外,根據丹麥學者的研究顯示,每周一次、花90分鐘騎單車的人,發生心血管疾病機率降低24%。
研究人員調查了4.5萬名丹麥成年人,發現在20年的追蹤調查中,經常騎自行車的人,心臟病發作風險降低了11%~24%,然而每周只需要騎半小時自行車就能夠幫助機體抵御冠狀動脈疾病,在頭5年跟蹤期間經常騎自行車的人,相比隨後15年不騎自行車的人,患心臟病風險降低25%。根據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周刊》上的研究報告表示,研究人員對2萬名瑞典40 歲、50 歲及60 歲的人,進行長達10年的追蹤調查,對這些人的上下班習慣、體重、膽固醇水平、血壓及血糖進行了監測,與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開車上班的人比,騎自行車上班的人中,15% 的人不易肥胖、13%的人不易患高血壓、15%的人不易患高膽固醇症、12%的人不易患糖尿病。
在接下來10 年的調查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保持騎自行車習慣的人,肥胖風險降低39%、高血壓風險降低11%、高膽固醇風險降低20%,以及糖尿病風險降低18%,研究人員認為,騎行自行車對每個人來說都不晚,那些從開車或坐公交上下班轉到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人,可以顯著感受到他們心血管健康的改善。
雖然騎乘自行車對身體好,但是,會因為在騎行時各種不同的原因而造成運動傷害,尤其是那種騎乘公路長距離的人,都必須特別小心以下5種自行車造成的運動傷害。
腰部傷害:騎單車時,人體的腰部負擔是最重的,如果騎車時把單車的坐椅調得過高,此時容易造成騎車時臀部過度左右扭擺,長時間下來,會引起腰肌疲勞損傷。
尾椎與臀部傷害:而在正常情況下騎車,臀部以坐骨結節著力,但當路面不平受到顛簸落下時,臀部難免向前滑動,會使坐骨結節落空在兩側,而一旦坐骨結節長時間承受不合理的摩擦、擠壓、負重時,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導致創傷性滑囊炎的發生。
頸椎傷害:騎自行車者容易會讓身體過度傾斜,因為會由一般車身結構設計的問題,為了觀察前方,必然要抬頭仰頸,而這是一種強迫性姿勢,期時間下來可能會造成頸部肌肉疲勞、損傷,並且造成頸椎或頸部肌肉不適或是發炎。
膝蓋傷害:有研究顯示,當騎車者騎姿不當時,膝蓋可能會受傷,特別是膝蓋外側容易罹患髂脛束症候群,這種原因導致的傷害占所有因騎車造成運動傷害的15%左右。
手部傷害:因為騎自行車可能造成的手部傷害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尺骨神經病變,第二種則是常見的腕隧道症候群,主要原因為抓握把時,壓力直接傳達到主控拇指、食指、中指及一部分無名指的正中神經所致,造成手麻、手指疼痛、無力的情況。
資料來源/BICYCLING、明醫網
責任編輯/妞妞
第一屆「L'ÉTAPE TAÏWAN」環法單站業餘挑戰賽9月17日隆重登台!騎進環法挑戰組前200名者,明年有機會前往法國體驗環法賽道。7月23日前完成報名者,可享報名費95折早鳥優惠,歡迎心中有「環法夢」的騎士們踴躍報名。
這是台灣首度獲得環法主辦單位Amaury Sport Organisation(簡稱A.S.O.)授權,承辦L'ÉTAPE系列環法單站業餘挑戰賽事,相關賽事和報名資訊請逕上大會官網:http://letapetaiwan.com,或電洽(02)2736-3606。
挑戰賽共分為兩個組別,距離總長120公里的「環法挑戰組」時限六小時,預計開放2000個名額,報名費3,500元;距離42公里的「環法體驗組」時限五小時,預計開放4000個名額,報名費2,500元。
主辦單位台灣環法業餘自行車賽協會表示,即日起至8月18日止受理報名,凡是在7月23日前完成報名手續者,可享有報名費95折的早鳥優惠專案,不受理現場報名。
環法挑戰組排名前200名選手,明年有機會前往法國騎乘環法賽道,歡迎18歲以上、65歲以下,具100公里以上單車騎乘經驗者、曾參與國內外200公里以上單車挑戰及競賽,並可於主辦單位規定之時限內完賽之國內外車友共襄盛舉。
「環法挑戰組」將由台中市政府前廣場台灣大道出發,行經太原路接續廍子路,然後接上台中地區有的名大三元爬坡路線,並轉入南投縣境內省道台21線,其間將設置四個登山點,以及一個衝刺點。
沿路也將設有四個補給站,路線最後再折回台中太平地區,終點設在坪林森林公園,同時也是嘉年華活動會場,現場融合法式文化的美食市集以及藝術表演。
42公里「環法體驗組」同樣由台中市政府出發,行經太原路左轉廍子路、中興嶺及新社地區,再轉入縣道136進入台中太平區,終點一樣回到坪林森林公園,沿路設置一個補給站及兩個登山點。
責任編輯/Oliver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