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5K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10K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瑜伽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楊喬筑破女子超馬50公里全國紀錄 羅馬尼亞世錦賽跑出佳績
1
楊喬筑破女子超馬50公里全國紀錄 羅馬尼亞世錦賽跑出佳績
2
半程超鐵113km跑步段不爆掉   自行車段最佳配速該配多少?
半程超鐵113km跑步段不爆掉 自行車段最佳配速該配多少?
3
在鐵人三項跑步中找到節奏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楊喬筑破女子超馬50公里全國紀錄 羅馬尼亞世錦賽跑出佳績

2019-10-02
話題 跑步 賽事 超馬 新聞

2019 IAU 50公里世界錦標賽於9月初在羅馬尼亞-布拉索夫舉辦,經一個月謹慎的成績審查與檢核,正式宣布楊喬筑以3小時43分11秒成績,再度打破自己在今年3月創下的50公里女子全國紀錄!

楊喬筑破女子超馬50公里全國紀錄 羅馬尼亞世錦賽跑出佳績

楊喬筑以往參賽多以馬拉松為主要項目,今年3月接受香港扶輪超級馬拉松50公里參賽邀請,第一次挑戰超馬,就以3小時45分58秒獲得賽事女子分組冠軍,不僅刷新台灣高懸5年的國家女子紀錄,更成為台灣女性跑者首次達到國際總會公告的50公里國家級標準03:58:00。

這次世錦賽前,楊喬筑除了固定的間歇訓練,也加強長距離練習,在賽前訂下高中低標的配速,期望自己可以順利展現這段期間的辛苦成果。剛開賽時,跟著領先群衝出後,她立即回穩到定好的高標配速前進;但當太陽升起後,氣溫飆高,陸續有選手受到影響,楊喬筑也在豔陽下盡力維持低標配速。儘管意志越來越消沉,但為了隊友與補給員的鼓勵加油、為了不讓自己留下遺憾,她仍堅持到底,最終以3小時43分11秒完成世錦賽,突破自己在香港扶輪超馬的紀錄,也再度刷新自己締造的台灣女子50公里最快成績!

中華隊派出國內頂尖選手(左起):洪一仁、郭啟祥、蘇志濱、楊喬筑、陳秀卿、朱美蓓,飛越半個地球遠赴中歐,與各國好手同場切磋!

今年的50公里世界錦標賽,除了有來自各國的超馬菁英,更加上許多以往參加馬拉松距離的全馬選手,使賽事更加精采。這屆賽事共刷新1項世界紀錄、兩項洲際紀錄,以及多項國家紀錄與個人最佳成績。來自英國的40歲女將Alyson Dixon是奧運馬拉松選手,全馬最佳成績2小時29分06秒;在這次世錦賽中一路領先,最終以3小時7分20秒奪下后冠,不僅刷新英國國家紀錄與個人最佳成績,更一舉刷新女子世界紀錄!

來自全球六大洲31個國家、近170位運動員一同參與世錦賽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黃柏青
黃柏青

半程超鐵113km跑步段不爆掉 自行車段最佳配速該配多少?

2022-03-31
跑步單車鐵人三項戶外運動運動部落

中長距離鐵人賽的勝負關鍵,自行車配速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自行車距離不是 90km 就是 180km,配速快一點慢一點也許就會差到數十分鐘。另外如果配速失誤,跑步正常發揮與抽筋爆掉,21km/42km 差距更是可能拉大到半小時甚至 1-2 小時,因此,自行車段要如何配速真是要好好研究一番。

半程超鐵113km跑步段不爆掉   自行車段最佳配速該配多少?
半程超鐵113km跑步段不爆掉 自行車段最佳配速該配多少? ©Victoire Joncheray on Unsplash

一般來說,在 113km 的半程超鐵賽,也就是 Half Ironman 距離,自行車段 90km 的配速,我們會建議選手控制在 FTP 75% 強度左右,才能在比賽有正常發揮。當然如果你是自行車訓練非常札實、跑步實力也很強的選手,也可以控制在 80% 左右去騎乘。

半程超鐵自行車賽段的 FTP 強度與比賽可控制預估
半程超鐵自行車賽段的 FTP 強度與比賽可控制預估

跑步 21km 的合理成績範圍

那我們要如何判斷跑步有沒有正常發揮呢? 我都是這樣判斷,半程超鐵的最後 21km 路跑成績,比起你的半馬最佳成績來看,多出 15% 以內都算正常發揮。如果在 10% 以內就是神級表現,超過 20% 都可以算是爆掉,超過 30% 就算是去散步健行的。

以我這幾年帶過的學生來說,最後半馬能夠跑在 PB 的 10% 以內也是有,但是真的很少,一般可以在 15% 以內就算是非常不錯的發揮。 剛好月初我有多位課表學員參加這次 IM70.3 台東站,就拿他們的數據來分析不同配速後,跑步段的表現如何。

自行車強度與穩定度是關鍵
自行車強度與穩定度是關鍵

首先我們看自行車段的配速 IF,最低是 0.70、也就是 NP 是 FTP 的 70%,最高是 0.88。跑步表現最佳的 C 與 D 選手,分別配速是在 0.70 與 0.76,都是在合理甚至偏低範圍。跑步爆最慘的自行車是用 0.88 去配,幾乎是 All-out 全開。另外他因為習慣用低轉速 70rpm 左右騎車,也是爆掉的一個重要關鍵。另外二位騎到 0.80 以上的,跑步也都跑得不好。

再來看一下變動指數 VI,一般我們建議最好能控制在 1.05 以下,也就是全程穩定輸出。跑步表現較佳的二位 C/D 選手,都穩定控制在 1.05/1.03。二位選手在 1.10 以上的,跑步也都表現比較差。IM70.3 台東的路線算是相當平坦,途中會遇到兩次上下坡,但是要控制在 1.05 以內其實並不難。 這次表現最好的 C 與 D 選手,剛好也是我的課表學員中,訓練最穩定與扎實的,可以發現如果平常訓練很穩定,生活很正常,比賽可以有好表現的機會就比較高。而 D 選手甚至騎車最後十幾公里還爆胎降速騎完,成績並沒有太大影響。

鐵人賽是比誰先進終點、不是誰先進 T2

雖然說正常建議自行車配速是在 75% FTP,不過你有沒有想過,假設用 80% 去騎,或是用 70% 甚至 65% 去騎,對於整體成績影響如何? 這個其實很難有定論,如果沒有真的去嘗試也很難知道結果怎樣。

對於幾位訓練比較札實,自行車與跑步成績都很不錯的選手,我會建議他們可以挑戰 80% 配速。如果是跑步原本就稍弱的,我會建議用 70% 穩穩完成,希望跑步可以穩穩跑完。有時候騎車犧牲個 3-5 分鐘,跑步反而可以快 10-15 分鐘,算是一個很不錯的交易。

以上數據可以給大家參考一下,其實配速並沒有規定一定要多少,但是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如何、訓練狀況、甚至要考量當天氣候與風勢,決定最適合自己的配速。

/ 關於黃柏青 /
黃柏青

筆名:柏青哥
鐵人運動專欄作家
焦耳極限訓練中心總教練
USAT Level II Endurace Coach
美國鐵人三項協會長距離LII認證
Ironman Certified Coach 美國鐵人三項協會認證教練
USAT Level 1 coach/ Level 2 Endurance Coach
美國Peaks Coaching功率訓練認證教練
NSCA CPT 美國肌力體能協會認證私人教練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在鐵人三項跑步中找到節奏

2017-06-21
觀念跑步訓練鐵人三項跑步知識庫

「節奏是你擁有或沒有的東西,但當你擁有它的時候,你就擁有了它。」 美國歌手艾維斯·普里斯萊(Elvis Presley)說。
 
身為樂團吉他手本身也是鐵人運動員的That Beaty表示:每當他在鐵人三項賽跑步衝刺過程中,仍會不時地看看周圍的跑者。因為每次看到一個優雅的跑者就像看一個優雅的舞蹈演員一樣,你的疲勞便能隨著她的優雅而消除。相反,若看到跑者痛苦前行,歪歪扭扭,就像聽著某人彈著沒有節奏的吉他一樣,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同時,它也是破壞你的身體和你的整體速度的最大因素之一。

在鐵人三項跑步中找到節奏 ©pinterest.com_IRONMAN.com

跑步節奏是一種生活的流動

在運動等其他生活領域,節奏又叫做流動,所謂的流動是當你在沒有常識的情況下,卻能真正感覺到它是完全自然的。所以為了在比賽當天必須找到你的流動,而且需要在整個訓練過程中不斷流動。所有的元素都必須和睦相處,包含身體、心靈和精神。
 
我們在訓練和比賽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一樣的,不只是談論身體的節奏,而是宏觀或整體的訓練觀點,這也代表著在訓練計劃中追求節奏,然後還有休息、恢復和加油之類的細節,這些東西可以把你的訓練和你的生活融合在一起。
 
若你總是期望訓練流程永遠不會打亂你的現實生活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如果你一次又一次地按照時間表訓練,這些重複動作最終會觸發更多動能力量,因而導向變強的結果,總而言之,必須一直保持在節奏之中。

從生活開始找到跑步節奏

讓我們來做一個適用於跑步的節奏案例研究。
 
宏觀節奏:這體現在日程安排上。跑步是鐵人三項訓練中最具刺激性的元素,因為我們大多數人不是天生的完美生物力學,我們需要坐著、站著、工作等等事項,所謂的長大,其實也就是生活賦予了我們各種不平衡。假設你一周跑步三天,卻忽視這些不平衡,它所回饋給你的最終就是足底筋膜炎、IT綜合症等經典運動傷害。然而,一致性是這裡的關鍵,當你睡覺和起床時,可以練習找到你的節奏,如果你能減少形式上的波動,將會收穫更多的回報。

微節奏:這裡是節奏出現的地方,可能與生活中的象徵性節奏或是具體的文字節奏的節奏有關。對於前者,一旦你的時間表、睡眠、飲食和訓練都保持一致,你的身體就會對處於流動節奏的狀態,或者找到一個規律做出反應。
現在,讓我們來深入了解韻律的概念。因為就像上面提到的所有流動的部分,如果你的節奏在每次跑步的過程中隨風變化,你的大腦便會失去控制,打亂整個流程。

節奏越慢 越降低衝擊力

建議在練習時能以較快的步頻或增加代謝率的速度來跑步。跑步節奏越慢,身體的垂直振幅越大,想像身體上下彈跳的幅度越高,因此身體與地面之間反饋的所受的衝擊就越大。若你以每分鐘160步的速度,與每分鐘180步的人相比,速度慢的跑者將吸收多204公分距離所帶來的衝擊力。或假設你是一個跑速達4小時的馬拉松運動員,這是每分鐘約跑180公尺的速度,也是每分鐘達180步節奏的人。而每半步之間,你的身體就要承受上下振動的衝擊,當要以同樣的速度跑馬拉松,或是跑帝國大廈的樓梯,請問賽後誰能恢復的快呢?每分鐘跨到180步真的是個神奇的數字了,而這個節奏就凱蒂佩瑞的Roar或蔡依林的Dr. Jolin,音樂裡到處都有每分鐘180頻次的節奏,跟著音樂跑,讓你的身體變得輕盈起來,距離就在腳下拉長了。

很多選手比賽到最後,都拖著走到救護站,通常在那之後,便必須休息至少半年以上。不管是無力也好,受傷也罷,在比賽的過程中,若一開始就規劃好節奏,例如以4分鐘/ 1分鐘的跑步/步行方式進行,相信一定能減低不少這些不必要的問題。

現在起,從練習開始,忘掉速度,找到自己跑步的節奏,你會發現效率是鐵人運動員的最好的朋友。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5K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10K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瑜伽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