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是由腳趾根部延伸到腳跟內側的扇形筋膜組織,當我們行走或站立時,雙足需承受全身的重量,此時足底筋膜會提供部分的扭力與彈力並吸收地面的反作用力。若是長時間過度使用(如跑馬拉松),或穿著不適當的鞋子都容易造成足底筋膜發炎而疼痛,這就是所謂的「足底筋膜炎」。
典型的症狀是早晨下床後、久坐或久站後剛開始行走的前幾步足跟會疼痛,然而坐下休息、或行走一段時 間後,疼痛會漸漸減輕。不過,如果持續久站或行走過多,疼痛又會加劇。疼痛位置在足跟的內側,按壓會有明顯的壓痛點。足底筋膜炎好發於需要長期站立行走的人,例如:老師、軍人、運動員、餐飲業者、美髮理容人員及工廠作業員等;或是足部結構異常,例如:扁平足、高足弓或足底筋膜過短的人。一旦發生足底筋膜炎,最重要的是多休息,避免久站和走路。使用肌能系貼紮可以適時地舒緩足底筋膜的張力並減輕疼痛,再配合足部的伸展運動與適當的熱敷定可以早日擺脫這個惱人的疼痛!
貼布準備:
1.支持足底筋膜貼紮貼布形狀:四爪散形,留1格不剪開。貼布寬度:5 公分(原寬度)。貼布長度:約 4 ~ 4.5 格。
2.支撐中足貼紮貼布形狀:I 形。貼布寬度:5 公分(原寬度)。貼布長度:約 3 ~ 3.5 格。
步驟1:測量從腳趾根部到腳跟的長度。
步驟2:腳跟盡量翹起,散形貼布的固定端不拉張力貼在腳跟處。
步驟3:貼布分支以中度張力往腳趾方向順貼,末端不拉張力貼在腳趾根部。
步驟1:測量自足背外側繞過足底至足背內側的長度。
步驟2:腳跟盡量翹起,將貼布中段用極大 張力固定於足弓處。其餘貼布以自然張力向兩側往足背順貼上。
◎ 圖文摘自臉譜出版社,侯雅娟、洪千婷 著作。
本書特色
對症舒緩,輕鬆應付30種「你一定遇過」的日常不適
提前預防,根據生活情境量身設計預防性貼紮
調整姿勢,輔助維持健康良好的體態
全彩圖解,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
安全有效,醫師與物治師專業解說,無藥免手術
落枕、閃到腰、脹氣、便祕、吃蘿蔔乾、骨盆前/後傾……,面對日常的小病小痛,你通常都怎麼解決?是放任不管?還是拿罐藥膏塗一塗就了事?其實你可以從現在就開始學習肌能系貼紮,從此擺脫難忍的疼痛!不論是因長期累積,或是突然發生的意外,日常的病痛都大大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由日本加瀨建造博士發明的肌能系貼紮利用皮膚與貼布之間的交互作用,帶動皮下筋膜移動、促進循環代謝,因此不用藥物就可以安全地達到放鬆肌肉或促進肌肉收縮、緩解疼痛、穩定關節等效果,進而解決日常病痛的困擾。例如,當腹部脹氣時,將貼布以自然張力貼上,可以提供皮膚觸覺與壓覺,減輕腹脹感;腳踝扭傷時,貼上貼布可調節肌肉收縮與減輕局部壓力來穩定受傷的腳踝;另外,如退化性膝關節炎等不穩定的關節也可用貼布來支持保護。
本書由復健科主治醫師與物理治療師集結十多年的臨床經驗撰寫而成,收錄了30多種可解決現代人常見疼痛與不適的貼紮,與20個改善、調整身形與預防傷害的預防性貼紮法,不但能讓你重拾無疼痛的健康生活,更能進一步在傷害發生之前事先預防與自我保護,是每個努力為生活奔波忙碌的你/妳一定要擁有的疼痛自救指南。現在就請快打開本書,一起來體驗肌能系貼紮的神奇之處吧!
• 更多臉譜《肌能系貼紮2日常生活與工作的痠痛一貼見效!》一書資訊 請點此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口罩資源有限,對跑者們多了一個難題,儘管口罩還夠用,但跑步時要不要戴?這篇文章請鐵人三項高手兼神經科學醫師黃秉康解答「跑步時應否戴口罩?」的疑惑。出門練跑、上跑課時之前,不妨先看看他解答5個常見問題,再下決定。
解答:外科口罩功能受呼吸力度影響,它主要應付我們日常呼吸產生的力度,阻擋外界有害物質進入口鼻,減低呼吸道傳染病傳播。跑步時,我們會比平常用力呼和吸,吸氣時產生的壓力比平常大,因而減低外科口罩的阻隔功能。此外,弄濕口罩也是一個問題。
解答:會,外科口罩濕了就沒有效用,所以跑到出汗,面部汗水弄濕口罩,就算戴了口罩都沒有功效。
解答:不應該,因為要保護他人。呼吸道傳染病會透過飛沫傳播,我們帶了口罩咳嗽或噴嚏,減低傳染風險。當然,這樣會略為弄濕口罩,減底它的壽命,但大家要以保護他人為重。
解答:不會。
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
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
時常讓肩膀負擔太重?小心鈣化性肌腱炎找上你!根據專家研究表示,時常需要抬重物、背重物、投擲運動者以及工作需要長敲打鍵盤的人,罹患此疾的風險相當高,嚴重時還會併發退化性肩關節炎、五十肩等。
鈣化性肌腱炎(Calcifying Tendinitis)是鈣化物質沉積於關節周圍的肌腱,所造成反覆發炎的疾病。患者約有70%發生在肩關節,但像是髖關節、肘部、手腕和膝關節也可能發生鈣化物質沉積。當罹患肩關節的鈣化性肌腱炎時,會讓肩膀的活動度受限、旋轉至某個角度會引發劇烈疼痛,或是因為天氣影響帶來不適,甚至嚴重時連手臂無法舉起,並且妨礙手臂活動並造生活不便。然而一般治療多採口服消炎止痛藥緩解,或是局部藥物注射及物理治療,如已妨礙日常生活,才會選擇手術直接切除鈣化組織,或可考慮體外震波治療。
鈣化性肌腱炎好發族群不分性別,但女性通常多過男性,然而大約在40~50歲的中年族群較容易罹患,如本身有代謝功能異常的人,像是慢性腎臟衰竭、自體免疫不全、維他命D中毒、風濕、甲狀腺、糖尿病以及腫瘤等,也是高危險族群。除此之外,肩關節過度使用者也是,像是期打電腦的上班族、常做投球動作的運動員、搬重物的工人、抬手寫黑板的教師、勤做家事的家庭主婦等。
不讓肩部過度操勞:時常讓肩部負荷重物,很容易造成肩部肌腱發炎鈣化,此外,不當壓力也都應盡量避免。
避免肩部受外傷:平時可多做肩膀的肌力訓練,強化肌腱使其具有一定的彈性與韌性。
適時舒緩緊繃的肩膀:可透過瑜伽動作或是熱敷來緩解過度緊繃的肩膀。
不隨意推拿按摩:不當的推拿或按摩可能會傷害或加重肩膀肌腱的發炎問題,如有疑似的症狀應尋求專業醫師診斷,及早接受治療。
總而言之,平時多做伸展動作、適度鍛鍊肩膀來改善肩袖肌肉和肩胛骨周圍肌肉的強度,以及透過熱敷來緩解緊繃肩膀,同時不要讓肩膀過度勞累,就能輕鬆預防鈣化性肌鍵炎上身。
資料來源/Very Well Health、KCBJ、康健知識庫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