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在馬拉松賽中落實「後段加速」的全程模擬方法
1
在馬拉松賽中落實「後段加速」的全程模擬方法
2
癌症病人運動
癌症病人運動好處多! 有氧運動降低化療副作用、增加生活品質
3
外出團練? 這款耳機式對講機讓你隨時隨地都能和隊友保持聯繫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在馬拉松賽中落實「後段加速」的全程模擬方法

2019-03-12
知識庫 跑步 馬拉松 觀念 跑步訓練 全馬訓練

許多馬拉松跑者到了全馬後半段就開始降速,但對於菁英選手及部分進階選手來說,「後半型跑步法」(亦稱後段加速)是參賽的共同策略。想在後半段跑得比前半段快,平常足夠的練習是不可或缺的,那麼到了賽前和比賽當下,該怎麼擬定作戰計畫呢?以下是賽前3天到賽事中的全程模擬策略,以SUB4為目標範例,讓你鞏固自己「後半型跑法」的實力!

在馬拉松賽中落實「後段加速」的全程模擬方法

賽前:讓自己前半段感覺「腳有點重」

很多人習慣在疲勞感完全去除的狀態下調整速度,但在跑全馬時,以起跑後感覺「腳有點重」的狀態來調節比較好。
 
為什麼呢?如果一開始感覺腳步輕盈,前半段雖然跑得愉快,但此時加快速度,後半段恐怕亂了章法而失速。因此如果能讓腳感覺「有點重」,自然能控制住前半段的速度,讓後半段的加速更有可能達成。
 
想讓腳感覺有點重,必須在最後一周練習比賽速度跑。如果目標是破4(跑進4小時內),比賽3天前跑5-8公里最理想;若時間不允許,也可調到賽前4天進行。

在起跑後感到「腳有點重」的狀態下調節速度較佳

模擬參賽目標SUB4的「後半型跑法」

0-10公里:通常剛起跑時會很混亂,無法按照自己理想的配速跑,但要在這裡堅持住自己的速度,在人群縫隙中鑽來鑽去,反而會浪費不少體力。所以就算有些落後,就順著人流跑當作熱身吧!當身體逐漸暖和起來,別忘記繼續控制速度,以比基準速度1公里慢10秒的速度穩穩地跑。在通過5公里時,就算比預定稍慢也不急著加速,等過了30公里再把時間追回來。
配速:5分50秒
完成時間:58分20秒
 
10-15公里:從周圍跑者中找到速度跟自己相當的人,和他一起穩定地跑,若在規模較大的賽事有配速員,那麼配速員就是最佳選擇。
配速:5分50秒
完成時間:1小時27分30秒
 
15-20公里:到賽事中段要開始慢慢提速,有節奏地跑,可運用擺動手臂來創造節奏。如果遇到上下坡、順逆風,不用太堅持速度穩定,上坡太努力的話,反而會造成後半段的負擔。
配速:5分40秒
完成時間:1小時55分50秒

20-25公里:通過20公里或過了中間點的時間比預定慢也不要著急,好好維持速度。
配速:5分40秒
完成時間:2小時24分10秒
 
25-30公里:這階段通常周圍的跑者們會一個個降速,但這時若能穩定速度,就能一個一個超越掉速的人。若行有餘力,那就慢慢提高速度,但記得要一點一點地往上加,不要突然一口氣往前衝。如果不行就不用勉強,等待30公里後的快跑。
配速:5分40秒
完成時間:2小時52分30秒
 
30-35公里:過了30K就不用控制速度了,以自己可負荷的最快速度來跑。如果肌肉疲勞,步伐無法伸展,不用硬逼自己跨大步,可把動作間隔時間加快來彌補,建議隨著節奏提高速度。
配速:5分30秒
完成時間:3小時20分00秒

35公里到終點:這時別想速度了!只要維持最快的速度往前跑就對了。無論賽前多大的練習,到了比賽尾聲都會很痛苦,但只要成功地在30公里後加速,就能追上並達到你想要的目標,超越許多其他跑者,這會更鼓舞你繼續前進。最後,記得笑著越過終點線。
配速:5分30秒
完賽時間:3小時59分35秒

馬拉松最後一段,記得笑著越過終點線

資料來源/商周出版《秒懂馬拉松入門 》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陳柏長
陳柏長

癌症病人運動好處多! 有氧運動降低化療副作用、增加生活品質

2020-03-11
跑步運動部落有氧運動知識體適能保健陳柏長醫師

癌症目前為國人10大死因第一名。已經有許多研究發現,在傳統醫學治療過後,病人如果有長期規律運動,可以有增進生活品質、減少癌症的復發機率等好處。而耐力運動被認為可降低所有人癌症死亡1/4的機會。

癌症病人運動
癌症病人運動好處多! 有氧運動降低化療副作用、增加生活品質

重點整理

■ 癌症病人運動被認為可以降低焦慮、增加存活時間、減低復發機率,但是每個癌症病人狀況不同,需要醫療專業評估。

■ 如果病人在化療期間進行規律的有氧運動,體能測驗表現明顯較好、更能獨立照顧自己、較不會噁心腹瀉,也較不容易產生嗜中性球低下發燒的狀況。

■ 貿然將癌症病人當作健康人操,是很容易產生問題的!

■ 除了開刀、化療放療等常規治療外,運動可提供病患更好的治療與術後生活品質。作者認為運動應該被納入標準治療的一環。

癌症與耐力運動

癌症病人運動被認為可以降低焦慮、增加存活時間、減低復發機率,但是每個癌症病人有不同狀況,是否除了癌症以外合併其他疾病?是否有其他器官的癌細胞轉移?病人所接受的手術方式為何?都需要醫師及運動專家共同討論如何制定專門的運動計畫。不只是醫師叫病人去跑步、爬山、游泳、騎腳踏車這麼簡單,如果進行運動的強度不足,效果就會不好,但強度過高可能會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雖然坊間有些健身房在教導癌症病人運動,但是癌症病人手術的方式及其可能轉移部位,需要醫療專業評估,比一般人相對複雜。也曾聽說過熱愛跑步的癌症患者,在骨頭轉移後仍然自主訓練,長期進行長跑練習,這都有較高的風險性。

馬拉松賽道上選手努力奔跑

化療期間規律運動的好處

越來越多的研究,針對化療期間運動的安全等議題進行討論。在化療期間運動可以降低神經毒性、減低病患的疲勞感,也有研究發現有運動的病人,他們的血管密度較高,化療效果較好,也能有較低的藥物抗藥性。同時比較不需要因為身體無法負荷,而調整降低化療的劑量。

化療期間病人,可能因為藥物關係導致造血功能變差,身體免疫能力下降,因而外觀上以及自身感覺比較疲倦。病患也容易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狀況。

在化療期間,如果病人有進行規律的有氧運動,可以明顯發現有運動的癌症病人明顯體能測驗表現較好,也更能獨立自主的照顧自己,不需要靠家人幫忙照顧,進而造成一人生病拖垮全家的狀況。

有進行有氧運動的病患,使用止吐藥的比例較小,也可能比較不會有噁心腹瀉的狀況。最重要的是,醫生最害怕化療病人產生嗜中性球低下發燒(Febrile Neutropenia),這些病人如果沒有好好治療,可能會造成死亡,而有在運動的病人,比較不容易產生嗜中性球低下發燒的情況。

化療期間的病人

許多病人因為白血球低下,而需要調整化療藥物的劑量,甚至延長化療間隔的時間。對於有在做運動(有氧或是重訓效果相類似)的病人,比較不會因為白血球低下而需要調整劑量,如果需要調整化療劑量,需要調整的程度也較小,同時比較不容易因為較低的白血球數量,要多休息而暫停化療療程。

有運動的病人,可能身體狀況或醫囑順從性較佳,因此整體完成化學治療療程的比例明顯高上不少。能有效完成治療,並且不太需要調整化療劑量,也讓有運動的癌症病人的整體無病存活率,比起沒運動的病人高上一些。

癌症病人該怎麼運動?

化療期間跑步等耐力運動,可以維持或增強體能,同時能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讓病人能更快速回到職場。同時,運動可以減少化療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一般認為適合癌症病人的耐力運動強度,在RPE 5-7/10左右,或是最大心律的70-80%(然而多數沒運動習慣的最大心律是測不出來的,PRE 雖然主觀但更實用)。但是還是要事先評估病人是否適合運動,例如骨轉移、發燒、貧血、白血球低下等狀況都需要專業醫師的評估是否適合運動,或是運動強度該如何調整。貿然將癌症病人當作健康人操,是很容易產生問題的。

癌症病人運動

運動可以讓化療較易維持治療準則建議給藥的頻率,也比較不需要減少給藥劑量,因此對於有運動的化療病人,可能會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及較低的抗藥性。所以,治療癌症的醫師應該多多建議病患從事運動,當然有氧運動的入門門檻較低,相對比較好上手。

癌症病人的狀況較為特殊,化療期間的跑步課表要如何安排?一般人會出現的痠痛、身體熱等狀況,都要比一般人更為警覺,很可能需要天天調整課表的準備及能力。化療後幾天會出現免疫力下降等情況,課表的強度如何調整?化療前的運動強度是否需要減低?都需要醫學及運動專家共同去依照個別病人狀況去做調整設計。

如果病人狀況較為虛弱,就不須勉強他們去運動,但對於多數病人應該鼓勵他們在能夠承受的範圍內去做運動。尤其當病人被診斷初期,更應鼓勵他們在這段期間運動,可以減輕焦慮感,以面對後續的手術、化療等常規治療;同時因為初期打下較好的基礎,較能知道病人的身體狀況可以進行怎樣強度的運動,設計運動課表時也能避免過量或過低而刺激不足。

運動對於人們整體健康有很多好處,可以減少慢性病的產生、延長壽命、增進生活品質。事實上,在醫學教科書就常常提到運動對於癌症病患是需要的,但是如何去做、怎麼做安全有效卻絕少被提到。除了開刀、化療放療等常規治療外,我們是否能夠提供病患更好的治療?加強現有的治療效果,並且強化病患治療期間與之後的生活品質,讓病患及早回到工作岡位,減少家庭及國家的經濟損失,我想運動是一帖良方。

以最近流行的免疫療法來說,讓自身產生更強攻擊癌細胞的能力,他們刺激出來的免疫細胞或是激素,利用運動也可以產生類似的效果,但是對於病人的花費卻是在不同級數上。是的,我認為運動應該被納入標準治療的一環裡。

/ 關於陳柏長 /
陳柏長

經歷

Pose Method® Level 1 認證教練

Garmin 亞太區跑步教練培訓

RAD 自我肌筋膜放鬆國際指導員

醫師高考及格

衛生福利部署定專科醫師

部落格 陳柏長醫師的跑步筆記

FB 陳柏長醫師 跑步讀書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外出團練? 這款耳機式對講機讓你隨時隨地都能和隊友保持聯繫

2017-09-29
穿戴裝備運動配備生活跑步話題

參加過團練活動嗎?團隊集體戶外運動,尤其是團騎或跑團的活動,隊員之間常常會拉開不小的距離,此時若要即時和隊友聯繫,例如隊長臨時要改換路線,拿起手機通話顯得非常不便,也每次僅能和一個人通話,若攜帶一般對講機又顯得太過笨重,尤其對跑者來說,邊跑步邊帶一台對講機根本不太可能。日本一家新創公司BONX有鑑於此,開發了一款可同時供10人群組對談的對講機,而且更棒的是設計成耳機的形式,只要同時佩戴這款耳機,你就可以和位於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在群組中即時連線溝通,真是一款非常夢幻的解決方案!

團體出行騎車時,若能有個簡便的即時溝通工具,可讓隊友隨時掌握團隊狀況。 ©BONX

這家名為BONX的日本新創公司,2016年於募資網站Indiegogo推出「Bonx Grip」藍芽對講耳機,這款輕便且實現「一鍵群聊」夢幻功能的耳機,一推出便大受歡迎,並於同年9月在該站成功募得$106,375美元(約台幣323萬),除了在日本搶先上市,現在也已經銷售到全世界。

對於那些追求刺激的戶外運動愛好者來說,在運動過程中騰出一隻手找到手機或對講機並按下按鍵實在是極其不便甚至非常危險的舉動。Bonx Grip對講耳機成功解決這些群體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困擾,不僅支援全聲控群組通訊,更具備了幾乎所有戶外運動通訊所需要的功能。

受GoPro啟發 從生活經驗開發創新產品

Bonx的執行長宮坂貴大是在一次日常經驗中得到設計靈感的。當時,他負責在長野的雪山中一個非盈利組織裡教孩子們滑雪,在授課過程中,宮坂發現每次在野外召集孩子們時,都必須扯開嗓子大喊。他看到GoPro創始者Nick Woodman的故事,心中萌生“要是能讓我和學員們同步交流就好了!”這樣的想法。

於是,經營滑雪板生意起家的他在2014年回到東京時,招募來許多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設計師組成團隊,研發設計出了這款聲控、可穿戴的群組對講機Bonx。經過一年研發,他們先在日本國內的GREEN FUNDING募資網站募資,成功募集到超過2,500萬日圓,並向1,344位支持者配送出產品。穩定改善產品之後,他們進軍全世界並大獲成功。

藍牙+行動通訊 耳機變身群組對講機

Bonx最強大的特色在於其先進的藍芽耳機裝置和app設計。它的使用過程如下:

首先,app會自動掃描開啟藍芽的使用者,然後將他們的地理位置展示在螢幕上,這樣周圍的人就形成了一個「朋友圈」,使用者只要選擇想加入的朋友並按下Bonx耳機上的按鈕就可以與這個朋友圈的所有人溝通。

©BONX

使用時,使用者無需按任何按鍵,一切全靠「說」進行。當使用者說出指令後,帶有雙麥克風的耳機聽筒變會識別使用者聲音,將資訊透過藍牙傳送到app上。連線手機必須具備藍牙和BLE(藍牙低耗能技術)等技術,以便在硬體和app間傳送資料。最後,app將語音資訊通過行動通訊傳輸到群組裡所有人的耳機裡,完成即時通訊。

這款可穿戴對講機Bonx的輔助app支援iOS和Android,可供最多10人做即時通訊。

©Career Hack

源於日本 體現對細節的專注

Bonx Grip源於日本,產品在在體現了日本人對細節的專注與周全。配合Bonx使用的app互動介面簡潔實用,滿足了廣大戶外運動愛好者的需求。這個裝置堪稱為戶外使用者量身打造:一大一小雙按鈕設計,即使戴著手套也不成問題;簡單大方的互動頁面用於顯示使用者的位置與溝通狀況,一目瞭然。

Bonx 的最大效能優勢,就是它配備了多層風噪減弱系統。這個系統能大大降低環境與風吹噪音對通訊傳輸的困擾,確保戶外運動者即使在極端天氣裡也能暢快溝通。只有在使用者說話時,Bonx才會啟動使用資料傳輸,其他時候都處於節電和節約流量模式。Bonx的防震、防水功能也保障了它在滑雪、泥地騎車和登山健行時惡劣天候都能夠正常使用。

©BONX

想要購買BONX GRIP的話,目前還是得從日本本土商店或海外網路購買。

日本售價 ¥ 15,800:請洽 購買網站 或 實體商店
海外售價USD 135.95: 購買網站

資料來源/BONX、Career Hack、J-WAVE
責任編輯/Oliver Wu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