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拉松賽道上破三是許多嚴肅跑者努力多年的目標,那你有想過在跑步機上50K破三嗎?墨西哥裔美國超馬選手Mario Mendoza上個月以2小時59分03 秒創下50K跑步機的世界紀錄,將原紀錄推進46秒。讓人驚訝的是,他並沒有因為跑跑步機而多一點舒適待遇,反倒選擇沒空調、越跑越熱的體育館作為破紀錄場地。
現年33歲的Mendoza現居於美國奧勒岡州,兒時在移民父母的墨西哥文化中長大,他身為一名跑者、牧師以及演講者,擁有豐富的越野跑及超馬經歷。自2013年起,他5次獲得美國越野跑國家冠軍、4次獲選為美國田徑協會(USATF)年度最佳越野跑選手、3次獲得世界錦標賽上的美國頂級跑者殊榮,並在年度超馬跑者排名第九。
這次破世界紀錄計畫主因Mendoza想透過改寫美國超馬運動員Michael Wardian在2015年創下的50K跑步機世界紀錄(2:59:49),幫一個青年俱樂部募資。計畫就在位於奧勒岡州的馬德拉斯高中體育館舉行,當Mendoza完成50公里,將雙腳踩上跑步機兩側,他受到館內數百名學生熱烈歡呼,他創造了歷史、也如願以償籌集了四千多美元。
破紀錄後,Mendoza受《跑者世界》訪問時表示:「讓我感到緊張的是體育館裡沒有空調,所以我知道會越來越熱。雖然,我可以選擇在比較舒適的冷氣房裡做這件事,但冷氣房打破世界紀錄有點愚蠢。而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為這些孩子做些事,例如向他們展現做一件大事時需要什麼。」
在學校管理員的協助下,Mendoza從2019年秋天就開始為這次計畫準備。要破世界紀錄,他必須以每英里5:45(約每公里3:34)的配速完成,這對於過去7年在美國越野跑界經歷豐富(請見本文第二段)的他來說,這並不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不過Mendoza仍戰戰兢兢地準備。他混和了戶外與跑步機訓練,在室內時,他嘗試各種不同方法,例如遮蔽螢幕讓自己看不到距離和配速,不過他很快了解到,遮蔽螢幕讓他花更多心力去猜測目前配速,因此最後選擇不遮蔽。「我一直在測試所有可能出錯的地方,例如體育館電源中斷或需要上廁所,儘管如此,我知道自己至少有機會達成。」
Mendoza要等寒假結束後執行計畫,於是他和學校訂了1月14日這天。到了當天,午休時間全校的人都跑來觀看專家在體育館中測試跑步機皮帶,即便之前已嘗試過許多可能錯誤,但是測試發現,儘管將速度設為每小時11英里(相當於每公里配速3:23),皮帶仍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加速到達這個速度。「當下我笑了一下,心想著『動起來吧!跑步機』這台跑步機加速時間約400公尺,所以我不得不在階段配速下降到3:35之前,用3:21的配速來彌補這一點。
無論如何,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整個下午,學校都輪流開放一些班級來為Mendoza加油,而他的妻子一整天都待在這陪伴他,不只是精神支持,妻子更負責當他的補給員,在50K中補了6瓶營養補給品。
在2小時59分03秒的那瞬間,跑步機顯示50公里,Mendoza雙腿跳上機台兩側呆站了數秒鐘,雙手握住手把以免身體跌落,此時,他周圍的學生們瘋狂歡欣鼓舞著。然而Mendoza事後表示:「我試圖想破2時59分,只可惜,當下我的大腿後側開始抽筋,雙腿再也無法前進。」
近兩年,許多運動員穿同一系列內嵌碳纖維板的厚底跑鞋打破世界紀錄,然而Mendoza是在沒有碳纖維板加持下完成的,他選擇穿了新款的Brooks跑鞋。他表示:「我真的很自豪,因為這雙鞋沒有碳纖維板,所有破紀錄都與此有關,這讓我覺得我仍然可以繼續努力。」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跑步的數據指標多樣,對於習慣配戴跑錶的跑者來說,除了配速之外最著重的多是心率,但其實還有其他數據對你的整體表現都相當重要,「步頻」就是其一。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步頻,無論對跑步表現、跑步效率、受傷風險和恢復能力都有正面影響,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通用 180 步頻,也不是每個人都該跨出大步。本文讓你了解為什麼要注意自己的步頻,以及如何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步頻。
在跑步中,步頻定義為每分鐘跨出的步伐總數,簡單來說,就是 60 秒內雙腳踩地面的次數。我們跑步的速度等於步頻乘以步幅,因此,如果想跑快一點有兩種選擇:一是增加步頻,二是增加步幅(腳跨出去的幅度加大),而兩者也決定了你的速度。
一般跑者的步頻多在 170-190 之間,而運動生理學家丹尼爾(Jack Daniels)博士曾觀察田徑場上精英選手後提出,長跑時步頻應在每分鐘 180 次以上。但每個人真的都通用這個數字嗎?優秀的跑者通常比初階跑者有較高的步頻,頂尖馬拉松運動員的步頻通常在 180 次以上,而多數跑步新手約在 156 到 164 之間,由此可見,步頻的多寡確實跟速度有關。
雖然步頻影響速度,但不是單靠加高步頻就能解決速度問題。步頻取決於你的跑齡、跑步能力和身體結構,例如較高的跑者自然會有較低的步頻。
不是每個跑者都要有相同步頻,一些跑者可能以增加步幅提升跑步經濟性(即跑步效率,概念是在固定速度下穩定跑步所消耗的攝氧量,攝氧量越少表示跑步經濟性越好);另一些跑者可能增加步頻達到同樣的跑步經濟性。相反地,當你透過提升速度、肌力和協調能力成為更好的跑者時,步頻可能就會悄悄地發生變化。
要知道自己的步頻有很多種方法,最簡單是用碼表計時 1 分鐘、自己算步數;而現在跑錶風行,如果你手上有配戴,那麼直接看跑錶或連結 App 的螢幕顯示就相當清楚。你可能會問:為什麼要檢視自己的步頻呢?我們列出3大原因。
1. 避免過度跨步
過度跨步是跑者常會犯的嚴重錯誤。當步頻低、步幅過大,腳掌過度跨到膝蓋之前落地時,腳掌著地點容易落在腳跟,也會形成剪應力(Shear Stress),而剪應力是造成膝關節受傷的主因,也成為阻止你向前的力量。 為了避免傷害發生,可將腳掌著地位置更靠近身體重心(約落在臀部正下方),同時增加步頻;但就長遠來看,你應該解決的根本原因是增加腿部肌力。
2. 改善跑步速度
「多樣性」是改善的關鍵。你可以使用步頻當作訓練的指標,用高或低不同步頻來跑課表,使身體對各種運動刺激作出反應。隨著時間,你將發現肌力、協調性和速度都默默地提升不少。
3. 發現需要改進的地方
步頻可做為跑步的診斷工具。比方說,在長距離跑步中,你會感到疲累並影響跑步技巧,大多數情況下你不會注意到這些變化,因為身體會試圖維持同樣的配速。如果跑步時試著專注在步頻,將會發現當你開始疲倦時,步頻可能自動往下降,這表示你的跑姿無法維持夠長的時間,需要增加一些多樣性的訓練來改善。
總而言之,如果你想成為一名更好的跑者,應該先增加訓練的多樣性來改善步頻,而不是盲目地改變步頻只為了達到預期數字。相反地,我們應該利用步頻來監測自己跑步的問題,只要聰明地使用,步頻將是一個強大且實用的監測工具。
資料來源/POLAR, 《跑者都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