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疫情擴散下如何思考你的跑步計畫? 10位美國頂級教練這麼說
1
跑步計畫
疫情擴散下如何思考你的跑步計畫? 10位美國頂級教練這麼說
2
冬季配備NIKE RUN UTILITY系列實測 無懼濕冷勇敢開跑!
3
除運動更具教育意義的2017 SUPERACE RUN愛水守護日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疫情擴散下如何思考你的跑步計畫? 10位美國頂級教練這麼說

2020-03-20
話題 跑步 跑步訓練 路跑 馬拉松 COVID-19 半馬 全馬訓練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每位跑者都不好過,無論國內外賽事和訓練營,取消的取消、延期的延期,更沒人能知道到接下來疫情會往哪裡走,生活似乎失去了目標。該怎麼辦?下文10位美國頂級跑步教練提供他們的意見,幫助你思考自己的跑步計畫,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馬跑!

跑步計畫
疫情失控下如何思考你的跑步計畫? 10位美國頂級教練這麼說

1. 專注於糾正弱點

跑者通常在一次次訓練、一場場賽事之間,沒有花足夠時間來加強自己弱點。美國RunnersConnect負責人暨跑步教練Jeff Gaudette建議,如果你一直專注於加強耐力,請減少跑量並增加一些速度訓練,例如加速跑(strides)、斜坡衝刺(hill sprint);如果你經常受傷,請立刻進行肌力訓練、伸展、滾筒按摩或接受其他必要治療,來真正解決受傷的危險因子。「如果現在這麼做,將會讓未來的自己成為更好的跑者」Gaudette說。

2. 專注於跑步的心理效益

毫無疑問,任何人都不會想讓跑步成為壓力來源(應該是釋放壓力的方法),然而當你過度專注於里程、時間、配速等數據時,很可能發生這種情況。這段時間,你可以比以往任何時候遠離混亂,將跑步當作一項平靜、和平且專屬自己的活動。美國RunDoyen跑步教練同時是多名奧運選手和百位BQ選手的教練Mark Hadley強調「讓自己在跑步中有更大的靈活性!跑短一些或長一些、快點或慢點,依照你訓練當天的感受而做調整,讓跑步成為你舒緩壓力的方法。」

註:BQ(Boston Qualify)即波士頓馬拉松錄取門檻。

3. 嘗試一種新的訓練模式

你可能一直以來都進行幾乎相同的訓練模式,長跑、節奏跑加上一些速度訓練,雖然這些訓練都很好,但趁現在,你可以嘗試一些新的東西。亞特蘭大俱樂部教練暨前奧運選手Amy Begley推薦「計時山坡跑Timed Hill Repeats」(不斷重覆的短途上山跑,理想的山坡斜度為4-6%),找一座附近的山丘,計算你可以在30或40分鐘內可以跑幾趟。建議第一次練習只需穩定速度,一兩星期後再開始緩緩提升速度,你可以在第二次訓練時再加一趟,但請勿持續這樣的模式超過6週,你可以透過換到別座山、距離短一些或長一些,或任何方式改變模式。

計時山坡跑 Timed Hill Repeats
跑步教練Amy Begley推薦計時山坡跑 Timed Hill Repeats

4. 無論如何都要跟自己賽跑

「賽跑」並不是要你參加正式的路跑或越野跑賽,而是前往你最喜歡的練跑路徑,在那裡自我進行模擬比賽。這一天,穿上你參賽的戰衣,帶上一兩個跑友(彼此保持距離1-2公尺),盡你所能地比一場跟自己的比賽,接著制定一個前瞻性的計畫。RunCoach 創始人兼執行長Tom McGlynn坦言「雖然不確定未來會走向何方 ,但我們必須繼續邁出步伐。」

5. 四月做一次10K到半馬距離的模擬測驗

疫情爆發後,不少上半年的賽事延期到8-9月後舉行。曾在過去十年指導上千名跑者達BQ的McMillanRunning跑步教練Greg McMillan建議,像是原本四月中旬的2020波馬延期到9月14日,建議參賽者趁四月中旬自我進行10K或半馬的模擬比賽,並返回基礎訓練4個星期,加上4-6星期的山坡跑和速度訓練,接著再花10週時間完成目標賽事的訓練。McMillan提醒8-9月有賽事的選手,應該針對潮濕高溫做一些耐熱訓練,但可以等稍晚一些再做。

6. 參加線上馬拉松或實體小型測驗賽

覺得自己模擬測驗太無聊?現在不少賽事單位和運動App辦起線上馬拉松,也有較小規模(約100人以下)的自助測驗賽。RunKamp 執行長暨跑步教練John Honerkamp表示,疫情期間常聽學員們抱怨沒比賽,他建議學員透過運動App和各種社群平台與其他跑者保持聯繫,並可以在眾多虛擬比賽中選幾場參加,增加團體參與感。

居家瑜伽
休息期間可在家做瑜伽

7. 短暫休息兩週

認真的跑者相當擅長設定目標和維持訓練計畫,相反地,他們不一定擅長休息和改變。當計畫被打亂,他們會想「那我現在該怎麼辦?」本身是美國奧運馬拉松選拔賽選手的RunDoyen教練Lindsay Flanagan認為現在是「短暫休息」的時候了!因為要一直努力訓練是不可能的。她建議,幾周內可將訓練量減少40-50%(你不會因此失去健康和身材,當你再回到訓練時身體會感謝你),休息期間避免去健身房,可在家跟著YouTube視頻做些瑜伽之類的運動,或者新追蹤幾個跑步網紅。「重點是保持積極並維持健康!」Flanagan說。

8.交叉訓練

許多嚴肅跑者常會抱怨自己沒足夠的時間做肌力訓練。StrengthenYourStride教練Karen Dunn指出,你不需要去健身房,也能在家靠自身體重完成一些相當有益的肌力訓練動作,例如棒式、測棒式、深蹲、弓箭步、橋式等。「每當你的常規訓練受到干擾時,都是進行更多交叉訓練的好時機!而你可能會發現,原來這些訓練正是提升跑步表現所缺乏的因素。」Dunn如是說。

9. 換個心態,「跑健康」最重要!

本身是美國奧運馬拉松選拔賽選手的RunDoyen教練Addi Zerrenner提出一個不同的心態:「別把跑步當作為比賽做準備,而是為生活做準備」,畢竟跑步能帶給你很多健康上的好處,更能強化免疫力。她提醒「別因為賽事被取消,而把我們的健康取消掉了!」

跑錶數據
摘下跑錶,憑著體感去跑

10. 摘下跑錶

許多跑者練跑時總是跑錶不離手,但在這段期間你不用分秒必爭。放慢跑步速度是個好主意,而放慢速度最好的方法就是摘下跑錶。此時,完全憑體感去跑,保持「良好、放鬆」的感受。跑步教練Hal Higdon建議:「多走路休息,或者比平常多走幾步路,別去想破PB這件事,專注於保護自己和周遭人的健康。」

資料來源/PODIUMRUNNER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冬季配備NIKE RUN UTILITY系列實測 無懼濕冷勇敢開跑!

2018-11-07
配備館NIKE鞋子跑步

立冬到了,代表著冬天已來臨!在寒冷潮濕的冬天,愛跑步的你要如何對抗戶外練跑時的惡劣天氣﹖全新NIKE RUN UTILITY冬季跑步系列運用Nike+ Run Club(NRC)應用程式數據,瞭解跑者的實際需求,設計研發出能幫跑者從容面對惡劣天氣的跑鞋及全套跑步服裝。運動星球受Nike之邀加入實跑體驗行列,下文將告訴你哪些關鍵幫助跑者無懼天氣狀況,怎樣都要跑!

冬季配備NIKE RUN UTILITY系列實測 無懼濕冷勇敢開跑!

台灣的冬季天暗得早,時常綿綿細雨且又濕又冷。為了對抗這些環境條件,全新Run Utility跑步系列產品透過材料升級,提升必要的抓地力、反光細節,並兼顧透氣性與防潑水性,給跑者冬天練跑時周全的防護。運動星球在NRC教練帶領之下,風雨無阻地親赴基隆海岸線完成5公里慢跑,體驗產品強勁的防護力。

NRC親赴基隆海岸線以慢跑5公里實測產品

 特色  1 強勁抓地力

寒冷多雨時,良好的抓地力能讓跑者步伐穩定,避免突如其來的「犁田」。Nike Air Zoom Pegasus 35 Shield及Nike Odyssey React Shield 跑鞋的顯著性能,展現在外底的超強抓地力,外底採用精製橡膠設計,橡膠紋路能輕鬆駕馭濕滑路面,跑步時更容易「嘰嘰叫」,是為了幫助在濕滑路面跑步時穩步前行。另一方面,如果冷天跑步戴手套,鞋帶掉了會很難綁,而新款鞋帶改採雙扣功能,非常容易繫緊或鬆開鞋帶。

NIKE RENEW RIVAL SHIELD,NT$3,500
外底採用精製橡膠設計,展現強勁的抓地力

 特色  2 防潑水

此系列的跑鞋採用防潑水包邊橡膠材料以提升防潑水性,在其它位置仍運用透氣面料讓空氣流通,控制鞋內溫度。鞋面上的外層材料以及內置PU防潮薄膜,從內到外幫助雙腳保持乾爽。試跑5公里中約有3成路段細雨綿綿、路面濕滑,但跑完全程雙腳依然乾爽舒適。
 
系列服裝則採用Nike引以為傲的產品科技之一AeroShield,有利於溫度調節,提供跑者克服冬季跑步的多種天氣狀況。試跑途中一度雨勢轉大,NRC團隊仍風雨無阻向前,這時將拉鍊拉到底,外套的連帽戴上,外套內彷彿與外頭的雨勢隔絕,卻不至於過度悶熱。

系列服裝採用Nike科技AeroShield,有利於溫度調節
部分兩用衣物有隱藏內袋,衣服同時可當外套使用

 特色  3 閃耀反光細節

針對冬季晝短夜長的特點,Utility系列在跑鞋和服裝上的的logo、鞋帶等細部都加入反光性能設計,從頭到腳的反光細節可更加確保跑步安全。在天黑後的沿海公路試跑途中,服飾和跑鞋上的反光細節仍能清楚被看見。

Utility系列在跑鞋和服裝上都加入反光性能的設計

資料來源/Nike    
採訪攝影/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除運動更具教育意義的2017 SUPERACE RUN愛水守護日

2017-06-01
賽事話題馬拉松路跑跑步

超馬好手林義傑一直以來致力推廣珍惜水資源,落實友善環境,響應國際巨星麥特戴蒙所創立的water.org基金會,每年都舉辦一系列守護環境議題的路跑活動,讓環保意識能傳播的更廣,並逐步扎根在每個人的生活日常中。
 
2017年5月27日在高雄夢時代所舉辦的『SUPERACE RUN愛水守護日』路跑活動,一開辦就吸引了超過4500名跑友熱烈響應,SUPERACE也發起自行攜帶可重復性使用的補水容器,讓選手在賽事中自行補水,並大方贈送專業越野跑者在使用的「手攜式水壺套」給報名活動的跑者們,最大的好處就是就是可以全程輕鬆攜帶自己適合的水量,並在每個補給站中自行補水,大量減低紙杯的浪費,還給一個路跑運動本身該有的清潔環境。

SUPERACE RUN愛水守護日

企業環保開始聯手 用行動帶來改變

2017 SUPERACE RUN愛水守護日也邀請許多企業夥伴一同參與,GRAHAM、興采實業、南緯實業、海洋行動深層水、277自轉車等共同加入落實環保的行列。

GRAHAM

其中葳鑠公司所代理的獨立製錶品牌GRAHAM,品牌精神象徵Georg Graham為十七世紀最偉大的英國製錶師,是打造出日誤差1秒內精準時計的第一人,也是格林威治天文台主鐘的監造者,以及圓柱狀擒縱機構的發明人。影響後世最深的,莫過於他放棄了所有發明的專利,將自己的知識無償地與所有人分享,如此的無私作為也為他自己以及國家帶來更大的榮耀。為了彰顯GRAHAM公義無私的品牌精神,葳鑠公司也積極地參與運動領域以及環境保護議題,其中這一次與SUPERACE合作舉辦的「2017 SUPERACE RUN愛水守護日-高雄場」路跑便是結合兩者的體驗活動,深具教育意義。

葳鑠公司所代理的獨立製錶品牌GRAHAM,與SUPERACE合作舉辦的「2017 SUPERACE RUN愛水守護日-高雄場」路跑便是結合兩者的體驗活動,深具教育意義

台灣是世界排名第十八的缺水國家,但是沒有看到大眾有同樣的意識,把意識變為行動。林義傑本身就是品牌創辦人,他知道企業不可能不生產,不影響環境,但只要有守護環境的觀念、策略、執行、監督管理跟調整,共同為台灣環境多做點努力,企業能做的更多,把守護環境內化為營運與創新的一環。
 
 2017 SUPERACE RUN愛水守護日,全程不提供瓶裝水,鼓勵跑者自備水壺或使用大會提供的海洋深層水一瓶,讓參與的所有跑者在共襄盛舉環保活動之時,也將碳足跡降至最低。
 

跑者對於大會不免費提供一次性紙杯當支持,手持水瓶負重跑完全程。

守護環境共同響應 群星將閃耀

SUPERACE創辦人林義傑表示,品牌以推動守護地球環境為宗旨,每年都會規劃四大國際賽事路跑,在台灣、內蒙、吳哥窟、新疆等國家舉辦守護水資源路跑活動,透過結合國際Water.org組織,藉以落實守護地球水資源行動。

 從去年的吳哥窟到當地蓋水井,到今年年底將舉辦更盛大的「2017 SUPERACE 追逐星光馬拉松」,藉由「星光」閃耀的號召力,將要更多人站出來,守護環境不再是下一代的事。

共同守護環境,企業可以做的更多。

SUPERACE將「守護」視為品牌精神的一環,每個細節中都展現服務與用心,並期許更多參與者透過運動、訓練創造追求夢想與生活實踐的態度,感染參與運動的群眾一起守護水資源、守護地球,年底第三屆台北場的「SUPERACE 追逐星光馬拉松」活動,希望SUPERACE品牌不只是運動和夢想的代表,也給更多的資源匱乏帶來希望。

守護環境不再是下一代的事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