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陳彥博剛結束今年度兩場賽事,於18日舉行分享會,和粉絲們分享出賽約旦250公里及柬埔寨220公里的賽事點滴,現場除父母到場支持,恩師潘瑞根也特別抽空趕來,捧著花束到場祝賀。儘管兩場賽事間隔僅短短一個月,造成他膝蓋肌肉疲勞代償的慢性傷害,又遇上強勁對手「沙漠皇帝」,陳彥博仍分別拿下亞軍與冠軍佳績。
陳彥博今年參加的第一場賽事是由Ultra X 舉辦的250公里約旦極地馬拉松,參賽者得連續 5 天跑在攝氏36度以上的沙漠地形中。在賽前,他就聽說賽道可能會遇到蠍子、大蜘蛛及蟒蛇等生物,不僅如此,他更強碰上地主強敵、有「沙漠皇帝king of the desert」之稱的 Salame,因此起跑後兩天他都不敢掉以輕心,只落後對方3、4 分鐘,更在沙漠上以觀察腳印的方式猜測對方比賽策略,以第二名之姿緊咬Salame。
不料第三天賽程,陳彥博因迷失方向而多跑了超過三公里,與對手差距增加至40分鐘。最後一天更因為連續的疲勞加上高溫,使他出現脫水、頭暈、低血糖、肌肉疼痛等狀況,沒想到當他愈來愈無力時,遠方駛過一台吉普車傳來台灣人的聲音喊著「陳彥博!加油!」,儘管至今不清楚對方身份,但能在約旦沙漠裡聽見台灣人的打氣,讓陳彥博暫時忘記身體疼痛,以穩定的速度撐下最後25公里,拿下總名次第二名。
陳彥博表示,在約旦的沙漠中,每天晚上張開眼睛,眼前就是整片銀河,覺得自己很幸運能到這裡比賽,只需要一個睡墊、不用手機,就能享受浩瀚的大自然。而這次遇上的強敵Salame也將在明年賽事再見,Salame不僅建議目前59公斤的他應該再瘦5公斤左右,更建議他明年應該去約旦移地訓練1個月。
約旦的高強度賽事導致陳彥博膝蓋內側慢性傷害,直到柬埔寨賽事出發的前右膝蓋積水仍未轉好,使他情緒低潮。帶傷上陣的他每天出發前都會對自己說「給身體一點時間,不要急。」透過與自己對話來緩和對身體的焦慮,並採取起跑時用慢速熱身,讓身體適應後再穩定加速的策略。
不料在第三天賽段中,陳彥博因為長得比人還高的芒草遮蔽視線而踩空,扭到膝蓋,當下他馬上心想「慘了」,疼痛感隨之加劇,接著他想起前幾天賽程中跑過柬埔寨村莊,在賽道旁向他揮手打氣的當地孩童,便告訴自己:「當地小朋友都走那麼遠的路上課了,我這點痛算什麼!」忍痛跑完最後幾天賽程,最終以20小時04分25秒成績獲得總冠軍,完成這趟從金邊到吳哥窟的220公里賽事。
經過兩場賽事,陳彥博表示令他最珍惜的除了沿途風景,更是比賽過程中短暫相遇的人們。他回憶起在約旦時雖然比賽強度很高,但能與沙漠皇帝Salame較勁的興奮感卻總是壓過身身體的痛苦。每天抵達終點後,他也會坐在營火旁與當地人聊天、歌舞,感受短暫的放鬆與純粹的快樂。
談及比賽過程中的收穫,他提到柬埔寨賽事時,每天住在簡陋的高腳屋中,被周遭不同動物的聲音吵到睡不著,卻也感受到最單純的生活,而在與當地孩子交流的過程中,讓他體悟到「不必要在乎自己失去什麼,因為從頭到尾,我們本來什麼就沒有」的心境。除了這些賽事中的學習,陳彥博這次也不免俗地在賽後PO出「掉指甲」照,甚至幽默地說是「紅草莓」。此外,他也將把分享會的收入全數捐給「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持續投入公益行動。
資料來源/RUN FOR DREAM
採訪攝影/Dama
「跑得快」關鍵竟然是學會「跑得慢」?已有無數運動員用自身經驗證實,學會放慢速度讓他們保持健康、提高跑量,進而能用更快速度完成目標距離。也有國外研究顯示,輕鬆跑占所有跑步訓練比例較高(80%)的跑者,比較低者(65%)進步幅度高出 23%。那麼,慢慢跑實際上該怎麼執行呢?下文是你的輕鬆跑指南。
跑多慢才夠慢?多輕鬆才稱為輕鬆跑?首先,要知道輕鬆跑(Easy Run,也稱 E Pace)的關鍵在於「慢」,因為過高的強度會讓身體長時間處於無氧狀態,而無法提升有氧能力。透過觀察心率可找出自己輕鬆跑的配速,有一些經驗的跑者會運用跑錶、運動手環、心跳帶等裝備監測心率區間,E 心率約是儲備心率(最大心率-安靜心率)的 59-74%,許多運動 App 可依照身體狀態算出 E Pace 的配速區間。初階跑者則可使用粗估公式:180 減去自身年齡,來估算慢跑過程中的心率上限(不過,此公式對不同跑步經驗的跑者差異大,例如對菁英跑者來說太快,對初跑者來說有時會太慢)。
另外,最簡易且直覺的方式是靠體感來確認輕鬆跑速,以自我感受來說,輕鬆跑時呼吸輕鬆順暢,可以自然地跟朋友聊天對話。不過,體感因素複雜,相當抽像,要如何跑得夠輕鬆又夠慢?對許多跑者來說答案往往是個謎。
美國跑步教練暨Podcaster大衛·羅奇 (David Roche)推薦 5 個方法,能幫助你在不經意中達到跑得夠慢、夠輕鬆的目標。David 是曾獲兩屆全美冠軍及三屆美國隊成員的越野跑者,他建議,初階跑者每週只需 1-2 天執行速度訓練,進階以上的跑者每週可 1-3天 速度訓練,其餘時間盡量以慢跑為主。
1. 與朋友交談
此方法直接符合前述輕鬆跑的自我感受,當你能在不氣喘吁吁的情況下跟朋友聊天,這裡指的聊天是一次至少能說出 3 句完整句子,那麼你可能夠輕鬆了。
2. 與毛小孩一起跑
跟毛小孩一起跑是控制速度的好方法,與 1. 的概念相同只是對象轉換,你仍然能邊跑邊跟毛小孩聊天,而且無法說人話的牠能讓你暢所欲言。要注意的是,並非每種狗都能讓你的速度夠慢,如果你跟大麥町犬、牧羊犬、獵犬或是哈士奇跑,牠們認真起來你可能連衝刺都追不上。
3. 做呼吸測試
如果你沒跑友也沒毛小孩,不用擔心跑步人生就此黑白,你可以選擇呼吸測試。獨跑者如果在跑步時屏住呼吸 5 步而不改變速度,代表心率控制得很好。
4. 將拍照融入訓練
跑步能帶領我們以多數人無法體會的獨特視角看世界,既然有這樣的優勢,就把這視角拍下來吧!起初可嘗試每次跑步至少拍一張照片,並發布在社群上。在尋找合適拍攝點和完美構圖的過程,讓你放慢步伐、探索新奇事物;停下腳步拍照確保你不會趕速度;發布照片還會有朋友們大力按讚留言支持你的運動,真是個三贏的方法。
5. 穿上慢跑鞋
有一定經驗的跑者通常不會只有一雙跑鞋,而是依照訓練強度、距離來選擇適合的鞋。或者,鞋櫃裡有雙運動鞋稍微重了點,以至被你忽視在角落許久。穿上它,你就不會想要跑得太快來折磨自己了。
資料來源/TRAIL RUNNER
責任編輯/Dama
長距離跑簡稱長跑,英文全稱是Long-Distance Running。最短里程數為4英里、6英里跑。從19世紀中葉開始,逐漸被5000公尺和10000公尺取代。據記載,現代最早的正式長跑比賽 是1847年4月5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職業比賽,英國的Jackson以32分35秒0的成績奪得6英里跑冠軍。奧運比賽項目男、女均為5000公尺和10000公尺。男子項目 1912年列入,女子5000公尺是1996年列入,10000公尺則是1988年列入。
1. 長跑可提高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機能科學實踐證實,較長時間有節奏的深長呼吸,能夠讓人體呼吸大量的氧氣,吸收氧氣量若超過平時的7-8倍,就可可抑制人體其細胞的生長和繁殖。其次長跑訓練還可改善心肌供氧狀態,加快了心肌代謝,同時還使心肌肌纖維變粗,心收縮力增強,從而提高了心臟工作能力。
2. 長跑有利防護治病以及血液循環加快,對排泄系統有害物質有著清洗作用,而使有害物質難以在體內停留和擴散。據測定得知,16分鐘跑3000公尺或25分鐘跑5000公尺,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這對老年人易患不同程度的高血壓,繼而引起血管硬化,腦血管疾病等有良好的預防作用。
3. 長跑有利於心情舒暢,精神愉快,因其不重視比賽勝負,只求在輕鬆愉快中健身,因此對緩解現代社會高節奏和激烈運動帶來的精神心理緊張十分有益。另外,由於長跑使人情緒飽滿樂觀,有助於增進食慾,加強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
長慢跑:每週二次,通常週二和週四進行,舒適和不停地慢跑(保持在7分速),從三十分鐘開始,每次增加五分鐘,最長時間間可達兩小時。跑時不用計算距離,只須計時時間,一切由身體感覺去決定,待至能持續跑一個小時後,可改為每週一次和進行第二種訓練(每次跑步練習都要記錄日期和時間)。
快長跑:每週一次以8-9分速速度跑10-15公里(如不能跑十公里可由五公里開始,每次增加半至一公里,慢慢加至十公里),經此訓練後 ,速度和肌力慢慢提高,可以量度脈搏測量CRI指數,證實體力的進步(跑後翌日早上,脈搏應降回七十二次以下)。
長跑訓練對於培養人們克服困難,磨煉刻苦耐勞的頑強意志具有良好的作用。特別是對那些冬季怕冷愛睡懶覺不想訓練的人有促進作用,從而使人他們嚐到長跑訓練的好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