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國人運動環境觀感﹕雙北桃園最佳、台南高雄吊車尾
1
國人運動環境觀感﹕雙北桃園最佳、台南高雄吊車尾
2
不愧「戰鬥民族」 俄羅斯武術隊一日雙「銀」
3
選手村食物多難吃?奧運選手們天天報到麥當勞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國人運動環境觀感﹕雙北桃園最佳、台南高雄吊車尾

2019-01-18
話題 綜合 新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及台灣趨勢研究公司於17日發佈「2018年國人運動環境觀感大調查」成果,在縣市運動環境觀感評比中,施政表現前3名分別為台北市、桃園市及新北市,第四、五名則為比前年大幅進步的嘉義市與台中市;運動場館充足性上,雙北依然包辦前二,嘉義市、桃園市及台中市擠進前5名;而縣市政府對運動重視度上,桃園市超越雙北奪下第一。結果顯示,雙北及桃園的運動環境觀感最佳,嘉義市及台中市也創下不錯的成績,然而身為六都的台南與高雄被狠甩在後,甚至高雄市較前年大幅退步。

國人運動環境觀感﹕雙北桃園最佳、台南高雄吊車尾

「2018年國人運動環境觀感大調查」共分為「中央政府運動施政」、「縣市運動環境觀感評比」、「單項運動協會觀感評比」及「國手職涯專題」四個主題,調查單位自2018年9月12日至12月23日之間,針對全國13歲以上且最近1年內有從事運動或觀賞運動賽事的民眾做網路問卷調查,最終得到1萬0,169份有效問卷。
 
在「中央政府運動施政」方面,民眾對台灣整體運動環境總評分在及格邊緣61.16分,不過相較2017年不及格(59.58分)已小有進步;但仍反映政府在運動環境的發展與改善上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另外,《國民體育法》修正案於2017年通過,歷經一年多的體改推動,此調查詢問民眾對體育改革的感受,數據顯示僅2成民眾對改革成效有感,近4成民眾認為改革成效不明,有待長期觀察。

在「縣市運動環境觀感評比」方面,2018年運動施政表現前3名的縣市,分別為台北市71.0分、桃園市69.2分及新北市68.0分。相較於2017年,嘉義市2018年66.5分,由第14名竄升至第4名,台中市66.1分,自第8名提升至第5名;宜蘭縣64.1分自第11名進步到第6名。而六都的台南市與高雄市僅分別為第10和13名。
 
在運動場館充足性上,台北市3.65分及新北市3.48分排名前二;嘉義市、台中市名次明顯提升,擠進第3和第5名;桃園市則名列第4;台南和高雄則落在11、12名。

至於縣市政府對運動的重視度,桃園超越台北、新北奪下第一,第4、第5名則是嘉義市和台中市;花蓮、宜蘭也擠進前段班第6、第7名;台南、高雄掉至13、14名。

「單項運動協會觀感評比」方面,評比前3名的協會依序為跆拳道協會71.8分、田徑協會70.3分、體操協會70.1分;橄欖球協會及射箭協會則分別拿下第4、第5名,顯示這五個協會表現備受該項運動族群肯定。

圖片說明 攝影師

此外,這次調查特別針對曾代表國家參賽的運動選手進行電話訪問,以了解國手們對職涯的看法,共訪問243位國手。分析結果顯示,48.1%的國手最希望未來從事的職業為「運動教練」,其次「學校運動教職員」佔33.7%、運動創業25.1%、民間企業運動指導員22.2%。值得關注的是,有四分之一的國手期待投入運動創業,顯示未來政府可加強著力運動創業輔導與補助措施。另一方面,政府近年推動或研議的運動選手職涯政策中,國手們認為「機關企業聘用運動指導員」與「警消高普考保障名額」等兩項政策有幫助,而對「補助企業聘用績優運動選手」政策的期待不高。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不愧「戰鬥民族」 俄羅斯武術隊一日雙「銀」

2017-08-28
台北世大運話題綜合武術競技新聞

2017臺北世大運首度選辦武術,由於武術國際賽事不多,吸引許多選手參賽。除了傳統強權中國、越南、澳門等選手,更有來自歐洲的國家參賽,其中有「戰鬥民族」封號的俄羅斯,表現亮眼,27日在男女長拳各進帳1面銀牌,讓人刮目相看。

武術長拳俄羅斯Pavel Muratov(左)和Sandra Konstantinova(右)分獲男女銀牌。

武術運動發源於中國,但過往傳統強權集中在東亞的觀念,恐怕要有所改變,本屆臺北世大運不只俄羅斯隊成績亮眼,烏克蘭隊也有不錯表現。俄羅斯隊總教練Igor Kreimer就透過翻譯表示,武術運動如今在歐洲很盛行,無論套路或散打,俄羅斯民眾接受程度很高。

俄羅斯好手表現強勢,先靠22歲的Sandra Konstantinova在女子長拳項目以9.35分拿下銀牌,隨後又有23歲的Pavel Muratov在男子長拳以9.45分摘銀,兩人表現相較於其餘亞洲選手毫不遜色,Igor Kreimer說:「本屆俄羅斯隊派出4名套路選手與4名散打選手,目標當然都是金牌。」

Igor Kreimer表示,武術運動大約在1990年代開始在俄羅斯逐漸風行,也開始派出選手參加國際大賽,選手不斷苦練,才能在國際拿下佳績,進而再帶動國內風氣。不同於其他國家都會向發源地中國取經,甚至選手都能說上兩句中文,但俄羅斯隊憑藉自己努力,Igor Kreimer就說:「沒有特意師法中國,都是選手與教練的辛勤訓練。」

中國在武術運動實力強勁,但Igor Kreimer卻勇敢向強權發出挑戰書,原來是俄羅斯喀山將於9月底舉辦武術世界錦標賽,他篤定地說:「要擊敗中國,除了艱苦訓練,別無他法,希望俄羅斯選手在今年世錦賽都能獲勝。」

武術女子長拳俄羅斯Sandra Konstantinova,表現精彩,拿下銀牌。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選手村食物多難吃?奧運選手們天天報到麥當勞

2016-08-17
綜合奧運里約奧運新聞話題

自2016里約奧運開幕以來,許多奧運選手都吃不慣選手村的食物,而當地的麥當勞成為他們最受歡迎的餐廳,不過由於每天上門的運動員數量實在太多,再加上他們的食量實在太驚人,因此麥當勞將從免費供應給選手的食物變成只可以限量供應,麥當勞限制每位選手最多只能點20份餐點。

大牌長龍的里約麥當勞 ©Joshua Partlow/The Washington Post

根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在每天人潮絡繹不絕的情況下,麥當勞決定改善混亂排隊狀況,針對運動員和教練團等,限制每日最多只提供20份餐點,雖然這數量對一般人來說根本吃不完,但還是有不少選手希望能夠得到更多食物來飽足自己的胃。

古巴柔道選手歐提茲(Idaliz Ortiz)說:「基本上在那個選手村的食物都不是食物,所有場館都一樣。所以全世界的人都來這找吃的,於是我們就發現了麥當勞。」不只NBA的球員前來光顧,中國男籃隊更是天天報到。

平均每個用餐時段麥當勞的排隊人數至少50人以上,不論天氣好天氣壞,都影響不了選手的想吃的慾望,可見麥當勞再里約奧運上多受選手們歡迎。

有許多選手在社群網站上發佈他們吃麥當勞的照片,數量多得驚人,像是像美國游泳選手瑞安·洛赫特(Ryan Lochte)是眾所周知都知道他是麥當勞的熱愛者。他在北京奧運時幾乎餐餐麥當勞,最後拿了4面獎牌回家。

而牙買加閃電柏特也是麥當勞的鐵粉,他說他曾在北京奧運期間一天要吃掉100個麥克雞塊。

至於運動員在比賽期吃速食是否適當也見仁見智,有些選手選擇保持嚴格飲食守則,模里西斯共和國舉重教練莫尼恩(Jimmy Monien)則允許他的選手在比賽前吃麥當勞、賽後也不會限制,「運動員是不該這樣吃啦,但他們仍在量級範圍我就沒意見。」

延伸閱讀:「澳洲選手輸球洩憤   吃下8000多大卡慰勞自己」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