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每天走路能讓全球產值多1000億美元?英研究:運動跟經濟成長有關係!
1
每天走路能讓全球產值多1000億美元?英研究:運動跟經濟成長有關係!
2
5種錯誤方式增加你膝關節受傷機率!
3
保持好奇心、讓你更年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每天走路能讓全球產值多1000億美元?英研究:運動跟經濟成長有關係!

2020-03-25
話題 保健 觀念 生活

根據英國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若雇主成功鼓勵員工做到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運動指導方針,就可促進世界經濟,一年規模達1000億美元之多,甚至可以讓身體更健康。然而英國活力健康保險集團及智庫蘭德歐洲研究發現,每天多步行15分鐘,或每天固定慢跑一公里,或許可以改善生產力及延長預期壽命,也就能帶動經濟成長。

每天走路能讓全球產值多1000億美元?英研究:運動跟經濟成長有關係!

每天多走15分鐘,可能增加在一年期的全球經濟產出

這項研究的作者表示,經濟成長的動能主要來自死亡率降低,也就是活著的人口更多,能勞動、對經濟有貢獻的時間更長,員工請病假的天數也更少。「蘭德歐洲」的主席龐恩(Hans Pung)表示,這項研究凸顯「不運動與生產力降低之間的顯著關聯」,應能給予決策者及雇主有關如何提升人民及員工生產力的新觀點。研究結果發現,若所有18歲到64歲成人每天多走15分鐘,就可能在一年期的比較中增加約1000億美元的全球經濟產出。研究還發現,不運動的40歲成人每天若慢跑20分鐘,平均可增加3.2歲的預期壽命。

©/successfromtheinsideout.com

經常走路可以減少死亡風險

最近有很多關於走路與健康的研究,要減少癌症的發生除了健康的飲食、維持正常體重及運動,其中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要「運動」,最近又有相關的研究發表,只要動一動就能減少死亡的風險,一個禮拜只要走路約120分鐘或更少都可以,這樣就能減少死亡的風險,但不是鼓勵壓馬路的逛街、逛百貨公司,而是還是多少需要一點速度的走路,稍微讓你的呼吸增快,而且這樣的走路要每20分鐘走一英哩(約1.61公里)的速度就可以達到減少死亡風險的目的。

©spd.org.sg

只要能夠提高走路速度,死亡風險就能降低20%

美國癌症預防協會的帕托(Patel)博士曾做了一項研究,他與他的團隊從1999年到2013年招募了62000名男性及77000名女性,男性平均年齡71歲,女性是69歲,全部都是老年人,裡面全都沒有抽菸、肥胖與慢性病者。結果發現,男性只有5.8%、女性也只有6.6%的人沒有達到中等度或劇烈運動,這些人與走路或少走者相比,沒有活動者的早死機率提高了26%,只要能夠提高走路速度達到有點喘時,死亡風險就能降低20%,中等運動120分鐘是一個標準,萬一達不成120分鐘還是能夠減少死亡的風險。

資料來源/風傳媒

寔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5種錯誤方式增加你膝關節受傷機率!

2019-06-10
知識庫觀念運動傷害保健

人體的膝關節雖然設計精巧,卻容易受傷。在所有的運動傷害中,以膝關節的傷害最為嚴重!如果膝關節的半月軟骨破裂或是十字韌帶斷裂,會都導致膝關節疼痛、反覆腫脹、大腿肌肉萎縮,以及無力感及關節卡住現象。但是,許多膝關節意外事先可預防,前提是要懂得在任何情況下且保有正確觀念才能保護它。

©buoyhealth.com

運動前不暖身

許多人在運動前往往急於想趕快動起來,此時不先做暖身活動以及腿部的伸展,但殊不知不做腿部伸展正是讓膝蓋容易受傷的主因。不暖身就運動,就像冬天早晨不熱引擎就要開車一樣。在車子缺乏機油潤滑下,引擎的運轉將會嘎吱作響,同樣的如果我們未給關節自然的潤滑(關節滑液),膝關節也將運轉不順暢。然而除了潤滑不夠,冰冷、繃緊的肌肉也同樣也不利於關節平順運轉!當突然開始或結束動作時,會撕裂圍繞在關節周圍的肌肉,造成或加劇過度使用的傷害,例如腱炎或是傷害軟骨。

©YOUTUBE

體重過胖

當我們一走動時,膝關節就得支撐全身的體重。因此,任何過多的體重都會造成膝關節額外的負擔。像走上樓這般簡單的動作,對膝蓋造成的壓力即是平常的4倍。換言之,如果你的體重超重5公斤,每次爬樓梯,你的背等於多扛了20公斤的肉。

體重過胖 ©medicalnewstoday.com

飲食不當

在大口吃肉、飲酒時,其實也是傷害膝關節的方式。常吃速食,暢飲啤酒,恰巧又缺乏可避免分解尿酸的酵素,就難逃痛風一族。當血中尿酸如果太高,尿酸就會去找鈉作伴,形成尿酸鈉鹽的結晶。一旦尿酸鈉鹽沈積在關節,體內的白血球就會將它視為外來駭客,展開攻擊,所以得痛風的人,關節會紅、腫、痛。

©beritagar.id

過度運動

運動過度不僅會降低體能、造成身體負擔外,同時也是膝關節受傷的一項因素。許多專業醫師都認為大部份的膝關節傷害是在一天要結束時發生,正是當你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而且你的身體不按照你的意志而動時發生。然而如果運動時覺得膝蓋不舒服,那是可接受的,但如果做完運動後或是隔天開始覺得疼痛,那可能情況就不妙。

©fitness19.com

Z型扭傷

絕大多數嚴重、突發的膝蓋傷害發生於腳跟定住,但膝蓋扭傷的情況。大多數的膝蓋傷害是因打籃球,而其他不幸發生的扭傷,則無關運動。許多是發生於日常活動中,例如爬樓梯,或是在床上錯誤翻滾。另外載蹲姿時、膝蓋彎折,以及臀部比膝蓋低時,也容易使膝關節受傷。

©beaumont.org

如果長時間疼痛、造成跛行以及膝蓋周圍的腫脹,這些都是膝蓋嚴重受傷的警訊,建議馬上就醫。

資料來源/康健、BUOY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Ivan Hsu
Ivan Hsu

保持好奇心、讓你更年輕

2017-02-06
運動部落觀念Ivan Hsu專欄保健

好奇心真的會殺死老貓嗎?打開潘朵拉的盒子,真的只有煩惱和問題嗎?

好奇心,在我們傳統印象中似乎不是一個好的東西,它總是帶來麻煩;然而根據近代科學研究發現,好奇心不但能幫助你生存,而且讓你的腦子保持年輕活力。

好奇心是大部分生物的基本生理行為之一,同時也是學習與生存的關鍵動機;生物體之所以具有好奇心,其功能之一是幫助降低事務的不確定性;透過好奇心,生物會本能地去探索周遭環境的各種相關事物,並透過接觸體驗後,將結果儲存於記憶之中,透過這樣的學習過程,增加面臨各種生存問題時的解決能力如食物的種類、危險的動植物等。

保持好奇心、讓你更年輕 ©iresearchnet.com

根據美國及英國醫學研究結果顯示,擁有適當的好奇心對於人體在學習以及腦部活化有以下幾個的優點:

1.增加學習效益
2.強化記憶能力
3.讓人心情愉悅


在實驗中發現,對於能夠引起好奇心的問題所產生的記憶效益,除了在直接針對該問題的相關事物上能誘發學習機制,使海馬迴( hippocampus)的活動增加,強化記憶能力之外,在其他沒有直接關係的事物上,也會產生溢出效果,進而對於人整體的記憶能力有正面的幫助。

在經過好奇心的誘發下並進而發現答案的學習過程中,會強烈刺激腦部的腹側被蓋區( ventral tegmental ) 與伏隔核( nucleus accumbens)相關的獎勵回饋機制,促進多巴胺的分泌;也就是說當問題愈能夠引起好奇心及興趣時,愈能夠刺激腦部的學習及回饋機制。

由於人體腦部需要借助多巴胺來誘發的回饋機制,會隨著時間的累積逐漸降低其功能及效率,專家建議在年齡增長的過程中,保持高度的好奇心,激發時常學習新事物及發現問題的動力,有助於預防或減緩年齡增加過程中的腦力退化現象。

對生活充滿好奇心,堅持太陽底下永遠有新鮮事,有助你保持年輕活力!

©ourplnt.com

關於徐蔚人 ( Ivan Hsu )中國文化大學
- 運動教練研究所 碩士
- 運動與健康促進學系 兼任講師
 
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訓練協會NSCA
-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CSCS
- 私人教練CPT
 
英國跑酷運動機構 Parkour Generations
- 跑酷體適能訓練師 PFS
 
中華民國合氣道推廣協進會
- 合氣道三段
 
美國TRX懸吊訓練系統
- 指導員
 
澳洲有氧體適能協會FISAF
- 健身指導員

/ 關於Ivan Hsu /
Ivan Hsu

經歷

中國文化大學 運動教練研究 碩士

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訓練協會NSCA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CSCS

私人教練CPT 英國跑酷運動機構 Parkour Generations

中華民國合氣道推廣協進會 合氣道三段

美國TRX懸吊訓練系統 指導員

澳洲有氧體適能協會FISAF 健身指導員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