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有望問鼎2020年東京奧運金牌的三鐵皇后Katie Zaferes,在這波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下也成為大受波及的運動員之一,如今居家限制令打亂了Katie的訓練計畫,無法做戶外跑步與自行車訓練,她索性待在家鍛鍊核心肌群,並用IG直播分享平時的訓練課表。你最近也都待在家不運動嗎?跟著做Katie的10分鐘核心訓練課表,除了維持運動表現,也可以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
預備姿勢:背部貼緊地板,雙腳彎曲高舉,讓大腿與小腿和身體各呈現90度垂直。
初階:雙手伸直朝頭頂方向延伸,雙腳順勢往腳底板方向慢慢放下但不碰地。
中階:雙手往上伸直後,雙手和雙腳同時往身體的中心位置靠近拉伸,此時記得保持順暢呼吸。
進階:雙手往上伸直固定不動,雙腳前後擺動,使用核心出力;亦可手持彈力球、枕頭或水瓶等有重量物品,感受更深層的核心肌群訓練。
登山者:雙手撐地、雙腳呈交互登階姿勢,過程中記得維持身體穩定性;10次為1組,共計3組。
側身平板式:左手撐地、左腳彎曲貼在地板上,右腳懸空彎曲前後點地,記得髖關節要同步扭轉延伸,才能達到預期訓練效果,左右換邊,以此類推。
背部向上拱起,雙手雙腳著地向前爬,左腳懸空朝右邊扭轉延伸,右手同時往上高舉,回到熊爬姿勢,左右換邊,以此類推。
資料來源/361° Taiwan
責任編輯/Dama
登山式(Mountain Climber)是一項模擬爬山且能鍛鍊到全身的動作。當進行時,我們心率會提升,同時也在挑戰自我的平衡和敏捷,以及能開啟燃脂開關。但是對於腰椎及髖關節不分、柔軟度不佳或大腿骨較長的人,開始嘗試這個動作時,或許可以把手放在牢固的凳子或階梯踏板上進行。此外,登山式對身體還有許多好處。
登山式屬於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無論你在訓練時設置在一組持續20秒還是60秒,這個高強度爆發的動作都能使自身的心跳加快。根據《美國心臟病學雜誌》的一篇系統性評價顯示,對於穩定性心衰患者,高強度間歇訓練比中等強度持續性有氧運動更有效提高峰值攝氧量,此此外,更能促進心血管的健康, 高強度間歇訓練在提高患者的有氧運動能力方面要優於持續性有氧運動
登山式屬於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然而高強度間歇訓練即是結合了「高強度訓練」及「間歇訓練」,在短時間內能利用高耗能的運動,激發身體的爆發力,搭配短暫歇息或低強度活動的穿插去降低體脂肪率。簡單來說,高強度間歇訓練就是在短時間內達到運動的良好效果。
登山式是一項很好的全身性運動,因為在訓練時,上半身需要用手支撐,同時下半身也要來回動作,所以除了了訓練到大腿以外,也能訓練到上半身的肌耐力以及核心的穩定度。當我們核心肌群不夠強大時,在做出雙手撐在的動作後,就需要借用背部、臀部,甚至是胸部的肌肉一起參與,這可是一項效益相當高的訓練動作。
步驟1: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呈棒式的姿勢預備。
步驟2:左腳彎曲觸碰左肘,背部仍保持水平。
步驟3:右腳彎曲觸碰右肘,背部仍保持水平,左右輪替,做45~60秒。
資料來源/livestrong.com
責任編輯/妞妞
抬膝吧旋轉 (High Knee Mach with Figure 8 Twist)是一個全身性的運動。利用啞鈴或水瓶的輔助配合抬膝,讓手臂以及臀大肌都能鍛鍊到,同時也能讓線條更結實。初次嘗試者建議可先不要握啞鈴或水瓶,徒手畫8即可。
抬膝吧旋轉
鍛鍊肌肉群:全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右腳抬起,雙手握緊啞鈴或水瓶放置右側預備。
STEP 2 雙手向上
雙手向上滑動。
STEP 3 畫8字型
雙手直接向左邊下滑,左膝隨之抬起,動作來回做呈一個8字型,連續動作,做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