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第15屆‧2020「愛心獎」啟動千萬獎金福澤世界各地
1
林志玲獲得第13屆愛心獎
第15屆‧2020「愛心獎」啟動千萬獎金福澤世界各地
2
最簡單又安全的運動減重法-健走瘦身
3
2018十大熱搜運動員 戴資穎、陳偉殷、王維中成焦點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第15屆‧2020「愛心獎」啟動千萬獎金福澤世界各地

2020-04-07
話題 綜合 新聞

傳遞大愛,詮釋仁慈,讓華人良善的力量溫暖人間。港澳臺灣慈善基金會愛心獎委員會按規劃,本屆將甄選範圍拓展到華人世界,並已篩選出美、加、澳、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等9個眾多華裔國家重點試辦。五大洲華人聚居的國家和地區已收集逾千團體/個人資料,透過E-mail和網上留訊息等方式,鼓勵各地華商組織、華籍同鄉聯誼會、同胞互助機構或華裔慈善團體等負責人推薦和鼓勵當地熱心公益者參與。

林志玲獲得第13屆愛心獎
第13屆得獎人林志玲(左)獲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馬蔚華(中)、香港UA亞洲聯合財務總裁張炳煌(右)頒獎。

「愛心獎」今年再度和鳳凰衛視攜手合作,製作年度頒獎典禮;而東西方慈善論壇、臺灣現代財經基金會續協辦,悉心搭建平臺,表揚全球善心人士,正式啟動第15屆‧2020 「愛心獎」。

共選國際華人公益楷模

終選委員會梁愛詩主席早在第14屆‧2019頒獎典禮上已表示,「愛心獎」正按規劃藍圖,步伐堅定地邁向國際。縱觀當屆6位得獎人,外裔華籍占三分之一,為通往華人世界鋪設康莊大道。 該年得獎人中既有在國際慈善教育界占重要席位的王振耀院長、以丹青傳愛的全球知名慈善藝術家張淑芬、於香港土生土長的美裔善二代艾利雅,又有將畢生精力和積蓄奉獻臺灣弱勢社群的法裔台籍神父劉一峰,還有以德蘭修女為榜樣的公益機構創辦人孟維娜、以世界和平為己任的老兵守護者孫春龍。

「愛心獎」發源於香港這個可愛、和諧、友善的地方,透過14屆82位海峽兩岸得獎人及其慈善機構眾多同仁志工之手,將愛心種子由東方之珠撒播全球。

愛心獎第五屆台灣得獎人
.第五屆跨越海峽增加5位臺灣得獎人。

實現「愛心水滴 匯流成海」願景

愛心獎創辦人林添茂表示,老牛基金會創始人牛根生董事長上屆獲獎後,以獎金研究製作的《中國家族企業慈善白皮書》,由長子牛犇理事長作代表,在典禮上表述家族慈善研究項目成果,將進一步鼓勵和帶動企業家和富裕家族成員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具有重大意義。

而公益慈善教育家王振耀院長第14屆獲獎,為栽培青年公益人才鋪設坦途,具長期教益,影響深遠。 林添茂創辦人規劃,未來得獎人中每屆宜包含最具社會影響力、公信力的愛心企業楷模及公益組織領袖、慈善文明先行者,藉助得獎人組織之行善網路發揮最大效益,實現「愛心水滴 匯流成海」的願景。 林先生當年憑著「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久生存,永不乾涸」的信念,積極回饋社會。

繼2004年號召長居港澳的台商成立港澳臺灣慈善基金會,贈醫施藥、救助貧困之後;2006年又出資成立「愛心獎」,表揚愛心楷模,為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2015年更把「愛心獎」延展至中國大陸,用愛心、善心,把兩岸四地連結起來。

連繫世界弘揚善行

第15屆‧2020「愛心獎」由兩岸四地邁向全球華人社會,結合兩岸四地以至全球華人、華商的力量,共同實現愛心夢想;在2025年成為世界公益慈善項目,全球共選愛心楷模。獎金更逐年提升,成為華人世界最高獎額的愛心慈善獎之一。

愛心獎標誌的寓意,愛心似水滴,融入大海,永不乾涸,生生不息。一顆愛心投進去,激起千千萬萬的愛心,連綿不斷。這也是林先生期望把愛心傳承下去,不單是兩岸四地,更要把獎項推至全球華人和世界慈善界的心願。

第14屆愛心獎得獎人合照
第14屆愛心獎得獎人合照(左起):內地的孟維娜、孫春龍、王振耀;中間終選委員會梁愛詩主席; 臺灣的張淑芬、劉一峰;香港的艾利雅。

每人獲頒15萬美元獎金

愛心獎每年從社會上發掘大善行者、無私奉獻者,通過機構代表推薦參與甄選。每年報名的階段為期一個多月,進入評選程式後,通過評委初選、複選和終選多輪的評分、投票選出當屆得獎人。14屆以來,共選出82位愛心楷模,種種的感人事蹟,感動著評委們,也感染著周圍的人。 第15屆.2020愛心獎即將啟動,請大家鼓勵全球華裔慈善家踴躍報名參與甄選。

今年的獎金再度增加,全額用於參選人當地的公益、慈善,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 凡符合獎勵標準者,均可經推薦參選。經本屆評選委員會委員及終選委員會主席嚴格的評選、核實,將選出合共8名得獎人,獎金每位15萬美元(約台幣450萬元),8人合共獎勵120萬美元(約台幣3,600萬元),以及獎座、獎狀。

★「愛心獎」獎勵條件(符合其中一項或多項者) 1. 公益領袖,慈善文明先行者。 2. 心系社會,企業慈善領導者。 3. 默默行善,造福社會大眾者。 4. 移風易俗,匡正社會風氣者。 5. 濟困扶危,救助老弱無依者。

★參選資格

現凡居住中國、香港、澳門、臺灣,並持有當地永久居民身份證及全球華裔(華人/華僑等),不分宗教、性別、職業、年齡等,其愛心善舉符合獎勵標準,均可經推薦參選。

截止報名日期為2020年4月30日(星期四)。

網上報名

★頒獎日期及地點 2020年12月中旬(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愛心獎compassionaward」微信號與大家分享愛,將愛心傳出去!

主力捐助:亞洲聯合財務 UA FINANCE 榮譽捐助:吳修齊文教公益基金會、吳俊傑慈善公益基金會、張炳煌、 陳守仁、王茂林、林俊傑、劉棟樑

主 辦:愛心獎委員會、港澳臺灣慈善基金會

協辦及製作:鳳凰衛視

協辦機構:東西方慈善論壇、臺灣現代財經基金會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最簡單又安全的運動減重法-健走瘦身

2019-04-17
瘦身攻略瘦身綜合知識庫健走有氧運動跑步

運動減重方式數不完,然而不是每項運動都適合全部減重者,例如肥胖者和有關節疾病困擾者常不敢運動,或是平時沒運動習慣,突然為了減重而運動恐怕很難維持。這時,健走會是個最初階、簡易,且適合多數人的入門運動。如果你是上述這些人,或是你身旁有朋友想瘦身又懶得動起來,穿上舒適合腳的鞋,去健走吧!

最簡單又安全的運動減重法-健走瘦身

健走消耗的熱量

健走可有效燃燒體內脂肪!不過走路也有分強度,而強度影響消耗的熱量。依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資料,一般走路每小時速率約4公里,消耗熱量以50公斤成人計算,每半小時消耗77.4大卡、60公斤則消耗約93大卡。快走則會感覺心跳加速、微喘、流汗,每小時速率約6公里;消耗熱量以體重50公斤的人計算,每走半小時約消耗112大卡、60公斤消耗135大卡。

許多人把健走與強度較高的慢跑相比,若以15-30分鐘運動時間計算,健走與跑步同樣都是消耗掉體內的碳水化合物,然而減重主要目標是「減脂肪」。如果健走持續半小時以上,這時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降低,脂肪的燃燒率急劇提高;跑步消耗的熱量則以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消耗掉肌肉熱量)較高,跑步後的體內脂肪消耗率較健走少,反而較低強度的健走能在減重上小兵立大功。但必須注意的是,健走不是隨便走10分鐘就有效,長時間運動才能燃燒更多脂肪!

表格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健走的其他好處

以下是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列出的健走好處﹕

1. 健走對腳部關節的耗損比跑步、爬山等其他運動少。走路時,腳關節承受的荷重約體重的1-2倍;跑步約3-4倍。

2. 預防及改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疾病。

3. 預防骨質疏鬆、預防跌倒。

4. 提升心肺功能。

5. 紓解壓力。

6. 以步代車,經濟又環保!

健走時身體各部位姿勢

全身:身體打直同時放鬆,從心裡感覺你的耳朵、肩膀、臀部、膝蓋到腳踝都成一直線,並謹記「抬頭、挺胸、縮腹、不聳肩」。

頭部:頭頸放鬆,頭部和視線都朝正前方,下巴與地面平行,眼睛避免往下看,將視線落在你的正前方約6公尺處。

雙手:肩膀放鬆,手掌微握但避免握拳過緊,手臂彎曲呈90度角,上臂貼近身體,手肘約在腰部位置,搖擺幅度隨著步伐自然擺動。(手臂的擺動有助於健走的速度,快速的手臂擺動可帶動增加步頻)

核心:維持正確姿勢的關鍵在核心力量。健走時,使用從身體中央肚臍周圍到後背脊柱之間的腹部肌群,並隨時檢查下背部(腰部),如果它開始彎曲不正,重新使用核心力量讓骨盆回到自然的位置。簡單來說,縮小腹、夾臀以保持直立。

雙腿:跨步距離依個人舒適度而定,前腳腳掌落下時腳後跟先著地,此時地面、腳後跟與腳趾呈45度角;隨著每一步的著地點都從腳後跟移到腳趾,在下一步開始前,運用前腳來轉換身體重量。記住走路時腿部必須打直,但別鎖住膝蓋。

健走的注意事項

速度﹕每小時5-6公里(若以每小時4公里的速度則屬於散步)。

時間﹕扣除暖身與緩和時間,每次最好30分鐘。

建議時機﹕飯後半小時到1小時後,另建議睡前2小時內不要激烈運動,避免刺激交感神經影響睡眠。

地點﹕針對膝蓋關節安全考量,在室外選擇PU跑道最安全,室內使則可使用跑步機。以外在環境因素考量,室外缺點是有空氣汙染,夏天容易中暑、冬天太冷容易使血管急速收縮導致血壓飆高,有心臟疾病者不建議此時到室外。相反的,在室外運動好處是可吸收維生素D,研究證實骨密度的維持必須運動、日曬、鈣質補充及維他命D三管齊下,建議每週3-4天早晨或傍晚到室外運動,約15-20分鐘即可。

注意﹕「我每天吃完飯後都散步30分鐘,這樣算運動到了嗎﹖」事實上,時速每小時3-4公里的散步不是運動,只能算是「活動」,比起吃飽就睡或坐著看電視,這樣的活動促進血液循環、肢體活動,但散步既不能增加心肺功能、沒有增加耗能,也較少訓練到肌力或肌耐力。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i-care健康促進服務雲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十大熱搜運動員 戴資穎、陳偉殷、王維中成焦點

2018-12-13
趣味新聞綜合話題

Yahoo奇摩公佈2018年度運動十大榜單,包括「十大熱搜運動事件」、「十大熱搜國際運動員」、「十大熱搜台灣運動員」排行榜。2018年兩大國際體壇盛事世足賽及亞運會,帶動明星球員及選手成為全民熱搜焦點,熱搜台灣運動員前三名依序是戴資穎、陳偉殷、王維中;國際運動員則為梅西、C羅和大谷翔平。結果顯示,棒壇、足球賽事及其運動員持續搶進運動排行榜。

2018十大熱搜運動員 戴資穎、陳偉殷、王維中成焦點(圖為世界球后戴資穎) (Yahoo奇摩提供)

2018十大熱搜運動事件

Yahoo奇摩依照2018年1月1日至11月30日的關鍵字搜尋量及編輯投票加權排行,選出2018年「十大熱搜運動事件」。四年一度的兩大國際體壇盛事「世足賽」與「亞運會」最受網友關注,分別奪下熱搜榜冠亞軍;而棒球相關運動事件備受矚目,搶佔運動事件半數榜單,包括歷經搶人大戰後,「二刀流大谷翔平加盟MLB洛杉磯天使隊」、日本傳奇球星「鈴木一朗本季轉任球團特助經理人」、「統一獅隊洋投瑞安投出中華職棒史上首場完全比賽」、「王維中由釀酒人隊轉戰韓職NC恐龍隊,成為史上首位進軍韓國職棒的台灣選手」、以及「富邦悍將、前洛杉磯道奇強投郭泓志高掛球鞋宣告引退」等事件,都掀起網友熱議。
 
籃球相關運動事件方面,「生涯首度效力西區球隊的詹皇 (LeBron James) 轉戰湖人隊」、「手握4枚NBA冠軍戒指的吉諾比利(Manu Ginobili)宣告引退」分別名列第4、7名。網球則是日本網球好手大阪直美,於美網擊敗小威廉斯奪得日本首座大滿貫單打冠軍,亦入榜奪得第8名。以下排名:
 1  俄羅斯世界盃足球賽
 2  雅加達巨港亞洲運動會
 3  大谷翔平加盟MLB洛杉磯天使
 4  詹姆士(LeBron James)轉戰湖人隊
 5  鈴木一朗不再以球員身份上場、轉職球團特助經理人
 6  統一獅洋投瑞安投出中華職棒史上首場完全比賽
 7  馬刺「鬼之切入」Manu Ginobili退休
 8  大阪直美(Naomi Osaka)於美網奪得日本首座大滿貫單打冠軍
 9  王維中加盟韓國職棒NC恐龍
 10  富邦悍將、前洛杉磯道奇強投郭泓志宣告引退

「亞運會」奪下十大熱搜運動事件第二名 (中華奧會提供)

2018十大熱搜國際運動員

今年6-7月的世界盃足球賽熱潮席捲全球,國際足球球星成網友熱搜運動員,包括榜首阿根廷球王「梅西」,雖今年世足賽抱憾而歸,但在職業聯賽依舊叱吒風雲,生涯累積8次帽子戲法高居賽史之冠。而以超過1億歐元天價轉會費,改披義甲尤文圖斯隊戰袍的葡萄牙超級球星「羅納度」名列亞軍,他在世足賽單場踢進3球、更成為世足賽史上最高齡締造帽子戲法紀錄的球員。世足賽中數度誇張假摔引發網友瘋狂轉發的巴西足球巨星「內馬爾」則名列第五。
 
其他運動項目上,「二刀流大谷翔平」雖因飽受肘傷困擾,出賽數創新低,但依然奪下美聯新人王,攻佔排行榜第三名。勇士隊球星咖哩小子「柯瑞」傷後復出;日本桌球女神、台灣媳婦「福原愛」投出體壇震撼彈,宣布結束26年職業運動員生涯後喜懷二胎;今年贏得生涯第20個大滿貫冠軍的「費爸」費德勒,以及日本冰上王子「羽生結弦」、轉效力老鷹隊的「林書豪」分別擠進前十強。以下排名:
 1  梅西Lionel Messi
 2  C羅Cristiano Ronaldo
 3  大谷翔平
 4  柯瑞Stephen Curry
 5  內馬爾Neymar
 6  福原愛
 7  費德勒Roger Federer
 8  納達爾Rafael Nadal
 9  羽生結弦
 10  林書豪

世足賽席捲全球,阿根廷球王「梅西」奪十大熱搜運動員冠軍 (Yahoo奇摩提供)

2018年十大熱搜台灣運動員

榮登熱搜榜首的世界球后「戴資穎」,在亞運會上為台灣摘下史上第一面羽球金牌,榜首實至名歸。而棒球選手攻佔榜單多達6名席次,其中又以旅外球星最受網友矚目,包括邁阿密馬林魚隊旅美投手「陳偉殷」、以總值90萬美金價碼轉戰韓職NC恐龍隊的「王維中」、打破大聯盟台將生涯最多二壘打紀錄豎立「子海嘯」障礙的「林子偉」、達成個人生涯百轟里程碑的旅日好手「陽岱鋼」、入圍今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後勁:王建民》的紀錄片主角「王建民」,都是網友關注對象。
 
此外,極有可能成為中職史上首位透過入札制度前進日職的桃猿隊強打「王柏融」,由日職火腿隊搶下優先議約權,引發熱議。在亞運屢創佳績的台灣運動好手亦名列榜上,包括在世大運一「跑」而紅的田徑好手「楊俊瀚」,打破紀錄為台灣贏得亞運史上第一面男子200公尺項目獎牌,以及在亞運勇奪男子單打項目銀牌的羽球好手「周天成」,分別名列7、8名。溫網中擊退當今世界球后哈勒普、世界排名一路躍升的台灣網球好手「謝淑薇」則排名第10。
 1  戴資穎
 2  陳偉殷
 3  王維中
 4  林子偉
 5  陽岱鋼
 6  王建民
 7  楊俊瀚
 8  周天成
 9  王柏融
 10  謝淑薇

旅外棒球球星「陳偉殷」奪十大熱搜台灣運動員第二名 (Yahoo奇摩提供)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2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