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走路很健康? 走錯方式小心越走體態越歪、全身疼痛
1
步態與姿態
走路很健康? 走錯方式小心越走體態越歪、全身疼痛
2
指甲與足部的護理課程
指甲該如何正確照護?最新手足護理實務課將解除你的指甲危機
3
柔軟度—提升運動表現的重要一環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走路很健康? 走錯方式小心越走體態越歪、全身疼痛

2019-12-24
知識庫 保健 書摘

你常全身痠痛嗎?那麼要小心,你走路的方式可能默默造成你的體態歪斜,更進一步導致全身各部位疼痛。新出版的《體態平衡與疼痛的根源》書中指出,身體任何一個動作細節運作有差錯,都會影響到局部或全身肌肉骨骼的協調性,而「步態」是一個人走路的方式,也是一個全身協調性的動作,稍有不甚就會漸漸導致體態和全身疼痛問題。

步態與姿態
走路很健康? 走錯方式小心越走體態越歪、全身疼痛

步態如何影響體態

步態行進中的動作細節包括:
1. 足踝關節部位的旋前、旋後動作
2. 膝蓋及髖關節的彎曲伸展動作
3. 骨盆及腰薦椎的左右前後擺動
4. 肩膀關節和手臂的擺動

透過觀察一個人是否能良好且有效率地走路行進,從而調整正確的步態, 也可藉此修正歪斜體態所造成的疼痛或關節退化。

有效、輕鬆的步態

人在走路時,上肢的肩膀(雙手)和下肢髖關節(雙腳)同時擺動,會產生一個互補;左右側雙手和雙腳的相互擺動過程中,也會讓身體平衡。我們試著將動作拆解:右手前擺是配合左腳往前行進的一個慣性,同時平衡身體;在下一個右腳前進時,左手隨之往前擺動。這種雙手交互更換搭配下肢行進的動作,為的是在雙手左右擺動時帶動腰臀部,可有效減少下肢運動的耗能。

正確有效輕鬆的步態
正確有效而輕鬆的步態:行進時右手和左腳、左手和右腳分別同時往前,讓身體維持平衡狀態

步態不良如何引發身體疼痛

走路是一個全身協調的活動,透過觀察一個人的走路過程,可以了解問題發生的部位(腳踝、膝蓋、髖關節、腰部等),同時也可以教導患者修整步態,獲得更好的疼痛症狀改善。因此,在走路過程中,如何維持身體的穩定和平衡是個大課題。

有效的步態能讓人輕鬆走動,相反地,不良的步態讓人走得費力又消耗體能。例如一個人腳踝扭傷後,為了減少扭傷部位的疼痛,會代償性的把重心挪到正常的一側,如果扭傷部位許久都沒有痊癒,身體的重量將傾斜往正常側的腳部做代償性作用,並且慢慢形成慣性,讓身體習慣性歪向一邊,久而久之形成不自覺的歪斜體態。

上、下身相互協調的意義有兩個:一是在右腳往前跨步時,身體會自然往左邊傾斜,當左肩膀及左手同步隨著右腳跨出而往前擺動的作用,可以平衡身體、維持身體保持在正中位置。

其二,身體的肌肉雖然在每個關節都有分段,但是包覆著身體每一寸肌肉部位的筋膜(肌筋膜)卻是全身連貫性的。當身體做運動或動作時,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覆蓋上全身的筋膜,產生一個連貫性運動,這個連貫性動作可以迅速完成,也可以同時發揮身體協調性和爆發力的作用。例如要把棒球投得又快又遠,投球動作是手指、手腕、手肘、肩膀、胸部、腰部、臀部肌肉、大腿、小腿、腳踝及腳趾⋯一起在動作中連貫性發力;如果投球過程中任何一個肌肉有狀況,都足以影響這個動作的連貫性。

 

舉例來說,一些膝關節退化疼痛的患者,因為膝蓋疼痛而小心翼翼地用雙腳走路,卻忘了上身的雙手前後擺動,以及下身的腰部兩側肌肉群來回擺動。事實上,上身和下身如果能夠相互協調活動,可以減少身體完全依靠下半身雙腳力量走路。

如上圖,患者因為膝蓋疼痛,走路時專注在下肢一步一步地走,忘記肩膀應該相互擺動,所以可明顯看到他走路時上身不斷左右晃動,這會增加腰椎的負擔與磨損。圖右也是膝蓋疼痛患者,但經教導後,走路時雙手會擺動,也會與往前走的雙腳相互配合,左腳前進配合右手往前擺動。而透過觀察一個人的走路過程,可以了解問題發生的部位(腳踝、膝蓋、 髖關節、腰部等),同時患者也可以修正步態,以獲得更好的疼痛症狀改善。

膝蓋痛的步態
膝蓋疼痛患者的步態

書籍資訊

• 圖文摘自莫克文化, 蔡定成、葉明嘉、張嘉和合著《體態平衡與疼痛的根源》一書。

本書特色
來自馬來西亞,診治過近千位個案,並致力於推廣體態矯正的自然療法醫師蔡定成團隊,「從腳到頭」為你掃描足底、膝蓋、腰臀到肩頸頭痛的問題點。並從內而外分析自律神經、骨骼與肌肉筋膜如何影響疼痛﹖又該怎麼預防、矯正與治療﹖

全書抽絲剝繭為你解答﹕疼痛的源頭﹖體態歪斜如何形成﹖生活上必須修正的不良姿態﹖有效步態和不良步態的差別﹖如何從足態預測體態的問題﹖扁平足無法改變嗎﹖胃痛、慢性咳嗽、頭暈頭痛的根本原因﹖
全書精闢分析提出解套方案﹕扁平足等各種足弓的改善方案、膝蓋疼痛退化的解決方案、頭頸疼痛和駝背的預防方案、脊椎側彎的預防黃金期與矯正治療、自律神經失調可能出現的症狀、鞋子和鞋墊的選擇與使用技巧

• 更多莫克文化《體態平衡與疼痛的根源》一書資訊 請點此 

體態平衡與疼痛的根源封面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指甲該如何正確照護?最新手足護理實務課將解除你的指甲危機

2020-01-20
活動趨勢課程保健話題

你有想過為什麼我們需要指甲?根據美國威斯康辛州大學教授同時也是知名的人類學家-約翰•霍克斯(JOHN HAWKS)長期的研究指出,我們會具有手指甲是因為我們是靈長類動物。因此,手指甲是區別靈長類動物包含人類與其它動物的不同點之一。然而,指甲的樣式與頭髮或化妝不同,因為,我們不需要透過鏡子就可以看見生長在手指頭或腳趾頭上的指甲,同時,它也是能表達個人風格及特色的方式,擁有美麗漂亮的指甲將可為你的日常生活加分不少。

指甲與足部的護理課程
運動星球將於2/27(四)晚上邀請指甲護理專家李安騏,來教大家正確的指甲護理。

而指甲除了能彰顯個人風格及外觀之外,它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有著重大的影響,例如:大家都喜愛從事各式各樣的運動項目,其實都跟指甲脫不了關係;尤其大部分運動都以上肢或下肢為主,有時不小心就可能傷到指甲,不僅運動要暫停一段時間之外,在受傷期間也會對日常生活造成諸多的不便,因此,好好保護並正確修剪好你的指甲就成為一件十分重要的課題。

指甲護理是一件十分重要的課題
好好學會保護並正確修剪好指甲,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必須報名的人

•長期因運動或工作產生足部肌膚及指甲問題的你。

•擁有甲上顏值但卻有甲下及肌膚問題的你。

•有姆指外翻、雞眼不癒、厚繭、灰甲或崁甲等不足為外人道的你。

課程內容:

◆國人常見的五大問題甲解決方法

◆常見惱人雞眼長效護理法

◆姆指外翻運動指導

◆正確指甲修剪知識

◆步態平衡理論及護理

◆運動族關心的足部保養方案

常見的六大問題

該如何才能正確的修剪並保養我們重要的指甲?關於這點運動星球特別於2/27日晚上7點-9點半,邀請到擁有十多年專業臨床問題手足指甲照護經驗,及護理過上萬雙問題指甲的專業手足保健護理專家-李安騏老師,特別開設針對1.國人常見的五大問題甲解決方法;2.常見惱人雞眼長效護理法;3.姆指外翻的運動指導;4.正確指甲修剪知識;5.步態平衡理論及護理;6.運動族關心的足部保養方案,以上這些大家常見的問題做出解決方案及建議課程,讓長時間被指甲困擾的你都能找到適當的解決方式。

這將會是一堂實用的足部護理課程,以最新的護理技術幫助你恢復足部及指甲的健康!

講師簡介

李安騏

現任:

DR. NAIL足研所創辦人暨教育總監。

問題甲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暨教育總監。

中華民國手足保健教育協會理事長

證照:

美容丙級技術士

美甲二級

日本JNA美甲三級

日本JNA衛生管理士

英國C&G二級美甲

德國RUCK足療學校指甲重建師認證

德國B/S SPANGE無痛捲甲認證

德國3TO指甲矯正技術認證

出版:

指甲健康研究室

她是一位擁有十多年專業臨床問題手足指甲照護經驗並護理過上萬雙問題甲,且深受各大醫療保健節目爭相邀約的手足保健護理專家。

指甲護理專家李安騏
中華民國手足保健教育協會理事長-李安騏,去年出版「指甲健康研究室」一書。

指甲危「肌」解除-手足護理實務課

課程日期:2020年2月27日(四)

課程時間:19:00~21:30

課程地點:城邦書房 (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41號1樓,近捷運行天宮站2號出口)

報名費用:免費

報名連結:運動星球 或活動通

主辦單位:運動星球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柔軟度—提升運動表現的重要一環

2019-04-18
伸展觀念運動生理保健知識庫

柔軟度(Flexibility)的定義在於身體任何部位都可以屈、轉、彎、扭等,而不使姿勢破壞的能力,然而柔軟度是人體各關節所能伸展活動的最大範圍,它的伸展可以分為:靜態與動態兩種,靜態柔軟度是以關節為支點運動的活動範圍,動態柔軟度為關節對於動作的抵抗或阻力,例如打網球時,發球的人必須所能伸展最大範圍將球打出。

柔軟度—提升運動表現的重要一環 ©willowpt.com

擁有良好柔軟度的好處 

柔軟度好的人能活動自如、體態優美,柔軟度不好的人關節活動範圍會受到限制。影響一個人柔軟度的因素有:肌肉、肌腱、骨骼、皮膚、脂肪、結締組織的構造與組成等。然而具有比較良好的柔軟度,可以使我們運動時更有效率,以及提升運動表現,在運動過程中,也能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根據許多專家研究發現,目前發現有相當多的下背痛病例與柔軟度較差得人有關,因此,具有較佳的柔軟度除了可以避免運動傷外,也可以使平日生活免於下背痛的困擾。

限制柔軟度的因素

如果柔軟度的活動圍遭到限制,可能會與骨骼、肌肉、韌帶及其他與關節囊之構造有關。軟組織構造對關節限制的相對比例維關節佔47%、肌肉佔41%、肌腱10%、 皮膚佔%,所以,從這數字看來,影響最多的還是關節與肌肉。柔軟度與肌力及肌耐力一樣,是人體健康體適能的重要項目。具有柔軟性運動可以改善經痛、一般的神經肌緊張與下背疼痛,具有優異的柔軟度是運動員表現與避免傷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關節為柔軟度最大的限制 ©Active.com

如何提升柔軟度?

提升柔軟度的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靜態的伸展,另一種則是動態的伸展運動。靜態伸展是指不發生上下或來回且不急的用力伸展,而在伸展位置停留一段時間,而動態伸展是指上下或來回且急動或主動的運動,而且在最後伸展位置時不做停留。

一般來說,如果要增加柔軟度,建議採用靜態伸展,因為靜態伸展沒有組織傷害的危險,且消耗的能量較少,能具有避免或消除肌肉緊張或酸痛的效果。但是,過度的柔軟度容易發生傷害,像是關節有習慣性脫臼、無力等狀況,然而伸展運動與柔軟度的關係密切,透過身體不同部位的伸展運動,可以增進身體各部位的柔軟度。根據許多專家建議,瑜伽這一項運動是非常適合增進柔軟度的運動,許多運動員也非常喜歡在賽前及賽後透過瑜伽動作來伸展。

©gathertogetheryoga.com

伸展運動注意事項

1. 伸展時,不能有疼痛的感覺,伸展到有一點緊即可

2. 伸展關節時,應緩慢進行,並且需要控制在自己伸展能力範圍內。

3. 避免過度伸展,也就是盡量不要使伸展的強度太強。

4. 對於那些很緊、且柔軟度較差的肌肉群,盡量多花時間伸展。

5. 盡量以靜態伸展方式來伸展關節,每次伸展時間約在20~30秒鐘之間,每個部位重複2~3次

6. 每週至少實施三次伸展,這樣對柔軟度的提升有良好效果,若要使伸展效果顯著,則每週要伸展5~6次

7. 伸展時,需要依實際自身狀況來實施,例如身體柔軟度較差的部份就需要多加伸展,而在運動前,也應該做好充足的伸展

資料來源/Mighty Fighter、Mindbodygreen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