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研究:戶外跑步社交距離1公尺太少、正後方汙染風險最高
1
戶外跑步社交距離
研究:戶外跑步社交距離1公尺太少、正後方汙染風險最高
2
PUMA NITRO
全新 PUMA NITRO 氮氣跑鞋突破新科技!「輕量」與「高緩衝」完勝
3
3件越野跑新手必知道的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研究:戶外跑步社交距離1公尺太少、正後方汙染風險最高

2020-04-30
話題 跑步 保健 新知 COVID-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人人都知道要保持社交距離室內1.5公尺、戶外1公尺,然而一項比利時及荷蘭兩間大學合作研究打破了這個認知,發現以戶外跑步、走路的安全距離來看,前後並排的人至少要離4-10公尺,各國規定的1-2公尺顯然不夠,而且左右並排會比前後來的安全。

戶外跑步社交距離
研究:戶外跑步社交距離1公尺太少、正後方汙染風險最高 ©Medium/@jurgenthoelen

該研究由比利時魯汶大學(KU Leuven)與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TU Eindhoven)合作進行。研究透過虛擬空氣動力學模擬出飛沫的流動,並指出在一般情況下保持1-2公尺社交距離,可有效防止吸進飛沫;但是在運動時,如果前方有人正在健走或跑步(據作者發表最新版的研究白皮書,已將自行車這項運動刪除),又剛好打了噴嚏或咳嗽時,將透過滑流作用(slip-stream)讓飛沫飄向身後的人。

研究人員模擬人在運動(走路或跑步)過程中的唾液顆粒、以及來自不同位置的唾液顆粒(包括左右並排、斜對角前後方、正前後方)。透過下圖視覺效果,清晰可見人留下的唾液顆粒,紅色點代表最大的顆粒。

從模擬可顯示,在低風速環境中,兩人左右並排,保持一般社交距離跑步或走路時,被對方飛沫的影響較小;當兩人在斜對角前後方,被對方飛沫波及的風險也較小;如果兩人在正前後方,將有最大的汙染風險。

虛擬空氣動力學模擬飛沫的流動
研究透過虛擬空氣動力學模擬出飛沫的流動 ©Medium/@jurgenthoelen

該研究作者Bert Blocken教授解釋,打噴嚏或咳嗽的人會以更大的力量散佈飛沫,就像是飛機或車輛高速通過時會帶起滑流的原理,當人往前跑步或走路也會產生對流風速,將飛沫向後飛散,降落在衣服或其他部位上。前後方位置將產生最高的污染機會,但同時風險也降低得較快。

研究人員根據研究結果建議:走路時,沿著同一方向走路移動的人應距離至少4-5公尺;跑步時則應拉長到10公尺;如果跑在某人後方或是準備要超車,也請從遠處就開始保持在不同的跑道。

保持社交距離跑步
兩人左右並排,保持一般社交距離跑步或走路時,被對方飛沫的影響較小

你可能認為這麼遠的距離會帶給你困擾,但這篇文並不是要給你製造麻煩的。請注意,這項研究目前僅為專業人士撰寫的白皮書,並不是經過同行審查過的論文,所以無法保證論述是否有誤。我們只要繼續在疫情尚未解除下,持續保持獨自跑步、健走,與別人的距離維持在室內1.5公尺、戶外1公尺,並盡可能地增加距離就可以了。

資料來源/Medium, Gladiator lab, Bicycling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全新 PUMA NITRO 氮氣跑鞋突破新科技!「輕量」與「高緩衝」完勝

2021-02-03
跑步配備館鞋子PUMA

全球知名運動品牌 PUMA 秉持 Forever Faster 品牌精神,在新品研發上不但要快,更要保持永遠領先,近年來無論在時尚設計或運動科技領域都力求不斷創新與突破。PUMA 研發總部今發佈全新 PUMA NITRO 氮氣中底科技,將液態氮氣注入發泡成型的中底胚模中,利用氮氣不易熱脹冷縮變形的物理安定性,讓鞋中底完美突破「輕量」與「高緩衝」並存的高穩定機能。

PUMA NITRO
全新 PUMA NITRO 氮氣跑鞋突破新科技!「輕量」與「高緩衝」完勝

針對不同的跑者需求,PUMA 量身推出三款全新 NITRO 氮氣系列跑鞋:強調舒適避震的 Velocity NITRO、滿足長距離跑者所需最大緩衝效能的 Deviate NITRO、以及僅有 184 公克羽量鞋身適合競速型跑者的 Liberate NITRO 三大指標鞋款。為了讓跑者更能親身體驗 Nitro 氮氣中底科技的超群腳感,PUMA 更將於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各區舉辦共 5 場的「PUMA NITRO 氮氣跑鞋全台試跑活動」,於 2 月 6 日(六)台北信義區香堤大道率先起跑,用實戰讓消費者深度了解 NITRO 創新氮氣中底的製造過程,親身感受輕量與高緩衝並存的革命性突破。

PUMA NITRO
PUMA NITRO

創新 NITRO 氮氣科技中底

繼深受跑者好評的 IGNITE 超彈力中底、HYBRID 混合式科技、與 XETIC 緩震技術後,2021 年 PUMA 再創跑鞋科技革命新里程:創新 NITRO 氮氣中底。深諳氮氣不易熱脹冷縮變形的物理安定性,PUMA 研發團隊將液態氮注入高品質物料製成的小型胚模中使其發泡延展,發泡完成後的中底便會透過氣泡造成肉眼看不見的空間,帶來輕量與高效緩衝並存的穩定腳感,最後再將發泡後胚模壓製塑形為最終中底。革命性 NITRO 氮氣科技中底比一般 EVA 中底材質輕量 46%,讓鞋中底完美突破「輕量」與「高緩衝」並存的高穩定機能。PUMA 特別針對不同需求跑者提供最適 NITRO 氮氣跑鞋選擇。無論是長距離慢跑或是追求極輕量的競速挑戰,創新 NITRO 氮氣科技跑鞋讓跑步變得更省力有效率,提供如裸足般的輕量舒適感。

PUMA Velocity NITRO
PUMA Velocity NITRO

強調舒適避震的 Velocity NITRO:適合每日練跑型跑者

全新 PUMA Velocity NITRO 氮氣跑鞋採用高透氣機能網布包覆鞋面,搭載雙層式中底,上層為輕量高緩衝 NITRO Foam 氮氣科技中底,帶來舒適高避震防護,下層 PROFOAM LITE 高彈力 EVA 中底則能有效強化平衡穩定性。鞋後側特殊崁入外顯式導流板,降低跑步空氣阻力,為每個步伐帶來更好穩定度。PUMA Velocity NITRO 採用進階版 PUMAGRIP 橡膠大底,以高效能橡膠混合製料,輕量防滑的 PUMAGRIP 耐磨大底無疑是跑者最佳後盾,為各種地形與氣候挑戰帶來高適性強勁抓地力。僅有 265 公克鞋身重量的 PUMA Velocity NITRO 氮氣跑鞋使用全新 semi-curved 楦頭設計,為前腳掌提供更大活動空間,跑者在邁步時足部從腳後跟外側開始平衡且穩定地翻轉至前腳掌,腳趾會隨著身體重量與動力壓力的移轉而擴張,此時,更大的腳趾空間將有效為身體增強穩定性,搭配最適 8mm 跟尖差 (heel-to-toe drop) 設計,強化速度持續推進的動力。

PUMA Velocity NITRO
PUMA Velocity NITRO

提供最大緩衝效能的 Deviate NITRO:適合馬拉松長距離跑者

旗艦級 PUMA Deviate NITRO 氮氣跑鞋採用雙層式 NITRO 氮氣科技中底,提供最高規格緩衝避震效能,同樣使用高透氣機能網布包覆鞋面,搭配 PUMAGRIP 進階防滑耐磨橡膠大底與有效降低跑步空氣阻力的外顯式導流板,為每個步伐帶來強勁抓地力與更好的穩定度,全新 semi-curved 楦頭設計提供前腳掌更大擴張空間,有效增進推進動力與身體穩定性。除此之外,Deviate NITRO 的另一大亮點則是研發團隊在其雙層式 NITRO 氮氣中底之間所崁入的 INNOPLATE 碳纖維動力推進片,以碳纖維強韌材質製成,能有效串連前後腳掌反射時間,在蹬腳往前邁步的同時進而推動加速動能,創造最大動力推進爆發力,獨特全長式叉狀設計能有效減輕碳版重量,絕佳的動態足體形狀輪廓則有助跑者的步態更加流暢,讓每個步伐加速更省力有效率。INNOPLATE 碳纖維動力推進片由兩層同樣具備高強度回彈性能的 NITRO Foam 超輕量氮氣中底包覆,完美創造僅有 268 公克超輕鞋身重量的旗艦級高緩衝性能跑鞋,為長距離馬拉松跑者帶來更流暢省力的步伐。

PUMA Deviate NITRO
PUMA Deviate NITRO

僅有 184 公克羽量級 Liberate NITRO:適合競速型跑者

羽量級 PUMA Liberate NITRO 氮氣跑鞋特殊採用超輕盈單層多孔洞透氣網布鞋面包覆,搭配單層式輕量高緩衝 NITRO 氮氣中底,完美締造僅有 184 公克極致羽量級鞋身重量,更適合追求輕量、貼地腳感的短跑或競速型跑者。PUMA Liberate NITRO 同樣於鞋後跟配置外顯式導流板以降低空氣阻力,進階版 PUMAGRIP 防滑耐磨橡膠大底比一般傳統橡膠大底的防滑效果提升百分之 51.6,搭配 semi-curved 前掌加寬式楦頭設計,讓跑者在衝刺加速時增強身體穩定性,全力締造極速新記錄。PUMA 更專門針對女性跑者量身推出全系列女款氮氣跑鞋,相較於男性跑鞋,PUMA NITRO 女性專屬系列鞋款採用更窄鞋後跟設計,搭配低腳背鞋面、與更符合女性足型的足弓弧曲輪廓,為女性跑者打造專屬極致的舒適腳感。

為了讓跑者們親身體驗 PUMA NITRO 創新氮氣中底科技的超群腳感,特別選定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巡迴舉辦共 5 場的「PUMA NITRO 氮氣跑鞋試跑活動」,於 2 月 6 日 (六) 台北信義區香堤大道率先起跑。除了跑步機外,試跑活動現場更特別設置移動訓練常見的敏捷梯,搭配酷炫燈光效果環繞,讓消費者在挑戰追上燈光變化的競速樂趣的同時,更能實際感受創新 NITRO 氮氣中底的超輕量與高緩衝雙大機能特性。參與試跑活動完成體驗,消費者還可立即獲得 PUMA NITRO 氮氣跑鞋現金折價券,至指定門市憑券購買任一 NITRO 氮氣跑鞋再加碼獲贈 PUMA 運動毛巾。

PUMA NITRO 氮氣跑鞋 全台試跑活動場次資訊:

2/6 (六) 2:00~6:00pm 信義區香堤廣場

2/7 (日) 2:00~6:00pm 西門町聯合醫院廣場

2/21 (日) 2:00~6:00pm 高雄夢時代

2/27 (六) 2:00~6:00pm 台南新光三越

2/28 (日) 2:00~6:00pm 台中新光三越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3件越野跑新手必知道的事

2016-10-13
戶外運動觀念越野跑跑步知識庫

越野跑訓練能幫助提高肌力,平衡和耐力,但在這個過程中,必須保持100%的注意力,否則很容易對這個項目失去熱情。以下有3個秘訣是在開始前須牢記的事:

越野跑新手必須知道的3件事

 1   忘了自己的步伐

對於新手在面對一項新的運動項目時,不免會有些期待。不過越野跑畢竟與路跑不同,當你跑在山徑的小路時,由於地形的關係,你的步伐會趨於緩慢且有許多不適應的情況。這時候首先該適度調整自己的心情,並專注於要挑戰的路線與地形勝過速度的快慢。當熟悉之後,自然就會習慣不同於平路的新鮮感了。
 
若經過一些小溪、河流等地形,首先要訓練的是自己的平衡感以及一些專門的小技巧,待熟悉之後,再用跑步的方式,也就不會那麼害怕了,所以建議可先以步行的方式行走通過。

 2   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以分鐘數計算距離

在抓到越野跑的節奏之前,速度難免會慢一些,建議可以先以時間作為目標,而非距離;當用距離作為目標的話,會比較容易感到疲累,若對於路線不熟悉的話,還會有迷路的風險,且加長到達終點的時間。所以最好的方式是用時間親自設計自己較熟悉的路線,這樣也較容易增加信心。

我們可以以30分鐘為一個目標,在循序漸進的加長距離。因為越野跑所需的體力與熱量,遠比路跑本身要來的多,所以當到達今天的目標之後,記得要讓身體做完全的恢復,這樣進行下一個目標的時候,才會活力滿滿。

越野跑就像是一場障礙賽,途中會遇到許多樹根、石頭…等地形,但相對來說,這些也有助於你提升運動的技巧、力量與敏捷性。所以,當遇到這些障礙時,請盡量依自己的能力範圍進行訓練與行走,如果不熟悉,可以來回重複幾次,直到熟悉為止,同時還能提升自己的實力。

©namaquaquest.co.za

 3   保持正面的心態

剛開始一項新項目時,常感到挫折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但若能想辦法克服它,海闊天空就在前面等著你。

除了前述的技巧之外,如果還是會害怕,建議可以尋找朋友的陪伴或是找一個風景優美又簡單的山林進行練習。不要開始就急著加快步伐,越野跑最重要的除了技巧和速度外,保持正面的心態也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因為當一個新的目標創立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延續這項興趣,這樣才能長長久久。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如果確定自己愛上了越野跑,便可以考慮購買一雙專業的越野跑鞋。與其他跑鞋不同的是,他們會提供更好輔助,以幫助避免踝關節扭傷。更重要的是,帶著享受冒險之旅的心。越野跑可以到為你的運動生活帶來許多意外的驚喜與點綴。

找朋友一起跑也是不錯的選擇 ©jbaywinterfest.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