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想要準備一場馬拉松或三鐵比賽,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你可能已經透過日常的反覆訓練,準確的知道該如何分配時間及跑速,但仍然對於跑速是否能維持這件事充滿著緊張感,但科學家透過一連串的研究發現,解決著個問題的方式就是吃點鹹的。
多吃鹽在日常生活中總是背負著不好的名聲,但如果我們以適當的方式來使用它,就能很明確的知道它對身體的影響性有多少。透過無數個研究的結果表明,攝入過多的鈉會增加血壓、心力衰竭和中風的風險,除此之外,鹽(鈉)還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外型;但是對於運動員或跑者來說,鹹的食物可以證明對於維持能量是非常有幫助。而這樣的狀態卻無法透過運動飲料來補充因汗水所流失的電解質。
根據發表在斯堪的納維亞運動醫學與科學雜誌(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在跑馬拉松時吃鹹堅果或服用鹽補充劑可能會有幫助。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於參加半鐵人三項比賽的人群中測試了鹽補充劑對於運動成效的影響,他們將參與者分為兩組,一組人被給予一般運動飲料及比賽過中必須補充的12粒鹽碇膠囊,而另外一組人則給予一般運動飲料及安慰劑。最後發現,有補充鹽碇膠囊的那組比安慰組平均快26分鐘完賽。
當我們開始進行任何一項運動比賽中流汗時,身體就會開始流失電解質,因此,就會開始產生疲倦感,導致我們的運動速度下降;然而,流失的電解質在短距離的比賽時,能透過運動飲料的補給方式完成補充,但當進行長距離的運動項目,例如馬拉松或鐵人三項等賽事時,在比賽途中適度的食用鹹堅果或是鹽碇等等,更能維持你的速度及身體能量。而你需要補充的鹽(納)含量則取決於你的速度、流失的汗水量及比賽的距離。
資料參考/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責任編輯/David
「我想做一張圖,我們一起來創造滿滿的超High賽道,一起大喊、一起加油。」原本只是Line群組一句話,臺北世大運半程馬拉松加油團發起人之一簡省豪,壓根沒想到,竟演變成北臺灣知名跑團響應、保守估計至少上千人共襄盛舉,預定27日一早齊聚仁愛路、為半程馬拉松選手加油打氣。
簡省豪是服務於金融業的IT資訊人員,非體育相關科系背景,只是單純愛跑步、跑馬拉松。在經歷東京馬拉松後,有感於東京馬「兩岸援聲啼不住」的狂熱賽道,也想在世大運、打造屬於臺灣的熱情氛圍。
「我們想讓選手感受那種加油尖叫、能繼續跑下去的賽道,而不是可能出現一些埋怨封街的聲音。我們東京馬拉松群組大概聚集500多人,大家幾乎都體驗過東京馬那種氣氛,所以與其在群組內自怨自艾,不如站出來、發起這活動。」簡省豪回想當初只是臨時起意,頂多三個跑團有興趣,卻在短短幾天內,因為一張加油地圖出現,在社群網站四處分享,越來越多跑團主動報名。
他自嘲只是出一張嘴,丟出訊息、上班回家後,地圖居然做好、出現在群組。這中間感謝很多人,包括還在對岸移訓的倫敦奧運選手「真男人」張嘉哲,以及吳佳哲收集資訊、更新製圖,Gina Chiu、行走設計師Annie Cheng及Bank Ko等人優化加油地圖,吸引更多跑友願意挺身而出。
「大家畢竟都是跑者,都很專業,知道加油區該如何站點、很快認領加油區位置,也不需我們真的去分配或什麼。」簡省豪坦言很感動,大家都非常願意分工幫忙,「我真的沒想過,原本只是想,幾個跑團大家一起來加油,真的沒想到會變成這麼大。其實地圖只是個形式,大家一同到現場,真正來參加,才是真的,我真心希望臺灣也有像東京那樣的熱鬧賽道出現。」
部分參與者,26日上午就會先到市府前仁愛路,除了勘查地形,也為田徑競走的運動員加油。
*大圖連結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