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主要是幫助抵抗病毒入侵,所以當身體免疫系統失衡,不管是太強或太弱,都會影響全身上下。有時可能會引起過敏、體重失衡,嚴重甚至會感染疾病。導致免疫力失衡的原因可能是壓力、長期作息不正常、過度勞累,睡眠不足、運動量太少與飲食攝取不當所造成。根據調查顯示,許多民眾在免疫力失調發生時最常出現以下5種症狀。
皮膚是人體的第一道免疫防線,可以隔絕外來的物質,像是:病菌、髒空氣等。當人體的免疫力失調,會導致角質層功能缺損、保護能力下降,讓外來物質可以輕易入侵,進而引發免疫反應,產生症狀。長痘痘、發癢、泛紅,都是皮膚過敏的徵兆,同時也能反映身體的免疫系統。
當我們感到壓力大或是失眠等相關問題時,會導致身體免疫系統失衡,也可能會在不同的器官產生不同症狀,如果出現在神經系統時,就會有頭痛的狀況發生。
人體有70%的免疫細胞在腸道裡,因此當免疫力失調時,腸胃症狀也會變多,像是經常脹氣、腹瀉、便祕等,這些有可能原因都來壓力過大關係。
慢性疲勞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神經緊繃、處於壓力、過勞的人身上,因為睡眠品質不佳或生活作息不良,影響了免疫力,因此經常感到非常的疲勞,感覺永遠都睡不飽。
經常感到壓力大、常熬夜、睡眠不足的人,會讓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變差、免疫系統衰弱,因此也就容易發生感冒。
除了飲食要健康外,同時也要保有良好的睡眠品質,以及適當抒發壓力,才能讓我們的免疫系統平衡。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身體寒冷容易招致各種疾病﹗日本醫師石原結實曾在著作《體溫力 袪寒治百病!》提到﹕「體溫每降低1度,免疫力就衰退30%。相反地,如果平均體溫升高1度,免疫力就能增強5-6倍」。人的體溫在36.5以上是免疫力中心白血球內的NK細胞最活躍的溫度,能降低罹癌風險,然而與從前相比,現代人運動量下降,肌肉量隨之降低,成為平均體溫降低的原因之一。
石原結實在著作中提及,1960年左右,日本人的平均體溫有36.8度,然而與從前相比,現代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運動量下降,肌肉量也隨之降低,這也是說明平均體溫降低的原因之一。他直言:「體溫低下代表代謝不好,會使免疫力低下,而且低體溫甚至可以說是導致大部分疾病的原因」。另外,他還說:「癌細胞在35.0度時繁殖最多。我相信癌症病例數快速增加的背景是由於日本人體溫低溫化的緣故」。
現今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得過癌症,而人體的體溫在36.5以上時是免疫力中心白血球內的NK細胞最活躍的溫度,因此就能降低罹癌風險。另外,大家都有聽過胃癌、大腸癌、胰臟癌等名詞,卻沒聽過「心臟癌」吧?據說心臟癌是極其罕見的疾病,雖然有各種理論,而其中一個理論認為心臟是一個隨時都在動的器官,也是人體內最溫暖的器官。因為心臟的溫度高,所以才不容易有癌細胞。
另一方面,為什麼「身體冰冷」會不健康呢?那是因為「冷=老(接近死亡的狀態)」。這是一位我認識的醫師說的。他說:「人剛出生時是溫暖、柔嫩且紅潤的狀態。隨著年紀增長,慢慢就會變得冰冷、乾硬粗糙且蒼白」。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把身體寒冷說成是「接近死亡的狀態」有點太超過了,但是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手指或腳趾的「凍傷」是怎麼形成的。凍傷是長時間處於低溫狀態下引起的傷害。心臟有如幫浦一樣幫助血液循環,但是當人體身處在雪山時手腳末梢會變得冰冷,這時血液如果流向手指的話,變得冰冷的血液就會回送至心臟。當冰冷的血液流入心臟時,心臟就有可能受到損傷,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腦就會做出犧牲手指的判斷。這就是凍傷的成因。
有人說身體冰冷是血管硬化、堵塞所引起的動脈硬化成因。動脈硬化與心肌梗塞、腦中風息息相關,有些人可能在30歲左右就出現動脈硬化的情況。另外,2020年發表的日本人主要死亡原因顯示,第一名是「惡性新生物(腫瘤)」,也就是癌症。第二名是「心臟疾病(不包含高血壓性心臟病)」、第三名為「衰老」、第四名「腦血管疾病」、第五名則是「肺炎」(資料來源為「令和元年(2019)人口動態統計月報年計」)。
體溫升高也有助於防範全世界大流行的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高齡者、有慢性病的患者、吸菸者以及肥胖的人在感染COVID-19後容易重症化。但是只要維持深呼吸的習慣,肺部功能就會增強,體溫上升,血液循環變好,免疫力也會跟著提升。而且如同先前提過的,深呼吸能有效率地達到減肥效果,打造苗條有致的身材,重症的風險也會因此大幅降低。
隨著世界各地疫苗施打率不斷提升,今後會出現什麼樣的變種病毒尚無法預測。自己的身體只能靠自己保護,運用深呼吸獲得不被病毒入侵的「終極安心」。
你認為呢?是不是也覺得只要持續做深呼吸,就能使體溫上升免疫力增強,心肺功能提升,大大降低罹患這些疾病的風險呢?「呼吸就是長生不老的祕訣」這句話絕對沒有言過其實。
• 文章摘自台灣東販 ,美木良介著、李秦譯《改善體質,你只需要深~呼~吸~:鍛鍊核心肌群、調整體態、增進免疫力……簡單&高效的健康捷徑!》一書。
【本書特色】
嵐、倖田來未、DOWNTOWN濱田雅功……
見證者無數、驚人效果傳遍日本藝能界!
相關著作銷售超過 290 萬部!
名符其實「改變人生的最強呼吸法」!
再給身體一次機會,
改善困擾你許久的減重、美容、難解病痛!
減少內臟脂肪|改善血壓、血糖|改善糖尿病|改善頻尿、漏尿|增進免疫力
腰痛&肩頸僵硬退散|從腦梗塞、腦出血中復活|預防失智症|強化精神力
抗老效果|脫離憂鬱症狀|改善便祕|治療駝背|生髮效果|增進注意力
……學員見證、好評不斷!
• 更多《改善體質,你只需要深~呼~吸~》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不少人睡覺時都會習慣留一盞燈,方便半夜起床上廁所可以看見路,或是有人不喜歡全黑的環境,會開著電視睡覺來增加安全感。但是,根據美國有一項研究指出:「開燈睡覺會提高變胖的機率!」因為燈光會影響褪黑激素分泌,進而改變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導致變胖的機率提高!
根據CNN報導,美國北卡羅來納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做了一項有關睡覺不關燈的研究,這份研究涉及分析美國4422名年齡落在35~74歲的女性,研究時間為5年。該研究報告指出,晚上睡覺習慣留一盞夜燈或是開電視的人,約有17%的人體重增加了約有3~5公斤;22%的人獲得5~7公斤,最後還有33%的人增加的體重更多!該研究員表示,燈光可能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進而打亂生理時鐘及飲食習慣,然而光線扮演慢性壓力源,會影響荷爾蒙分泌或新陳代謝。即使控制睡眠時數、飲食和運動等其他要素,這關聯性依然很高。
英國列斯特大學和以色列海法大學合作的動物研究中發現,開燈睡覺會導致夜間分泌的褪黑激素因此被中斷,而褪黑激素可以抑制人體交感神經興奮性,讓人體的免疫功能增強,甚至有殺死癌細胞的效果,但是一旦被人造光線影響,DNA可能會出現變異,甚至會增加罹癌風險。此外,日本奈良縣立醫科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睡眠時房間的明亮度與對身體的影響進行研究,發現房間的亮度會打亂身體規律,進而導致心律不整及憂鬱症。
除了開燈、開電視睡覺會傷害體外,睡前關燈滑手機其實也會造成身體負擔。不論是工作盯著8小時的電腦、吃飯配的電視螢幕或是走到哪滑到哪的智慧型手機,都會發散出能夠長驅直入至眼底黃斑部的藍光,一旦黃斑部吸收了過多的藍光後,會產生難以及時代謝掉的自由基,造成快速氧化,導致黃斑部病變、出現視力快速衰退,以及視野出現暗點、色覺異常等。然而,睡前滑手機容易造成姿勢不良,進而影響睡眠品質和造成眼睛疲勞。
建議正在減重的人,如果不想讓身材復胖,可以在睡眠時減少許多光源,能必要的話也不要關燈滑手機,病免這些來危害身體。
資料來源/CNN、YAHOO、中時電子報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