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各國的老年人都成為許多跑步紀錄新的締造者。比如65歲高齡的日本老人楠田昭德以3小時55分完成了東京馬拉松賽,實現了連續52天進行馬拉松長跑的壯舉。同時他也打破了之前由48歲的意大利人創造的連續51天完成馬拉松長跑的紀錄。
據Runners World報導,近日在阿拉巴馬州舉行的超級馬拉松的48小時比賽當中,一位77歲的爺爺多伊爾‧卡彭特(Doyle Carpenter)奪得冠軍,他在48小時內跑了149英里(約合240公里),這項驚人壯舉,再創紀錄。
談起運動起源得從卡彭特的工作經歷說起;他的第一份工作是12歲的時候在高爾夫球場當裡面的球童,那時候他年紀過輕,所以不可以開車,只能依靠雙腳在球場內撿球,於是他只能每天從家中出發,奔跑3英哩來到高速公路,再搭便車來回工作。
成年入伍後,卡彭特在陸軍隊成為了一名瓦工。退役之後,他在山莊買了一個農場,成為了農場主人。為了飼養牛,他每天自己拉犁,鍛鍊耐力,同時也給自己增加了許多訓練的機會。對於多卡彭特來說,他一點都不覺得以77歲的年紀贏得超級馬拉松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他表示:很多人的臀部、腳踝、膝蓋都有問題,但是我從出生就沒有這些症狀,相當幸運!
而此次他在48小時的時間內完成了149英里的距離之中,這包含了在寒冷的夜裡他在睡袋裡睡覺的時間。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個成績可以打破美國77歲的48小時的紀錄,不過目前還在等待官方驗證中。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在此次的超馬賽之中,每個人都互相幫助,他覺得這是一件難得而美好的事情,所以他在乎的並非是贏得冠軍,而是這些深刻的回憶。
截至目前,卡彭特已經完成了130個超級馬拉松的比賽,包括了1988年創造的一項賽事紀錄。當時在佛羅里達州的彭薩科拉,48小時內在室內狂奔221英里,隨後還在印第安人60英里和田納西州的契奇山20英里賽上奪得冠軍。
卡彭特說:「我一生都在跑步,只因為喜歡,所以擅長,我覺得我一直都是一位跑者。」為了準備參加比賽,他一週至少五天都會在他的農場以及附近的道路練習至少11英里的距離,其中兩天當休息日。他也表示:很多人因為怕熱而避開中午或黃昏跑步,但我已經習慣了,隨時可跑。
接下來,卡彭特正在計劃出戰越野跑步比賽,他的兒子帶著擔心又沒法的心情表示:我想他是瘋了!
一個常跟朋友泡在夜店喝酒耍廢的大叔,居然轉變成一個崇尚健康、愛好大自然的超級越野跑者,還創辦了一個健康營養品品牌,這位大叔就是鄧文禮。
身為香港華僑的鄧文禮,13歲就隨家人定居在美國。由於從一出生就遺傳到父親的運動細胞,可說從小到大「運動」這詞從不離身,從小在學期間就加入許多校隊,並參加過許多比賽,自豪任何項目的運動都難不倒他,不管是跑步、足球、網球、游泳、排球……等,都能輕鬆駕馭。近幾年,他還迷上了拳擊這項運動,不過他表示,在所有運動中,「跑步」這個項目,一開始並不是自己所愛。
鄧文禮:「17年前回台後,開始第一份工作,因為公司有位大哥很愛跑步,想說我也還年輕,而且大學時又踢過足球,於是我就跟著跑步了。」但是,鄧文禮也表示,早期他並不愛跑步,會參加路跑賽只是因為跟朋友有話題聊。而且,回台念研究所的時候,他修人體研究課程時測量肺活量,發現自己的肺活量竟然像老菸槍一樣,這讓沒抽菸的他更不愛跑步了。
已經不愛跑步的鄧文禮,第一次參加路跑賽的經驗很糟糕。當時他跟隨公司大哥一起報了半馬賽,但前一天晚上和朋友聚餐,還連跑兩家夜店,喝到天亮的他只好直接到賽場報到,勉強跑回終點之後讓鄧文禮淚崩,覺得不想虐待自己,之後三年完全不碰跑步。
六年前,首次創業失敗的鄧文禮,讓他籠罩在中年危機的煩惱之中。有天,他腦袋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去做一些瘋狂的事吧!」,這個突如其來的想法,讓他重拾跑步,而且還拉著友人去挑戰100公里的超馬比賽,一發不可收拾。
鄧文禮:「運動流汗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我也喜歡與大家分享運動的好處。當我們在30-40歲時,要好好保養我們的身體,因為在40歲後,我們身體機能會逐漸慢慢走下坡。曾經,我的友人因為工作瘋狂地加班,因為要兼顧工作以及家庭也不去運動,導致身體的體型變寬變厚,而且精神狀態都變得非常憔悴無力,這實在令我非常驚訝!有些朋友也因為這類情況,加上長期飲食不正確,做健康檢查時,檢查報告全部都是紅字。看到這些情況,讓我覺得人生不應該只為工作賣命,自己的健康大於一切!因為這樣,我才從電子產業跳出來做健康食品。」
現在已經成為一位積極越野跑者的鄧文禮深刻體悟到,「吃對東西以及有規律的運動,真的很重要,而且健康是必須每天經營的。如果能提供對跑者和其他生活營養平衡有益的高品質天然的超級食物,那就再好也不過了!」於是,鄧文禮與友人為了所有跑者的健康,便有了創業靈感,聯手打造出「Runivore」這個營養品牌,並擬定其品牌使命。他期許自己和所有跑者都能開心又健康的一直跑下去。
參加過大大小小跑步賽事之後的鄧文禮,發現原來一山還有一山高,在慢慢認識更厲害的跑步前輩以及挑戰過更艱辛的跑步比賽後,自己也慢慢有所成長。年少氣盛的他,在當時參加路跑賽,完全只想證明自己在夜生活遊走到天亮後,還有體力去跑步,現在的他已經不會只想與其他人比較了。
鄧文禮:「當你參加過許多跑步競賽時,你會非常訝異,因為許多不同身材以及年齡層的跑者,看似實力比自己還要不足,但實際當我們在同一個起跑點出發後,過一段時間卻超越了我!顯然我們之間有遙不可及的距離,所以,真不能以貌取人。在我年輕時,跑步只想求一個勝負以及炫耀我的能力,但現在參加任何大大小小跑步賽事,卻覺得能戰勝自己就心滿意足了。」
心情好或不好時,每個人都會透過不同的管道舒壓,而跑步就是鄧文禮舒壓的好方法。 「跑步在我生命中扮演了一個不可缺失的東西。不管當時我心情好或是不好,我都透過它來表達。時常聽到別人說,跑步是種非常傷害膝蓋的運動,但其實,經過近幾年醫學的研究發現已經推翻這個迷思。透過跑步,持續撞擊你的關節,我們的骨頭才會越來越堅固,也會越來越密合。跑步也會讓我們身心變得更好,心態變得更正面也會愈來越有信心。」鄧文禮說道。
很多人積極從事運動,不外乎想要訓練自己的體力與身材,或是為了賽前準備。但可能因為比較急於想要看到成果,並且由於付出的時間較短,往往呈現的結果不會是自己想要的。鄧文禮:「我剛開始接觸馬拉松這項跑步運動時,一開始我要花上4小時又30分鐘的時間去完成這項路程,當時覺得自己居然要花上這麼久,實在非常不服氣。後來,在我每天持續訓練以及調整飲食,慢慢下來,我已經可以跑出3小時20分鐘的成績了。再過一段時間,我相信我可以跑出更好的成績。當我們對運動以及飲食規律持續的付出,我們會慢慢感受到它回饋給我們的強大能量。
在越野跑方面,針對初學入門者,鄧文禮建議還是安全為第一。他說:「許多越野跑者可能因為天氣不佳,或是裝備都沒帶齊全,導致在中途發生意外或是迷路下不了山。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翁志成,曾任國立體大教授,完成鐵人三項17次、半程馬拉松12次、自行車環島1次,現潛心從事運動故事蒐集、撰寫與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