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初馬拉松賽季的指標性賽事-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即將邁入第八屆的「2021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為了回應 2020 年全球面臨的嚴峻挑戰,將年度主題訂為「Never Give Up 勇不放棄」,號召跑者們無懼外在環境的挑戰、勇於突破現況,更首創「戰隊」,由奧運國手張嘉哲、時尚名人莫莉分別擔任「超級戰隊」與「時尚戰隊」的隊長,搭配戰隊系列活動,一同為賽事暖身。即日起至 8 月 14 日,邀請跑者加入戰隊,隊員名額僅限 56 位。而賽事早鳥報名也將於 9 月下旬正式啟動。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至今已成為全台最多視障跑者參與、最具指標性的馬拉松賽事之一。渣打銀行總經理林遠棟分享:「面對全新、未知的環境變化,我們應該秉持『Never Give Up勇不放棄』的精神,準備好自己隨時因應挑戰,這也是2021年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的賽事主軸,希望透過創新『戰隊』規劃,號召更多願意克服挑戰的跑者,一起邁向成為更好的自己。」
奧運國手張嘉哲曾於 2014 年因脛後肌肌腱撕裂,被迫中斷出賽。然而,他並不因此放棄跑者生涯,在撐過漫長而痛苦的復健後,以「Never Give Up 勇不放棄」的信念重返賽道,更於 2019 年跑出 2 小時 15 分 02 秒的好成績。長達 5 年未在台參與全程馬拉松賽事的張嘉哲,除率先表態參戰「2021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全馬組,更號召欲參與 42 公里及 21 公里賽事的跑者,加入他所帶領的「超級戰隊」,透過戰隊活動互相打氣,一同在渣打馬賽道上突破個人成績!
時尚名人莫莉長期耕耘時尚領域,成為新生代潮流代表,正面陽光的形象更象徵運動與時尚的完美結合,這也呼應渣打馬鼓勵跑者擁抱時尚的態度,她以自信亮麗姿態站上賽道,在運動中成為更好的自己。透過「2021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莫莉將邀請想突破舒適圈的跑者,一同參與 13 公里或是 2.5 公里賽事,以「Never Give Up 勇不放棄」的精神完賽,展現對自己負責的時尚態度。
跑步是門大學問!如何兼具賽道時尚,又能維持專業度的參與賽事?渣打馬戰隊將安排 56 位隊員參與「戰隊專屬穿搭體驗」活動,隊員不僅能趁機向隊長請教運動穿著的秘訣,更能以優惠折扣將時尚又專業的運動服飾帶回家。此外,渣打馬戰隊也將安排「渣打馬戰隊團練日」,由戰隊隊長領軍、Nike Run Club 團隊從旁指導,幫助隊員在勇不放棄的過程中更上一層樓。賽事日當天,除了能與隊長一同參賽之外,完賽後更能在戰隊的專屬帳篷內與隊長互動!
跑者們若想和張嘉哲、莫莉一起備戰渣打馬賽事,即日起至 8 月 14 日 21:00止,於「2021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FB 官方粉絲團 填寫戰隊報名表單,戰隊隊長將和主辦單位共同評選出各 28 名戰隊隊員參與 2 組戰隊,而獲選隊員也將享有 2021 渣打馬的參賽保證資格。
評選標準將綜合考量報名者的跑步經驗,勇不放棄的運動故事,時尚態度作為依據,所以並非跑得最快的人才有機會。「2021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也額外釋出加碼福利,凡報名戰隊隊員者,即可參與抽獎 2021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免費參賽資格、施華洛世奇限量後背袋。
更多資訊請關注「2021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FB官方粉絲團。
資料來源/渣打銀行
責任編輯/Dama
台灣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陳彥博,於南極時間11月25日完成2016年四大極地系列挑戰賽,成為年度四場最佳總積分選手,贏得大滿貫總冠軍,也成為第一位亞洲大滿貫總冠軍的創立者!今日在台灣華山文創光點電影院,播放年度四場賽事微電影,挑戰身心極限的歷程紀錄,讓所有在場觀眾都紅了眼眶。
紀錄中訴說參賽緣由,當初選擇挑戰4 Deserts系列賽事,就是因為從未有亞洲選手能夠在一年內連續挑戰四大極地賽事,超馬運動員陳彥博希望證明亞洲人的實力,毅然決定挑戰、並設定目標成為第一位亞洲大滿貫選手,取得總冠軍,為台灣在國際間爭得一席地位。
對於這支微電影彥博也表示:人生也許只有一次的機會能夠挑戰四大極地馬拉松,無論跑過的路線、遇到的事情甚至這輩子將不會再發生。所以藉此機會將自己的故事紀錄下來,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影片中最令人動容的紀錄,莫過於6月在中國戈壁沙漠的賽事,比賽前四天都穩坐領先位置,不料第五日氣溫高達53度,陳彥博不敵熱衰竭襲擊倒下而痛失領先名次。身體的痛苦超乎自己的想像,內心想放棄的念頭更是不斷加深,但其妙的是當每次遇到這些問題時,彥博的腦中總會不自覺得浮現:「在撐半個小時吧!」,彥博表示:「想要克服這些困難,必須要有強大的信念去相信這些理想一定會成功。」
每當快要倒下的時候,往往影響你最深的不是體力,而是意志力。如果無法堅持的話,第一個倒下的便會是自己。所以,人必須要學會忍受孤單寂寞,若無法忍受,很多事情是辦不到的。
極地超級馬拉松與其他超馬最大的不同是必須要背著自己所有的裝備、行李競賽。雖然在訓練時很常感厭倦,在比賽中更是痛苦的無法言喻,但每當結束之後,彥博總會以開朗的笑聲回應今天。他說:「在大自然中可以想去哪就去哪,沒有城市的喧囂,眼前僅有沙子與星空的陪伴。」
當離開大自然回到都市,是讓我們重新學習活著這件事,而不是被限至於人們認為的認為,用成熟的心態面對事情,用同齡的心態面對結果,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的笑容總令大家印象深刻的原因。
花了一年時間,挑戰1000公里,彥博回憶16年來當運動員的心得,從高中起的嚴苛訓練,數不清換過的鞋子以及受過的傷,今天能夠完成四大極地馬拉松,站在這裡就如同人生的夢一樣。對彥博來說,心得只有一句話:「對於人生的理想,真的要非常非常的努力,不管未來遇到什麼問題,它就如同超級馬拉松一樣,是人生的縮影。」
也許這些獎牌與紀錄對他人來說沒有什麼,但對於彥博來說,這是他對於自己熱愛跑步這件事的驕傲,並且也想藉此鼓勵台灣更多的運動員,能夠勇於往自己熱愛的運動項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