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小心!如果運動後這樣補水反而會傷害身體
1
小心!如果運動後這樣補水反而會傷害身體
2
運用滾筒掌握自我肌筋膜放鬆的5種技巧練習
3
居家親子體適能:四肢發達,頭腦不簡單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小心!如果運動後這樣補水反而會傷害身體

2020-01-03
話題 保健 觀念 生活 運動恢復

隨著運動風氣盛行,許多人會開始積極運動健身,可能為了瘦身,或是擁有更好的體態來展現曼妙身姿。但是,在運動過後,往往大量的出汗與容易口乾舌燥。因此,有許多人會在長時間運動後,開始大量喝水這種的方法來緩解口渴以及補充水分,但是,到底怎樣喝水才正確?

小心!如果運動後這樣補水反而會傷害身體

運動增加代謝,出汗使人體缺水

相較於靜止的狀態,人在運動時的代謝率會增加10~20倍,並且消耗大量的能量用於進行活動,並隨之產生大量熱能使體溫升高。人體藉由大量出汗來散熱,也使得體內消耗了大量水分,在一般人只有感到口渴或口乾時才會喝水,身體呈現水不夠的狀態下,很容易變成缺水狀態,因此才想要大口喝水。然而運動後身體會產生缺水現象,有些人想要快速解渴,就會想要用一飲而盡的方式來喝水,但這樣補充水份的方式,其實會容易損傷胃腸,讓胃膨脹或使胃腸道的收縮,造成肚子痛或胃痙攣等現象,而有潛在的心血管疾病的人會增加心臟的負荷量。

©aamped.tripleready.com

運動怎麼補水比較好?

當長時間或劇烈運動後,最好先喝一點水就好(不超過50毫升)或漱口,等脈博心跳數恢復正常,約120次/分鐘以下後再補充約150毫升的水分 ,而且每次補水,之間的間隔至少要10分鐘。或者,也可以採取再運動中少量多次的飲水方法,每15~20分鐘喝約150~200毫升的水,總喝水量不超過每小時600毫升,這樣喝水能夠保持人體水分平衡,又不會因為喝水增加胃腸和心臟的負荷。此外,也有些民眾會採用運動前喝水的方法,在運動前1~2小時,補充約300毫升的水分,保持水分平衡。

保持體內電解質平衡以及補充電解質

當運動後,身體除了缺水外,還會流失鈉、鉀、鎂等各種電解質。為了保持體內電解質平衡,建議在水裡加一點鹽變成淡鹽水,來補充些微的電解質。有些人會挑選可以補充電解質的市售飲料,但其實可以注意其瓶身的標示是屬於「高滲透壓」、「低滲透壓」,或「等滲透壓」,這三種飲料中的電解質和糖類的比例不同,也會造成民眾細胞的感受不同。像是流汗時細胞缺水,使細胞處於萎縮,而含有高葡萄糖濃度和糖分的高滲透壓運動飲料,喝多反而會讓水分從細胞流失,造成更渴的感覺。

保持體內電解質平衡以及補充電解質

而低糖低鈉的低滲透壓飲料會讓細胞可以快速吸收水分,但喝多也會使細胞過度膨脹,因此建議最好還是喝淡鹽水。若要選擇喝高滲透壓或低滲透壓運動飲料,建議都要兌一些白開水(水和飲料的比例約3:1但實際要視濃度調整),讓濃度變為等滲透壓,在補充電解質之餘,也不會讓細胞有過度的負擔。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用滾筒掌握自我肌筋膜放鬆的5種技巧練習

2018-12-05
運動恢復運動傷害肌肉痠痛伸展保健知識庫

在健身房訓練前後你都用什麼來放鬆肌膜呢?一般來說大家最常用的就是瑜伽滾筒也稱為泡棉滾筒。採用滾筒來進行自我肌筋膜釋放拉伸(self-myofascial release簡稱SMR)的這項技術,是一種簡單又方便的技巧,它能有效率的放鬆我們的肌筋膜外,還能提高身體的靈活性、肌肉恢復與運動效率;並能透過滾筒來按摩身體的軟組織,改善循環和舒緩疼痛。

運用滾筒掌握自我肌筋膜放鬆的5種技巧練習

為何要採用SMR

自我肌筋膜釋放(SMR)技巧除了可以使用泡棉滾筒之外,也能使用包括按摩球或是滾棒等等的輔助器材。泡棉滾筒的密度、表面結構甚至軟硬度都不盡相同,但無論你選擇哪種工具來做按摩放鬆,SMR都會關注身體中的神經和筋膜系統,這些系統可能會受到不良姿勢,重複運動或功能失調運動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就需要透過它們讓肌筋膜變的更為柔軟,進而讓被包覆在內的肌肉放鬆,增加肌肉內帶氧血液的流動,另外,透過按摩軟組織能破壞沾黏,讓肌筋膜恢復至有彈性的狀態,經常運用自我肌筋膜放鬆,會讓筋膜恢復平滑、改善循環與減輕疼痛,同時,增加整體的活動範圍。

透過SMR按摩軟組織能破壞沾黏,讓肌筋膜恢復至有彈性的狀態。

SMR的好處

 1 糾正肌肉不平衡。
 2 讓肌肉適度放鬆。
 3 改善關節活動範圍。
 4 改善神經肌肉效率。
 5 減輕疼痛和改善組織恢復。
 6 抑制/降低觸發點靈敏度和疼痛。
 7 減少神經肌肉高滲性。
 8 提供最佳的肌肉長度-張力關係。
 9 減少壓力對人體運動系統的整體影響。

滾動為何會產生放鬆?

我們把滾筒放置於肌肉下方,再利用身體自身的重量施加壓力,慢慢的滾動就能對肌筋膜產生效果,透過這些滾動的工具施加應力於筋膜上,會促使肌肉纖維適度的擴張並恢復循環,若肌筋膜發生沾黏現象,就會限制肌肉的活動範圍,並向下延伸到身體數百萬計的肌原纖維和肌節,而影響到肌肉纖維的擴張。

知識便利貼|肌肉結節: 
結節又稱為激痛點,是存在於肌肉纖維內的疼痛小點,會產生結節主要是因為肌肉的收縮單位-肌節(sarcomere)過度使用,或者是長期處於縮短的狀態造成血液不流通所造成。必須要利用滾動工具來直接按摩結節鬆開肌節,讓身體血液恢復流通並減緩疼痛。
(資訊來源:維基百科)

滾筒的重點技巧

自我肌筋膜釋放(SMR)技巧適合在靜態或動態拉伸活動之前進行,以提高組織在拉伸活動期間延長的能力。我們可以採用慢慢滾動的方式找到激痛點,並稍為按壓30-90秒減少不適的感覺,在練習期間保持核心穩定性非常重要,接下來就教大家幾個比較常用的放鬆姿勢與技巧。

資料來源/draxe、barbend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居家親子體適能:四肢發達,頭腦不簡單

2017-05-18
居家親子體適能兒童親子運動體適能保健知識庫

在與小朋友玩遊戲的過程中,有時候孩子的反應總是慢半拍?其實,這些都是身體協調性以及反應力不足的關係。發展身體協調性對小朋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動作,因為可以讓孩子的身體姿勢和心理狀態、自信心都有大幅提升以及好的發展,也會影響孩子對人的開放態度及對陌生情況的反應,而以不同動作訓練關節協調性的遊戲,都可以幫助孩子維持良好的姿勢,以及增進四肢活躍度。

以下這四種親子體適能遊戲,都可以促進孩子的手眼協調以及增加身體四肢的肌力。

 1  人體籃框

這個動作可以訓練到孩子的協調性、專注力和創造力。

步驟1:首先,大人將身體模擬成籃框,雙手向前圍成一個圓形。
步驟2:再用口令請小朋友將小皮球投進來,過程中,大人可以隨時將圓圈換位置,或是左右搖擺來增加趣味性。

四肢發達,頭腦不簡單—人體籃框

 2  小小馬戲團

這個動作可以訓練到手眼協調性與專注力。

步驟1:​首先準備幾個小沙包或是小球,與孩子一起往上丟。
步驟2:丟上去的同時可以轉圈圈或是拍手1-3下,等物品落下來時再接住。

頭腦簡單,四肢不發達—小小馬戲團

 3  漂浮太空船

這個動作可以訓練到孩子的平衡感、專注力以及手眼協調。

步驟1:​首先,準備一顆氣球,用繩子將氣球綁住。
步驟2:請小朋友將氣球向上踢高,如果想增加困難度,可以把繩子拆掉,並且連踢10次不落地。

頭腦簡單,四肢不發達—漂浮太空船

 4  躲避球

這個動作可以訓練到小孩的敏捷以及協調性。

步驟1:首先,準備小顆紙球或是小皮球,再準備繩子或是膠帶貼在地面的中間上。
步驟2:大人與小孩分別站在兩邊,看誰當進攻者丟球,防守者盡量閃躲不要被球打到。

頭腦簡單,四肢不發達—躲避球

動作設計與指導 群康彼拉提斯
動作示範 親子瑜珈講師—黃若婷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