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知名馬拉松選手川內優輝曾說自己在馬拉松完賽後,最愛在當地吃美食、泡溫泉。跑馬後泡溫泉簡直是人生一大享受!而全台唯一以溫泉為主題的「2019礁溪溫泉盃櫻花陵園馬拉松嘉年華」,今年12月7日星期六在礁溪國小開跑,開放全馬、半馬及健行組別,讓跑者們跑步健身同時享受大自然芬多精、跑後更能免費接駁到礁溪各觀光景點享受溫泉之鄉的美。
「礁溪溫泉馬拉松」即將邁入第8屆,由宜蘭縣礁溪鄉公所、礁溪鄉民代表會、宜蘭縣立殯葬管理所共同主辦。今年全馬路線行經五峰旗、淡江蘭陽校區、首次環龍潭湖、觀光工廠大道等,飽覽礁溪風采;半馬組路線平坦,適合跑者破PB;健跑組行經五峰旗折返,能充分體會礁溪的好山好水。
礁溪鄉長張永德說,考量跑者來自全台各地,今年在台中、新竹、桃園與台北等人口密集區都設置接駁專車,跑者可選購接駁專車到礁溪會場,礁溪鄉擁有優美的自然風光與全國唯一的平地溫泉,跑者完賽後可搭免費接駁車到礁溪火車站、礁溪地景廣場、礁溪轉運站以及湯圍溝溫泉公園等站體驗在地觀光熱點。
礁溪馬的宣傳影片今天也首度曝光,可見美景、美食與溫泉資源為礁溪小城累積豐沛活力。今年賽事預計吸引海外跑者加入,報名頁提供英文與日文,服務海外的跑友,也有三天兩夜與四天三夜行的交通住宿加購行程,讓跑者透過馬拉松更認識台灣。
「桌球神童」林昀儒本周才剛結束捷克桌球公開賽,就立刻返回家鄉宜蘭出席礁溪馬拉松活動宣傳,希望帶動在地運動風氣。剛滿18歲的林昀儒是台灣最年輕的世界桌球錦標賽國手之一,目前排名世界高居第13名,被譽為台灣20年來最強選手,有機會挑戰明年的東京奧運。他表示,自己從運動中成長、也獲得成就感,鼓勵更多人能體會休閒運動的好。
另外,這屆賽事紀念品有以寶特瓶與咖啡渣製成的環保機能除臭咖啡紗紀念衫,也提供全馬與半馬組跑者運動風衣,風衣為冰絲材質,含濕率符合人體皮膚的生理需要,具有光滑涼爽、透氣、抗靜電、防紫外線等特點,適合運動時使用。
今年報名作業特別延長至9月30日(一)24時截止,或額滿為止,請把握最後1個月踴躍報名!活動資訊請至Facebook【礁溪溫泉馬拉松】【真愛趣礁溪】粉絲專頁、礁溪鄉觀光旅遊網查詢。
資料來源/礁溪溫泉馬拉松
責任編輯/Dama
全新 Nike Air Zoom Alphafly NEXT% 2 的設計目標在突破馬拉松和長距離路跑的巔峰表現,努力不懈地為跑者開啟全新篇章。Alphafly NEXT% 2 的創新設計,汲取了 Nike 在頂級競速跑鞋產品上所取得的經驗成果,並以此為基礎實現升級,為各種級別的跑者帶來更優質的體驗。產品將於 7 月 15 日起陸續上市。
Alphafly NEXT% 2 包括全掌 ZoomX 泡棉中底、全掌弧形碳纖維板、Atomknit 2.0 鞋面、更輕薄的橡膠外底與更寬的鞋跟。
Alphafly NEXT% 2 著重升級並完善了跑鞋的結構,讓各類跑者在馬拉松和長距離路跑中獲得更好的穩定性和平穩的腳感。中底配置繼承了初代的卓越設計,由全掌 ZoomX 泡棉(Nike 最輕且最具彈性的泡棉)、全掌弧形碳纖維板和雙重 Zoom Air 氣墊組合而成,為奔跑提供了推進力、輕盈感和支撐性。
前掌 Zoom Air 氣墊下面額外增加了泡棉,以提供更多的能量回饋,確保跑者在跑步時從腳跟到前腳掌落地過程能夠更加平穩。在鞋楦腳跟處進行拓寬,能使跑者在步頻變化時的鞋款穩定性提高。鞋面搭載的 Atomknit 2.0 以工程學分區設計,保證了前腳掌處的穩定性和腳趾上方的透氣性,同時在鞋帶下方增加了更舒適的填充物進行保護。
Nike 菁英馬拉松運動員為鞋款設計帶來了靈感啟蒙並參與了實際測試,Alphafly NEXT% 2 Proto 配色正是向其中一次 Nike 與運動員共同測試開發致敬。該配色內側標有鞋款測試編碼,前掌的雙重 Zoom Air 氣墊則運用色彩凸顯。
Nike 跑鞋類產品經理 Elliott Heath 表示:「Alphafly NEXT% 2 為在馬拉松比賽中追求個人最佳成績的運動員們而生,自誕生以來,Alphafly 就一直受到追求世界紀錄的頂尖菁英跑者啟發。我們在第二代中所做的升級,將繼續服務於那些在世界舞臺上競爭的菁英運動員,同時專注於為所有想要追求個人最佳成績的跑者改善競速體驗。」
Nike Air Zoom Alphafly NEXT% 2 將於 7 月 15 日起陸續上市。
只要是跑者的我們都知道,跑步雖是個人行為,但長久之下,我們開始到各個地方參加比賽,或與其他團體一起練習,都有所謂跑者的專業術語,當懂得這些專業術語後,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跑步,便會不自覺得與其他跑友有了共同語言。
越野跑雖通稱跑步的進階版,但更精確的說法應當是因為不同的環境而需使用不同的方式來學習該如何勝任這些項目,更何況越野跑又長期處於山林之中,其有些專業的術語也是我們必須了解的。
以下有10個越野跑者必知道的專業術語,了解之後,可助你在山林之中,每一步更順利的向前進。
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之中,可能發生意外,越野跑者可能途中因身體不適而得被迫放棄行程,所以在跑越野跑之前,除了比賽的路線外,建議可以多準備幾條棄跑路線,讓自己有後路可以選擇。
即利用崖壁的凸凹部位,以三點固定一點移動的方法攀上崖壁。攀登時,身體俯貼於崖壁,採用兩手一腳固定,一腳移動或兩腳一手固定,一手移動的姿勢,利用手摳、拉、撐和腳蹬等力量,使身體向上移動。
脫水的症狀包括極度口渴、唇舌乾燥、皮膚乾燥起皺、心率增加、體溫升高、及頭昏眼花等。持續的嘔吐、腹瀉和出汗過多都是常見的誘因。在太陽下過度曝曬或過熱,也會引起一個人脫水。
它是越野跑者必須注意的一大症狀,預防勝於治療,建議在過程中定時補充水分以防止脫水的發生。
累計海拔落差就是總計的登高高度,比方說賽程中上坡200公尺,下坡200公尺,又上坡200公尺,累積海拔落差如下:200m (第一次上坡)+ 200m (第二次上坡)=400m (累積海拔落差)
累積海拔落差與距離關係:用賽程距離與累積海拔落差所算出的百分比越高,難度就越高。
初學者:0-4%
中級跑者:4-7%
高級跑者:7%以上
所謂最大心率法,就是質皆已最大心率的百分比來區分個強度的心率,例如強度1區的心率(E心率)是介於最大心率的65%~79%。如果某位A跑者的最大心率是200BPM,那他的E心率是130-158BPM。
運動時心跳數上限值,通常定義為「220-年齡」。
急救包裝的品項必須是自己懂得使用的東西,如果不懂得或是不確定如何使用。那麼,越大的急救包甚至急救箱對你而言,反而是越大的負擔。
事實上,在野外急救的領域中,正確判斷患者症狀的輕重緩急反而是更重要的技能,而這樣的能力則必須透過野外急救課程達成,所以接受野外急救訓練是戶外活動者從事活動時的最佳保障。至於參與野外急救課程的程度,就要視參與野外活動的程度而定。
越野跑可能會受各種傷。所以急救裝備是必要裝備,裡面要有:繃帶、排毒水、排毒器、防寒毯、預備糧,裝入防水的袋子或是盒子中。因為在野外受傷可不比在城市,往往只能自救,所以隨時準備好急救裝備是相當重要的。
在高低起伏的路面上跑步,剛開始不覺得累,但跑完後會很疲倦。
越野跑必須應付氣溫驟變,要多準備幾件衣服,最基本的就是裡面一件內衣,若氣溫驟降就依序套上外衣與外套。為了保險起見,建議上山前先調查當地氣溫,才能知道該如何準備。
中暑、低血糖、失溫、脫水、高山症都是在山林之中經常發生的情況,在最壞的情況下,甚至有可能喪失生命。所以只要發生徵兆就要儘快處理。越野跑與路跑最大的不同是即使棄賽了,通常得靠自己的雙腳走回終點,所以必須要保留一些走路的體力。
比賽主辦單位所設置的臨時設施,可以提供急救援助或飲食,尤其時越野跑者,更要把握補給站的機會,確保自己將水與食物補充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