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跑步
  • 跑步訓練
  • 增肌
  • 徒手訓練
  • 跑5K
  • 瘦身
  • 上半身肌群
  • 跑10K
  • 瑜伽
  • 飲食
  • 運動生理
  • 觀念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無器材與場地不再是藉口!該把HIIT訓練加入課表的七大好處
1
HIIT訓練的好處
無器材與場地不再是藉口!該把HIIT訓練加入課表的七大好處
2
肌耐力的提升
如何提升肌耐力?告訴你這5個訓練動作一定要做
3
要讓訓練成果更上層樓 一定要學會減量訓練的原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無器材與場地不再是藉口!該把HIIT訓練加入課表的七大好處

2020-06-04
知識庫 健身 減脂 增肌 有氧運動 無氧運動 觀念

無論你的目標是要減重或減脂,都一定有聽過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IT),根據許多廣泛的科學研究與實驗數據,證實透過包含有氧與無氧所結合的HIIT訓練,對於提升身體狀態與體能是十分有效的。它主要是採用短時間的訓練加上短時間的休息,重複循環這個流程動作,讓我們的心跳率能快速提升到所謂的燃脂區間,因此,就能達成短時間內消耗較多的熱量,達到減重與減脂的效果。另外,再加上這種訓練可以不限場地,無論在臥室、客廳、公園甚至健身房的角落,都可以隨時進行。

HIIT訓練的好處
沒有器材與場地不再是逃避的藉口!你該把HIIT訓練加入課表的七大好處

你開始想採用HIIT做為日常訓練時,建議新手組先以60的訓練搭配上60-180秒的休息來進行組合,當已經習慣訓練節奏或是體能有所提升之後,就可以將休息與訓練的比例從3:1降至2:1甚至於1:1,最重要的是要將心率目標訂為最大心率的85%,而不是中等耐力運動的50-70%。然而,透過這樣的訓練除了減重減脂之外還有這7大好處。

1.提高訓練效率

HIIT可以在短時間內為你提供與長時間有氧運動相同的生理結果,穩定的心肺運動只能解決有氧的效果,但透過HIIT的訓練方式可另外增加無氧的效果。因為,有氧運動主要是增加體內對於氧氣的需求;而無氧訓練則可以增加肌肉的成長,有研究表明,每週只有三次30分鐘的HIIT可產生與每週五次60分鐘有氧運動,相同的厭氧和有氧改善,因此,你可以將更多的時間運用於生活中的其餘休閒。

2.加速卡路里消耗

這樣的訓練方式之所以有效率,是因為我們燃燒脂肪需要透過氧氣,因此,體內的氧氣吸收越多身體的脂肪就消耗的越快,HIIT會加速我們在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對氧氣的需求量,並導致氧氣的短缺進而在我們身體的恢復過程中增加攝氧量,這種加速效應被稱為運動後過度耗氧量(EPOC),這也就是為什麼劇烈運動比中低度的有氧運動和穩態運動,更能有助於燃燒脂肪和卡路里的主要原因。

因此,通過這種運動方式所進行的訓練,都能使得身體在進入修復週期進入加速的狀態,這也就意味著身體實際上將在間隔訓練後的24-48小時持續燃燒脂肪,而不僅僅只是在訓練的期間消耗熱量。

3.減脂而不減肌

有很多會害怕做太多的有氧運動會減去肌肉,然而HIIT可以天然促進人類生長激素 (HGH)分泌,並可顯著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促進脂肪減少並增加肌肉生長;任何有在健身的人都知道當我們大量減少卡路里的攝取時,幾乎不可能只消耗脂肪而不失去肌肉,但透過各項研究表明,進行HIIT訓練後的24小時內,人體所會產生的HGH將增加450%左右,因此,可以保持消耗體內多餘脂肪之外,還可以促進肌肉的成長,讓減脂與增肌呈現同步的發展。

增肌與減脂一起
HIIT可以天然促進人類生長激素 (HGH)分泌,促進脂肪減少並增加肌肉生長。

4.促進新陳代謝

完成HIIT的訓練之後,能加速後燃效應達48小時左右,另外,也因為它能有助於建立肌肉量外,還因為肌肉能比脂肪消耗更多的卡路里(1公斤肌肉可消耗75-125大卡,1公斤脂肪只能消耗4-10大卡),並進一步有助於增加新陳代謝的能力。從科學上講,無氧運動會增加你的基礎代謝率(BMR),這是身體在靜止時消耗的能量的比率,單位為kJ每小時每千克體重。

5.改善體能狀態

一般來說有許多人都不習慣身體進入厭氧區,這是一個會使你身體感受到呼吸較為困難的區域,但只要透過訓練就能提升心肺與血管的循環功能。在2006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所有受測者在經過八週的訓練之後,可以持續騎乘自行車的時間事訓練前的兩倍,因此,HIIT的訓練可以帶給有氧代謝系統和厭氧過程增加負擔,而這正是獲得最佳心血管益處所需要的。這也就是為和許多的人每天在跑步機上跑超過一小時,卻得不到每週3次HIIT的效果。

6.多功能性訓練

HIIT不限於場地或是訓練項目及動作,無論你是喜愛跑步、騎單車、跳繩或是划船機,都可以透過時間的搭配完成這套訓練,另外,也可以選擇徒手式的訓練方式來進行,例如高抬膝、快跑衝刺或是弓箭步跳躍都可以快速提高心率,因此,這樣的訓練方式就可以對於肌肉採取更多功能的練習。

划船機間歇訓練
無論你是喜愛跑步、騎單車、跳繩或是划船機,都可以透過時間的搭配完成這套訓練。

7.打破心理障礙

當我們要將身體推離開舒適區域時,就會對身體與心理產生不同的挑戰壓力,唯有透過漸進式的訓練方式與計劃,才能加強原本缺乏的自信心與注意力,當你可以完成每個階段的HIIT訓練時,就會聽到內心大喊著:我可以做到!

資料參考/muscleand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提升肌耐力?告訴你這5個訓練動作一定要做

2021-03-16
健身知識庫觀念徒手訓練重量訓練體適能

在運動與訓練的過程中,我們經常都會聽到肌耐力這個名詞,但肌耐力對我們日常生活有什麼影響?然而又該如何進行量測與加強呢?要進入這項主題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何謂肌耐力!簡單來說,肌耐力(muscular endurance)是指肌肉克服某一非最大力阻力時,反覆收縮的能力;通常以15-20RM以上的負荷訓練為主。

肌耐力的提升
如何提升肌耐力?告訴你這5個訓練動作一定要做

而肌耐力也是健康體適能的要素之一,主要因為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動作與肌耐力息息相關,例如在站立的姿勢下,腹肌與背肌無時無刻都必須要對抗著地心引力,因此,如果背部或腹部肌耐力較弱則容易出現下背疼痛的問題,這也是目前常見的文明病之一。

日常生活與肌耐力有關
當你背肌或腹肌的肌耐力較弱時,就容易造成站立時背部痠痛的問題。

肌耐力的測試

美國運動醫學院建議在開始從事力量訓練之前,必須要先進行肌耐力的測試;透過這樣的測試將可以幫助你了解訓練的方式及計畫的擬定,同時還可以更輕鬆的追蹤訓練的進度。在肌耐力的測試動作上,最常使用的是計時型的伏地挺身測試,主要看在一分鐘內你可以進行幾下的伏地挺身動作;有了測試的數字之後,就可以透過常模表來比較自己的表現與同年齡之間的落差,並透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追蹤自己的肌耐力是否有所進步或衰退。

伏地挺身測試肌耐力
在肌耐力的測試動作上,最常使用的是一分鐘伏地挺身測試。

提高肌耐力的方式

想要有效率的提升肌耐力,最常使用的就是以較輕的重量進行多次數的重複動作;根據一些研究表示,這樣的做法對於改善局部和高強度的耐力似乎是最有效的方式。在選擇肌耐力的運動時,可以挑選大肌群或多肌群的訓練,透過包含針對1-2個的肌群或多關節的複合式訓練動作。最常見的訓練動作包含有深蹲、弓步蹲、引體向上、伏地挺身及仰臥起坐等。訓練的頻率可依據新手每週訓練2-3次、進階者一週可以提升至4次、高階者可按照肌群的分類每週進行4-6次高頻率的訓練。

結論

肌肉耐力的訓練必須與你的目標運動相關,無論是在進行槓鈴深蹲或是馬拉松比賽,再加上每週的訓練時間有限,就必須要考量是否將所有的時間花費在特定的肌肉耐力訓練上,因此,更有效率的提升肌肉耐力將會對於運動訓練的表現有所提升。

資料參考/journals、verywellfit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要讓訓練成果更上層樓 一定要學會減量訓練的原因

2018-12-20
健身知識庫觀念增肌減脂

為何要學會減量訓練?你一定知道要讓肌肉成長,最基本的三種要素:訓練、飲食與休息恢復,但通常一般人在經過辛苦的訓練過後,都會忽略掉休息恢復這個關鍵點,其實,搭配適度的減量訓練才能讓身體去面對更上一層樓的挑戰;尤其是在比賽前或是想要打破新的個人紀錄的專業選手來說,有計劃性的減量比每天訓練都要來的重要。

讓訓練成果更上層樓一定要學會減量訓練的原因

減量訓練用意

為了配合訓練期的進度,減量訓練的方式可分為一般性減量訓練與比賽前減量訓練,通常來說一般型減量訓練都會安排在正規比賽時期的季前或季後,主要為德就是讓長時間高強度訓練下的選手,能利用較低強度的訓練獲得休息與恢復,並為下階段的訓練做好準備。而比賽前減量訓練都會在季中時實行,主要是運用減量訓練降低選手的心理負擔與壓力,達到心靈與身體的適度放鬆,讓比賽時能獲得更好的成績。

減量訓練方式

減量訓練的項目與方式與內容,大致上有訓練種類、訓練次數、訓練強度、訓練持續時間以及減量訓練期的長短。適度的運用這些訓練內容再加以設計組合,就能安排出許多不同的減量訓練模式,讓選手都能在比賽時呈現出最好的狀態。一般而言,減量訓練這個理論認為,身體肌群在經過2-3周高強度的訓練之後;肌肉會累積大量的壓力與疲憊感,因此,會需要有4-10天的降低訓練量和積極的恢復休息時間;這就是所謂的減量訓練(Tapering),在減量期的時後會讓睾固酮會趨向達到峰值及神經系統會回復到最佳功能這兩項指標。

減量訓練的方式可分為一般性減量訓練與比賽前減量訓練,對於訓練成果與運動表現都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結論

在進行所謂的減量訓練;並不是要你停止所有的訓練項目,或許短時間的停止訓練可能會幫助你的身體恢復的更快,但也可能會降低在動作上的適應度與神經反應;因此,在減量訓練的期間,可以將日常訓練的重量與訓練量做微幅的調降一些,以維持原本的手感。適時的調整訓練強度、頻率、持續時間等等,都是減量訓練期的做法!

資料來源/bodybuilding、muscleand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跑步
  • 跑步訓練
  • 增肌
  • 徒手訓練
  • 跑5K
  • 瘦身
  • 上半身肌群
  • 跑10K
  • 瑜伽
  • 飲食
  • 運動生理
  • 觀念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