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槌式彎舉與傳統彎舉哪個對肱二頭肌刺激較大?
1
槓鈴彎舉訓練技巧
槌式彎舉與傳統彎舉哪個對肱二頭肌刺激較大?
2
713微解封健身房
全台713運動微解封!各縣市運動及健身房開放最新規定一次看完
3
讓你/妳越來越有自信的胸肌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槌式彎舉與傳統彎舉哪個對肱二頭肌刺激較大?

2021-11-03
知識庫 健身 手部肌群 上半身肌群 重量訓練 增肌

想讓肱二頭肌獲得更有效率的成長,彎舉這個訓練動作絕對是首選之一。無論你是習慣使用啞鈴或槓鈴,都能有效率的增長並刺激手臂的肌肉;但除了傳統常見的彎舉訓練動作之外,還有另一個訓練手臂的槌式彎舉(hammer curl)也能練出漂亮的肱二頭肌。然而,錘式彎舉跟傳統的彎舉訓練到底有什麼差異?以下我們將介紹增長肱二頭肌的這兩個動作,讓你在訓練的過程中更加有效率。

槓鈴彎舉訓練技巧
槌式彎舉與傳統彎舉哪個對肱二頭肌刺激較大?

肱二頭肌訓練注意:

肱二頭肌鍛鍊的速度,需要比較慢且全程控制節奏,不然會造成效能大打折扣,還有要注意三大常見的錯誤方式,另外,在彎曲最高位置停留1~3秒時,請做頂峰收縮(Peak Contraction Training Principle),讓肌肉能獲得完全收縮,更有效刺激肌肉纖維成長!

槌式彎舉要點

槌式彎舉就是一個可以孤立的有效刺激肱肌的動作,如果你是第一次練這個動作可選擇較輕的重量來進行,在做的時候記得收緊核心維持身體的穩定,深呼吸把啞鈴舉到身體肩膀的位置,同時手肘穩定在身體的兩側。在訓練的過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肌肉收縮上,你可以用雙手練習也可以交替練習。最重要的重點就是千萬不要借力,只需要敢收到肌肉的收縮就可以。

傳統彎舉要點

最經典的彎舉鍛鍊動作是啞鈴交替彎舉,它可以鍛鍊到肱二頭肌、肱肌與前三角肌,在姿勢上又分為坐姿與站姿兩種,建議,可先採坐姿訓練,待力竭後再採用站姿訓練,也因為在動作的過程中,肱二頭肌會產生屈肘及前臂外旋這兩種動作,將可有效的刺激與分離肱二頭肌,讓肱二頭肌更有效率的增大,因此,也是大家常練的肱二頭肌動作之一。

該選哪一個動作練習?

在這兩個練習動作的過程中,我們的手臂都必須要彎曲將重量舉起,它們不同之處在於手的位置,傳統肱二頭肌彎舉訓練手在後旋的位置(手掌朝上)進行,而槌式彎舉手掌不朝向後旋也不朝向內旋,它介於兩者之間維持中性的方向;這樣的訓練動作有助於手臂同時收縮不同的小肌群,因此,有人會覺得槌式彎舉的訓練效果比傳統彎舉要來的有效率,所以,如果你不排斥槌式彎舉訓練動作的話,請盡量將這兩個動作都放入訓練課表之中。

參考資料/Men’s Fitness、MUSCLE FITNESS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全台713運動微解封!各縣市運動及健身房開放最新規定一次看完

2021-07-09
健身話題COVID-19新聞重量訓練

台灣自從5/17宣布三級警戒至今已經超過1個半月的時間,並於7/8再次宣布警戒時間由7/12延長至7/26,但由於疫情漸漸趨於穩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將於13日起實施所謂的「微解封」來適度鬆綁民生消費減低企業及民眾的壓力,其中又以是內外運動最受到大家的注目,尤其在健身房的部分並須要降低入場人數以最適承載量25%為上限,同時,還規定必須使用個人運動器具(禁止混用)、避免肢體碰觸、教練必須每7天進行快篩檢驗以在教學時以示範指導取代碰觸,另外,也暫停開放游泳池、淋浴間、三溫暖、蒸氣室、烤箱與交誼廳等相關規定。

713微解封健身房
全台713運動微解封!各縣市運動及健身房開放最新規定一次看完

這些相關規定同時也引發成吉思汗健身房的館長陳之漢開直播抱怨,關於這些運動場館微解封的相關規定館長看完表示「這乾脆叫我們不要開就好了!」,對此館長也指出「使用個人運動器具(禁止混用)」這點他非常的不能理解,中央規定健身房內的器材不能混用這件是有哪一間健身房可以不混用就開放?中央這個規定一出來,有哪個健身房開放大家就都可以去檢舉,因為一定會混用。

同時,館長也認為,若是中央規定健身房內的器材使用完畢之後,就對器材或設備進行噴酒精或氯水進行消毒清潔,這樣的做法就比較合理也能達到,因為,這些動作在三級警戒之前許多健身房就已經在做。

館長痛批微解封運動
成吉思汗健身房的館長陳之漢開直播抱怨這些規定「乾脆叫我們不要開就好了!」。 ©YouTube

關於這點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解釋,個人器材禁止混用/借用是針對可以帶走的物品,例如球拍、手套、腰帶、護具及瑜珈墊等,至於無法帶走原本就安裝於場館內的器材或設備,則必須採用「間隔」式的使用規範,例如這台機器在用則隔壁台就不能使用,有點類似梅花坐的形式來安排,並於器材使用完畢後立即進行消毒清潔,器材未完成清消前不得混用。

713微解封相關規定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針對713全台微解封相關規定。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

另外,也有許多的連鎖健身房會員質疑,在運動訓練過後健身房的淋浴間、三溫暖、蒸氣室及烤箱都無法使用,再加25%的人流上限管制但卻依然收取100%的會員費用,對於付費用的使用者來說一點都不合理。台北市議員戴錫欽也於FB上指出,他接獲陳情有某知名連鎖健身中心會員每個月需繳1688元會費,但依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在7/13微解封之後有許多的設施器材仍然無法使用,聘請1對1的教練也無法確實指導,這將會讓大多數的會員權益受損,恐怕會衍生消費糾紛。

教育部體育署也特別強調這次7/13-7/26微解封其間,所開放的運動場館必須商業登記為「競技及休閒運動場館業」之各室內、外運動場館,例如健身房、運動中心、運動訓練班、羽球館以及籃球館,但游泳池、保齡球館及撞球館不在本次適度開放的對象名單中。同時,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所公布於三級警戒延長期間仍須關閉之健身休閒中心,包含提供指壓和三溫暖等設施之美容瘦身場所,並非教育部體育署本次適度開放商業登記為「競技及休閒運動場館業」之各室內、外運動場館。

室內外運動場館開放規定
室內外運動場館開放規定。 ©教育部

台北市運動場館開放規定

台北市政府今日公佈713運動場域微解封規定,體育局長李再立表示,開放標準以中低強度及非須身體接觸的運動為限,包含棒壘球場、桌球、羽球、槌球與板球等,但同樣館內的附屬設施及非運動空間,例如更衣室、淋浴間、會議室和視聽教室等仍然不能開放。

新北市運動場館開放規定

新北市政府今日公佈713運動場域微解封規定,在公有健身場館原則上室內空間不開放,私人健身場館可以開放營業,但必須依循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相關規定及指引,包含器材設備不混用、避免肢體接觸和運動全程配戴口罩等規定。

台中市運動場館開放規定

台中市政府下午宣布國民運動中心及部分民營場館將「有條件開放」;依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所規定的場域內容留人數以最適承載量25%為限,而在戶外運動空間方面則配合教育部規定,開放戶外操場之外,其餘遊具設施、單槓等運動器材及球類運動場所和、游泳池都暫不開放。

台南市運動場館開放規定

台南市教育局於今日傍晚公布所有體育場館(游泳池除外)、健身房和職業運動場所等,因其訂定的微解封條件將會有所不同,近日將會先與體育署、業者及職業賽事主辦單位討論後,再行公布執行細節。

延伸閱讀:三級警戒延至7/26 健身房、校園操場鬆綁 游泳池不開放

資料參考/各縣市政府、Facebook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讓你/妳越來越有自信的胸肌

2016-05-12
胸部肌群重量訓練觀念健身話題

現代人為了有更好看更健康的身形,去健身房訓練,在所有肌肉群中最容易展現出訓練成果的肌肉非胸肌莫屬。

健壯的胸肌可以讓男生穿起衣服感覺更加的挺拔帥氣,也可以讓女生胸型更加漂亮,所以在健身房中常常會有很多的男士拼命訓練胸肌,可是最需要鍛鍊胸肌的女性,卻鮮少有人練習,多半是害怕訓練完後,像是男生那樣壯碩的胸肌會讓女生的胸部變形、胸部外擴或是大小胸。但是胸肌的訓練真的會造成這樣的問題嗎?

胸肌位於我們身體胸部的位置,是身體中一個相當大的肌肉群,同時也是眾多肌肉中最顯眼的一個。

胸肌由最外層的胸大肌以及深層的胸小肌以及前鋸肌所組成。

©Shutterstock

胸大肌(Pectoralis )

外層的胸大肌是人體最容易訓練的肌群,在經過一陣子的鍛鍊之後,就能夠有很明顯的成果,所以讓很多人迷戀訓練胸肌,讓人看起來很像健身有成的感覺,但是過度的訓練胸肌而忽略了許多背肌反而會造成更多的問題。

胸肌的主要功能在「保護我們胸腔」以及「保持上半身的協調穩定」,在運動中的「推」與「投擲」的動作,往往需要大量的胸肌參與,讓訓練胸肌不只是好看,也能在許多動作中增加表現的肌群。

©Shutterstock

過度的訓練胸肌與不訓練胸肌所帶來問題

由於胸肌的訓練難度較低,有些男士會比較偏好大量的訓練胸肌卻忽略了背肌,長期這樣下來會造成所謂的肌肉不平衡。當身體的前面的胸肌變大變重,而支持整體上身挺直的背肌因為沒有足夠的力量支撐,導致無法支撐前方胸肌的重量而造成駝背,肩膀酸痛的問題,這也是所謂的肌肉失衡。

不過胸肌的訓練對於女性朋友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不要因為錯誤的資訊害怕胸部變形或是外擴等等因素而拒絕練習。

因為女性胸部大多由脂肪所構成,胸部周圍比較沒有肌肉可以對乳房進行支撐,藉由適當的訓練,提升胸部肌肉幫助女生的上胸呈現較飽滿的狀態,讓胸型更加的飽滿好看,也能藉由提高肌肉量增加對於胸部的支撐與提昇,減緩未來可能的胸部下垂或是外擴的等等情況。

胸部的訓練對於男生女生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適當的訓練的可以增加運動表現,以及展現出來的身材與自信。但是過度的訓練所造成的肌肉失衡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同時對於女性朋友所擔心的胸部問題也能獲得改善,或是減緩未來的發生機率!

最後,過量與過少的訓練都是不好的,所有的訓練希望都能以均衡的方式來做練習,這樣才能達到訓練的最佳效果!

圖片來源:powerhand-athletic.com

參考資料
1.《運動健身知識家》,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2.《運動生理學》,新文京出版公司 (2014)
3.《肌力訓練解剖學》,合記圖書出版公司 (2015)
4.《肌力訓練圖解聖經》,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