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5K
  • 瑜伽動作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史上最輕的量產車鞋S-Works EXOS 輕量競速舒適不減
1
史上最輕的量產車鞋S-Works EXOS 輕量競速舒適不減
2
國家級教練姜義村
用十年營造動無礙環境 姜義村談身心障礙者運動
3
俄國86歲阿嬤成功征服非洲第一高峰!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史上最輕的量產車鞋S-Works EXOS 輕量競速舒適不減

2019-03-15
配備館 戶外運動 單車 鞋子

Specialized推出史上最輕的量產車鞋S-Works EXOS,這款超輕盈車鞋只有150克重量(尺寸42),為了滿足世界巡迴賽World Tour職業選手的需求,傾注4年研發時間,成功設計出以Boa®旋鈕機構為主軸的鞋帶機構。在輕量前提下,提供騎乘時最即時有效的調整。

史上最輕的量產車鞋S-Works EXOS 輕量競速舒適不減

輕量競速性能   完美包覆腳跟

這次Specialized召集了設計Tarmac的頂尖團隊,打破所有框架與規則,結合跨時代的材料Dyneema™,只為了能達成150克(每隻車鞋,尺寸42)輕量的目標。設計團隊重新設計足跟、拿掉鞋頭,將碳纖材料一層層的拆解分析研究,重新堆砌鞋底板;研發團隊所投注時間與心力不下於重新設計Tarmac。
 
鞋子表層使用如Dyneema™ 這類無延展性的材料,藉此完美包覆腳跟並確保力量傳輸。性能穩定的IP-1 Boa®旋鈕機構則能確保騎士與鞋子之間的穩定聯結、減少踩踏能量損失,再配上僅66公克重,卻跟任何S-Works產品一般堅韌的鞋底板,EXOS便是輕量與效能的最佳組合。這些車鞋均通過世界巡迴賽World Tour職業選手的測試,以往任何可能造成鞋子疲軟鬆弛的因子,在EXOS上將不再出現。

僅66公克重的鞋底板
鞋子表層使用Dyneema™ 無延展性的材料

適性科技  人體工學設計舒適體驗

雖然「舒適」不一定是激烈競賽的設計主軸,卻是讓騎士維持長途騎乘最佳表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便S-Works EXOS為了追求極致性能表現而捨棄許多部份,但仍保留了所有Body Geometry人體工學特色﹕所有本著人因設計出發、科學實證驗證的元素。騎士能在EXOS上能得到更勝以往Body Geometry人體工學設計的舒適體驗,例如表層堅硬的Dyneema™ 穩穩支撐雙腳、柔韌的鞋頭材料讓你彷彿穿著拖鞋般舒服自在,搭配性能穩定、調整簡單的Boa®旋鈕機構,提供全日騎乘的舒適性。

S-Works EXOS保留了所有Body Geometry人體工學特色

資料來源/Specialize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用十年營造動無礙環境 姜義村談身心障礙者運動

2021-05-10
路跑鐵人三項人物誌戶外運動專訪

「『愛運動‧動無礙』顧名思義就是大家都是愛運動的人,但是後面的『動無礙』就比較難做到,因為我們很喜歡運動,但運動過程中會遇到一些阻礙。希望透過這個口號,告訴大家我們愛運動,希望大家幫助身心障礙者能『動無礙』。」姜義村教授表示。前身是跆拳道選手、國家級教練的姜義村,大學畢業後放棄獸醫優渥出路,考上研究所投身教育事業。現職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兼系主任。

國家級教練姜義村

2020年帶領身心障礙者及攜手產官學界人士,組成十隊接力隊伍參加了台東 LEXUS IRONMAN 70.3 Taiwan 的姜義村,前身是跆拳道運動員的姜老師不只是熱愛運動,並長期關注於休閒教育/治療、生命教育、身心障礙休閒、適應體育等。對他來說,這一次帶領身心障礙夥伴們完成鐵人賽事,除了擔心更是開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姜義村教授
姜義村教授(右三) 照片來源:雄麒跆拳道館

常人看不見的超障礙空間

「我們很常看到『無障礙空間』,」姜義村表示:「事實上很多運動場所對身心障礙者來說是『超障礙』,充滿各式各樣的阻礙,例如說前往該地的交通不便、或者是入場館的報名、相關資訊不足,更不用談很多的賽事並不利於視障者報名,譬如有些比賽需要上階梯下階梯,那輪椅組的就沒辦法報了。」

對身心障礙者來說,有些軟體與硬體的設置是不夠細緻的,致使許多身心障礙者即使有意願嘗試運動,也往往受限於現實的環境。姜義村本身協助轉播過東京馬拉松賽,對輪椅組選手印象深刻:「那你就會知道,這個賽道是輪椅可以完成的。所以希望賽會在規劃賽事時,知道身心障礙者是愛運動的,那麼可不可以讓我們動無礙。」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姜義村教授

自痛苦淬鍊 初嘗鐵人賽事

在此次隊伍的選手中,許多選手非屬耐力運動項目,但為何把目標放在鐵人運動上,姜義村有自己的見解與想法:「我希望讓身心障礙者接觸主流且大眾的運動。目前台灣主流的運動是路跑,一年有上千場的路跑賽事。此外,台灣是個親水的國家,我們有泳渡日月潭、搶灘料羅灣還有泳渡澎湖灣。第三個是單車,我們有很好的單車品牌美利達、捷安特,每年也有數十場單車賽事武嶺、一日北高…。如果這上千場賽事都能對身心障礙者友善,那代表我們很多身心障礙者可以隨時隨地參加比賽。」

身心障礙三鐵賽事
左起:姜義村、肢障游泳國手張維捷、前體育署署長高俊雄

「我們滿貪心的,希望能三個願望一次滿足,所以我們就選了鐵人。」姜義村說道:「重點不是讓他們參加奧運距離、競賽型比賽,而是讓他們參與民間主流賽事,那IRONMAN鐵人賽就是我鎖定的。未來進可攻退可守,退的話就是在國內自己玩,進的話就是去國外比賽。」鐵人賽有半程、全程馬拉松距離。游泳距離夠長,而且又是開放水域,那未來選手們也可以挑戰泳渡活動。

透過參加鐵人賽,讓一般民眾跟主辦單位認識到身心障礙者的能力與強悍,那麼未來一些五公里、十公里的賽事,自然就不會拒絕身心障礙者的參與。「我們連辛苦的鐵人賽都能完成了,你怎麼能拒絕我們呢?」姜義村說明:「我是有點刻意逆向操作,先找難度最高的,等大家完賽之後,後來就能接受更多比賽。」

儘管從事特殊教育多年,實際率領身心障礙者參賽仍有不同的感動。「我自己在這次有一個很深刻的體驗,」姜義村說道:「我發現身心障礙者,他們每天都在面對日常生活上的挫折、不如意,所以當我帶他們去比賽,可能一些安排不好或是很累的事情時,他們都覺得還好,怡然自得。」不同於一般人面對突發狀況時的負面反饋,屢經挫折的身心障礙者反而很自在。如同跑步常會說的『乳酸閾值』,身心障礙者在忍受挫折、負面情緒的閾值很高。

姜義村鐵人賽

難以想像的壓力 從貪心變成擔心

雖然貪心地選擇了鐵人三項運動,但姜義村卻表示過程的壓力非常大,甚至在比賽前一晚夜不得眠。「雖然我們是以接力方式完成,但總歸來講,它是開放水域,那不是開玩笑的。還有單車,因為距離騎很遠,所以看不到、顧不到。跑步21公里對一般人都不容易了,何況是身心障礙者,很擔心選手會不會跑到橫紋肌溶解。」他笑說:「我隔天早上還問選手:『你尿尿是甚麼顏色?』『有沒有發燒』。」選手參賽受傷,這是此賽參加鐵人競賽最大的擔憂。

早在參賽之前,本身是國家級運動教練、也是運動選手出身的姜義村在組隊時就逐一對有意願參加者進行評估:「我會去跟他們的老師要相關的運動表現成績,也會去看運動員在他們專業上的表現,推估有沒有能力完賽。」這次組隊的選手條件包含擁有不服輸的個性、有耐力運動經驗以及樂於參與運動。「在這次鐵人賽之後,很多人已經開始準備後面的大鵬灣鐵人賽。有人開始游泳,也有人開始學游泳。」

此外,還需要擔心的則是公眾輿論的壓力。對身心障礙者來說,不可預測的危險是很大的變數。一旦有身心障礙者受傷,撞車甚麼的,一當新聞媒體曝光之後,社會輿論會怎麼看待身心障礙者。「當公眾你一句我一句,就有可能會形成錯誤的共識。」會否從此認定身心障礙者不應該參加運動賽事?反之,如果社會共識將身心障礙者運動視為理所當然,自然就沒有這層壓力。

「事後回頭去看,這一切都是成功,也是值得的。」姜義村笑說:「很多選手都在問甚麼時候還要一起練習,詢問未來還有沒有比賽。」甚至有身心障礙者揪老師一塊報名路跑賽。

身心障礙者運動表現

追求一個合理的環境

營造一個『動無礙』的環境,姜義村表示至少是十年的時間。十年期間,他希望最後的目標是帶選手去夏威夷參加KONA。「一個文化要改變需要時間,」他說:「如果很多人一起推,大家也都支持的話,或許十年之後,你可以看到所有運動賽會都是友善的,不會問你說是不是視障、是不是聽障、需不需要易讀的網頁。」

身心障礙者需要的是被認同,而不是被同情。打破過去『超障礙空間』,身心障礙者也有合理的挑戰,享受運動樂趣的機會。依照不同障礙情形及障礙程度,提供合宜的調整、輔助,任何運動身障者都能嘗試看看,沒有不能做的。一當身心障礙者前往運動毫無阻礙,那麼就能從運動中發覺熱愛與感受自我的價值。讓身心障礙者參與運動有多元的選擇,營造「愛運動‧動無礙」的優質運動環境。

「愛運動 動無礙」Together we move

文章出處/don 1 don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俄國86歲阿嬤成功征服非洲第一高峰!

2016-09-21
高齡故事戶外運動話題

俄羅斯人真不愧是當今地表最強的種族,想不到今年有一位87歲的俄國阿嬤安潔拉・佛洛貝耶娃(Angela Vorobyeva),成功征服非洲最高峰海拔5895公尺的吉力馬札羅山頂,並且打破金氏世界紀錄。事實證明了年紀不過只是數字的表象,只要有心年紀絕 對不是問題。

Angela Vorobyeva ©rt.com

安潔拉阿嬤就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因為看到了麥哲倫的故事,讓她對於探險與旅行這件事情十分的嚮往,所以看了許多探險家的故事,因為這樣的熱愛探險與旅遊,只有當人問到他未來想做什麼職業的時候,她都會堅定的回答,她想成為一個探險家

不過當她談到這次的攀登過程時,她說真的非常的辛苦,在第一天她們先是穿越過山林,到了第二天,耳朵開始出現耳鳴的症狀,到了第三天耳鳴的情況變得非常的 嚴重,當安潔拉阿嬤打算開口說話時,耳朵就會感到劇烈的疼痛,所以一整個禮拜下來,她都只能小小的聲說話。

Angela Vorobyeva ©siberiantimes.com

在這段時間也變得無法正常進食,只能藉由茶與一點點的蜂蜜來補充體力,再加上天氣的狀況也不是很好,他們一行人只能藉由早上天氣比較好的時候繼續路程,但是一旦進入雲層中,又會開始下雨,讓她們淋得全身溼透了。

可是安潔拉阿嬤從來都沒有想過要放棄,當人們問到她是怎麼攻頂的,她說,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我,我相信只要決定要開始,就一定會完成。

但是對於安潔拉阿嬤這次所打破的紀錄,她很謙虛地回答道,一開始我並沒有打算打破任何紀錄,我只是純粹想要爬吉力馬札羅山而已,不過現在的我感覺真的很奇妙,她也興奮到跟著嚮導們一起在山頂跳舞慶祝。

Angela Vorobyeva ©翻攝Youtube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年紀的考量,讓我們在做某些決定時卻步了,可是千萬不要被年紀給綁住了,就像安潔拉阿嬤說的年紀愈大,越要展開自己身命的旅程,讓自己有更多的機會好好的去看看不同世界,去體會不同的故事吧。不要再用年齡當作藉口,有的時候生命不就要勇敢一回嗎?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5K
  • 瑜伽動作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