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方法五花八門,除了規律運動、飲食控制外,也有傳出泡熱水澡能消耗卡路里。根據研究發現,其實每天適當的曬太陽,可以幫助BMI下降。雖然這個方法在網路上流傳,但實際效果還是因人而異,不過,如果想減重但又比較懶的人,或許可以嘗試看看。
當進入冬天時,會變胖的現象幾乎每個人都會有相同感受,因為天冷,導致人們食慾大開,加上又需要熱騰騰的食物來保暖,通常都會在不知不覺間吃下含有高熱量的食物。然而天冷的關係,導致人體活動量下降,在這樣的影響下,往往一個冬天的過去,都會發現自己默默增加了5公斤的體重!但是,除了上述2種因素,其實體重的變化也與陽光有關。
太陽曬不夠會變胖是因為陽光會影響人體睡眠和晝夜節律,然而以上2者都會影響體重調節。根據美國研究減重團隊表示,為要了解陽光與睡眠、體重的關係,他們找了26名的男性和28名女性來作進行實驗。每個人的手腕都配戴著儀器,以測量 7 天內的曝曬在陽光下的程度,再比較睡眠持續的時間,除機器的配戴外54名的受試者按照平時作息一樣生活。透過數據發現,每天越早曬到陽光的人,身體質量指數(BMI)越低,而每天越晚曬到陽光的人,身體質量指數就越高。研究發現,每天早上曬20~30分鐘的太陽,可幫助身體質量指數下降。但如果要利用曬太陽達到瘦身的作用,則需要曬到 500 照度(Lux)的光線,而現代人幾乎都喜歡待在室內裡,像是一般家庭書房的光線約為 300 Lux,而戶外自然光通常為 8,000 Lux(陰天)~ 100,000 Lux(烈日)。
關於在冬天時,會讓人出現食慾大增的其中一個原因和維他命D低下其實有關。因為人體在缺乏維他命D的狀態下,會引發冬季憂鬱。而人們通常在憂鬱和不快樂的情緒中會用大吃來紓壓,這就解釋為什麼人在冬天會食慾旺盛了。所以避免自己在冬天增加過多的體重,把握太陽出現的時間外出走動,好讓身體曬一下太陽除寒氣外,也讓皮膚吸收足夠的光線,以分泌足夠的激素讓身體機能維持正常的運作,但要記得做好防曬工作再外出曬太陽。此外,也可以透過飲食或是保健食品來補充維生素D。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livestrong.com
責任編輯/妞妞
隨著年齡增長,是否覺得體型越來越橫向發展?當年過30時,感受到代謝比之前還差,直到面臨中年發福,體態日漸變寬,每次洗完澡照鏡子,總讓你忍不住感嘆青春不再?根據營養學專家表示,不管是年輕族群中老年人,其實想解決中年發福,其實只要吃對食物且日常保健謹記幾個小技巧,就能搶救下滑的基礎代謝率避免發胖。
為什麼許多人在步入中年後容易發福呢?根據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王進崑教授表示,其實這與人體基礎代謝率在25以及30歲後,會隨著年齡逐步降低有關,是非常自然的現象。雖然每個人體質不一樣,但普遍來說,當年過40、50歲後,在基礎代謝率下降的狀況下,身體耗能會慢慢減少且在基礎代謝率下滑下,民眾更容易伴隨有手腳冰冷、疲倦、提不起勁的問題,連帶使運動及活動量跟著下降。在此情況下,一旦吃下肚的多餘熱量沒辦法被身體有效消耗、利用,便會以脂肪的形態儲存於體內,同時也就容易導致民眾陷入明明吃的不多,但身材卻仍橫向發展的窘境。
至於具體而言該怎麼做才對?首先應培養規律的體能活動,對於40至50歲的中年人來說,想要培養運動習慣,不一定要非常激烈。其實,只要養成每天專心健走30分鐘,到微微出汗地步的習慣,就是有效幫助活化細胞、促進新陳代謝速率維持或往上的好方法。除了加強體能活動量外,學會聰明吃,避免腸胃難消化、利用富含精緻糖、經油炸烹調,容易轉化成脂肪儲存的的垃圾食物,吃對營養素更是關鍵。現代人之所以容易變胖,主要與民眾生活步調忙碌,經常忽視早餐的重要性,省略不吃。
中午又因為忙於工作、午休時間短等因素,隨便吃、吃的少,而到了晚上,為彌補一整天的辛勞,反而狂吃大魚、大肉、油炸等精緻食物當大餐有關。在缺乏運動,三餐飲食比例又分配不均的情況下,自然容易越來越胖。避免上述情況發生,民眾到底該怎麼做才對呢?根據王進崑教授分享自己多年來早、午、晚餐的分量分配原則,提供給大家參考:
早餐:8分飽。早餐吃的飽、吃的好,能讓身體有足夠能量與營養素,應付一天活動所需。
午餐:6~7分飽。午餐7分飽,能避免下午因血糖飆升而昏昏欲睡的情況發生。
晚餐:4~5分飽。除了能讓腸胃有足夠時間休息,也能避免吃下肚的熱量,因晚上缺乏消耗而轉化成脂肪。
根據王進崑教授也提到,對於步入中年的朋友來說,提升身體肌肉量,更是幫助身體燃燒更多脂肪的關鍵。因此進行適度的肌力訓練,並正確補充蛋白質也很重要。一般而言,正常成年人每日蛋白質的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1公克蛋白質」,也就是說體重60公斤的人,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為60公克。不過,由於人體腎臟每次吸收、利用蛋白質的分量相當有限(一餐蛋白質不宜超過25公克),故這60公克的蛋白質可不能一次集中於一餐吃完。 所以,如果想有效補充蛋白質來發揮增肌減脂的益處,以60公斤成人,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60公克來說,應以1:1:1的比例,分配為早午晚餐各20公克為佳。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