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認為背部訓練應該著重於寬度還是厚度?你必需先來釐清這幾個肌肉的觀念
1
認為背部訓練應該著重於寬度還是厚度?你必需先來釐清這幾個肌肉的觀念
2
超級名模辛迪·克勞馥 (Cindy Crawford)
解密維多利亞的秘密超模-辛蒂·克勞馥 超過50歲還擁有完美腹肌的訓練與生活
3
路跑甜心陳明俐:運動是見證生命成長的喜悅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認為背部訓練應該著重於寬度還是厚度?你必需先來釐清這幾個肌肉的觀念

2019-10-17
知識庫 健身 背部肌群 增肌 觀念

一般來說我們想要訓練背部不外乎「手肘下拉」與「手肘後拉」兩個動作,然而,這兩個動作主要是針對背部的寬度及厚度來進行訓練,在普遍的理論上我們必需要結合這兩類的動作,才能追求背部全方位的訓練。

在普遍的理論上我們必需要結合下拉與後拉這兩類的動作,才能追求背部全方位的訓練。

但實際的情況卻是,由於背肌基本上是由數條扇形肌肉以各種角度所組合而成,與肱二頭肌這類的肌肉走向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們必需要釐清運動的角度、增寬與增厚所需要採用的運動形式及概念。

背肌的二大概念

背部是一個寬大的肌群組織,它主要是由斜方肌、背闊肌、大圓肌、小圓肌、豎脊肌與菱形肌所組成,然而,要將背部練寬主要是針對背闊肌來做訓練動作,例如:引體向上、反握引體向上與坐姿下拉這些屬於「垂直」拉動的動作,如果要練厚主要就是針對菱形肌、斜方肌與中背來做訓練,採用「水平」後拉的動作,例如:坐姿划船、槓鈴划船與T桿划船這些。所以,想要打造寬厚的背部其實很簡單,就是要有良好的動作技術、較大的訓練強度與適當的大重量複合式訓練組合。

背部主要是由斜方肌、背闊肌、大圓肌、小圓肌、豎脊肌與菱形肌所組成。

視覺上的問題

首先,增寬運動主要是針對訓練背部的大圓肌和背闊肌,當然我們再訓練增寬時也會有適度的增厚效果,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肌肉可以往外發展,這樣在視覺上就會覺得背部變寬,如果再搭配腰部脂肪的減少,就會讓整個增寬的視覺度更好。

但是訓練這兩個主要肌肉並不是因為某個運動,能使得它們有變寬變厚的效果,背闊肌的增大模式是依據其解頗上的特性;而不是依循某個運動種類所造成的。

接下來我們看看增厚這塊,增厚運動主要是訓練腰椎旁邊的肌肉與斜方肌及菱形肌,因為,這三塊肌肉的增大主要是朝向後方而不是左右兩邊,這樣在視覺上就會發現好像背部增厚了,而寬度卻沒有太多的變化。

槓鈴划船也是練背時經常會做的動作。

兩種背部運動

為了能打破背部運動的迷思以及釐清概念,你可以將背部的訓練動作分為下列這兩種類型:

1.手肘朝下朝外的動作: 這類型的動作可以有效的刺激背闊肌與大圓肌的生長,使得背部達到增寬的效果。

 

手肘朝下朝外的動作。

2.手肘後拉的動作: 這類型的動作主要是針對訓練斜方肌與腰椎旁的肌肉,能有效的增進背部的厚度。

另外,還有一些訓練的動作是介於這兩個手肘位置之間,這也是背部訓練非常重要的動作;我們可將這些動作視為背部訓練的變化動作。

手肘後拉的動作。

結論

大家可以注意並觀察一件事情,當一個背部非常寬厚的健身者;他的背闊肌基本上來說一定是又寬又厚,絕對不會只有寬這件事。如果他的背部整體不夠厚,那也是因為下斜方肌、棘下肌與豎脊肌不夠發達有關,同理我們也可以反推,當有些背部肌肉較厚時的人;主要是因為他們的下背肌與斜方肌訓練的很好,相較之下他們的背闊肌與大圓肌則是較為弱小不發達,以至於背肌的寬度無法有效率的發展。

最後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背部肌肉裡,只有背闊肌、斜方肌和豎脊肌這三個能從不同的角度來進行訓練動作,棘下肌與大圓肌在肌纖維走向是沒有角度平行的,因此,在設定訓練動作時就要特別注意這些背部肌肉的特性,才能獲得最佳的效果。

資料參考/trendencias、barbend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解密維多利亞的秘密超模-辛蒂·克勞馥 超過50歲還擁有完美腹肌的訓練與生活

2021-11-30
話題人物誌飲食方式觀念有氧運動重量訓練健身

來自於美國的55歲超級名模辛迪·克勞馥 (Cindy Crawford),曾是維多利亞的秘密的專屬模特兒。自1987年登上伸展台之後,她就持續的發光發熱。雖然,在2016年正式結束34年的模特兒生涯,但難以置信的是她離開這光鮮亮麗的舞台後,依就擁有令人羨慕的健美身材和腹肌線條;至於她是如何在超過50歲後依舊保持這樣美麗的秘訣?這篇文章將公開她的訓練及生活秘密。

超級名模辛迪·克勞馥 (Cindy Crawford)
超過55歲的超級名模辛迪·克勞馥 (Cindy Crawford)是如何擁有令人羨慕的身材? ©Instagram

多年來持續做的事

常年來以超級健美身材而被受注目的辛迪·克勞馥 (Cindy Crawford),最近在Instagram分享一段詳盡的訓練影片,說明了她多年以來為了雕塑出完美腹肌所作的訓練工作;在影片中可以看到這位超模和她的私人健身教練莎拉哈加曼,充滿活力的進行一連串的練習動作,在影片中她不僅展示針對核心肌群的訓練,還介紹作這些訓練事如何有助於調理身體,並強化肌肉的線條技巧。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Cindy Crawford(@cindycrawford)分享的貼文

還喜歡做哪些訓練?

辛迪·克勞馥在影片中特別強調,腹肌訓練並不是超級名模唯一要做的訓練,她也喜歡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其餘肌群的訓練動作和戶外跑步訓練,這也是一項有效提高心率和大量消耗脂肪的絕佳運動。另外,她也十分喜歡運用自由重量的訓練方式,來進行上半身的肌肉力量,她相信唯有均衡的訓練方式,才能讓身材更加的健美性感。根據外媒的報導,辛迪·克勞馥每週會進行3-4次的傳統式肌力訓練,並搭配每次15-20分鐘的有氧運動,這樣的訓練方式她已經持續了30多年以上。

辛迪·克勞馥
辛迪·克勞馥特別強調,腹肌訓練並不是超級名模唯一要做的訓練。 ©Instagram

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在運動或健身的人一定都知道,正確的訓練和營養飲食必須要齊頭並進,才能達到最佳的效率。辛迪也十分的相信這點,因此,她除了訓練中包含所有的重要肌群之外,還採用並遵循80/20的飲食規則,她嘗試每餐都使用原型食物製作的餐點,盡量避免加工食品或過度的外食;例如像是鮭魚這樣充滿好脂肪的海鮮及豐富的綠色蔬菜,都是她每天每餐都會吃的食物,當然,每日的飲水量也是在整體的規劃之中。

80/20飲食法則

這個充滿人性的飲食規則,最初是由名模米蘭達可兒(Miranda Kerr)所推出的健身飲食概念,最主要是指一天有80%的時間選擇正確無負擔的食物;另外20%的時間則可以選擇自己愛吃的食物。米蘭達可兒特別表示,「Food is my friend, and consistency is the key. I believe that everything in moderation is best.」(所有的食物都是朋友,任何食物指要適量攝取對身體都沒有壞處,唯有堅持下去才是瘦身的關鍵。)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Cindy Crawford(@cindycrawford)分享的貼文

資料參考/Instagram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路跑甜心陳明俐:運動是見證生命成長的喜悅

2016-07-20
人物誌健身路跑故事專訪跑步

人生的轉彎處,可以看見不同的風景,路跑甜心「俐哥」陳明俐在人生中最燦爛的年紀遇上疾病,但她非但未被病魔擊倒,反倒藉由改變運動習慣,來翻轉自己的人生,甚至活得比以前更精采。

第一次見到她,或許你會好奇,為什麼這樣漂亮的女生會有「俐哥」這個綽號,「因為我超熱愛重訓啊!」語畢,俐哥秀出自己很的手臂線條。熱愛運動的俐哥,曾是百貨公司櫃姐,因為害怕曬太陽,以前都習慣選擇拉丁有氧等,不用接觸到陽光的運動,但因甲狀腺的疾病,她選擇跟隨爸爸的腳步,藉著跑步,來維持健康,同時在運動場上,接觸到有別於以往的人、事、物,進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路跑甜心「俐哥」陳明俐

運動是生命的轉彎 

「路跑不只是運動也是記錄自己生命的過程。」俐哥說。剛開始,是因為生病為了維持身體健康,才開始接觸跑步,後來漸漸養成習慣,「不跑就會怪怪的」。但對很多初學者來說,卻很容易跑到後來放棄,俐哥建議,要如何持之以恆跑下去,培養出興趣才是關鍵。

俐哥表示,人生中參加的第一場路跑是三星舉辦的,原本只是抱著體驗的心態去參賽,累積幾次參賽經驗後,她發現,跑步這項運動不僅讓她找回健康,更重要的,是可以有一段時間,「讓自己跟自己對話」。

「跑者是賽道上最美麗的風景」平常練跑時,俐哥習慣聽音樂、欣賞路途中的風景,並觀察一旁的跑友,因為如果只是一直悶著頭跑,很容易感到無趣,自然會想要放棄,她鼓勵剛開始嘗試跑步的朋友,可以試著聽音樂、到河濱公園等有不同戶外景觀的地點練跑,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跑步習慣。

養成跑步習慣後,俐哥開始積極參加比賽,「透過比賽讓自己更投入於練跑」,俐哥說,她建議女生跑者可以多參加「女生路跑」,透過這些活動,去結交到更多熱愛跑步的朋友,相互鼓勵之下,會更有動力、也更勤於練習。她也開玩笑說,這些路跑會有專屬於女生的「漂亮跑衣」,物資也是女生比較喜歡的小東西,吸引力比較大。

路跑迷思多 愛美女生別怕

路跑經驗豐富的俐哥建議初學者,先從體驗短的比賽開始,不要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否則挫折感很大,反倒開始抗拒跑步這件事。同時,俐哥提到,很多女生會因愛美而對於跑步這件事卻步,「只要暖身、拉身做的夠,就不用怕小腿肌的產生」俐哥說。

另外,運動時間的選擇也很重要,女生如果怕曬黑,傍晚、清晨甚至也夜跑都是很好的選擇,「清晨可以到河堤或是公園,早上空氣好,跑起來對身體更健康,但如果是夜跑就去田徑場,到河濱公園盡量結伴同行。」俐哥提醒女生跑者,專注於運動外,更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

運動的下一目標:國外路跑、拳擊

去年剛挑戰完名古屋路跑的俐哥說,她給自己設定,每年至少參加一次國外路跑的目標。「名古屋路跑是一次非常不同的體驗,當地的環境、氣候還有參賽的跑者,跟台灣都有很大不同。」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地路跑的補給都至少要5公里才有,甚至傳說中的「私人補給」也根本沒有出現!俐哥笑說,「之前聽說有一些婆婆媽媽會在路途中塞一些私補給你,但我全程跑完都沒有啊!」她建議,有心想挑戰國外路跑的朋友,要事先了解當地路跑舉辦方式,可以事先準備,會讓自己的成績更好。

除了跑步外,俐哥最想挑戰的運動是拳擊跟攀岩,最近開始接觸拳擊,俐哥說,目前還在打沙袋、手靶階段,希望接下來能進步到對打,而攀岩則是接下來的目標,雖然過去曾嘗試,但仍沒有機會好好去學習。

心境上「很多事情看很開」

「活著真好,因為在病痛面前,一切都變得很渺小。」俐哥笑著說,談到過去
歷經開刀、進加護病房的回憶,雖然煎熬,但她說,因為這樣,現在對於很多事情都看很開,不會這麼小鼻子小眼睛,加上運動後,接觸到更多人,生活其實比以前更精彩。

現代人生活大多忙碌,壓力大,俐哥說,「學會慢活真的很重要」,她也鼓勵大家透過運動,養生來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畢竟活著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夠享受一切。

歷經生病到開始運動,俐哥說,與家人朋友之間的情感比過去更密切,到了假日全家人會「揪團」去運動,除了她自己之外,父母甚至是兄弟姊妹們都很投入於其中,其中爸爸更是「運動狂熱者」,且因為運動,身材保持相當好,讓她媽媽忍不住抱怨,要爸爸別再跑了,不然兩個人站在一起她看起來「越來越大隻」。

訪談的過程中,不時能聽到俐哥爽朗的笑聲,對於路跑有疑問,她更是熱心提供建議,熱情、活力十足,是路跑甜心給人最深的印象,而她也將帶著這份樂觀正向,繼續在她的生命旅途中跑下去。

撰文/粘粘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