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10K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瑜伽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減重不吃碳水化合物?營養師:可能引發這幾點危機
1
減重不吃碳水化合物?營養師:可能引發這幾點危機
2
運動能提升免疫力,為何NBA球員會接連罹患武漢肺炎?
3
如何提高新陳代謝促進身體熱量燃燒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減重不吃碳水化合物?營養師:可能引發這幾點危機

2019-08-30
知識庫 飲食 保健 瘦身 飲食方式 觀念

一談到碳水化合物這個詞,許多人都為恐避之,對於大眾來說,碳水化合物能少碰就不碰?其實,這是不對的觀念。現代人為了減重,常常刻意避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根據一份國外研究報告顯示,如果女性長期攝取太多的精「緻碳」水化合物,可能導致卵巢早衰、更年期提早報到,無疑讓人更有理由去抗拒碳水化合物食物。但是,精緻的碳水化合物與一般的碳水化合物不截然相同,讓營養師告訴您如果攝取太少,可能有4大健康隱憂!

減重不吃碳水化合物?營養師:可能引發這幾點危機 ©wellthy.care

吃碳水化合物易發胖且器官早衰?

根據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發表為期4年的研究成果,研究發現平時多吃豌豆和青豆等新鮮豆科植物、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高油脂魚類,如:鮭魚、沙丁魚和鯖魚等,有助延緩停經的時間;但是,要是吃太多「精製」碳水化合物,則可能會干擾性激素的活性,導致月經周期的次數增加,加速卵子的消耗,可能讓更年期的報到時間提早1.5年。這一項研究公布後,讓許多一看到「碳水化合物」五個字就搖頭的減重族,更加堅定了不吃澱粉的決心。碳水化合物是維持生命的三大營養素之一,並非一無是處的壞東西,相反地,適度且正確地攝取碳水化合物,反而有助減重、降低罹患慢性病的風險。

©kevinmd.com

碳水化合物每天多少才好?   

根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洪若樸表示,碳水化合物是「能量之源」,在體內可被轉化成葡萄糖,快速提供細胞所需的能量。然而國民健康署公布的107年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人每日攝取的碳水化合物應占總攝取熱量的50至60%,其餘的蛋白質10至20%、脂質20至30%。每1公克碳水化合物的熱量約4大卡。若以成年女性每日至少需攝取1500大卡來算,每天應攝取碳水化合物為750至900大卡,相當於187.5至225公克。而一顆中等大小(約148公克)的帶皮馬鈴薯,總碳水化合物約26公克。但如果在減重的人,可以依據目標來調整碳水化合物,但不是完全不碰!

©sidneyhealth.org

長期不吃碳水化合物,小心4大健康危害 

如果長期拒吃碳水化合物導致攝取不足,小心可能引發4大健康隱憂:

酮酸中毒: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身體能量的第一選擇,如果攝取不足,身體會啟動調節機制改為燃燒脂肪來提供能量,雖然可以快速減重,但也會導致酮體的產生,嚴重恐造成酮酸中毒。而減重界流行的「低碳水化合物減重法」和強調極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飲食,非人人適用。

認知變差:雖然許多上班族認為吃碳水化合物容易讓血糖上升,工作時會昏昏欲睡,但問題是「吃太多」。事實上,腦細胞也需要葡萄糖作為能量,美國曾有研究發現,碳水化合物吃太少,可能造成供應腦細胞的葡萄糖不足,對學習力、記憶力和思考力造成不良影響。

復胖機率高:為了減重而長期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讓營養鐵三角(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質)缺了一角,不但無法達到相互合作的促進健康作用,還會引起脂肪代謝紊亂,容易導致脂肪越積越多和復胖,且體重比減重前更重。

增加糖尿病的風險:碳水化合物長期攝取不足,胰島素的分泌量和敏感度都會下降,對葡萄糖的降解功能減弱,而降解不了的糖分滯留在血液中,就會導致血糖升高,漸漸地,糖尿病便形成了。

長期不吃碳水化合物造成身體的損害 ©popsci.com

碳水化合物食物大致可分為「糖」和「澱粉」。含糖的食物很多,從加工的糖果、餅乾、蛋糕、糕餅,到水果、蔬菜和牛奶等天然食物都含有糖,民眾要選擇的應該是天然食物,而非經加工的精緻糖。而在澱粉類食物部分,則建議盡量選擇未精製、纖維保留較多的全穀雜糧類,例如糙米、全麥製品、燕麥、玉米、地瓜、馬鈴薯等;避免攝取過度去除纖維的精緻澱粉食物,像是:白米飯、白麵包、白土司、麵條等。然而保留較多纖維的碳水化合物,除了可以滿足人體對於碳水化合物的基本需求之外,豐富的纖維還增加飽足感、延緩血糖上升、幫助減重、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風險等好處!

資料來源/今周刊、華人健康網、LIVESTRONG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能提升免疫力,為何NBA球員會接連罹患武漢肺炎?

2020-03-23
COVID-19生活觀念籃球保健話題

受全世界最歡迎的熱門運動NBA,近日傳出整個賽季暫停的消息,繼戈貝爾(Rudy Gobert)、米契爾(Donovan Mitchell)等兩名爵士球員罹患後,活塞中鋒伍德(Christian Wood)、籃網凱文·杜蘭特(Kevin Durant)也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然而許多人質疑,籃球選手天天運動且身體好得很,免疫力應該也優於一般人,怎麼還會感染?

運動能提升免疫力,為何NBA球員會接連罹患武漢肺炎? ©sportsnaut.com

劇烈運動容易罹患疾病

「過度運動,反而降低免疫力。」根據聯新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表示,激烈運動後,腎上線皮質醇分泌過高,導致身體內分泌的調節混亂,同時降低免疫力,分泌時間持續越長,免疫力降得越多。許多運動醫學研究都證實了這個論點,西元1990年,美國加州洛馬林達大學公共衛生學院1項研究分析參加普通馬拉松(42.2 km)或是超級馬拉松(90 km)的選手,1,828人在參賽前,沒有呼吸道感染症狀;比賽之後,236人於1週內出現呼吸道感染。研究發現,運動時間、運動強度跟呼吸道感染機率有其關連性,在沒有運動的狀況下,呼吸道感染機率為平均值;而輕度運動到中度運動時,感染機率下降;如果為劇烈運動,感染風險反而會大幅提升。

©forbes.com

劇烈運動會分泌大量「壓力荷爾蒙」

後續研究發現,劇烈運動之後,負責抵抗外來感染的T細胞和NK細胞功能明顯下降。研判劇烈運動時,身體分泌大量的「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素發揮作用,讓免疫力短暫上升、完成運動;不過,腎上腺也會分泌壓力荷爾蒙皮質醇,以便快速產生能量,皮質醇就會讓免疫力下降。如何感受到過度運動呢?林頌凱指出,如果運動時,又累、又喘,體能下降,表現不如平常,就表示運動過量,必須調整運動時間及項目,以免適得其反。

©theathletic.com

避免劇烈運動才能提高免疫力

想要提高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除了多喝水、均衡營養和充足睡眠,規律的適度運動也不可少。然而從事長期高強度運動或單次長時間高強度運動,反而容易造成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及抗菌蛋白減少,免疫功能會受到抑制。規律的中等強度運動對呼吸道疾病有防護效應,例如每天從事1至2小時適度運動的人,每年發生上呼吸道感染的風險,比低身體活動量的人減少20至30%,也有研究顯示身體活動量增加,可以減少冬季期間上呼吸道症狀的天數。此外,每週至少運動5天的人,比每週運動少於1天的人,上呼吸道症狀天數減少43%。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運動時,最好不要在密閉空間,少去健身房,建議在學校操場、運動公園等空曠環境,多喝水,隨身攜帶毛巾,用來擦汗,不要用手觸摸口眼鼻等部位。

資料來源/NOW健康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提高新陳代謝促進身體熱量燃燒

2018-05-24
瘦身話題觀念減脂

新陳代謝的常見定義就是幫助身體燃燒熱量嗎?這句話其實說得過於簡單,你的新陳代謝率包含了身體所有在協同工作的部分,例如基礎代謝與運動時的代謝,換句話說新陳代謝有許多複雜的任務,並受到體內的荷爾蒙、神經傳導物質和其它化學物質的影響,所以說新陳代謝變慢但基礎代謝不一定慢,可是基礎代謝變慢就會降低新陳代謝率喔!

新陳代謝有許多複雜的任務,並受到體內的荷爾蒙、神經傳導物質和其它化學物質的影響!

你知道新陳代謝是指在你所有細胞中發生的一系列化學過程嗎?當你坐著看電視時、睡覺的時候或是白天坐在辦公室裡的時間,它都在進行著這一系列的化學反應,而你的大部分能量來自基礎或休息的新陳代謝,這是指發生在細胞中的保持人體能量的所有活動,根據估計你每天消耗的總能量有6~8成是來自於基礎代謝而不是身體的活動。那我們要如何來提升新陳代謝呢?以下有幾個建議,大家可以注意一下。
 

 建議  1 減少糖類的攝取

糖類是新陳代謝的頭號敵人,如果糖的攝入量過高胰腺分泌的胰島素可能會失調外,還會導致新陳代謝速度變緩慢,所以你要特別注意甜點、飲料、調料和醬汁中糖類的含量,盡量將糖類攝取目標量限制在每天25克(少於3茶匙)以下。

糖的攝入量過高胰腺分泌的胰島素可能會失調外,還會導致新陳代謝速度變緩慢!

 建議  2 適當的攝入鐵質

可以幫助人體製造營養將氧氣輸送到細胞,並能有效幫助燃燒脂肪的鐵。它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也是保持最佳甲狀腺功能的必需物質,考慮在你的日常食物攝取或補充品中加入15-30毫克的鐵元素。

 建議  3 降低鹽的攝取量

鹽和糖一樣都會影響胰島素在你體內的作用,避免攝取過量最好的方式盡量食用新鮮的天然食物,例如肉類、雞肉、蔬菜和水果,還有開始學習閱讀食物標籤,一般來說食品標籤都會有鈉含量的數字,盡量將鈉攝入量限制在每天1500毫克以下。

一般來說食品標籤都會有鈉含量的數字,盡量將鈉攝入量限制在每天1500毫克以下。 ©Gold Standard Nutrition

 建議  4 進行間歇性斷食

這個就是很多健身人在執行的間歇性斷食法,你可以採取16:8或是20:4的方式來做執行,這也是一個促進新陳代謝的好方法,你只要針對自己的生活作息將16或20的禁食時間安排在睡眠較多的時間,這樣就不會去影響日常的作息,也順便可以讓身體去燃燒脂肪刺激人體的生長激素(HGH)分泌。

 建議  5 多飲用抹茶

為何要多喝抹茶而不是綠茶?因為抹茶是由整片綠茶碾磨而成,含有更多茶氨酸和咖啡因外,還有兒茶酚能增加對人體有益的膽固醇(HDL)活性化,並且抑制對人體不好的膽固醇活動,對於防止動脈硬化、心髒病・腦梗塞非常有效,特別是可以穩定血糖(保持胰島素平衡)的功能,再加上綠茶已被證明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而抹茶比綠茶纖維含量更高,所以大家可以多喝抹茶。

兒茶酚能增加對人體有益的膽固醇(HDL)活性化,並且抑制對人體不好的膽固醇活動! ©tabizine.jp

 建議  6 攝取維生素B

維生素B也作維他命B,是B族維生素的總稱,它們常常來自於相同的食物來源,如酵母等。維生素B是身體內新陳代謝必需的一環,每種維生素B都參與了關鍵的代謝反應,通常以輔酶的形式存在,它們是調節所有荷爾蒙途徑和神經傳導物質的關鍵微量營養素,也就是說,維生素B在體重和食慾調節、精力以及情緒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維生素B在體重和食慾調節、精力以及情緒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建議  7 少量的攝入硒

硒跟鐵一樣都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礦物質營養素,在動物組織中最常以甲硒胺酸(selenomethionine,簡稱SeMet)和硒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簡稱SeCys)的形態存在,硒在生理上的功能除了抗氧化外,還調控了甲狀腺的代謝和維他命C的氧化還原態,也曾被提出和抗癌相關的可能性,每日攝取量建議為400μg(微克)以下。

事實證明,文章開頭的失敗案例Kieffer經過3年中斷後重返賽場,她總是吃得營養豐盛,且隨時聽取身體飢餓的信號,她的體重增加6磅(2.7公斤)、脛骨傷害復原,去年她以2小時29分39秒取得紐約馬拉松比賽中美國女子第二名。她表示:「如果我在飢餓時補充一些健康食物,我似乎能做得更好。而現在我也重新發現了跑步的樂趣。」

資料來源/t-nation、draxe、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10K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瑜伽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