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疫情擴散下如何思考你的跑步計畫? 10位美國頂級教練這麼說
1
跑步計畫
疫情擴散下如何思考你的跑步計畫? 10位美國頂級教練這麼說
2
Run For Children的三星公益路跑 8月1日開始報名!
3
跑了40年,英國雜誌編輯全馬成績始終保持3小時以內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疫情擴散下如何思考你的跑步計畫? 10位美國頂級教練這麼說

2020-03-20
話題 跑步 跑步訓練 路跑 馬拉松 COVID-19 半馬 全馬訓練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每位跑者都不好過,無論國內外賽事和訓練營,取消的取消、延期的延期,更沒人能知道到接下來疫情會往哪裡走,生活似乎失去了目標。該怎麼辦?下文10位美國頂級跑步教練提供他們的意見,幫助你思考自己的跑步計畫,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馬跑!

跑步計畫
疫情失控下如何思考你的跑步計畫? 10位美國頂級教練這麼說

1. 專注於糾正弱點

跑者通常在一次次訓練、一場場賽事之間,沒有花足夠時間來加強自己弱點。美國RunnersConnect負責人暨跑步教練Jeff Gaudette建議,如果你一直專注於加強耐力,請減少跑量並增加一些速度訓練,例如加速跑(strides)、斜坡衝刺(hill sprint);如果你經常受傷,請立刻進行肌力訓練、伸展、滾筒按摩或接受其他必要治療,來真正解決受傷的危險因子。「如果現在這麼做,將會讓未來的自己成為更好的跑者」Gaudette說。

2. 專注於跑步的心理效益

毫無疑問,任何人都不會想讓跑步成為壓力來源(應該是釋放壓力的方法),然而當你過度專注於里程、時間、配速等數據時,很可能發生這種情況。這段時間,你可以比以往任何時候遠離混亂,將跑步當作一項平靜、和平且專屬自己的活動。美國RunDoyen跑步教練同時是多名奧運選手和百位BQ選手的教練Mark Hadley強調「讓自己在跑步中有更大的靈活性!跑短一些或長一些、快點或慢點,依照你訓練當天的感受而做調整,讓跑步成為你舒緩壓力的方法。」

註:BQ(Boston Qualify)即波士頓馬拉松錄取門檻。

3. 嘗試一種新的訓練模式

你可能一直以來都進行幾乎相同的訓練模式,長跑、節奏跑加上一些速度訓練,雖然這些訓練都很好,但趁現在,你可以嘗試一些新的東西。亞特蘭大俱樂部教練暨前奧運選手Amy Begley推薦「計時山坡跑Timed Hill Repeats」(不斷重覆的短途上山跑,理想的山坡斜度為4-6%),找一座附近的山丘,計算你可以在30或40分鐘內可以跑幾趟。建議第一次練習只需穩定速度,一兩星期後再開始緩緩提升速度,你可以在第二次訓練時再加一趟,但請勿持續這樣的模式超過6週,你可以透過換到別座山、距離短一些或長一些,或任何方式改變模式。

計時山坡跑 Timed Hill Repeats
跑步教練Amy Begley推薦計時山坡跑 Timed Hill Repeats

4. 無論如何都要跟自己賽跑

「賽跑」並不是要你參加正式的路跑或越野跑賽,而是前往你最喜歡的練跑路徑,在那裡自我進行模擬比賽。這一天,穿上你參賽的戰衣,帶上一兩個跑友(彼此保持距離1-2公尺),盡你所能地比一場跟自己的比賽,接著制定一個前瞻性的計畫。RunCoach 創始人兼執行長Tom McGlynn坦言「雖然不確定未來會走向何方 ,但我們必須繼續邁出步伐。」

5. 四月做一次10K到半馬距離的模擬測驗

疫情爆發後,不少上半年的賽事延期到8-9月後舉行。曾在過去十年指導上千名跑者達BQ的McMillanRunning跑步教練Greg McMillan建議,像是原本四月中旬的2020波馬延期到9月14日,建議參賽者趁四月中旬自我進行10K或半馬的模擬比賽,並返回基礎訓練4個星期,加上4-6星期的山坡跑和速度訓練,接著再花10週時間完成目標賽事的訓練。McMillan提醒8-9月有賽事的選手,應該針對潮濕高溫做一些耐熱訓練,但可以等稍晚一些再做。

6. 參加線上馬拉松或實體小型測驗賽

覺得自己模擬測驗太無聊?現在不少賽事單位和運動App辦起線上馬拉松,也有較小規模(約100人以下)的自助測驗賽。RunKamp 執行長暨跑步教練John Honerkamp表示,疫情期間常聽學員們抱怨沒比賽,他建議學員透過運動App和各種社群平台與其他跑者保持聯繫,並可以在眾多虛擬比賽中選幾場參加,增加團體參與感。

居家瑜伽
休息期間可在家做瑜伽

7. 短暫休息兩週

認真的跑者相當擅長設定目標和維持訓練計畫,相反地,他們不一定擅長休息和改變。當計畫被打亂,他們會想「那我現在該怎麼辦?」本身是美國奧運馬拉松選拔賽選手的RunDoyen教練Lindsay Flanagan認為現在是「短暫休息」的時候了!因為要一直努力訓練是不可能的。她建議,幾周內可將訓練量減少40-50%(你不會因此失去健康和身材,當你再回到訓練時身體會感謝你),休息期間避免去健身房,可在家跟著YouTube視頻做些瑜伽之類的運動,或者新追蹤幾個跑步網紅。「重點是保持積極並維持健康!」Flanagan說。

8.交叉訓練

許多嚴肅跑者常會抱怨自己沒足夠的時間做肌力訓練。StrengthenYourStride教練Karen Dunn指出,你不需要去健身房,也能在家靠自身體重完成一些相當有益的肌力訓練動作,例如棒式、測棒式、深蹲、弓箭步、橋式等。「每當你的常規訓練受到干擾時,都是進行更多交叉訓練的好時機!而你可能會發現,原來這些訓練正是提升跑步表現所缺乏的因素。」Dunn如是說。

9. 換個心態,「跑健康」最重要!

本身是美國奧運馬拉松選拔賽選手的RunDoyen教練Addi Zerrenner提出一個不同的心態:「別把跑步當作為比賽做準備,而是為生活做準備」,畢竟跑步能帶給你很多健康上的好處,更能強化免疫力。她提醒「別因為賽事被取消,而把我們的健康取消掉了!」

跑錶數據
摘下跑錶,憑著體感去跑

10. 摘下跑錶

許多跑者練跑時總是跑錶不離手,但在這段期間你不用分秒必爭。放慢跑步速度是個好主意,而放慢速度最好的方法就是摘下跑錶。此時,完全憑體感去跑,保持「良好、放鬆」的感受。跑步教練Hal Higdon建議:「多走路休息,或者比平常多走幾步路,別去想破PB這件事,專注於保護自己和周遭人的健康。」

資料來源/PODIUMRUNNER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Run For Children的三星公益路跑 8月1日開始報名!

2017-08-01
話題活動路跑跑步

全台最大最具代表性親子盛事「三星公益路跑」,今日正式開放報名!三星公益路跑舉辦至今邁入第十三年,以Run For Children為主題,每年吸引萬名親子跑者報名,並作為公益平台凝聚各界愛心,致力提供偏鄉和弱勢學童提供更好的數位學習資源,藉此提升學習興趣。今年度特別將路跑打造為「孩子的美感舞台」,不僅邀請小小插畫家黃少寬負責本次路跑的視覺設計,更邀請所有受益學童參與徵畫活動,將累積的美學教育成果與創作於路跑活動會場展出,攜手學童讓2017第十三屆三星公益路跑成為「台灣最美的公益路跑」!

Run For Children的三星公益路跑 8月1日開始報名!

第十三屆三星公益路跑將於10月15日於台北市政府市民廣場舉行,將邀請多位世大運之星擔任領跑大使,如台灣箭后 譚雅婷、里約奧運銅牌好手 大力女子 郭婞淳、跨欄一哥 陳傑、翻滾男孩 陳智凱及水道速男 吳浚鋒等人,與現場萬名親子跑者們一同起跑。延續歷年公益傳統,將會把全數報名費用(每位報名費新台幣一百元整),捐贈予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以下簡稱家扶基金會),持續以科技鼓勵孩子發揮天賦、開啟美感視野。誠摯邀請大家一同響應愛心做公益,即日起至至9月8日(註一),開放網路報名,報名網址:http://www.samsung.com/tw/campaign/runforchildren_2017/

在地關懷13年不間斷 三星公益路跑為孩子們的打造美感舞台

台灣三星電子自2014年起,陸續發起「智慧教室公益計畫」、「原住民族教育數位學習計畫」、「智慧教室in Hospital- Fun心學習計畫」,並透過三星公益路跑為愛心平台,募集群眾愛心,贊助家扶基金會建置「希望教室」,公益足跡遍步全台,至今已嘉惠超過57,000名學童,未來更將與更多藝術平台及基金會合作等,推廣並深化台灣美感教育的養成。為提供學童們展示學習成果的舞台,今年特別邀請到8歲就自創「吐司人」貼圖的小小插畫家黃少寬,擔任賽事視覺的設計師,畫出一家人跑向未來的意象;同時,台灣三星也邀請受益學童參與繪畫創作,呼應Run For Children主題,畫出心中「我夢想中最美的家」,並安排於賽事當天,在現場以藝廊的方式公開展出。台灣三星電子李載燁總經理表示:「三星公益路跑舉辦至今累積將近30萬人次的公益能量,很謝謝大眾的支持與參與,共同響應台灣三星長期對偏鄉和弱勢學童教育資源議題的重視。誠摯地邀請跑者參與第十三屆三星公益路跑,協助用科技開啟更多孩童的美感視野,也讓孩子眼中的美被看見」。

世大運之星響應公益擔任領跑大使 集結萬人愛心成就希望教室

本次路跑台灣三星特別邀請到多位世大運奪牌的熱門選手,台灣箭后 譚雅婷、大力女子 郭婞淳、跨欄一哥 陳傑、翻滾男孩 陳智凱及水道速男 吳浚鋒都將擔當領跑大使,希望藉由自身影響力,號召更多親子跑者參與,用每一步為偏鄉和弱勢學童帶來更好的數位學習資源,藉此提升學童的學習興趣,激發多元潛能。此外,賽事當天也將邀請神秘嘉賓與萬民跑者共同起跑,表達對三星公益路跑Run for Children的支持。

三星公益路跑自2014年起,將報名費全數捐贈家扶基金會,以各界愛心建造全台4間社區數位學習中心「希望教室」,位於桃園大溪、雲林台西鄉、台南優豆學園和花蓮達基力部落,為需要幫助的學童與家庭提供課後的照顧與學習機會,不少孩子樂在其中,從一開始排斥,到如今即使是假日也主動到教室使用平板、寫作業或運動,「希望教室」已不僅是當地學童的課輔中心,也成為讓他們有歸屬感的第二個家。雲林台西希望教室資深社工員林立捷表示:「成績的提昇並不是首要目的,而是希望讓孩子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看見自己還可以再加強的部份,進而刺激他們學習。因為自動自發才是他們可以持續學習的原動力。」

2016 Samsung公益路跑 ©Samsung

邀請跑者發揮創意 拚美感做公益抽好禮

為打造「台灣最美的公益路跑」的目標,台灣三星誠摯邀請報名的親子跑者,加入小小畫家與受益學童的行列,發揮個人創意,自由彩繪號碼布,製作個人獨一無二的號碼布!路跑當日只要穿著2017三星公益路跑T恤與彩繪號碼布跑完全程,即可獲得精美完跑禮乙份,現場更有機會抽中三星的限量明星好禮,包括三星Galaxy S8+/S8、Galaxy A7、Galaxy C9 Pro、Galaxy Tab S3、Gear 360、Gear Fit2、QLED TV等多項大獎!千萬別錯過(註一)!

第13屆三星公益路跑 - Run for Children「台灣最美的公益路跑」​
活動日期:2016年10月15日(星期日)
活動時間:早上6:30集合報到,7:00開跑
集合地點:台北市政府市民廣場
報名期間:即日起至9月8日止
(採網路報名及親自報名,不開放現場報名。限額若已滿,恕不再接受報名)
報名網址:http://www.samsung.com/tw/campaign/runforchildren_2017/​
報名費用:每人報名費新台幣一百元整(全數捐贈)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了40年,英國雜誌編輯全馬成績始終保持3小時以內

2017-03-17
馬拉松跑步人物誌故事

2017年2月19日在西班牙舉行的塞維利亞馬拉松的比賽當中,現年59歲的史蒂夫‧史密斯 (Steve Smythe)以2小時56秒16的成績完成了比賽,他的配速大約是每英里6分43秒。隨後根據路跑統計學家協會的統計,他已是有數十次跑出sub-3成績的跑者 (對於所有業餘跑者來說,只要全程馬拉松能夠跑進三小時,簡稱SUB-3跑者),但距離他18歲那年第一次跑馬,正好過了40年又119日,而成為史上保持sub-3最長時間的男選手。

steve smythe ©twitter_steve smythe

史蒂夫是來自於倫敦的一位雜誌編輯和教練,至今成為第一個達到連續40年保持sub-3的跑步運動員。他說:「雖然目前如此,但我想終有一天還是會有人打破它,但是不管發生什麼,我至少有40年的這個紀錄了。」每當他在訓練的時候,這些記錄總能帶給他力量,史蒂夫表示,很多人常常說要打破怎樣的記錄,但最後往往是因為沒辦法像他一樣堅持這麼長的時間而功虧一簣。

重視健康,延長跑步壽命

1976年,當時的史蒂夫只有18歲便參加了人生的初馬,其完賽的成績是2小時54分42秒,從那一刻起,他就沒有放慢過自己的腳步,其中最好的成績是1981年的2小時29分42秒。
 
近五年來史蒂夫一直受傷,為了延長自己的跑步壽命,他把每週85英里的其中幾英里訓練量,移動到地質更柔軟的草地上。同時,他也非常注意自己的飲食;他的身高有183公分,體重曾經達78公斤,於是他吃得更小心,包含戒掉甜食,只許自己每週吃一次巧克力,其他像是餅乾、奶酪,絕對不會出現在餐盤之中。他認為由於一直努力著維持健康,也特別小心食材的選擇以減輕他的體重,因此到了參加比賽的時候,他的體重已成功的下降到70公斤。

號碼布427是1976年的史蒂夫 ©deadlinenews.co.uk

此外,為了避免受傷,史蒂夫也減少參加比賽的次數。過去的40年,他堅持每週都至少要參加一場比賽,迄今為止參加的比賽已經超過了2000場。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如今不會再那樣瘋狂地參加比賽了。另外,他非常喜歡到健身房,每次跑三英里後,接著再做一個30分鐘的伸展、核心訓練、腿部加強和上半身肌力的菜單,目的是保護他一直不斷受傷的小腿肌肉。
 
在近期的比賽前三個月,他每個星期天至少練習20英里,有時甚至高達22英里,讓自己適應比賽的節奏,而這一點也在比賽中奏效了。
 

©athleticsweekly.com

接下來,史蒂夫將參加當地時間四月份舉辦的倫敦馬拉松比賽。2018年的三月,史蒂夫也將迎來他的60歲生日,他本人則希望自己可以把三小時內全馬紀錄再延長到60年,畢竟他是世界上僅有的37位在50歲之後仍能跑進全馬三小時大關的好手之一。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