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運動器材
  • 跑步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跑10K
  • 動學堂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專家:經常騎自行車能降低罹患心臟病風險降24%
1
專家:經常騎自行車能降低罹患心臟病風險降24%
2
聽奧國手莊詠智
克服自身限制 聽奧自由車國手莊詠智騎出勇於非凡
3
Lafuma自由混搭MIX &MATCH系列 耐寒山系穿搭滿足多場合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家:經常騎自行車能降低罹患心臟病風險降24%

2019-08-08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觀念

刊登在《循環》和《美國心臟協會周刊》上的兩項研究指出,經常騎自行車的人,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L,同時騎自行車被視為一種對健康非常有益的運動。此外,根據丹麥學者的研究顯示,每周一次、花90分鐘騎單車的人,發生心血管疾病機率降低24%。

專家:經常騎自行車能降低罹患心臟病風險降24% ©health.harvard.edu

騎單車較不容易有心臟疾病

研究人員調查了4.5萬名丹麥成年人,發現在20年的追蹤調查中,經常騎自行車的人,心臟病發作風險降低了11%~24%,然而每周只需要騎半小時自行車就能夠幫助機體抵御冠狀動脈疾病,在頭5年跟蹤期間經常騎自行車的人,相比隨後15年不騎自行車的人,患心臟病風險降低25%。根據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周刊》上的研究報告表示,研究人員對2萬名瑞典40 歲、50 歲及60 歲的人,進行長達10年的追蹤調查,對這些人的上下班習慣、體重、膽固醇水平、血壓及血糖進行了監測,與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開車上班的人比,騎自行車上班的人中,15% 的人不易肥胖、13%的人不易患高血壓、15%的人不易患高膽固醇症、12%的人不易患糖尿病。

©cyclingweekly.com

保持騎自行車習慣能降低肥胖風險

在接下來10 年的調查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保持騎自行車習慣的人,肥胖風險降低39%、高血壓風險降低11%、高膽固醇風險降低20%,以及糖尿病風險降低18%,研究人員認為,騎行自行車對每個人來說都不晚,那些從開車或坐公交上下班轉到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人,可以顯著感受到他們心血管健康的改善。

騎單車雖然好,但小心造成身體5種傷害

雖然騎乘自行車對身體好,但是,會因為在騎行時各種不同的原因而造成運動傷害,尤其是那種騎乘公路長距離的人,都必須特別小心以下5種自行車造成的運動傷害。

腰部傷害:騎單車時,人體的腰部負擔是最重的,如果騎車時把單車的坐椅調得過高,此時容易造成騎車時臀部過度左右扭擺,長時間下來,會引起腰肌疲勞損傷。

尾椎與臀部傷害:而在正常情況下騎車,臀部以坐骨結節著力,但當路面不平受到顛簸落下時,臀部難免向前滑動,會使坐骨結節落空在兩側,而一旦坐骨結節長時間承受不合理的摩擦、擠壓、負重時,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導致創傷性滑囊炎的發生。

頸椎傷害:騎自行車者容易會讓身體過度傾斜,因為會由一般車身結構設計的問題,為了觀察前方,必然要抬頭仰頸,而這是一種強迫性姿勢,期時間下來可能會造成頸部肌肉疲勞、損傷,並且造成頸椎或頸部肌肉不適或是發炎。

膝蓋傷害:有研究顯示,當騎車者騎姿不當時,膝蓋可能會受傷,特別是膝蓋外側容易罹患髂脛束症候群,這種原因導致的傷害占所有因騎車造成運動傷害的15%左右。

手部傷害:因為騎自行車可能造成的手部傷害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尺骨神經病變,第二種則是常見的腕隧道症候群,主要原因為抓握把時,壓力直接傳達到主控拇指、食指、中指及一部分無名指的正中神經所致,造成手麻、手指疼痛、無力的情況。

資料來源/BICYCLING、明醫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克服自身限制 聽奧自由車國手莊詠智騎出勇於非凡

2021-05-10
戶外運動人物誌故事專訪單車

「我們講話會慢一點,因為我們要想一下講什麼,然後再想怎麼發音。」莊詠智在講台上如是說。從外表來看,一般人很難想像莊詠智是個聽障人士,然而,聽覺障礙並沒有影響他對生活、運動以及職場上的追求與熱愛。

聽奧自由車國手莊詠智
聽奧自由車國手莊詠智於迪卡儂新北中和店三樓展開『勇於非凡』講座。(圖片來源:主辦單位提供)

2020年11月15日莊詠智於迪卡儂新北中和店三樓展開『勇於非凡』講座,分享他如何克服自身限制並追尋人生意義的生命歷程。出席講座的不只有身心障礙人士,也有許多熱愛運動的人一同參予。講座一旁也設立聽打服務,讓聽障夥伴也能順利感受講座點滴。

愛運動動無礙
出席講座的不只有身心障礙人士,也有許多熱愛運動的人一同參予。(圖片來源:主辦單位提供)

從自卑走向自信

對一般聽人來說,語言很容易透過對話模仿而習得,即使是文盲、目不識丁也能快速地掌握對話的節奏、發音以及詞彙。不同的是,聽障朋友對字詞讀音缺乏聽覺記憶,他們無法藉由聆聽一個詞彙的發音深化語言記憶,只能一再地練習並牢記。一般人難以想像聽障者在學習語言上難度有多高,要經歷多少練習,從一般對話,還有讀唇語、並透過感受他人面部表情而理解情緒。

莊詠智
父母在養家之餘,不遺餘力地教導他學習每個字的發音。(圖片來源:莊詠智提供)

爸媽的教育 讓我學會說話

在幼稚園年齡戴上助聽器的莊詠智才明白甚麼是『聲音』,從而開始學習語言溝通的發音與詞彙。對他來說,認知自身的聽覺障礙帶來的是自卑感。然而,來自父母的關懷與教育則突破了一切。父母在養家之餘,不遺餘力地教導他學習每個字的發音。在上課時聽不懂老師講課的內容,就想辦法跟同學借筆記、或是在課後詢問老師,靠毅力與努力克服聽障瓶頸。

莊詠智勇於非凡講座
國中留長髮是為了遮助聽器,因為不想被異樣眼光看我的助聽器。(圖片來源:莊詠智提供)

國小後的莊詠智開始接觸運動,在運動場上人們之間需要的是默契與技術、體力,他曾經被選上參加田徑、躲避球及巧固球等校隊。透過投身於運動之中,他培養出正確的生活觀念也找到自信。在球場上奔馳發揮表現,也從運動中找到了自信並開拓全新的視野。

拓展自己一份天

喜愛籃球的莊詠智投身運動之後有很大的轉變,從縣市聽障籃球隊一路打進聽障籃球國家代表隊,不只成為最佳的得分後衛也晉升為籃球隊隊長,帶領台灣隊伍在海內外奪下佳績,更是在2012年首爾亞太聽障運動會奪下男籃金牌。從運動中覓得自身價值與自律紀律、養成榮譽感是無形之中的收穫。

首爾亞太聽障運動
莊詠智帶領台灣隊伍在海內外奪下佳績,更在2012年首爾亞太聽障運動會奪下男籃金牌。(圖片來源:莊詠智提供)
喜愛籃球的莊詠智
喜愛籃球的莊詠智從縣市聽障籃球隊一路打進聽障籃球國家代表隊。(圖片來源:莊詠智提供)

自球場退役後,儘管仍然熱愛運動,莊詠智考慮年紀漸長,爆發力漸漸衰退,於是決定投身轉項自由車。自主規律苦練多年,在2015年亞太聽障運動會自由車取得第六名成績,更於隔年參賽自由車環台賽奪下聽障組第五名佳績,並於2017年取得土耳其聽障奧運門票,首度參加聽奧自由車比賽。

聽奧自由車比賽莊詠智
莊詠智考慮年紀漸長,爆發力漸漸衰退,於是決定投身轉項自由車,並於2017年取得土耳其聽障奧運門票,首度參加聽奧自由車比賽。(圖片來源:莊詠智提供)

自由車國手的莊詠智,在2018國際聽障自由車環台賽意外摔車,當時已經有家室的他在家庭的反對下暫時告別自由車,轉投以跑步、登山、越野跑運動。再度踩上單車,是因接觸了教育部體育署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合作的「愛運動動無礙」團隊,才讓他再次萌生踩上自由車的熱情,並於2020年九月與愛運動動無礙團隊們一起完成了 IRONMAN 70.3 Taitung 接力賽,而後也在團隊的典範運動員宣導專案的協助下,透過講述其生命歷程故事,鼓動社會大眾攜手關注身心障礙運動。

 IRONMAN 70.3 Taitung 接力賽
2020年九月與愛運動動無礙團隊們一起完成了 IRONMAN 70.3 Taitung 接力賽。

無聲的核心 找尋幸福的契機

莊詠智將夢想分成六個類別,分別為「健康」、「修養、知識」、「心靈與精神」、「社會與 工作」、「個人及家庭」、「經濟、物質與金錢」。健康、修養、心靈前三者屬於基礎階段,工作、家庭則是實踐階段。如果身體健康、修養好又具備專業,加上心靈滿足,那麼工作與家庭自然會圓滿,最後一定會在財務上獲得滿足。

「因為有缺陷,所以更努力。」不管是在職場、運動領域以及家庭中,莊詠智不因自卑而放棄。(圖片來源:莊詠智提供)

莊詠智坦言過去太過熱衷於運動,所以會忽略掉工作與家庭,而今的他成熟且更有想法,現在是把家庭擺第一、工作第二、運動第三,並在其中取得平衡。原本是台北市環境保護局溝渠清潔隊的他也花了很長的時間進修並考取公務人員。

帶著全家人一起運動,透過筆談與多溝通建立起工作的自信心,莊詠智說:「因為有缺陷,所以更努力。」不管是在職場、運動領域以及家庭中,他不因自卑而放棄,反而因此一再地努力與找尋方法,在黑暗中看見渺小的光明,用積極與正面的心態去面對迎面而來的事物。

「愛運動 動無礙」Together we move

愛運動動無礙

文章出處/don 1 don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Lafuma自由混搭MIX &MATCH系列 耐寒山系穿搭滿足多場合

2018-10-24
生活流行攀岩服裝戶外運動配備館

冬季將至,每次在從事戶外活動、親近大自然前,最讓人傷透腦筋的是身上的服飾該怎麼兼具耐寒和時尚?法國貴族戶外品牌Lafuma推出「自由混搭Mix & Match」系列,不論是登高山、露營野趣、戶外休閒造型,輕鬆一套搞定,滿足多需求場合的山系穿搭。

Lafuma自由混搭MIX &MATCH系列 耐寒山系穿搭滿足多場合

三種特色穿法  穿出秋冬自由混搭風

誰說爬山穿搭不能很有特色?法國貴族戶外品牌Lafuma推出秋冬系列「自由混搭Mix & Match」,將戶外人的穿搭造型往上推一層。厭倦一成不變的一件式外套,那麼試試用這件讓戶外生活穿搭增添趣意。
 
TRACK二件式防水保暖纖維外套實穿性極高,可依天氣變化搭配出三種特色穿法,更配有Mix & Match拉鍊設計,並與其他Lafuma款式相容,可恣意搭出自己喜歡的樣式。喜愛求新求變的你,只要穿上Lafuma TRACK二件式防水保暖纖維外套,就能任意變出混搭質感造型術。

左:Lafuma TRACK二件式防水保暖纖維外套 藍(男款),NT$10,800/右:Lafuma TRACK 二件式防水保暖纖維外套 灰(女款)外層二件式外套,NT$10,800

Lafuma機能無所不在 人性化細節由你駕馭

TRACK 二件式防水保暖纖維外套除可隨心搭配,也兼具極高的保暖功能,內層填充保暖物採用最高性能的合成保暖纖維PRIMALOFT,提供戶外人舒適保暖的絕佳選擇;另擁有獨創科技CLIMACTIVE® & WINDACTIVE ®防水及防風性機能,使身體不易感到潮濕寒冷,保有透氣度且散熱循環效果佳。
 
在Lafuma俐落的二件式外套設計中,蘊藏著許多精緻小巧思。經典的Mix & Match拉鍊設計,自由混搭最有型;外層袖口附有魔鬼氈,可依照個人需求調整袖口鬆緊度;外層小內袋為了戶外運動時的收納方便而設計。到現在還不知道怎麼選擇秋冬戶外外套﹖Lafuma TRACK 二件式防水保暖纖維外套將帶給你戶外舒適機能新體驗。

Mix & Match系列自由混搭的拉鍊設計

資料來源/GO WILD野聚戶外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運動器材
  • 跑步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跑10K
  • 動學堂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