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G-SHOCK運動系列推出首款心率偵測 + GPS定位錶款 GBD-H1000
1
GBD-H1000
G-SHOCK運動系列推出首款心率偵測 + GPS定位錶款 GBD-H1000
2
跑步也需要教練?7個建議告訴你
3
運動不只讓你更年輕,還會更聰明!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G-SHOCK運動系列推出首款心率偵測 + GPS定位錶款 GBD-H1000

2020-06-11
配備館 跑步 穿戴裝備 生活流行

運動風氣盛行,G-SHOCK推出該品牌首款搭載心率偵測的錶款GBD-H1000,宣示邁入行動裝置運動領域。此款結合心率偵測與GPS衛星定位功能,可即時顯示心率、移動距離、配速等資訊,並保有G-SHOCK招牌特色耐衝擊、防水200米,同步搭載戶外探索必備的高度/氣壓、方位、溫度與計步感測器。收集的數據可搭配專用App分析訓練成果,無論跑步、戶外訓練或日常配戴都能輕易轉換。

GBD-H1000
G-SHOCK運動系列推出首款心率偵測 + GPS定位錶款 GBD-H1000,建議售價NT$14,000

自2018年推出G-SQUAD運動系列後,CASIO於今年3月發布首款心率偵測和GPS定位錶款GBD-H1000,邀請職業籃球選手八村壘(Rui Hachimura)擔任形象大使,6月在台正式上市,即日起至6月15日首波預購開跑。

職業籃球選手八村壘
Team G-SHOCK成員職業籃球選手八村壘拍攝形象宣傳

App演算法制定專屬計畫 訓練分析一目了然

GBD-H1000配備心率光學偵測器、加速傳感器、氣壓/高度、方位與溫度感應器,其中錶背設有光學偵測器,透過LED光照射並感應體內的血液流動以測量心率。三軸加速傳感器偵測身體的移動並測量步數和行進距離,並可在無GPS訊號的環境中計算距離。內建的小型感應器可測量高度、氣壓、方位及溫度。此外內建GPS接收功能,可自動調整時間、日期與時區,並可測量移動距離、時間與配速…等,除了接收GPS外,也支援GLONASS和MICHIBIKI衛星。

手錶透過心率光學偵測器與GPS定位測量後,可顯示每次訓練當下心率、心率圖、距離、時間、速度、配速、最大攝氧量(VO2Max)、訓練狀態、健身水平與訓練負荷,並與智慧型手機的專用App G-SHOCK MOVE連結後,透過FIRSTBEAT演算法制訂專屬訓練計畫,以改善心肺功能或賽前準備,分析訓練成果並以圖表顯示於App內,讓你更輕鬆掌握每次訓練,也可記錄多筆訓練日誌,包含:訓練的移動軌跡、跑步距離/時間/配速、卡路里消耗量、心率區間停留時間與訓練效果,亦可透過VO2Max和訓練狀態的變化,做未來訓練的調整方向。

此外,透過App設定訓練類型、訓練日程、目標心率區間、訓練時間、訓練距離打造專屬訓練計畫,並可將目標心率區間傳送至手錶,將其作為訓練指標,協助達成設定目標。

App介面
專屬App介面

耐衝擊構造防水200米 x 雙重充電系統

GBD-H1000為G-SHOCK專為運動訓練而打造的G-SQUAD系列,維持G-SHOCK既有的耐衝擊構造與防水200米特色,訓練模式下透過USB快速充電,可於2.5小時內完成充電,在訓練模式下最長可續航14小時;而日常手錶功能,則可採用便利的太陽能充電,不論日常配戴或專業訓練,使用過程中皆無後顧之憂。

為了提高訓練過程中的配戴舒適感,背蓋加入樹脂墊片與多孔洞錶帶以兼具服貼與透氣,樹脂錶殼包覆金屬錶圈,除了增添整體質感外,也讓按壓操作更直覺,防滑刻紋的按鈕設計,更大幅提升操作性。高清晰與高對比的反射式MIP LCD液晶顯示,搭配全自動高亮度LED照明,讓夜間、強光下判讀資訊都不費力。貼心設有通知功能與震動提醒,透過Bluetooth®連接智慧型手機接收來電、電子郵件和SNS通知,即使在運動中也不漏接重要訊息。

詳細規格

詳細規格

首波預購活動開跑 搶先入手加碼NT$1,500提貨券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2020年6月15日(一)
活動店家:CASIO直營門市與線上指定官方通路
CASIO品牌概念店(直營門市)
線上指定官方通路: e-CASIO 台灣卡西歐官方商城、Yahoo!奇摩購物中心-台灣卡西歐官方旗艦店
活動辦法:凡於指定期間於指定通路,預購G-SHOCK G-SQUAD GBD-H1000系列錶款,隨貨附贈摩曼頓商品提貨券NT$1,500元整,詳細預購方法請洽門市或電商預購頁面。

資料來源/台灣卡西歐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也需要教練?7個建議告訴你

2016-11-28
知識庫觀念跑步訓練初階訓練跑步

身為一位新手跑者,無論是因為什麼原因而開始跑步,為什麼會需要一個教練呢?難道跑步也要像讀書一樣,需要有老師在旁督促、設定考試目標,才能夠靜下心來讀書嗎?
 
其實,尋找一個跑步教練就像是一場約會。他們能夠給跑者的不單只有技術指導,因為學習就本身就是一種收穫,若願意去嘗試,它就和約會一樣,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以下的七個尋找跑步教練的建議,或許能夠幫助你對於跑步以及尋找跑步教練的看法。

身為一位新手,你需要一位跑步教練

 1  樂趣

或許你已經習慣開始一個人跑步,但是有一位跑步教練就如同多了一位跑步夥伴一樣,當你在進步的過程之中,會有一位一路看著你進步的鼓勵者,他能夠適時的給你樂趣和建議,當你每個想放棄的時刻,總不厭其煩地把你拉回跑道上,這樣的幸福哪裡找。

 2  資格

當然,一個跑步教練最重要的就是他們的資格。當你在尋找的過程中,也會希望他是一位擁有相關證照的教練,因為這樣對於教學的品質、正確度、公信力等各方面來說,也較能有說服力,同時我們也更能安心地跑步,而不需質疑教練的建議是否完全正確。

©articles.bplans.com

 3  目標

在跑步一段時間後,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成績能越來越進步。例如:我想要在某個期限內,將10K的成績從1小時10分進步到1小時。10分鐘看似一個短暫的時間,但別說10分鐘,想要進步1分鐘都須付出好多的努力,才能達到。所以這時,你就需要一位跑步教練,有了他的指導與建議,或許就更能抓到訣竅,進而在時間內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runnersworld.com

 4  督促

教練同時也有督促之作用,並加強堅定你的目標。例如:教練跟你說,請試試看在1小時2分內跑完10K,如果只是一般朋友這樣說,我們往往會直接回答,「怎麼可能,我辦不到!」但若是教練這樣說,或許我們會為了不讓他們失望,抑或是以一個尊重的心態出發而回答說:「好,我試試看!」聽上去雖然有些勉強,但最起碼進步的空間與速度在無形間加快了!

 5  溝通

當有了跑步教練後,或許我們就能擁有一套很棒的培訓計劃。但在練習的過程中,難免會碰到障礙或是疑問,這時,若有一個跑步教練,他就能夠時常的回答問題,並從中給你該有的建議和鼓勵,這些總比一個人埋頭苦幹來的實際太多了。

©womensrunning.competitor.com

 6  一起變強

當我有人在你身邊時,你會變得更強壯,否則便很容易失去自我目標。無論是跟一個人或一群人跑步,那種一起跑步的節奏感和教練的加油聲,能更加激勵跑者一直跑下去的心情,當想放棄時,也會因為這些回聲和其他與你一樣一起努力的人而告訴自己:不要放棄,要一直努力下去。

 7  減低運動傷害

運動傷害對於跑者來說是常見的問題,其中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為跑姿、肌肉量等各式問題而造成。這時若有一個跑步教練,便能視你的個人情況而適度幫你做一些不同的調整,減低運動傷害,讓你能跑得更長更遠。

©wisegeek.com

有時候,適時的督促自己,其實會從中發現很多驚喜的樂趣。如果可以的話,從現在開始,找一個教練,為自己增添生命中能助你成長的壓力吧!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不只讓你更年輕,還會更聰明!

2016-05-20
運動生理知識庫體適能觀念跑步

「運動讓你回春」又有新的論點支持了。根據一份最新的運動醫學研究報告指出,有氧運動不僅讓你的身體永保年輕,更能讓你的大腦「凍齡抗老」!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團隊試著找出有氧運動與大腦認知功能的關連:他們找來了59位年齡介於43到65歲的中年受試者,其中32人保持每週四天,或每週至少七小時的中高強度有氧運動,而其餘27位則是久坐不動。

接著,研究團隊測量這59位受試者的有氧運動能力、血液流速與血壓,還有一系列衡量受試者記憶力與專注力的認知測驗。

整體來說,保持有氧運動者在記憶測驗中表現較佳,並在綜合認知上得分更高。這可能是因為運動讓血液循環更流暢,大腦有足夠的氧氣與能量全速運轉,進一步讓他們表現得比久坐者更好。

「研究不僅顯示,中年跑者的心血管狀況更健康,更避免大腦認知功能隨年齡增長而下降。」本研究共同作者瑪莎·派隆博士指出結論:「規律進行有氧運動不僅可改善血管健康,更能進一步提高大腦認知能力。」

雖然在這項試驗中的運動者多為跑者,但派隆博士表示,其他像是騎單車、游泳等有氧耐力運動,也都能增進血管健康,並進一步讓你的頭腦「金肖年」!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