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S亞瑟士秉持著「健全的精神寓於強健的體魄」品牌理念,在跑鞋的專業領域中持續深耕。發現年輕跑者對跑步的需求不只在於跑鞋的性能,還有運動過程中產生的趣味性。因此,於3/13(五)隆重推出以輕盈Q彈的趣味感為主打特色的全新跑鞋NOVABLAST,並提出 「彈出你的跑步節奏」為主軸。因為,ASICS亞瑟士相信,跑步並不是枯燥乏味的運動,其中的節奏韻律更是能夠提升跑者愉悅感,並且點燃運動熱情。
全新中底科技FLYTEFOAM BLAST是NOVABLAST帶來趣味感的關鍵因素。該款中底採用凹陷式設計,以彈跳床為靈感,提供跑者輕快的彈跳力。幫助他們在跑步過程中找到節奏韻律感,同時享受極速奔馳的速度感。NOVABLAST更實現了輕量化的設計,鞋子重量僅為275克(男款27cm)/225克(女款24cm),而FLYTEFOAM BLAST中底同時能為奔跑中的每一步提供更有力的回彈。
除中底科技外,NOVABLAST的鞋面採用單絲纖維網布,具有良好的透氣性。不僅柔軟舒適,且具有強韌支撐力,能提升跑步過程中優異的包覆性。NOVABLAST鞋底則採用超耐磨AHARPLUS橡膠,有效提升耐穿性,大大延長跑鞋的使用壽命。
在外型上,NOVABLAST設計活潑亮眼。主打款以百搭黑色為主色,並點綴亮眼藍色鞋帶,低調中卻不失個性,中底部分的一縷亮色鮮明更顯跑者的個人風格。時尚同時兼具亮眼的配色組合,NOVABLAST同時掌握跑鞋透氣性、舒適度等性能優勢外,更迎合現代年輕跑者的喜好,在奔跑中增添趣味元素,享受奔馳時刻,彈出你的跑步節奏。
因應NOVABLAST發售,ASICS 預計3月16日推出手機APP 「ASICS RUN MIXER」 供廣大喜愛音樂節奏的跑者下載,於跑步時打開APP即可將自己的跑步節奏轉化為一段音樂旋律,記錄下自己每次的跑步音樂,並可線上與朋友分享;同時台灣亞瑟士與線上音樂平台KKBOX聯手推出ASICS專屬音樂頻道,由ASICS人氣選手及跑者推薦跑步、運動必聽歌曲結合而成NOVABLAST 的專屬歌單,希望透過音樂提供跑者更多元有趣的跑步體驗。
ASICS NOVABLAST即日起於全台門市販售中,3/13(五)起於直營門市或官網購買NOVABLAST任一雙即可獲得KKBOX七日體驗序號(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ASICS RUN MIXER」預計3月16日開放下載。ASICS音樂頻道下載
資料提供/台灣亞瑟士
責任編輯/David
晚上睡多久對身體好﹖這個答案可能大家都會回答「7、8小時」。然而晚上睡多久對跑步、騎自行車等耐力運動好﹖可能連運動員自己都滿頭問號。根據發表於《運動醫學與科學》期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延長睡眠時間能提高耐力運動表現,更建議每晚睡覺時間超過8小時。
大家都知道睡太少對健康有害,它與體重增加、心臟疾病、憂鬱症等多種身心問題相關。至於睡眠與運動表現之間的關聯,許多研究已發現足球、籃球和網球等技術性運動在睡眠中獲得的好處,但對耐力運動是否有相同影響並不清楚。直到今年6月,終於有一項相關研究發表在《運動醫學與科學(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期刊上。
這項研究團隊來自澳洲和新加坡運動科學家,主要測試3晚睡眠延長對耐力運動表現的影響。研究人員招募了9名競技耐力自行車運動員和鐵人三項運動員,並讓他們進行一系列的耐力測試,同時控制他們的晚上睡眠時間﹕分為正常睡眠6.5-7小時;睡眠時間延長30%,平均每晚睡8.25-8.5小時;以及限制睡眠時間比正常減量30%,也就是每晚睡不到5小時。耐力測試部分,運動員們接受速度試驗,模擬在1小時長時間騎自行車中能否達到一定的踩踏數量。
與正常睡眠時間相比,僅兩晚的睡眠減量讓運動員的速度明顯變慢,減量後平均60.4分鐘完成,正常睡眠則58.8分鐘完成計時賽,運動表現下降了3%。另一方面,經過3晚睡眠延長之後,運動員的表現得到顯著改善,計時平均快了近2分鐘(正常時間58.7分鐘,睡眠延長3天後56.8分鐘),運動表現提升了3%。
值得注意的是,在運動員的運動自覺強度評級表中得到相同的評分,無論睡眠狀況如何,他們認為以上速度試驗同樣困難;然而,他們的情緒和「精神運動警覺性」(持續注意力和反應時間)都在較多睡眠時有所改善,並在睡眠減量時受到阻礙。
研究結論指出﹕累積睡眠時間之所以影響運動表現,是透過改變對運動自覺強度的感知力。換句話說,睡得更多,越能讓你在做更多或更強的運動時不會感受到更多痛苦。
研究作者、澳洲迪肯大學墨爾本分部博士候選人Spencer Roberts指出,雖然受試的自行車運動員在延長睡眠後運動表現有提高,但這期間他們的睡眠品質和效率稍微下降,這表示較少量的睡眠延長較可能成功(提升運動表現)。然而事實上,許多運動員的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即使是菁英選手,他們也因為忙於訓練和競爭,每晚睡眠時間通常不到7小時。
因此,Roberts建議生活忙碌時,與其在晚上勉強擠進更多睡眠,不如盡可能多爭取零碎時間小睡片刻,並將晚間睡眠延長作為耐力運動比賽的秘密武器。下一次參加目標賽事前幾天,試著將你的晚間睡眠延長30%,跑出個人最佳成績可能比以往更容易!
資料來源/Bicycling US,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責任編輯/Dama
身為前海軍,陳瑞龍原本就擁有強健的體魄。2008年,他在國防大學海軍指揮參謀學院同學的邀約下,參加了ING台北國際馬拉松比賽的半馬項目。他說,那時看到主辦單位發的路線圖後,湧出了不甘心的感覺,他認為自己應該有能力跑全馬才對。於是,不服輸的他在兩個月後報名參加了全馬賽。
陳瑞龍說,在跑全馬的過程中,他經歷了從來沒有過的痛苦。跑得累到用走的,但又怕被關門,只好使勁再度起跑,在起跑的那一瞬間全身痠痛又不聽使喚,就像七、八十歲的老頭似的。然而,跑到終點、領到獎牌後所感受到的快樂,讓他上癮了。他表示,這是藉由身體上的痛苦,得到心靈上的富足;經過努力付出後所得到的收獲,比平白無故得到的禮物,更令人感到快樂。
自從愛上跑步後,陳瑞龍就把雙腳當成交通工具。之前,他在基隆任職,而家在五股,休假時,他便沿台2線從基隆經淡水到五股,花9至12小時跑70公里的路程回家。有時,他也會晚上從基隆出發,沿台2線跑到礁溪,約莫在天亮時抵達,在那裡泡完溫泉後,再坐車返回。他還曾兩度從基隆花了三天的時間跑步到台中。
陳瑞龍認為,跑步時最需要的心理素質,是耐得住痛苦和孤獨,並享受其中;還必須要沉穩,按自己的節奏前進,若一直想要超越旁人或情緒起伏不定,都很難成為成功的跑者。而他在艦艇上待十多年的經驗,已讓他擁有熬得住寂寞、刻苦耐勞的特質了。
為了把時間留給自己,陳瑞龍在2014年9月退伍,並決定在這幾年內持續跑步,希望能跑得更遠、更長,但沒有任何設限。他說,這是給自己一個夢想,並花時間努力去實踐。
2015年8月,陳瑞龍完成了長達43天的第1屆2800公里環法超級馬拉松,為全球僅有的12位完賽者之一。在跑步的過程中,他經歷了許多身心上的痛苦,但他說:「還沒有痛苦到跑不動。」想要完成比賽的強烈欲望勝過了痛苦,讓他堅持到最後。
陳瑞龍說,跑步就是跑步,也不只是跑步。跑步是件很單純、很簡單的事,但只要享受過程中的痛苦和快樂,都會是生命的養分。跑步也可以被賦予意義,像是對超馬運動來說,當自己達成某個目標後,就具有承先啟後的作用,因為他人一旦看到成功的案例,就會想要挑戰;對社會來說,也可以藉由跑步來展現意志力,給其他人一些啟發和正面影響,算是回饋社會的一種方式。例如,他參加2014年東吳大學國際超級馬拉松24小時賽時,認識了一位負責翻圈數牌的學生,那位學生看到他這麼努力,也決定參加東吳大學的百人單車環島壯遊活動,後來還決定報考研究所,就是很好的例子。
2016年3月11日,陳瑞龍更從廈門跑到北京,開啟了一場《2300公里超馬追夢之旅》:從金門一水之隔的中國大陸福建廈門島出發,經江西瑞金、景德鎮、安徽合肥、江蘇徐州、山東沛縣、德州、河北霸州,穿越武夷山、越渡長江、跑越黃淮平原,歷經38天全程約2300公里,最終於4月17日抵達北京天安門廣場,著實令人佩服。他說:「(這場挑戰)對我而言不只是跑步,更是堅韌的生命旅行(strong mind trip),以及與同行好友相互扶持鼓勵的深刻情誼,完成後所帶給我的並沒有任何的歡愉與喜悅,留下來的反而是一種失去奮鬥目標的失落感,與過程中種種筋肉無盡痛苦深刻的記憶。多年後它將會是令我最懷念的部分,也是深入人生的記憶。」
此外,跑步對陳瑞龍來說,也是充實內心的方法。他說,藉由閱讀或是行萬里路,都可以充實內心,而他選擇行萬里路,用雙眼和身體去遊歷四方。在他還沒愛上跑步之前,就經常騎腳踏車去逛菜市場,看小販們認真生活的模樣。而現在,他跑在大街小巷上,只要看到有趣的人事物就會停下來,感覺就像在進行一場生命的旅行。
像是在台2線上,草里公車站附近的柑仔店,是他固定會買飲料補給的地方,通常他也會順便坐幾分鐘,跟店老闆阿嬤聊天,有一次剛好遇到節日,阿嬤就請他吃草粿和棗子。他也曾在淡水附近,看到一名國中男孩拿著望遠鏡在觀察木星,他停下來跟男孩攀談,還進到男孩家經營的檳榔攤,看到掛滿牆壁的各種昆蟲及螃蟹標本,讓人驚豔。還有一次,他在金山遇到一名來台灣騎單車的美國男子,兩人在便利商店前喝啤酒聊天後,便各自離開;沒想到,兩人又在淡水捷運站相遇,他便邀請男子到海產店用餐。他說,這種不必勾心鬥角的淳樸純真感情,實在令人著迷。
陳瑞龍表示,只要拋開束縛去冒險,就有無限可能;沒有什麼東西是丟不掉的,有捨就有得。他希望以自己的例子,激勵大家勇於追求夢想。
撰文/洪禎璐
攝影/鄧穎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