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專家:經常騎自行車能降低罹患心臟病風險降24%
1
專家:經常騎自行車能降低罹患心臟病風險降24%
2
為響應環保而裸,2017英國裸騎單車即將出發
3
挑戰人類極限!從大氣層邊緣直接往下跳,你敢嗎?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家:經常騎自行車能降低罹患心臟病風險降24%

2019-08-08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觀念

刊登在《循環》和《美國心臟協會周刊》上的兩項研究指出,經常騎自行車的人,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L,同時騎自行車被視為一種對健康非常有益的運動。此外,根據丹麥學者的研究顯示,每周一次、花90分鐘騎單車的人,發生心血管疾病機率降低24%。

專家:經常騎自行車能降低罹患心臟病風險降24% ©health.harvard.edu

騎單車較不容易有心臟疾病

研究人員調查了4.5萬名丹麥成年人,發現在20年的追蹤調查中,經常騎自行車的人,心臟病發作風險降低了11%~24%,然而每周只需要騎半小時自行車就能夠幫助機體抵御冠狀動脈疾病,在頭5年跟蹤期間經常騎自行車的人,相比隨後15年不騎自行車的人,患心臟病風險降低25%。根據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周刊》上的研究報告表示,研究人員對2萬名瑞典40 歲、50 歲及60 歲的人,進行長達10年的追蹤調查,對這些人的上下班習慣、體重、膽固醇水平、血壓及血糖進行了監測,與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開車上班的人比,騎自行車上班的人中,15% 的人不易肥胖、13%的人不易患高血壓、15%的人不易患高膽固醇症、12%的人不易患糖尿病。

©cyclingweekly.com

保持騎自行車習慣能降低肥胖風險

在接下來10 年的調查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保持騎自行車習慣的人,肥胖風險降低39%、高血壓風險降低11%、高膽固醇風險降低20%,以及糖尿病風險降低18%,研究人員認為,騎行自行車對每個人來說都不晚,那些從開車或坐公交上下班轉到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人,可以顯著感受到他們心血管健康的改善。

騎單車雖然好,但小心造成身體5種傷害

雖然騎乘自行車對身體好,但是,會因為在騎行時各種不同的原因而造成運動傷害,尤其是那種騎乘公路長距離的人,都必須特別小心以下5種自行車造成的運動傷害。

腰部傷害:騎單車時,人體的腰部負擔是最重的,如果騎車時把單車的坐椅調得過高,此時容易造成騎車時臀部過度左右扭擺,長時間下來,會引起腰肌疲勞損傷。

尾椎與臀部傷害:而在正常情況下騎車,臀部以坐骨結節著力,但當路面不平受到顛簸落下時,臀部難免向前滑動,會使坐骨結節落空在兩側,而一旦坐骨結節長時間承受不合理的摩擦、擠壓、負重時,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導致創傷性滑囊炎的發生。

頸椎傷害:騎自行車者容易會讓身體過度傾斜,因為會由一般車身結構設計的問題,為了觀察前方,必然要抬頭仰頸,而這是一種強迫性姿勢,期時間下來可能會造成頸部肌肉疲勞、損傷,並且造成頸椎或頸部肌肉不適或是發炎。

膝蓋傷害:有研究顯示,當騎車者騎姿不當時,膝蓋可能會受傷,特別是膝蓋外側容易罹患髂脛束症候群,這種原因導致的傷害占所有因騎車造成運動傷害的15%左右。

手部傷害:因為騎自行車可能造成的手部傷害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尺骨神經病變,第二種則是常見的腕隧道症候群,主要原因為抓握把時,壓力直接傳達到主控拇指、食指、中指及一部分無名指的正中神經所致,造成手麻、手指疼痛、無力的情況。

資料來源/BICYCLING、明醫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為響應環保而裸,2017英國裸騎單車即將出發

2017-05-12
趣味單車新聞戶外運動話題

英國裸騎日已有超過十年的歷史,並且將這個文化傳遞到各國,起初是希望能騎單車代替開車、騎車以減少廢氣排放,並且倡導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環保意識,但是,為什麼騎單車要裸體呢?其實是希望藉由這樣的方式去宣導我們應該擁有一個更純潔、乾淨的環境,而隨後演變成能更正面看待自己的身體,不論種族、膚色或是高矮胖瘦,都應該好好珍惜並且愛惜自己。 

2017英國裸騎單車日即將出發 ©capovelo.co

從2004年開始,由一個加拿大團體與訴求類似的西班牙團體組成世界裸體自行車遊行組織,將主張定調為「拯救地球,改騎單車,回歸原始的人性與自然」,並號召世界各大城市的人們共襄盛舉,該年已有28個城市響應,到了2010年,更有17個國家74個城市加入,像是有巴西、墨爾本、舊金山等數十個國家一同共襄盛舉,今年英國共有18個城市參與,從2017年5月27日起的週末,為期三個月到七月中旬,最大場的倫敦則是6月10日開始,其他各國詳細資訊請點此:World Naked Bike Ride Dates Announced for 2017

在每次活動時,約有70%的人是全裸騎車,如果不願意坦誠相見的人,都會用彩繪、綁布條的方式遮蓋重要部位。

不想全裸的人,都會使用彩繪方式來遮擋重要部位 ©billypenn.com

在每年的裸體單車日活動中,已經漸漸演變成一個歡樂的變裝舞會,不僅可以以更有創意的造型亮相,還可以一同交友歡樂,以下是一些國家參與裸體單車日活動的寫真。

澳洲裸體騎車活動。 ©huffingtonpost.com
費城裸體自行車為參加者噴染料彩繪身體 ©billypenn.com
美國裸體單車日 ©huffingtonpost.com
英國裸體單車日 ©walesonline.co.uk

 小知識  關於世界裸體自行車遊行組織
世界裸體自行車遊行組織(英文:World Naked Bike Ride,縮寫:WNBR)是一個國際性的可穿可不穿(cloth-optional)的自行車組織,參與者集體規劃及聚會,共同以人力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車,也有少數滑板及溜冰鞋等)騎車,以號召人們「拒絕對石油的依賴,並且讚頌我們身體的力量與個人性」。
選擇服裝類型的口號是「裸體到你所敢做的範圍」 。全裸或者部分裸體(特別是除去上衣)都是受到鼓勵的,但並不強制所有的參與者都必須如此。相對於其他的騎車活動,世界裸體自行車遊行組織的一項特色,就是嚴格禁止要求人們必須至少遮掩一部分身體。
創意表現型態也受到鼓勵,以便在騎乘過程中,創造一個有趣的令人沉浸其中的氣氛,來吸引路人與媒體的關注和想像,並使騎乘者的這個經驗更加個人化與令人滿足。形體藝術(例如,人體彩繪)是常見的創造表現型態,還包括服裝,藝術自行車,可攜式揚聲系統(如公共廣播系統、電動擴音器、手提式音響)和樂器,以及其他類型的喧鬧聲音。
對於世界裸體自行車遊行組織而言,行前派對已成為他們內部的活動,內容包括樂團、DJ、身體彩繪、臨時搭建結構(或裝置藝術)、政治論壇與飲食。除了能在社區街道上除去衣服束縛而騎車,一些騎車者已樹立了先例,藉由人體彩繪派對,其中也包含了眾多的裸體騎車者與藝術家,在可讓許多人看見的市區公園內騎車。
這種獨特的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形式,經常被描繪或歸類成一種政治抗議、街頭劇場、車輪上的聚會、裸奔、公開裸體,以及可穿可不穿的休閒活動,因此吸引了大批參與者。(資訊來源:維基百科)

分享文章

挑戰人類極限!從大氣層邊緣直接往下跳,你敢嗎?

2016-06-02
極限運動新聞趣味戶外運動話題

高空跳傘已經屢見不鮮,若是直接從同溫層跳進地球,還能平安落地,這可能辦到嗎?2012年10月14日,奧地利極限運動員菲利克斯·鮑姆加特納 (Felix Baumgartner) 就以如此破天荒的一躍震驚了全世界,當然,是好的那一種。

©Felix Baumgartner/Red Bull

當天,他以一座氣球動力艙飛行來到地球的大氣層邊緣,並一躍而且成功打開降落傘並平安降落,為人類寫下歷史新頁,以這個壯舉打破多項記錄:

©Felix Baumgartner/Red Bull

★人類第一次突破音速的自由落體降落,以每小時843.6英里 (1357.6公里) 或1.25馬赫的最高速度落下。
★最高的自由落體降落:從127,852英尺 (38,969公尺) 的高度掉落到地面
★最長的距離的自由降落

©Felix Baumgartner/Red Bull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1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