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路跑或是越野跑,在補給方面一直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因為他決定了你接下來路程當中,能否順利完成的關鍵之一。
不過,在運動的型態上,越野跑本身與一般路跑有很大的差異。在平坦的公路或田徑場跑步,身體能夠透過動作的慣性,以較省力的方式前進,肌群的使用大多是固定的,但越野跑不同,例如爬階梯步道時,每一步都像新的開始,你幾乎完全無法延續上一步的慣性往前進,若不使力,身體就不會前進。
在越野賽前,建議先帶著小水袋背包到比賽現場,至少循著大會公告的路線圖跑一次,了解實際情況後再回家思考比賽時的補給裝備。若無法到現場,那也請參考大會公佈的路線等高圖及照片來作為裝備上選用的準則。
依照訓練狀況而定。例如,昨天你的訓練內容是什麼,明天的計劃又有什麼,都會影響你今天的訓練過程中是否該進食。如果在周一安排了高強度的訓練,週二同樣有訓練計劃,那麼在周二的訓練中就應該補充食物,因為此時你的糖原貯存處在很低的水平,不太可能完成強度較高的訓練計劃。如果現在是周一,而周二有很高強度的訓練計劃,你就應該在周一安排強度一般的訓練,例如:短距離的放鬆跑,會為接下來的訓練計劃更順利。
能量膠是屬於半固體型態的產品,多用在訓練中與競賽中協助運動者維持血糖的產品,市售一份能量膠大概能提供15-25公克的碳水化合物之外,通常能量膠多伴隨有維生素與礦物質添加,讓產品營養價質提高。
能量棒主要可以提供在運動前、中、後過程熱量、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的產品,當受時間限制時,這類產品能夠提供攜帶的方便性。一份能量棒能提供30-100公克的碳水化合物,與6-20公克的蛋白質,不同的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比例品質,也可以運用在不同的時機。
所以無論什麼比賽,水與碳水化合物永遠是最重要的來源。
越野比賽中有不同的難度,途中一定要頻繁的補充水分,基本上要在感覺餓了、渴了之前趕快補充。
水:比賽補給點的水可以多裝一些。考慮各補給點之間的距離以及爬升,對於無法準確預估自己的完成時間的跑著來說,每一個CP點不要「踩空」,水袋都裝滿。 另外每次觀察自己的尿液顏色,也可以直觀的自己確認自己是否缺水。若參加長距離的賽事話,建議邊跑邊補充水分,因為若停下來休息補充的話,重新起跑會更加辛苦。
碳水化合物:補充能量膠、能量棒,就能補充碳水化合物。要注意的是,若參加百公里越野賽事,更要保持補給符合營養、熱量需求的標準下,做到口味的多樣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後,碰到補給站後,除了自我補給外,確認食物與水能否撐到下一站也是相當重要。運動容易破壞肌肉組織,所以賽後攝取胺基酸營養品也有消除疲勞的效果。
安全是通往終點唯一的路,雖然補給有基礎的定律,但是最重要的事還是要了解自己目前的狀況,千萬不要因為做而做、吃而吃,跑得舒服、爽快才是越野跑所要給我們得啟示。
我國史上首位自力取得世運會定向越野參賽資格的「720遊俠」劉承勛,21日將啟程前往波蘭弗羅茲瓦夫築夢。堅持「每天都要挑戰最好的自己」的他說:「我想挑戰自己的極限,讓世界看見台灣!」 80年8月12日出生的台灣定向越野好手劉承勛,國際賽戰績輝煌,曾勇奪2015、2016年世界定向越野排名賽男子菁英組金牌、2016亞洲定向越野錦標賽短距離男子菁英組冠軍,以及香港無國界醫生定向運動三人組冠軍。
來自新竹的劉承勛出身清寒的單親家庭,母親為了養家日以繼夜在外努力工作,和孩子相處時間很少,所幸外婆滿滿的愛,填補了這塊空缺。「除了缺少安全感外,其實我覺得,自己比雙親家庭的孩子還快樂。」他說。
前年嘉義全運會,媽媽和外婆抽空去看他比賽,在終點看到媽媽和外婆時,「720遊俠」劉承勛忍不住淚崩,他哽咽地說:「能夠讓我最愛的人,看到我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努力的樣子,那種感動真的很難用言語形容。」
目前就讀中正大學運動競技系運動與休閒教育碩士班二年級,同時在丸鐵運動有限公司擔任行銷企劃的劉承勛,小學三年級時加入國術隊,國中因為環境加上交到一些比較愛玩的朋友,一度失去方向。
還好國三時遇到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班導師陳嘉惠,在陳老師引導下,劉承勛國中畢業前加入田徑隊,並考進新竹市成德高中田徑隊,主攻3000公尺障礙賽,重新找到努力的目標。
但因為起步慢,劉承勛的體育成績在後段班,成為「板凳跑者」。「我雖然唸的是全國鼎鼎有名的田徑傳統名校,但一直到畢業,從沒參加過全國賽。」
雪上加霜的是,疲勞性骨折在高中時找上他,高強度訓練被迫暫停,除了慢跑復健外,劉承勛也努力讀書充實自己。
妙的是,雖然他自覺可能不適合再走體育這條路,但最後還是以指考方式,考上國立中正大學運動競技學系,繼續當運動員。「涂圓欣導師很用心,提點唸體育班的我們也得好好唸書,我能以指考進入中正大學,真的很感謝涂老師。」
進入中正大學競技系後,「720遊俠」劉承勛碰到了另一位貴人──陳俊民教授,也讓第一次接觸定向越野的他,決定選擇定向越野作為主修。這個決定不只讓他重拾信心,也讓他有機會到20餘國的森林裡闖蕩,人生視野更為廣闊。
「定向越野跟尋寶遊戲、闖關活動有點像,比賽時會拿到一張地圖,你必須很快地判斷最快的路線,用最短的時間依序找到各個檢查點,相較在田徑場無止盡的繞圈,或按設定好的路線跑,定向越野的不確定性,多了點冒險的趣味性。」
這聽起來好像不難,但其實一點也不容易。劉承勛說:「在地圖上看起來是直線的距離,並不一定是最快的路線,因為那中間可能有個陡坡,比賽時,你只有很短的時間卻判讀地圖,就得作下決定,勝負往往就決定在那幾秒之間!」
在恩師陳俊民教授指導下,「720遊俠」劉承勛把全台定向越野場地練了一遍又一遍,但人生第一場定向越野賽,他卻意外地重重跌了一跤。
「沒想到,我竟然會少打了一個檢查點!也因為那次慘痛的教訓,後來每次比賽前,我都會閉上眼睛再次提醒自己:除了要跑得快,也要全神貫注才行。」
自我要求非常高的劉承勛,大學五年(包含到南韓當交換生一年),修了187個學分,還要打工,但因為選擇的課程,不管是教育學程、體育專業領域或者是商學院的企劃行銷,都是他自己非常有興趣的內容,所以他一點也不覺得累。
「我最大壓力,其實是來自於必須一直不斷精進自己,讓自己保住在定向越野臺灣第一的位置。」
但劉承勛畢竟不是超人,還是會有喘不過氣的時候。「我會撥電話跟媽媽傾訴,盡情大哭一場後,媽媽要我回頭想想以前的苦日子,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如果不好好努力,就會再回到以前,你要加油!』」
「也對,再苦的日子都走過來了,外面有成千上萬的人比我還辛苦,我有什麼資格喊累呢?好好睡一覺,新的一天又是全新的挑戰。日復一日,我總是告訴自己,今天不管成功或是失敗,新的一天,就是全新的自己,重新挑戰。」
不管是國術、田徑還是定向越野,劉承勛用心面對每一段人生。「沒有最適合的道路,只有不斷面臨選擇的岔路。這三項運動的共通點是,唯有不斷努力精進,才有可能進步一點。」
2016年7月在嘉義舉行的亞洲定向越野錦標賽,「720遊俠」劉承勛拿下菁英子組冠軍,「能夠把冠軍留在台灣,感覺超棒的,我也因此獲得國際定向越野總會肯定,取得今年波蘭世界運動會參賽資格(亞洲只有兩男兩女共四個名額)。」
這雖不是我國定向越野選手第一次參加世界運動會,但上次高雄世運會,是因為我國是承辦國有保障名額,劉承勛是史上第一位自力取得參賽資格的我國選手。「能夠靠自己的努力拼到參賽資格,對我來說真是刻骨銘心,也是莫大肯定。」
波蘭世運會劉承勛將參加定向越野短距離賽和中距離賽,原本信心十足,未料前往愛沙尼亞參加世錦賽,竟因急性闌尾炎在七月初開刀前。劉承勛在FB粉絲頁上寫著:「人生第一次開刀。Tartu, Estonia。我的闌尾,你好好在愛沙尼亞生活吧。」
儘管如此,但開刀後還不到10天,劉承勛已經偷偷恢復訓練,畢竟這是他第一次參加世界運動會,絕不輕言放棄。「雖然傷口還是會痛,但除了平安完賽之外,我還是希望可以維持一定水準。」
「每天把自己歸零,挑戰最好的自己。」這是「720遊俠」劉承勛對自己的期許。珍惜「定向越野國手」身分的他,要把握每一天的時間充實自己,希望等到退役的那一天,能夠不留遺憾。「不自我設限,才有更廣闊的天空。」劉承勛說。
資訊、圖片提供/720armour運動眼鏡
責任編輯/Oliver Wu
或許很多人有過類似的經驗;當要準備進行下一個目標時,認真了,努力了,卻發現自己怎麼跑也跑不快…當然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對於自我目標,每個人想要更上一層樓,於是你這樣安慰著自己,要自己不要生氣。但實際上在你的潛意識之中,這些感觸已成為了內心的困擾,想要延續自己對於跑步的樂趣,就得要找出一個好的方法以真正克服。
我們常常會問自己,我是一位真正的跑者嗎?跑者的定義又是什麼呢?然而每個人的定義不同,有些人認為只要持續積極地跑步,就是一位跑者。當然也有人覺得,要學會不斷突破自己,為自己訂定長遠的跑步目標,如:10K、半馬、全馬甚至超馬,才能稱作為跑者。但對於不是專業運動員的我們來說,跑得快慢真的是一位跑者所重視的首要條件嗎?
關於速度這件事,其實是一種相對論,但它並不應該影響到你對於跑步本身的熱誠。無論你是一位菁英選手或是普通跑者,我們要追尋更深層的是如何延續對跑步的熱情,速度不算什麼,不過就是一個數字罷了!
還記得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會有一些同齡的孩子嘲笑你的大腳丫或是牙套,但你的媽媽會告訴你,不要太在意這些小細節,因為當離開那些環境後,根本不會有人記得這些。事實證明了媽媽是對的。
所以,當有人跟你說,你1公里不可能跑進5分速,或是半馬跑不進兩小時的時候,請不要太在意,因為當你真正開始做的時候,其實根本不會有人去特別注意你的速度,或是批評你的快慢。因為這些對他們來說根本一點也不重要。
沒有什麼能比得上苦練之後,完成一場比賽的感覺更加滿足,就算你不喜歡參加比賽,只喜歡個人練習。但每次看著自己一點點的進步與突破,在當下那些興高采烈的時刻,其實就是努力帶來的價值。有些喜悅只有自己知道就好,這個比一直在意他人看法要來的實際多了。
除非你是一個跑步天才,否則每個人的開始都是一樣,會喘吁吁的跑過一公里、兩公里,再慢慢地進步。不只是跑步,生活上任何事件都一樣,即使是工作,也總得有一個適應期。重要的是我們在跑步的過程中,不要忘記為何而開始?跑步所能帶給你的快樂又是什麼?如果真心喜歡,即使途中所遇到的挑戰、失敗與疼痛,都將成為往後的養分,而這個努力過程,都將成為難忘的回憶。
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意外,有時當你都準備好了,卻因為一些外在因素,如:鞋子不合、天氣不好、腸胃不適或是肌肉痠痛而影響到跑步的心情。當這些因素發生時,請不要失望以及責怪自己,因為這不只是會發生在你的身上,而是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人身上。所以我們得學習隨時準換心情,往正面的方向去思考,或許會舒服許多。
任何的比賽中,永遠都只有一個第一名或是紀錄保持者。而這也表示其他人永遠比第一名慢,如果每個人都是第一名,又有誰願意來當這最後一名呢?難道最後一個跑過終點線的人就不是一位真正的跑者或是運動員嗎?
所以速度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成功或失敗,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也不盡相同,今天跑10K花60分鐘,但持續練習之下的一個月後,我進步到59分鐘。其實只要是進步,就離成功不遠,最重要的是;是否願意持續嘗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