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跑步
  • 跑步訓練
  • 增肌
  • 跑5K
  • 徒手訓練
  • 跑10K
  • 瘦身
  • 上半身肌群
  • 運動生理
  • 瑜伽
  • 飲食
  • 觀念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健身
  • 遠離腰痠背痛的3個超實用訓練動作能有效增強下背肌群
1
超實用下背肌訓練動作
遠離腰痠背痛的3個超實用訓練動作能有效增強下背肌群
2
肌肥大 Muscle Hypertrophy
3
FLEXI-BAR:振動式的核心訓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遠離腰痠背痛的3個超實用訓練動作能有效增強下背肌群

2020-07-22
健身 動學堂 訓練動作 重量訓練 下半身肌群 背部肌群 肌肉痠痛

時常久坐於辦公桌前的你是否都有腰背痠痛的「陣頭」?其實,腰背疼痛是現代人最常出現的文明病之一,甚至於學齡前的兒童都會有這樣的問題,然而,背痛的強度可以從偶爾疼痛、持續疼痛到突然間劇烈的疼痛,它會因為某些事故或突然舉起重物而產生,為了要避免及預防腰背痠痛的問題找上門,我們就必需要強化下背的肌肉群。接下來我們將推薦三個針對下背肌群所進行的訓練動作,希望大家都更有效的強化自己的下背肌肉遠離痠痛及運動傷害的發生。

下背部疼痛緩解訓練
時常久坐於辦公桌的你是否有下背痠痛的困擾?只要透過這三個下背肌強化訓練就可以預防並避免這個問題。

下背肌三種推薦動作

1.羅馬椅背部伸展

大家常見的羅馬椅背部伸展動作,是屬於背部肌肉、臀部和腿後肌的單關節運動,非常適合初學者練習。

步驟:

1.趴在羅馬椅上將腳踝後方扣住滾筒,上半身放輕鬆下垂或與地面成平行。

2.運用腰背的力量將上半身緩慢抬起,超過水平面一點點時再緩慢的降回起始位置。

注意關鍵:上半身抬起高度約超過水平面一點,這是肌肉縮收最好的時後稱為過度伸展(Hyperextension)。

2.硬舉

在健身房一定都看過硬舉的訓練動作,它主要不只訓練下背部肌肉,也可訓練到我們的背闊肌、斜方肌、臀肌和大腿前後肌群,因此,也被稱為多關節訓練動作。

步驟:

1.雙腳打開與肩同寬或稍窄站立,彎腰向前握住置於腳前的槓鈴。

2.背部盡量直挺僅稍微向後弓起,雙腿向下蹬背部向後方拉抬,讓身體回到站姿。

3.腿部與背部的收縮盡可能同步,槓鈴必須緊靠脛骨與大腿前緣往上。

4.千萬不要先蹬腿再拉背,當身體站直之後再緩慢前傾彎腿回到起始動作。

注意關鍵:當腰部肌肉呈現疲勞或肌力不足時,容易讓脊椎向後弓起讓硬舉變的更輕鬆,但這樣的代償動作是非常危險的姿勢,因此,當背部一弓起時就應該休息不要堅持硬做。

3.早安運動

早安運動顧名思義就是上半身向前傾,它主要是鍛鍊腿部後側肌群(股二頭肌)、下背部肌群(豎脊肌)與臀大肌,是屬於多關節運動。

步驟:

1.以站姿雙腳與肩同寬,將槓鈴放於上背處(不是脖子上),肩胛骨收緊保持背部成一直線。

2.吸氣身體往前彎背部一樣維持直挺,同樣以髖關節做為驅動並把臀部往後推,動作如同鞠躬一樣慢慢往下。

3.感覺到下背處(豎脊肌)略有拉伸之後,就可慢慢挺起再把臀部往前推,直到身體站直恢復起始位置。

注意關鍵:第一次進行這個動作訓練時,你可以使用空槓進行練習,光是空槓所提供的重量就可以抓出正確的姿勢與肌肉感受度。另外,由於這個訓練動作對於脊椎的負擔很大,對於椎間盤的壓迫風險也會增加,記得在訓練完之後運用懸吊式伸展,讓脊椎釋放壓力。

資料參考/muscleandfitness、nind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肌肥大 Muscle Hypertrophy

2017-02-15
重量訓練健身運動生理知識庫

肌肥大是指將身體的肌肉組織締結變大的現象,顧名思義就是讓肌肉看起來更大更厚實,在透過增加收縮蛋白後,可以使肌肉纖維逐漸增大,以及肌肉的細胞肌質可以透過漸進式阻力運動來增加,一般來說,肌肥大主要呈現有兩種形式,就是收縮單元增加與非收縮單元增加。

肌肥大效應,讓肌肉看起來更加厚大

收縮單元增加

通常是指人體的肌小節受到張力或是張力負荷才導致呈現縱向或橫向的肌肉增加,肌小節是指人體肌肉細胞的縮短單元,存於細胞之內。

傳統的重量訓練通常是以橫向的肌小節增加為主,並且使肌肉的橫斷面更大更厚實,則縱向的肌小節增加則是為了要適應新的功能長度時才發生,肌肉的向心收縮增加橫向的肌小節,總而言之,離心收縮會使人體的肌小節增加。

非收縮單元增加

這是指人體肌肉細胞中,非收縮單元、肝醣、液體和肌內膜結締組織的增加,但是,這樣的增加對人體其實沒有什麼功能性,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健美選手與舉重選手的肌肉細胞差異,健美選手的肌肉雖然大塊,但通常能舉起的重量會比舉重選手來得較輕,不過這樣的結果都是來自於兩著的訓練方式大大不同。

如果要達到肌肥大的目標,可以每次在訓練時,都可以將每組訓練都採用高訓練量方式以及短暫休息來達到,在每組訓練的次數應該要比肌力訓練來的更多,但要比訓練肌耐力來得少,才可達到。

在肌肥大訓練的課表時間上,初學者可以採用一週兩天來訓練,則有健身一段時間的人,可以採一個星期做六天訓練,在每次訓練時,主要使訓練到1-2個主要肌群,像是肱二頭肌以及肱三頭肌等,建議每種訓練動作基本只少要做到3-4組,每一組最多為15下,中間採短暫休息,時間約30-60秒,因為人體每個肌群需要72小時的時間來恢復,所以一整次的完整訓練,建議不要超過一個小時,因為過度訓練不僅會傷害到肌群,還會影響到預期時間想看到的成效。

透過訓練讓肌肉裡的肌質增生,就叫肌肥大 ©leanmuscleproject.com

在許多研究指出,訓練所引起產生的代謝壓力會帶來肌肥大的效應,代謝壓力的產生,通常是由訓練所引起的無氧醣解產物,包括有乳酸分子、自由基、無機磷酸鹽等等,接著告訴身體該要開啟肌肥大的生化途徑了。

通常健美選手的訓練會採適中的重量來做訓練,在每次訓練時,會以一組8-12的次數,並給予身體足夠的代謝壓力以及機械張力,而舉重選手則一組以1-6下的次數來訓練,因此健美選手擁有顯著的肌肥大,這也解釋出為什麼健美選手並不用舉得特別重,卻可以擁有比舉重選手更肌肥大的體態。

健美選手的肌肉

一般來說,建議在訓練肌肥大的強度,應該要掌握在70%-80%之間,然後介於肌力跟肌耐力之間,以中高等的阻力來訓練,等到訓練的肌肉產生疲勞時,會促使血液流動,讓肌質擴大,所以在進行這種短休息又要連續組數的訓練,才能使肌肉變得更厚更大。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FLEXI-BAR:振動式的核心訓練

2016-07-18
減脂運動器材健身配備館

近年,健身運動的風潮在台火速展開,不論男女老少,越來越多人加入行列。然而健身的好處有很多,除了身體健康之外,瘦身是最多人想達到的目標之一,但是健身房的器材百百種,若沒有使用自己適合的方式或是專業的諮詢,即便練習了幾年,也不見得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且在這個變遷的時代,每個人的時間都很緊湊,於是快速有效便成了許多人的要求。然而想要好的效果勢必付出一定的努力和些許地的耐心。

FLEXI-BAR在歐美國家已有10年的歷史,是由德國物理治療師研發而成作物理治療用途,其後發現它對消脂有顯著功效。目前廣泛應用於歐美的健身房和物理治療,它是一支非常輕,重量低於1公斤的健身器材,但卻是一個功能極為強大的訓練工具。它不但輕巧, 易擺放更集合多功能、3D(多平面)、振動式(振盪)、減肥及訓練於一身。 透過兩端的震盪頻率刺激表層和深層的肌肉運動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用核心的力量驅動,使身體產生震動,而這個震動會反饋回來干擾身體的平衡。一般的健身器材只需要用核心來穩住,但是FLEXI-BAR則是除了核心外,還需要保持平衡。這樣的震盪效果能能募集身體內100%的肌肉(肌纖維),比較傳統的重量訓練45%令肌肉變得更結實健康。

FLEXI-BAR ©ebay.de

Flexi-Bar簡單用法

一根看似輕盈的棒子,其用法相當多元。雙手輕握中間黑色把柄放置胸前高度、手挽放鬆,配合簡易的肌力姿勢,例如:深蹲。想像自己的手正在前後拉動某項物體,雙手肘便可開始抖動。每個動作約做30秒,切勿超過1分鐘,否則很快就會沒力了,同時也會影響到後期的表現。

光是一個深蹲就可有多種不同方向的訓練,除了放置胸前之外,還有左右兩側的單手訓練。這個部分主要是訓練其中一邊的核心穩定度,略比胸前的動作難度更高些,初學者不需一下子就練到單邊動作,可先練習穩定上下以及中間的核心肌群,再進階至左右單邊即可。有別於傳統的單一肌肉訓練,FLEXI-BAR能刺激(振盪)全身的肌肉,增強全身體的核心或隨意肌令身體更協調靈活。此外,在訓練之中,便能立即自身感受到FLEXI-BAR 的刺激,持續訓練更會對肩、頸、腰、背痛有明顯的幫助,於短時間內迅速爆汗。

穩定上下以及中間的核心肌群
深蹲,想像自己在拉某個物體,雙肘前後移動 ©onmeda.de
左右兩側的單手訓練 ©onmeda.de

FLEXI-BAR的特點:

  1. 有趣易學
  2. 重量低於1kg (460克)
  3. 減少練習時間
  4. 有助瘦身、減重:20分鐘的有效訓練 = 平常的60分鐘的熱量消耗,實測40分鐘的的訓練可有440卡的燃燒,並且對於關節衝擊程度為低
  5. 振動穿過身體的頻率為4.6赫茲,讓身體核心自動啟動,結合功能性訓練,提昇深前線的筋膜共振,核心向下延伸到內縮大肌,向上背部延展與肩旋轉肌群訓練
  6. 康復與精英運動員培訓的理想工具
  7. 改善核心力量,協調性和穩定性
  8. 提高運動員的表現水平
  9. 幫助受傷後復原
  10. 改善腰背痛、肌肉不平衡、關節不穩定、不良姿態、骨質疏鬆症等必不可缺少的工具
  11. 適用於體育訓練、團體健身、私教、皮拉提斯、瑜伽、老人、小孩等等

振動穿過身體的頻率為4.6赫茲
還可與其他健身器材結合訓練,效果更佳
從頭到腳,每個部位的核心皆不放過

拍攝場地提供:Force Fitness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跑步
  • 跑步訓練
  • 增肌
  • 跑5K
  • 徒手訓練
  • 跑10K
  • 瘦身
  • 上半身肌群
  • 運動生理
  • 瑜伽
  • 飲食
  • 觀念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