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飲食
  • 訓練動作
  • 瘦身
  • 跑步訓練
  • 運動生理
  • 跑5K
  • 核心訓練
  • 瑜伽動作
  • 增肌
  • 跑10K
  • 觀念
  • 徒手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體育生只會運動?北投運動中心執行長從運動員到場館的經營心法
1
北投運動中心執行長楊子興
體育生只會運動?北投運動中心執行長從運動員到場館的經營心法
2
獻給白色情人節:NIKE AIR FORCE 1 X EMOTIONALLY UNAVAILABLE
3
下一波的運動趨勢是什麼?全球最大運動布料供應商英威達告訴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體育生只會運動?北投運動中心執行長從運動員到場館的經營心法

2020-06-09
人物誌 綜合 體適能 重量訓練 有氧運動 無氧運動 專訪 趨勢

在一般人既定的印象中體育生就是只會運動!在北投運動中心執行長楊子興的身上看到的絶對不只這樣的感覺。然而,身為一位喜愛運動又從高中開始就成為選手的他,卻怎麼樣也沒想過有一天會從運動員轉變為運動中心經營者的身份。這次,我們透過獨家專訪楊執行長的機會,帶你了解想要經營一間運動場館需要具備什麼知識?並透過執行長的角度分析目前運動產業的概況和趨勢。

北投運動中心執行長楊子興
體育生就只會運動?北投運動中心執行長楊子興將告訴你如何成功經營好運動場館!

最初如何踏入運動產業又成為經營者?

想踏入這個行業是我在學生時代就有的念頭。我從高中開始學田徑,大學那些年又接觸舞蹈、游泳以及健身等各種運動項目,因此,我從學校畢業之後就一直秉持著「學以致用」投入我最喜愛的運動健身業,轉眼至今已經25年左右。綜觀當年台灣的巿場,所謂的運動休閒業是以收會員的俱樂部為主,場館內擁有高檔的運動器材與時尚潔淨的運動環境,做為教練的我十分喜愛這樣的工作環境及內容;而我一入行是從游泳教練的工作開始,接著也擔任過健身教練,後來走向場館經營者的這一步,卻是我始料未及的人生方向。

田徑選手出身的楊子興
從小就是運動選手出身的楊子興,畢業後一直秉持著「學以致用」這四個字投入運動產業。

當年我在某知名俱樂部擔任教練,有一天老闆突然很慎重的問我未來想走「專業教練」還是「場館管理」?這個突如其來的2擇1選擇題,令當時熱愛教課的我著實猶豫了好一陣子,經過慎重的考慮,我決定放下專業教練這個熟悉的工作領域,選擇從來沒接觸過的場館管理。經驗告訴我 : 經由學習「如何管理經營一間運動場館」才有機會真正改造「運動休閒」這個產業的廣度與深度。儘管,以當時的大環境來看,大型的俱樂部己經是相當優質的運動休閒去處,但我總覺得還能在它原有的模式上增加一些什麼內容,讓整個產業的軟硬體的配置更符合不同民眾的需要,同時讓場舘獲得更好的發展。

想要經營好一間運動場館有什麼樣的建議?

一個場館的經營者我稱他為「經理人」。曾聽過有人說: 「經營一間運動場館不需要什麼專業能力,只要有資金把器材放進去就可以成功。」以我的看法,場館要經營的好除了資金、設備,更需要具備統合能力、整合能力、領導能力、市場敏銳度以及分析規劃等5項專業能力。不少經營者具備了前四項能力,卻缺乏十分重要的分析規劃力,也因為卻乏這個專業,容易單憑著自己的經驗來告訴員工該怎麼做,以致無法在最好的時候做出最正確的決策。「不少真實的例子放在我眼前」,楊執行長表示。

經營大型的運動場館,除了上述的五個專業能力,還需要擁有其他的知識專業,包括財務分析、語文能力和行銷等等。與許多專業經理人一樣,要養成一位專業的運動經理人是必需要具備多重的專業與能力,這些知識與經驗既然無法在學生時期的3-5年內養成,那麼只要一天待在這個產業,就有動力不斷充實自己與學習,只要有缺什麼我便立刻就去學。於是,從大學開始一直到研究所,只要是有管理或是財務的相關課程,我一有時間都會去課堂旁聽,回頭想想,我也帶了很多的新知識接地氣的在運動產業加以運用。

成功經營者的心法
要經營一間場館的經理人必需要透過不斷的學習,才足以跟的上這個時代的腳步。

除了我剛剛所說的這些能力之外,要投入這個領域一定要有一顆「熱誠」、「不敗」與「勇於助人」的心!運動產業中很大的一環是針對人的服務業,只要是為人服務就一定會有所謂的「客訴」產生,在面對客訴時如果以逃避與敷衍的心態面對,那你就缺乏「不敗」的心。「勇於助人」則是指協助他人、鼓勵他人運動的心,在這個產業裡,我認為擁有這三個關鍵的心才是一個適合經營運動場館的經理人應有的「基本心態」,最後,還必需要有可以容納員工犯錯與培養員工的心胸;總之,想要成為一位成功的場館經理人,專業課題的學習與心態課題的養成要兩者兼備。

不同的場館經營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數年前我對於台灣運動休閒產業的發展做過評估研究,未來的趨勢走向將呈現兩個極端:一個就是小型化、小眾化、精緻化與客制化,以傳產業來說小眾化這點是絕對無法支撐營運的,但運動休閒屬於服務業的一種,實務上如同現在有很多小型的健身工作室,把自己的定位做好、找到適合的目標族群,經營者打造自己成為擁有特定專業職能的人;另一個走向就是大型化、大眾化、多樣化與多元化,例如運動俱樂部、連鎖健身房和運動中心等,這些場館經營者必需思考並評估未來經營的領域要走的方向,目前雖然有些場館遊走生存在這兩大趨勢之間,但是未來台灣的運動休閒服務業一定會往這兩個極端膨脹。記得20多年前的一項統計,台北市會去運動場館的人口比例都在7%以下,但在前年台北市政府體育局針對台北市運動人口做了一項調查,會去運動場館運動的人數己佔總運動人口的30%以上,這樣的數據就可以發現,大型化、大眾化、多樣化與多元化的運動中心興起,鼓勵了台北巿民的運動需求並續產生極大的效應中。

也因為運動的人口變多,因此開始出現分眾市場,這也就是運動的人開始出現了個人的需求,那如果小型化、小眾化、精緻化與客制化的工作室可以滿足這些人的特殊需求,那這些工作室它就有活下來的能力。所以,目前這兩大塊方向是正在進行的趨勢,之後還會有特色化、差異化、國際化與連鎖化這4個趨勢共同形成未來運動產業的重要方向。這些面向都是我們身在運動產業的經營者們或經理人必需要注意的事情。

運動未來的趨勢
運動這個產業已經走向兩大極端的方向,唯有了解自己的定位才能在此延續發展。

談到一個運動中心的營運,它的收入則含概票劵、變動場地租金(球場這類)、固定場地租金(商店與停車場這類)和課程等四大項的收入。然而,課程收入對運動中心來說不是很高的。以北投運動中心為例,過去開辦的課程收入大約佔整體營收的20~30%左右,但是在經過計及調整後,2019年的課程收入已經佔整體營收的51%,課程的種類也已超過100種。所以,做為北投運動中心的經理人,不但要為這間運動場館的定位與角色做出有利的營運方針,也要積極的安排課程的設計與各種創新,來滿足運動中心的各種消費群。

這次疫情帶出運動行業哪些提醒與注意事項?

2020年初造成全球產業重大災情的COVID-19的確影響了每一個人,更遑論對於仰賴場館利用率與運動職人服務的運動休閒業的損失與衝擊。所以,我考慮要導入E化的系統與設備,將營運中固定的人力做優化的精簡與改變,這也是產業未來在成本結構會發生的一些變化,例如,在需要有溫度的客戶服務上多安排人力,而在販售或換兌票劵上就可以使用網路或是機器人來處理。此外,在一些基本客服問答或是專業知識方面也可以採用雲端服務來解決。E化運用對於場館經營者來說己十分重要,唯有如此,才能為運動中心的四大成本與收入結構做出大幅度的調整與優化;這樣也才能在任何可能的重大事件來臨時,讓衝擊與營運的影響降到最低,這同時也是各行各業經營者們必須去思考的。

運動中心必需要轉型
運動中心經過這次的疫情之後,讓我從新思考導入全新的E化設備並調整人力結構。

根據你的觀察未來運動產業的趨勢?

運動俱樂部與潮流兩者之間有非常緊密的關係,早期在亞歷山大健身俱樂部的那個年代,有許多的龍頭連鎖俱樂部都會跟國外的一些課程配合,並引進許多時下流行的運動課程到臺灣;可是反觀運動中心走的是比較普羅大眾的課程與平價的收費方式,再加上票劵的收費與俱樂部這類的健身中心不同,所以比較難比照健身俱樂部或大型連鎖健身房引進的國外課程的方式來進行。如同我前面提到,「了解自己的定位」很重要,畢竟這是屬於兩個不同的經營方式,運動中心就是定位在引導大眾並進行多元化運動的推廣,當然,我們以後也不排除朝向俱樂部的經營方式來前進,採用分眾化的市場模式來進行小型化客制化的服務,藉此改變市場結構、引進更多新的課程,這對於臺灣整體的運動休閒產業的發展是有幫助的。

運動中心也有專業健身教練
運動中心裡的健身房同樣擁有專業級健身教練,可隨時提供喜愛運動的民眾詢問與教學。

北投運動中心最具特色的課程?

六年前,我接手北投運動中心時,就喊出要「一館一特色」的口號,當時我清楚競技型運動是各學校體育系的發展重點,當我看到許多運動員離開校園到社會上班後,就找不到能延續運動生命的方式,畢竟在臺灣這個市場不是所有的運動都能走到職業選手這條路,於是我特地安排武術課程,把它放入北投運動中心,並針對上班族打出「圓選手夢」的口號,讓這些上班族也有機會可以透過武術出國參加比賽,很高興的是武術一直都還能是這個運動中心的重點特色課程。另外,我也規劃傳統武術,例如:白鶴拳及太極這類的養生拳法,特別針上了紀的長輩們,一則養生一則也設計更進階的拳法課程讓長輩們可以去參加比賽,成功的建構出運動健康之外的個人成就感。當然,我們還有許多其他的特色課程,都能針對市場的需求創造出來,例如市場上比較少見的太鼓課程就十分受到學員的喜愛。

北投運動中心的攀岩場
北投運動中心擁有兩層樓的大型攀岩場,這也是楊執行長接手後堅持要留下來的運動場地。

要開運動場館需要取得哪些證照或知識?

有興趣從事教練工作的朋友,基本的運動證照一定要有,以前十分流行取得國外的運動證照,但這並不符合臺灣人的身型與運動標準,所以我建議可以去各專項的運動協會詢問有關證照的訓練內容。雖然目前體育署並沒有規定必需要取得哪些證照,加上各個健身俱樂部與運動中心的要求與規定不同,因此,要取得哪些證照就必需要看個人想走的方向而定。

如果是想要朝向管理場館的經理人一路,我建議除了運動的專項,可以從通識的商業管理課程入手,藉以運用在產業面。有了自己的強項,能評估整體趨勢走向如何,當你真的進入產業之後,就會發現自己或許還缺少什麼專業知識,再針對你的不足來加強。如果你正是一位專業的運動教練,就近的了解自己與別的場館的優勢,進修需要的專業提升本職學能,一旦要經手管理一個場館,放眼多了解產業概況與未來趨勢,那麼你就是巿場歡迎的人。

專訪、撰文/David

攝影/Oliver Wu

場地/北投運動中心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獻給白色情人節:NIKE AIR FORCE 1 X EMOTIONALLY UNAVAILABLE

2019-03-05
鞋子生活流行NIKE綜合配備館

專注運動衫和T 恤的Emotionally Unavailable 是由陳冠希和KB Lee 於2014 年聯手創立的品牌。如今這一愉快的合作日漸成熟,羽翼豐滿。“我們擁有忠實的粉絲群,這使我們更加嚴肅認真地對待品牌。我們與Nike 合作的這款Air Force 1 就證明了我們1000% 致力於打造一線品牌的決心,”陳冠希如此表示。

獻給白色情人節:NIKE AIR FORCE 1 X EMOTIONALLY UNAVAILABLE

廓形和材質(帆布材質的運用意在致敬Nike Vandal,據Lee 回憶,當時首先想到的是AF1 鞋款)的設計與運用都表達了設計師與Nike 的深厚淵源。“我是在韓國長大的,帆布材質Air Force 1 在韓國是一款通用鞋——嘻哈領袖穿過它,滑手也穿過它,總之它覆蓋各種亞文化群,” Lee 說道。“它看起來也很酷,因為穿起來效果非常好。”

NIKE AIR FORCE 1 X EMOTIONALLY UNAVAILABLE

該鞋款的設計意在備受注目,而隨著穿著時間的延長,美麗的光澤也將令其越來越惹人喜愛。配有拉鍊的鞋舌令該鞋穿脫方便,同時也形成了Emotionally Unavailable 品牌鮮明獨特的心形標誌。

NIKE AIR FORCE 1 X EMOTIONALLY UNAVAILABLE
NIKE AIR FORCE 1 X EMOTIONALLY UNAVAILABLE

Nike Air Force 1 x Emotionally Unavailable 鞋款將於3 月14 日白色情人節通過Nike SNKRS APP(Nike 獨門鞋會)和指定零售店鋪發售。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下一波的運動趨勢是什麼?全球最大運動布料供應商英威達告訴你

2017-08-30
服裝運動配備綜合話題

全球最大的聚合物和纖維綜合製造商-英威達INVISTA公司,其產品主要用於尼龍、彈性纖維以及聚酯方面的應用,公司業務遍布20多個國家。英威達的全球業務憑借技術革新、對市場的深入了解、以及享譽全球的知名品牌和商標組合,為客戶提供超卓的價值。其服飾和高級紡織品知名品牌與註冊商標包括:萊卡® (LYCRA®)纖維、COOLMAX®纖維、THERMOLITE®纖維及保溫棉、SUPPLEX®纖維以及TACTEL®纖維。
 
同時,他們上周也在台北舉辦「2017英威達紡織趨勢座談會」分享戶外與運動休閒服裝的布料流行趨勢預測,會後,我們也特別訪問到大中華區服飾與高級紡織品業務商務總監Steve Stewart,請他來聊聊關於亞洲整體運動市場趨勢以及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的服飾。

下一波的運動趨勢是什麼?全球最大運動布料供應商英威達告訴你-大中華區服飾與高級紡織品業務商務總監Steve Stewart

女力崛起,除用於運動亦用於生活

擁有60多年製造經驗的英威達,一直以來也與許多相當專業且精挑細選的製造商或織布廠合作,像是東隆興業與鴻儒企業,每次有新的紗線或纖維也都會互相分享。台灣的東隆興業紡織公司,看好運動服飾市場成長,為滿足女性健身服飾品牌需求,推出採用英威達熱門之COOLMAX® AIR技術與LYCRA®(萊卡®)纖維結合的新系列布料。
 
Steve表示:從東方的角度來看,他看到越來越多的女性,在乎自己身體健康的需求,以中國馬拉松比賽的數據為例,從一年4-5場至今的200-300場,就可以看到關注運動的民眾越來越多,也因為這樣的趨勢,運動服飾的需求更大幅增加,東方運動習慣穿著簡單的T-shirt,而西方則有更多服飾的選擇。此外,市場情報機構也指出,女性消費者購買最新時尚的運動休閒服飾趨勢明顯,以及採購頻率增加,女性服飾的消費將會持續在人均支出佔比中擁有最高的比例。
 
所以東隆興業推出運用英威達領先產業之COOLMAX® AIR技術與LYCRA®(萊卡®)纖維結合的最佳機能新布料,隨著越來越多女性的參與,除了運動以外,大概也希望在日常生活的場合中使用,無論內衣也好,褲子也罷,都希望能符合他她們更多的期待。

讓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力量、舒適、能量的功能性紡織品-LYCRA® SPORT

上述所提到的萊卡,一直是英威達最強大亦最受消費者歡迎的一項科技,以技術導向的紡織先驅廠-台灣的儒鴻企業也與英威達合作,以LYCRA® SPORT運動機能型布料為基礎,推出具有特定功能的客製化的布料,完美結合休閒、運動服飾和機能表現布料,並取得PCE™認證。
 
LYCRA® SPORT技術之布料經科學驗證,可製造出無比舒適、合身且能充分支撐身體伸展的運動服飾。此布料與取得認證之LYCRA®(萊卡®)纖維伸展技術結合後,以嚴苛的測試標準,分為1-10個等級,針對3項PCE™關鍵指標,衡量布料的機能表現。
 
  • 力量-衡量塑形或壓縮機能的效果。
  • 舒適-消費者經常抱怨塑形或壓縮機能服飾的舒適度不足。舒適指標愈高,穿著者的體驗愈佳。
  • 能量- 能量指數愈低,延展纖維需要的力量愈少,此類布料最適合從事競賽性體育活動。先進的纖維特性將成為打造差異化機能性布料的新亮點。

Steve也加強補充:「以傳統運動服飾來說,強調力量、樹立的展現,是較單面向的看待。但當問起消費者的需求時,或許他們的回答是:我不需要強度以及這麼高的性能表現,這樣反而會不舒服,我們只需要適合力量的強度即可,這也是英威達開發的指標。」  不過,針對各個市場作客製化也是一個挑戰,Steve看到東方大部分是製造端,重點著重生產,然後輸入西方國家,現在區域內的供需也一直慢慢成長,至少向當地需求的部分也非常重要,而亞洲區目前尚有60%的發展空間。

LYCRA® SPORT擁有力量、舒適、能量三項PCE關鍵指標

選購運動服飾 自己合適最重要

雖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得萊卡,知道它背後代表科學的驗證與科技的展現,而英威達也不斷挑戰說服品牌業者將萊卡的LOGO放上,這樣,如果消費者喜歡這個科技,並想了解更多,透過標籤,就可以知道萊卡有一定的優勢和好處。除此之外,未來還會有虛擬的吊牌,只需掃描即可看見關於萊卡的意義和指數。
 
當消費者在選購運動服飾時,除了辨別牌子,英威達也要讓消費者選擇他們所信賴的製造原料,並去了解背後的原料和科技。再來試穿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其目的在於確保服飾是否合身,也是最直接的感受,同時英威達也希望他們能認同品牌,做聰明的消費。

以具體的研究證實機能布料的功效

持續在科技上精進是英威達一直以來最在乎的事,之前美國有些研究表示:壓縮雖然可減少肌肉的震動,對於減緩肌肉疲勞並沒有幫助。為此,英威達也有跟英國具有公信力的機構做相關研究,過程中發現,有些服飾當然可以提升運動表現,同時也會做;像如何讓肌肉減低疲勞等相關研究。或許之後也會請運動員做一些不同的測試;例如左腳和右腳穿上合格與不合格的布料,請他們做像波比跳的全身性運動,測試肌肉哪些部分會比較疲勞或是有幫助的p值或c值,以減低疲勞的功效。

運動儼然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透過運動增強體力和精力、釋放壓力調節情緒、甚至是社交生活的一環。Steve表示,現代女性追求完美不願妥協,對於內衣的美觀性、機能性及舒適度同樣要求。英威達認為休閒內衣市場未來將會愈發重要,而LYCRA® 將會堅持原有的特點延展性和隨身而動的方便性,將會協助布料商開發出更貼合女性需求的產品,進而獲得消費者芳心。

責任編輯/瀅瀅
攝影/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飲食
  • 訓練動作
  • 瘦身
  • 跑步訓練
  • 運動生理
  • 跑5K
  • 核心訓練
  • 瑜伽動作
  • 增肌
  • 跑10K
  • 觀念
  • 徒手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