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跑馬拉松不渴也要先喝水﹖ 科學研究推翻這個說法
1
馬拉松補水
跑馬拉松不渴也要先喝水﹖ 科學研究推翻這個說法
2
2018年8大跑步趨勢
3
NIKE SWIFT田徑服裝進化史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馬拉松不渴也要先喝水﹖ 科學研究推翻這個說法

2020-01-06
知識庫 跑步 飲食 耐力運動 馬拉松 鐵人三項 單車 觀念 運動補給

在馬拉松、自行車、鐵人三項等耐力運動的賽場上常聽到一句老話:「在感到口渴之前先喝水」,現在這句話已不再適用。以往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的建議是在運動過程「盡可能飲水」、「取代運動中減輕的體重」或「隨意飲用」,但現在都已被「依據口渴程度飲水」的建議所取代。

馬拉松補水
跑馬拉松不渴也要先喝水﹖ 科學研究推翻這個說法

根據口渴程度飲水

這方法簡單得令人難以置信,但根據科學證據顯示,口渴的感覺事實上可以保護你免受飲水不足或飲水過度的風險,特別是在長時間運動過程中。此外,國際田徑總會(IAAF)與國際馬拉松醫學指導協會(IMMDA)皆建議,如果你沒感到口渴,建議不要強迫自己喝水。目前已知,「根據口渴程度飲水」與「飲水預防體重流失2%」兩種方法對運動表現同樣有效。

先說後者:有關運動中脫水和表現關聯性的的研究顯示,如果水分流失小於體重的2%,這種輕度脫水不太可能妨礙運動表現;大量的液體流失對大部分運動員(非菁英運動員)來說,則可能導致運動表現下滑。因此,專家建議將水分流失限制在體重的2%以內。

有關前者「根據口渴程度飲水」,一份加拿大的研究可以佐證。研究發現自行車手根據口渴程度而飲水的表現,優於「不渴」或「過渴」時飲水的表現,也就是說,在沒感覺口渴時喝水,不會為你帶來任何好處。再者,依據上一段研究結果,輕度脫水(少於2%體重)不會影響運動表現或健康,因此補充運動中「所有」流失的汗水,並不會對運動表現有益。

運動喝水
研究顯示,在沒感覺口渴時喝水,不會為你帶來任何好處

運動中要喝多少水﹖

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以往沒有提供關於飲水量的具體建議,因為每個人的排汗率與汗水成分,可能依據運動強度、持續的時間長短、健康程度、耐熱性、海拔高度、熱量和濕度而有所不同。

不過,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計算,透過在運動前後測量體重,藉由排汗計算出流失的液體,然後確保水分流失不超過體重的2-3%(但在寒冷環境中,可能更能承受超過2%的脫水狀態)。

體重計
每次訓練都必須監控自己的體重,以體重增加或減少作為運動中喝水量的參考依據

流汗率計算

跑步前後體重差(g)+ 液體攝入量(g)= 流汗量(g)
流汗量 ÷ 跑步時數(hr)= 每小時需補充的液體量(g)
每小時需補充的液體量 ÷ 4 = 每15分鐘需補充的液體量(g)

e.g. A跑者跑前體重61公斤,跑後60公斤,跑步時攝取680克液體
61,000g - 60,000g + 680g = 總排汗量1,680g
1,680g ÷ 2hr = 每小時約補充840g(或少於840g)的水或運動飲料
840g ÷ 4 = 每15分鐘約補充210g(或少於210g)的水或運動飲料

要注意的是,每次訓練必須監控自己的體重,如果在訓練過程或比賽中體重增加,代表飲水過量;如果體重減少2–3%以上,那就該增加液體攝取。此外,運動前後檢查尿液顏色也是檢視水合狀態的好方法,若尿液顏色為「非常淡黃」或「淡黃色」,表示處於最佳水合狀態1%內。

資料來源/莫克文化出版《運動營養完全指南》 、《完全跑步聖經》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年8大跑步趨勢

2018-02-09
馬拉松觀念跑步話題

2017年世界各地的跑步趨勢依舊維持在跑者們的熱情之中,其中也發生了不少奇蹟,包含台灣超馬選手陳彥博征服了亞馬遜叢林230KM, 榮獲第三名佳績以及由美國主辦的芝加哥和紐約馬拉松,幾十年來第一次有美國運動員在這兩場賽事中獲得冠軍榮耀。這麼多令人興奮又感人的消息中,2018的跑步圈又會有什麼新奇的趨勢呢?為此,世界知名雜誌Runners World做出以下8個有關2018的跑步趨勢、現象、事件的預測,一起來看看。

2018年8大跑步趨勢

 1  美國女子長跑選手將可能贏得波士頓馬冠軍

2017紐約馬的女子冠軍是來自美國的長跑選手Shalane Flanagan,也是2017年美國跑步圈的亮點之一。緊接著,Shalane Flanagan也準備參加2018年的波士頓馬的比賽,不只是她,其他像是Jordan Hasay、Molly Huddle、Sara Hall、Desiree Linden、Serena Burla和傳說中Deena Kastor都將出賽,或許她們能再為美國奪下女子選手的冠軍。

為什麼會這樣推測呢?Runners World的總編表示:2017年美國女子選手的跑步實力是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經過今年的紐約馬奇蹟,她希望能看到一位美國女子選手加冕波士頓冠軍。

美國的長跑選手Shalane Flanagan ©wbur.org

 2  客製化跑鞋

Runners World的裝備和訓練編輯表示:這兩年客製化的跑鞋市場是越來越競爭,幾乎每一個品牌都有了這樣的服務,但幾乎沒有一家公司在不犧牲性能的前提下做出一雙完善系統的鞋子。雖然現在已經看到了一些實驗上的重大突破,但仍然期待能看到能生產一款真正為跑者個人需求製作的跑鞋。

 3  新的可穿戴設備代表著新的數據浪潮

2018年,智慧型手錶和健身追蹤系統將變得更加精確和功能強大,從具有的有限功能輔助設備轉移到全面的數字教練,你可以在跑步、騎自行車,甚至是游泳的時候配戴。市面上的幾大心率表,他們都具有防水、儲存音樂,與第三方應用程序連結、測量心率,追蹤各式各樣的活動等等。 此外,這些手錶還配有更進一步指導訓練方案,例如:今天該做什麼肌力訓練?伸展方式等等,這些對於跑者來說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4  適當的恢復是訓練的一部分

2018年開始,更多的跑者會明白適當的恢復是訓練的一部分,這不是逃避訓練。而是休息的日子值得被關注,它是唯一一個可以讓跑者的身體可以徹底恢復和繼續向前的方法,並讓自己適應更多的跑量以獲得健康效益。今年11月贏得紐約馬冠軍的Shalane Flanagan在2017年初時,因背部受傷而迫使她得完全休息。當休息過後,她感覺自己恢復了活力,同時,在紐約馬賽上,也是她職業生涯中成績最好的一次。 另一位美國馬拉松常勝軍Sara Hall則分享好的營養和睡眠習慣是她成功的一部分,因為休息的時候身體並不會停下來,而是反彈回來,為更多的準備做好準備。

好的營養和睡眠習慣是訓練的一部分

 5  2018年會看到女性長跑選手的崛起嗎?

回顧歷史以及過去的幾年中,我們已經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包容、競爭,以及城市跑者的人數激增,而近年,有更多的女性跑者不斷湧入跑步社群,她們甚至主導了整體跑步數據;女性與女性間的相互鼓勵也造就了更好的成績。如果要問2017年女性跑者帶給跑步圈的影響是什麼?Runners World的副總編Marissa Stephenson認為是女性賦權的崛起,女性主導的多元化組織已經蓬勃發展。像美國黑人運動聯盟BLACK GIRLS RUN今年成立的8年的時間,目前約有超過200000個成員,以及國際女性跑步社區Voltwomen也有四年的時間了,就上述的情況來看,2018年的女性跑者會越來越多,大家聚集的力量也會越來越廣。

 6  DIY跑步將變得更加流行

自2014年以來,美國路跑人數每年都在下降。儘管要到2018年3月才會公佈2017年的數據,但Runners World認為這種趨勢還將繼續。在美國,2017年的第一名比賽竟然是Peachtree 10K的娛樂賽事,而紐約馬拉松這類型的大型賽事的整體成績卻有明顯下降的趨勢。
同時,所有跡象顯示,有越來越多的跑者選擇非正式、低調的商業活動,更喜歡與跑團跑友一起在跑步結束後從事其他有趣的活動。這些DIY跑步活動不僅能降低成本,更容易配合繁忙的日常生活,讓過去想跑卻沒有時間的人們來實現他們的願望。

 7  籃球短褲將再次被接受

無論男女,這幾年都非常流行穿著緊身褲跑步,但早期,其實最受歡迎的是籃球褲,無論你的身材高矮胖瘦,只要穿上當季最帥氣的籃球褲,則看起來相當強壯。但從去年開始,在時尚圈裡,寬褲也漸漸回到潮流的尖端,不論長短,許多人開始加入寬褲管的系列,也因此,Runners World的數字編輯Paul Snyder認為明年穿著籃球褲跑步的趨勢會逐漸上升。

 8  馬拉松世界紀錄將不堪一擊

2017年另一個最夯的話題就是有沒有選手能夠在2小時內跑完全嗎?Nike投入大量研究資金,希望用高端科研探討人類可否突破這兩小時的界限,並在2017年5月6號至8號,在意大利的Monza一級方程式賽車場嘗試創造紀錄。結果里約奧運金牌的肯亞名將Eliud Kipchoge最終以2小時25秒率先回到終點,未能如各界預期打破2小時障礙。接下來就開始有許多人在問:「這樣的紀錄有可能在2018年被打破嗎?」有學者表示不會太快!雖然選手穿著這些高科技,但我們無法盡情享受這一刻,即便真的打破了紀錄,卻因為穿著了這個高科技而讓人們懷疑自己看到是否是真實的畫面。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 SWIFT田徑服裝進化史

2016-08-15
NIKE服裝奧運里約奧運跑步話題

為了在賽場上爭取冠軍,每0.01秒對運動員來說都非常重要,這也是為何Nike一直致力於“ 整體速度系統”的創新來排除干擾因素,幫助運動員全神貫注於比賽本身。追溯自1996年,Nike發現緊貼身體的紡織材料能夠有效降低空氣阻力,並將這一理論付諸嘗試。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Nike’s Sports Research Lab)的科學家與空氣動力學家們攜手於2000年為雪梨的運動盛會推出了第一代Nike Swift田徑服裝,並在之後持續推出進化科技裝備至今。

2000年雪梨奧運第一代Nike Swift田徑服

Nike Swift Suit田徑服裝為在雪梨舉辦的運動盛會打造,主張應用劃區域的空氣動力學(aerodynamic)科技,根據身體不同部位的動作與速度,選用不同的材料與織物。此服裝還採用了連身帽設計來進一步降低空氣阻力。

於雅典舉辦的運動盛會時,Nike再度優化2000年的Swift Suit 田徑服裝,採用當時最新的Nike創新科技來製造更輕盈、更透氣的一代。

NIKE 2004年雅典奧運的田徑服

Nike為在北京舉辦的運動盛會推出的Nike Swift Suit田徑服裝系列,讓運動員可以客製他們想要在場上穿著的裝備,並同步提升空氣動力學在身體關鍵部位的優勢。全新款式的剪裁更加貼身,背後使用Aerographics散熱系統,並盡可能減少服裝接縫。Nike Swift手套、臂套等疾速短跑裝備也使用了凹狀形狀面料,有效降低空氣阻力。

NIKE 2008年北京奧運的田徑服

Nike在於倫敦舉辦的運動盛會前,隆重推出Nike Pro TurboSpeed系列服裝。此系列透過AeroSwift結構以及劃區域的空氣力學來優化Nike Swift科技,大幅度降低干擾與阻力。其服裝再次實踐了Nike對永續發展的目標,82%的服裝材料為回收再利用的聚酯纖維紗線。

NIKE 2012年倫敦奧運的田徑服

Nike最新 Nike Vapor田徑服裝系列優化了Nike AeroSwift科技,簡化服裝結構來降低裝備重量。

NIKE 2016里約奧運男子田徑服

Nike Vapor田徑服裝系列借助更先進的生產技術,將擁有透氣工程網眼並往四周延展的編織布料與Nike AeroBlades科技融為一體。Nike AeroBlades能夠引導運動員身體四周的空氣流動,將Nike田徑裝備的抗空氣阻力性能提升到全新高度。

NIKE 2016里約奧運女子田徑服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2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