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訓練動作
  • 減脂
  • 核心訓練
  • 飲食
  • 徒手訓練
  • 增肌
  • 瘦身
  • 啞鈴
  • 跑步訓練
  • 運動生理
  • 跑10K
  • 觀念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7臺灣自行車節Light up TAIWAN 超級挑戰即將登場
1
2017臺灣自行車節Light up TAIWAN 超級挑戰即將登場
2
Omar di Felice九天內完成3,380公里、總爬升60,000公尺的自行車環義大利壯舉
3
美利達 2017 Taiwan Criterium 限時繞圈賽精彩落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臺灣自行車節Light up TAIWAN 超級挑戰即將登場

2017-09-01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賽事

2017臺灣自行車節五大主軸活動之一的「Light up Taiwan臺灣燈塔極點慢旅」系列活動,「極西點-國聖港燈塔」騎遊、挑戰及南雙塔超級挑戰即將在106年9月16日星期六於台南市七股區臺灣鹽博物館登場!

2017臺灣自行車節Light up TAIWAN 超級挑戰即將登場

除了主辦單位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雲嘉南管理處)洪肇昌副處長、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劉培東處長、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許金城秘書及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金保樑秘書到場支持以外,更邀請到行政院雲嘉南聯合服務中心賴明宏副執行長、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七股研究中心)陳添水館長、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許源福秘書、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林清松技正、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丁伶俐科長、台南市政府警察局學甲分局楊青垂分局長、七股區公所莊名豪區長、北門區公所曾榮嘉區長、皇尚文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皇尚公司)吳丁財董事長、台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七股鹽場郭武東場長等貴賓蒞臨指教,共同為南台灣特色極點燈塔一同行銷推廣,讓更多人看見這段沿海地帶的美麗風光。

雲嘉南地區長官邀請大家一起來騎車慢旅。

臺灣鹽博物館現委由民間業者─皇尚公司經營管理,曾耀民總經理表示臺灣鹽博物館興建主要目的是保存臺灣數百年的鹽業文化資產。「鹽」為鹽工汗水與淚水的結晶,鹽堆狀的外觀造型格外有特色,遠望感覺就像兩座白色金字塔矗立在鹽田裡。在臺灣鹽博物館讓“鹽”「看」得到、「聽」得到、「摸」得到、「吃」得到、「喝」得到、「玩」得到、與君同「樂」的全體驗。

嘉南管理處洪肇昌副處長表示,雲嘉南濱海地區除了七股鹽田、臺灣鹽業史的在地情懷之外,七股也是臺灣的極西之地!本次活動的短距離「騎遊」活動,將帶著自行車騎士輕鬆的造訪臺灣極西點-國聖港燈塔。國聖港燈塔又稱為「七股燈塔」,塔高32.7公尺,原設立於網仔寮汕,但因海岸地形變遷及颱風吹襲造成倒塌,於民國59年移至頂頭額汕重建。猶如鐵塔般的外型,屹立於臺灣本島極西點尖仔尾附近守護著出海漁民,也成為臺灣海峽上往來航行的一盞明燈。從國聖港的沒落到國聖港燈塔的遷建,以及國聖港燈塔以簡單的鐵塔造型佇立於黃金沙丘之中,好像在述說著,台南七股這塊曾經被稱為「鹽分地帶」的土地,在嚴酷的自然條件下、地貌的變遷、先人的鹽場生活中,見證著時光的流逝。

統一獅啦啦隊熱舞暖場。

本系列活動包含了騎遊、挑戰以及南雙塔超級挑戰三種難易不一的路線。騎遊活動「燈峰造極西遊記」路線,從臺灣鹽博物館出發,沿途經過龍山宮、六孔碼頭、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到達國聖港燈塔折返回臺灣鹽博物館,約36公里,輕鬆逍遙的騎遊於海陸之間。挑戰活動「西南低地挑戰」路線,從臺灣鹽博物館出發,往北門水晶教堂,沿途經過174縣道、台19線、西港、173縣道、173甲、176縣道,返回臺灣鹽博物館,全程約64公里,挑戰西南臺灣的豔陽與夏季季風。超級挑戰活動「國聖港燈塔~鵝鑾鼻南雙塔挑戰」路線,從臺灣鹽博物館,沿途經過龍山宮、海寮碼頭、六孔碼頭、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國聖港燈塔,由台17線往南到鵝鑾鼻燈塔,全程約200公里。將從臺灣的最西端一路騎到最南端,沿著南臺灣的海岸,向國境之南挺進到達墾丁鵝鑾鼻燈塔。這段路,就是南臺灣整個海岸景觀的巡禮!

「爬坡王子」王胤之邀請大家一起參加台灣燈塔極點慢旅系列活動。

騎遊及挑戰活動完成騎乘回到終點臺灣鹽博物館,現場還有精彩表演與在地美食等待著眾車友們,耳朵聽著優美樂曲,嘴巴咀嚼著好吃的食物,雙重滿足聽覺與味覺的享受。歡迎車友或是對活動有興趣的朋友都一起到場參加活動,順遊雲嘉南風景區各特色景點。 欲報名者可透過線上活動報名,各路線限制人數分別為 36km騎遊組300 人,64km挑戰組500 人, 200km超級挑戰組300 人,數量有限,敬請把握,詳細訊息請至報名網站(http://bao-ming.com/eb/www/activity_content.php?activitysn=2564)。

歡迎車友參加本次系列活動之外,在「2017 Light up Taiwan 臺灣燈塔 – 極點慢旅」這個概念之下,還推出了「Light Up Taiwan 臺灣燈塔.極點慢旅」完騎認證活動。為鼓勵民眾以自行車騎乘來認識與探索自己的家鄉土地,於活動期間內,至臺灣四極點燈塔騎乘自行車旅遊並留下紀錄者,不管是與一塔、雙塔、三塔或四塔,皆可獲得電子紀念證書。活動期間自2017年6月1日起至2018年5月31日完結。自主認證的申請步驟可參閱極點慢旅活動網站(http://lightuptw.cyclist.org.tw/),更多雲嘉南濱海地區好吃好玩的旅遊訊息可見「雲嘉南,好好玩!!!」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wcoast/)或官網(https://swcoast-nsa.travel/)。

圖片、資料提供/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Omar di Felice九天內完成3,380公里、總爬升60,000公尺的自行車環義大利壯舉

2018-02-06
賽事單車戶外運動話題

奧馬.里.菲利斯 (Omar di Felice) 最近在他的國家-義大利,完成了一場偉大的騎行,目的是為了要慶祝環義自行車賽 (Giro d’Italia) 100週年。他用不到九天的時間,以幾乎沒什麼睡眠的狀態,完成全程3,380公里、總爬升60,000公尺的自行車環義大利壯舉,堅毅的精神與耐力著實令人敬佩!

當奧馬計劃騎著他的自行車環繞義大利時,他知道這絕非易事。畢竟,他計劃的騎行路線超過3000公里,沿途幾乎不睡覺。路線從羅馬城開始出發,以順時針方向,環繞全義大利,一個多星期就回到羅馬。當然,這樣的挑戰,對於每一條路、每一座山、每一公里,都需要經過縝密的規畫。

Omar di Felice九天內完成3,380公里、總爬升60,000公尺的自行車環義大利壯舉 FB/Omar di Felice

自行車好手都知道,環法自行車賽 (Tour de France),並非世界上最好的自行車賽事,只是名氣最大而已。這些自行車好手們,都認為環義自行車賽 (Giro d′Italia,也稱做:The Giro) 才是:難度更高、路線更陡峭,賽道風景也更美。你知道嗎?2017 年是環義自行車賽一百週年!

正因如此,超級瘋狂的義大利長距離耐力單車選手-奧馬.里.菲利斯,本能地想以一種,從未有人嘗試過的獨特方式,進行他的“義大利無設限3500 (#ITALYUNLIMITED3500) ”計畫,來傳遞環義自行車賽的精神。他將騎行路線變更為:從羅馬出發,在羅馬結束,不遵循往年環義自行車賽的路線,(儘管該路線每年都不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該賽事通常都進行三個星期以上,他卻打算在9月20日星期三出發,在9天內完成!那睡覺呢?大約每10個小時,就會深度睡眠40分鐘 (power naps)。

Omar di Felice的環義大利路線

奧馬設定的3500公里路線中,約有60,000公尺的爬升,他的對策是:一段一段地騎。

第 1 段 路線:從羅馬到克雷西亞(Calexia) 
距離:1,073.2公里 
爬升高度:17,346公尺
奧馬將以經典的方式,作為騎乘的開始:從羅馬的奧林匹克體育場出發。很快地,他就會面臨爬坡 – 路線的前100公里,爬升第一個1,000公尺的高度。奧馬說:「在義大利南部騎車,路況是最大的挑戰:那裡沒有平路,只有不斷地上坡和下坡,柏油也不是鋪得很好,因此這100公里,將會非常嚴苛!」他在第一段路線的騎乘時間,將會是最長的 – 他將會先騎30小時後,才會小睡片刻。

第 2 段 路線:西西里 
距離:380.8公里 
爬升高度:6,329公尺
進入西西里後,奧馬要騎行380公里抵達巴勒摩,其中有個很陡峭的爬坡 (我們所謂的「陡峭」是指 – 爬升超過1800公尺!) 那段非常具有挑戰性。

第 3 段 路線:薩丁尼亞 
距離:283.6公里 
爬升高度:3,039公尺
過了西西里後,薩丁尼亞路段就很輕鬆了 – 不到100公里的距離,爬升高度減半。

第 4 段 路線:從阿爾卑斯山回到羅馬 
距離:2075.5公里 
爬升高度:31,556公尺

Omar di Felice實際完成騎乘的路線,圖中總里程需扣除搭乘渡輪的700公里,因此總距離為3,380公里。 FB/Omar di Felice

為了讓大家更理解奧馬這次的挑戰,我們來看另一個自行車的記錄。橫越美國自行車賽 (Race across America,簡稱 RAAM) 的記錄保持人 - 克理斯多夫.史崔舍 (Christoph Strasser),在7天又15小時內,騎乘了約4800公里,比奧馬的計劃還要快 – 但是奧馬的路線,爬升約 58,270公尺,而橫越美國自行車賽的路段雖然較長,爬升高度,卻只有 36,500公尺。雖然兩個賽事都十分艱鉅,但是毫無疑問地,越陡峭、越頻繁的爬坡,是讓騎乘變得更艱難的重要原因。天候狀況與睡眠不足,也是這次挑戰,最大的困難之一,雖然奧馬有這類型挑戰經驗,但這次,又是另一種強度水準。

「這次的騎乘完全是『與眾不同』的。不能停止的騎乘是非常艱苦的,加上睡眠不足,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在冬季騎車,你必須考慮惡劣的天候、濕滑的路面等狀況。但是,終究,我還是喜歡-不停止的長途耐力騎乘與冬季騎乘!」

每天晚上,要在哪裡休息,將由奧馬的身體狀況決定,奧馬說:「規劃好的計畫,不可能完全被執行,因為,這要視我的身體狀況與天候條件而定。當然,我預計先騎30小時後,再做第一次休息,之後,每騎10小時,深度睡眠40分鐘」。他將每小時消耗500千卡,因此補給非常的重要。

©Luigi Sestili

「最艱困的路程是義大利南部。由於路線不太熟悉,我走到一條困難且凹凸不平的柏油路爬坡!這真的讓我很吃驚,我一直認為最艱難的路線,是在阿爾卑斯路段。」出乎意料的路況,就是讓奧馬感到意外的原因。

在困難的前段騎乘後,西西里島和薩丁尼亞島路段就顯得輕鬆多了 – 「靜謐的風景、山丘、完美的天氣,」奧馬說道:「在埃特纳山上看日出,是我最歡喜的時刻之一。」在熱那亞市,歡迎的人群給了他一個意外的驚喜:他們從奧馬的老家前來迎接他,表示對他的支持 – 其中包含義大利傳奇車手:馬可.潘塔尼 (Marco Pantani) 的媽媽。

過去八天裡,奧馬用了三款不同的自行車:Wilier 110 Air,是一款空氣力學自行車,可在平坦部份快速推進;使用有碟煞系統的Wilier 110 NDR,來增加騎行的舒適度;Wilier Zero.6,是重量最輕的自行車,用於最艱難的爬坡。最有趣的是?在3380公里內,幾乎沒有平路!

奧馬的睡眠計畫,非常的零散,大約每15小時,就小睡一個半小時,還有一些短暫的休息時間,在最後一段路,推向終點前,再放縱地睡三小時。這種努力不懈的方式,讓他僅僅花了8天21小時,就完成這偉大的壯舉。由於這條路線是他自己規劃的,所以,毫無疑問的,8天21小時:是這條路線的世界記錄。但是,這很難被記錄在一般的世界自行車騎乘記錄中,因為有其他人,用更少的時間,騎得更遠 – 儘管他的爬升量遠低於奧馬。

最後的路線,是非常棒的,奧馬說:「最後兩天是我騎乘最佳的部份,感覺非常好。很開心到終點前,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我真得很享受到終點前的那段路。」他非常享受這次的騎乘,因此已經規劃了下次行程。「當然這件事真的很辛苦,現在我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息。未來,我確信還會做類似的事情,何樂不為呢!」

Omar di Felice完成挑戰後開香檳慶祝。 FB/Omar di Felice

資訊、圖片提供/SUUNTO l 台灣 l 鴻翔國際官網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利達 2017 Taiwan Criterium 限時繞圈賽精彩落幕

2017-05-21
賽事新聞單車戶外運動話題

在眾多車手、志工及單車產業界的支持下,自美國引進的「限時繞圈賽」,於彰化明道大學再次登場,突破自由車賽路權和交管的侷限,讓參賽車友在台享受難得的飆風快感!本屆賽事吸引了近五百位選手報名,其中更包含了阿根廷、丹麥、荷蘭、美國及香港等地的菁英車手;而台灣首位旅外的自由車女將黃亭茵也特地出席站台,號召台灣的車手站出來,自己的比賽自己辦!首屆賽事擔任「比爾」車手的巫帛宏,今年成功守住榮耀,以單飛領先之姿,贏得「追殺比爾組」的冠軍!而今日賽事的最大贏家,則是王家豪、唐漢煌及陳建州三位選手,他們將於今年暑假前往義大利Team Colpack車隊實習,將有機會出賽歐洲巡迴賽。

美利達2017限時繞圈賽由發起人張偉顗​(左起)、選手代表黃亭茵及美利達許世彥副總經理共同鳴笛開賽。

引進美國自由車協會新興賽制的「限時繞圈賽」,提供車友公路賽新玩法!在台灣缺乏競技賽事之際,高強度的賽事制度,有助於提升台灣公路選手在國際車壇上的競爭力;同步推出落後淘汰賽、追殺比爾限時繞圈賽,以及個人公路計時賽等賽制,今年還特別加開女子組,帶動創造台灣的新公路賽潮流。同時透過Push Bike滑步車大賽,讓單車活動以家庭為單位出發,讓更多喜愛單車、熱愛單車的朋友,用行動一起支持這項運動。

第一屆追殺比爾組的大魔王巫帛宏,今年成功守住獎金,以單飛之姿進入終點。

2015年首次引進台灣的限時繞圈賽,今年在美利達自行車與24個贊助品牌的協力支持下,順利再次舉辦!美利達自行車許世彥副總經理表示:「美利達除了贊助一級職業車隊外,在台灣不只自辦單車活動,更投資高口碑的賽事,目標就是要栽培台灣選手,我們期待的是希望將來有一天,來自台灣的選手也可以在最頂級的World Tour世巡賽舞台封王稱冠。」美利達高魄力的提供二個名額,讓台灣的新秀可以親赴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的農場實習,親身體驗歐洲自由車文化!

個人限時繞圈賽菁英組由旅居台灣的丹麥選手John Ebsen(左1)。

首屆追殺比爾組的大魔王巫帛宏,這名現效力於諾飛克-彥豪車隊的衝刺好手,也回鍋擔綱守門員一職,腳感火熱的大魔王,在6圈的賽事中,圈圈領先,本屆賽事輕鬆守住王座。而人氣超高的粉紅小鋼砲黃亭茵,則是以自身為號召,連續二年投身志工行列,為車友服務,希望能以自己的影響力,帶動台灣自由車賽事風氣!

女子組由粉紅小鋼砲黃亭茵(中)鳴笛開賽。

next CK尋找下一個馮俊凱計畫,吸引到台灣新生代的眾多好手報名,但在第一項賽事個人限時繞圈賽中,整體菁英組高強度的均速,讓小將們只能在近20圈的賽程中,只有陳建州和徐瑄評搶得各1分的積分,而菁英組最後冠軍則由旅居台灣的丹麥好手John Ebsen贏得;第二項賽事落後淘汰賽中,透過一圈圈的淘汰機制,使得單圈賽事均速一度飆升至51km/h,最後由徐瑄評獲得單項冠軍積分30分;而決定勝負的最後賽事個人計時賽,由陳建州以3分04秒84補進積分20分;最後積分加總由王家豪以40分積分取得首張門票,而唐漢煌和陳建州則以積分38分並列第二,目前將待與Team Colpack車隊確認是否能增額加開第三個實習的機會,並期待三位新秀將在歐洲巡迴賽上場,為國爭光。

美利達next CK選拔賽由黃亭茵(左起)頒發Team Colpack的車衣給王家豪、陳建州和唐漢煌。

王家豪賽後表示:「昨天剛參加台南市全運會的選拔賽,其實體力上消耗不少,因為很想爭取這個機會,所以壓力也很大,今天狀況也沒有很好,可以獲得這個機會,自己覺得很意外。」而王家豪的教練黃晉隆也表示:「身為教練,看到選手有好的機會可以去發展,我一定要更積極的幫助選手朝更好的舞台邁進。這是責無旁貸的責任。」

林園高中王家豪(左2)在落後汰賽中奠定積分的領先優勢。

美利達2017 Taiwan Criterium限時繞圈賽,本屆不僅近五百名海內外好手共襄盛舉,全台志工更突破百人!當中不乏許多線上或退役的職業好手,出自對於熱愛自行車競技運動的熱愛,為第二屆的限時繞圈賽盡一份心力,讓這場活動別具意義。而台灣自行車產業的眾多品牌,包括MERIDA、FSA、KENDA TIRE-建大輪胎、KMC、Monton、Rudy Project、ZIV、AABIKING、Step Cycling、STORM SKATE、VM Design、XTRM BAR TAPE、720、Amain T.、Atlas、Champion System、ENERVIT、FMA、Heroic1、KPLUS、Lezyne、Oseous、RANKING、Rapha。

鼎力支持台灣自行車運動發展,向來支持體育活動發展的中台灣知名學府明道大學,再次聯手台灣自行車競技運動,迎來全台自行車選手的大會師。在人文薈萃的大學校園中,再次上演高速競馳的繞圈賽,增添週末的活力氣息。

本屆首次加開女子組,吸引國內一線女將參賽。
分享文章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訓練動作
  • 減脂
  • 核心訓練
  • 飲食
  • 徒手訓練
  • 增肌
  • 瘦身
  • 啞鈴
  • 跑步訓練
  • 運動生理
  • 跑10K
  • 觀念
ABOUT
Copyright © 2022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