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上半身肌群
  • 瑜伽
  • 跑5K
  • 初階訓練
  • 徒手訓練
  • 瑜伽動作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臥推的手臂夾角對於胸大肌與肩部會帶來多大的影響?
1
臥推手臂夾角的技巧
臥推的手臂夾角對於胸大肌與肩部會帶來多大的影響?
2
男賊企圖搶劫手機,被巴西UFC女子職業選手打到變豬頭!
3
美國研究:有「運動習慣」比沒運動的人從流感中康復機率是2倍!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臥推的手臂夾角對於胸大肌與肩部會帶來多大的影響?

2020-09-09
知識庫 健身 重量訓練 胸部肌群 啞鈴 槓鈴 增肌 觀念

對於胸部肌群的訓練動作,臥推一直是最常見也是最適合的方式,但它也是造成三角肌、肱二頭肌和胸大肌部分傷害的訓練動作,然而,較容易造成這項傷害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臥推時手臂角度的問題。首先,你要知道胸肌是一塊十分講究訓練角度的肌肉,簡單來說,胸大肌分為三個肌束:鎖骨處(上胸)、胸骨處(中胸)與腹部處(下胸),也因為它一端肌肉連結著手臂,另一邊連結著鎖骨、肋骨等多處附著點,可以說幾乎是附蓋於整個胸骨上,所以手臂的角度就會為胸大肌與肩膀帶來不同的壓力,因此,我們在訓練之前必須要先找到對肩膀壓力最小的角度。

臥推手臂夾角的技巧
臥推的手臂夾角對於胸大肌與肩部會帶來多大的影響?

三個常見的角度

一般來說75度角是最能增加胸大肌群參與度的位置,這也是許多健身人最常使用的角度,同時,也最能保護肩部的位置。然而,在健身房我們還會看到另外兩種角度,分別為90度與45度角的訓練方式,但接近90度角的方式或過於向外彎曲的肘部,很容易將重量直接壓於肩部關節處,當負荷或阻力增加時就會讓肩部產生慢性勞損,關節肌腱發炎受傷等的問題,儘管這些運動傷害的問題不見得是臥推角度所造成的,但我們必須要盡量避免進行這種角度的臥推;另外,還有多束的人也會採用50-45度來進行臥推,這個角度對於肩關節的壓力較小,主要是要增加胸大肌上半部的參與度,一般來說都會搭配斜板臥推椅來進行訓練。

臥推常見的三個手臂夾角
無論啞鈴或槓鈴臥推時,最常見的三個手臂夾角。 ©pheasyque

臥推椅角度

如果你有仔細看過平板臥推椅,就可以發現它可以調整椅背的角度,然而要用多少角度來做臥推可以刺激上胸肌發展呢?經過實驗證明,傾斜角度30度是刺激胸肌中上部最好的角度,如果低於30度較易於刺激中胸肌肉,如果上斜角度在45度時,對於胸肌最上部的刺激最大,如果超過45度肩膀的三角肌前束就會承擔過大的壓力,因此,想要練上胸就把傾斜角度控制在30~45度之間最好。

臥推椅的運用
可調式平板臥推椅要用多少角度來做臥推可以刺激上胸肌發展呢?

手臂角度的運用

但是,不見得每次我們都可以使用到臥推椅,這個時後我們可以使用這樣的解決方案來處理。雖然有多項研究表明,45度斜板臥推對胸大肌的上半部刺激是最好的,但我們通樣可以透過改變平板槓鈴臥推的「手臂角度」以及握距寬度來解決它。

根據奧爾胡斯大學醫學院的弗蘭克·文森佐·德·保利(Frank Vincenzo de Paoli)副教授,所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當肱骨外展60度與水平屈曲50-60度時,鎖骨和胸大肌上半部的EMG(肌電圖)活動更加的明顯,而不是在較窄或較大(30-90)的手臂夾角。因為,事實上在這個角度下臥推並遵循拉力線,這是肌肉張力施加力的方向,具體取決於其肌纖維的方向/骨骼與肌肉附著點,和其肌腱的位置以及骨骼的軸線,因此,沿著拉力線進行肌肉收縮相對應的肌肉就能達到最大的生理和力學效率,從而促進肌肉/肌力發展。另外,紐約市立大學萊曼學院對平板臥推角度的研究,也證明了與正常握法75夾角相較之下,水平屈曲50-60度的胸大肌上半部參與度會有所增加。

資料參考/CUNY、mensjournal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男賊企圖搶劫手機,被巴西UFC女子職業選手打到變豬頭!

2020-09-30
拳擊趣味健身話題

做壞事真的要小心!巴西某位男賊試圖搶劫這位女子的手機,沒料到竟然被對方暴打一頓,原來這位美麗但卻兇猛的女性是巴西知名綜合格鬥(MMA)選手,她有著鐵娘子(the Iron Lady)稱號,這位男賊不僅被打成豬頭外,還滿臉濺血。

男賊企圖搶劫手機,被巴西UFC女子職業選手打到變豬頭! ©independent.co.uk

根據外媒報導,27歲的韋雅娜(Polyana Viana)是「終極格鬥冠軍賽」(UFC)草量級(Strawweight,52公斤以下)的選手。之前深夜時,她在自家附近遭遇歹徒搶劫。當時對方要她交出手機時,她瞬間出手狠揍對方兩拳,接著又踢了他一腳,最後以一招後背位裸絞(Rear naked choke)把對方擺平在地上,畫面相當精彩,路過的人表示很像在看現場格鬥比賽。

©tatame.com.b

韋雅娜表示,對方剛開始時聲稱有槍,但自己猜測這可能並不是真的,於是以迅雷不及眼手的速度出手,對方也來不及反應,最後就把對方制伏在地。後來才然發現這位男搶匪所持的竟然是用紙板製成的假手槍,從韋雅娜在推特上傳的照片的看得出來,這名搶匪被她揍到變成豬頭,最後她還一直把對方一直壓制在地上,直到警察的到來。

©sportv.globo.com

最後,警方將搶匪帶走並處理他的傷勢後,韋雅娜就回家煮晚餐吃,儘管隔天她的手有些紅腫,但對她來說還是不痛不癢,然而這一舉動在網路上瘋狂流傳,有些網友表示:「RIP強匪、搶劫請挑好對象、好想看綜合格鬥許多技能對付他、要是在現場一定要拿著爆米花。」

資料來源/ezon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研究:有「運動習慣」比沒運動的人從流感中康復機率是2倍!

2020-02-14
免疫力生活觀念保健健身話題

流感季節來襲,施打疫苗、多用肥皂洗手、增強身體免疫力,已被證實為三大預防流感的有效方式。但是如何擁有強大的免疫系統?專家表示,永遠不要低估運動的力量,透過運動增強免疫可以創造奇蹟,特別是在寒冷的月份。

隨著氣溫慢慢變涼,你是否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虛弱,或者,你正飽受感冒之苦?秋冬兩季最容易發燒感冒,嚴重還罹患流感,這通常是免疫力降低的現象。免疫力是人體的防禦機制,是人體辨識和消滅外來入侵的任何異物(包括病毒和細菌)的生理反應。我們都知道運動有助於降低罹患心臟疾病的機率,同時也能讓你的骨骼健康且強壯。根據美國伊利諾大學針對感染性疾病與運動的研究,發現有運動習慣比沒運動的人從流感中康復機率是2倍。

©keckmedicine.org

適度運動可幫助動物從感染流感中康復

一項由在Urbana-Champaign的伊利諾大學研究人員最近所做的實驗測試顯示,適度運動可幫助老鼠從感染流感中康復;研究人員將這項結果發表於在美國德州奧斯汀所舉行的2004年美國生理學協會內部會議上。在將老鼠暴露於流感病毒之後,Jeffrey Woods博士與他的同事隨機分配一些老鼠到一組為期四天的訓練計劃,並且安排這些老鼠每天參加20~30分鐘的運動課程;當流感症狀開始出現時,這些老鼠停止運動,看起來就像是人類罹患感冒時的典型行為;為了對照比較,另一組受到流感病毒傳染的老鼠並沒有做任何運動。結果發現,有運動的老鼠從流感中康復存活的機率是沒有運動的老鼠的兩倍:59%的有運動的老鼠康復存活下來,而那些沒有運動的老鼠,則僅有29%從流感中康復存活下來。研究也發現,成年且運動的老鼠(年紀在20週大的老鼠)情況進展得最好。22隻成年有運動的老鼠中,有18隻從流感中存活下來,相較於22隻同年齡但沒有運動的老鼠,則僅有10隻從流感中存活下來。但是,運動的保護效果在年紀約11-16週大的年輕老鼠中,似乎看不出來。但因此得知,如果套在人類身上,也會有相同結果。

適度的運動可以增進年長者免疫力

值得注意的是,老鼠並非齧齒動物的中堅強的運動員,實驗中的這些老鼠只有適度運動了幾天,在實驗前沒有任何老鼠有規律性的運動。研究人員表示,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受到流行性感冒傳染後,連續適度運動四天,將明顯增加對於流感傳染的存活機率。根據一份新聞稿指出,研究人員計劃針對經常規律運動的動物作後續的研究;另外,研究人員也想要瞭解運動是如何發揮對抗感冒的保護效果。同時,根據一份新聞稿表示,一項大型臨床的人類試驗正在美國伊利諾大學身體健康實驗室中進行,適度的運動訓練是可以增進年紀較大的成人的免疫力。

不過,雖然看起來運動有這麼多好處,但你不應該過度運動。已經有運動習慣的人不應該只是為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而增加運動量,相反地、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的運動(如馬拉松和激烈的健身房訓練)實際上可能會造成免疫力的傷害。因此,適量的中等強度運動反而是提高人體抵抗力的最佳方式。

資料來源/國際厚生健康園區、intechopen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上半身肌群
  • 瑜伽
  • 跑5K
  • 初階訓練
  • 徒手訓練
  • 瑜伽動作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10K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