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跑步
  • 跑步訓練
  • 增肌
  • 跑5K
  • 徒手訓練
  • 跑10K
  • 瘦身
  • 運動生理
  • 上半身肌群
  • 瑜伽
  • 飲食
  • 觀念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跑步時腳掌該怎麼觸地? 轉換跑姿前先改變這件事
1
跑步時觸地方式
跑步時腳掌該怎麼觸地? 轉換跑姿前先改變這件事
2
跑步前、跑步中精準補水攻略
3
跑者口碑賽事「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今日開始報名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時腳掌該怎麼觸地? 轉換跑姿前先改變這件事

2020-10-27
知識庫 跑步 跑步訓練 跑步姿勢 觀念 書摘

跑步有沒有效率、容不容易引發運動傷害,跟跑姿有很直接的關係。跑步是一種全身性運動,姿勢對了,上下半身的連動就會順暢,讓踏出的每一步都能朝最佳成績邁進!而在跑姿中,「觸地」、「著地」是討論度相當高的話題,名列跑者對跑步姿勢的重視要素第二名(66%)。本文深入介紹觸地的正確觀念,讓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步伐。

跑步時觸地方式
跑步時腳掌該怎麼觸地? 轉換跑姿前先改變這件事

聽到「觸地」 兩個字, 相信很多跑者會把它跟「著地」這個詞想在一起,但其實腳步與地面接觸的「著地」階段,可以再分成腳掌碰到地面瞬間的「觸地」,以及將體重轉移到軸心腳瞬間的「體重轉移」這兩步。然後,直到腳掌離開地面的那瞬間,還有一邊伸展下半身的關節一邊推動地面的階段。在這裡,我們先針對「觸地」的部分討論。

觸地主要的煩惱

■ 觸地容易不穩
■ 容易產生阻力
■ 想要改善觸地位置

觸地與重心位置有關嗎?

觸地方法主要分成三類:用腳跟先著地的「腳跟著地法(Heel Strike)」、用整個腳掌著地的「腳掌著地法(Midfoot Strike)」、以及用腳尖著地的「腳尖著地法(Forefoot Strike)」。除此之外,還有只在觸地瞬間用腳尖,腳跟微微懸空,然後用一半腳掌著地承受重量的「前中掌著地法(Fore-midstrike)」這種介於中間的觸地法。

觸地法的分類,不是由腳踝以下的哪個部位控制,而是由跑步動作的哪個時間點觸地,或者更嚴格地說是由與重心之間的位置關係和距離來決定的。腳往前伸出的瞬間,身體的重心仍位在遠離腳步的後方;如果腳是在這個時候著地,則必然會是腳跟先觸地。而如果是在重心已稍微往前移動的時候著地,那麼就會是腳掌中間的部分先觸地。若重心更往前移,等到腳幾乎位於身體正下方才著地,就會是前腳掌先觸地。

因此,慢速型的跑者,身體滯空的時間愈短,踏出腳後很快就會落地,所以較容易用腳跟觸地;而滯空時間長的高速型跑者, 會在重心往前移動後才觸地,所以觸地點較靠近前腳掌。

跑步時觸地
接觸地面的瞬間是「觸地」

著地動作分為「觸地」和「體重轉移」

接觸地面的瞬間與體重移到前腳是兩回事!

接觸地面的瞬間是「觸地」:往前踏出腳步,腳從空中落到地面的瞬間,叫做「觸地」。這個瞬間,前腳不在身體正下方,而在身體前方,小腿的脛骨則在腳掌的後方。

承接體重的瞬間「體重轉移」:前腳觸地後,重心往前移動,直到前腳位於身體的正下方時,把體重完全轉移到軸心腳上的動作。此時腳踝呈反曲的狀態,脛骨在腳掌的前方。 基本觸地都在「身體前方」,而體重轉移在「身體正下方」。

跑步時體重轉移
承接體重的瞬間「體重轉移」

3 種著地法與腳掌的關係

腳尖著地法、腳掌著地法、腳跟著地法,是依照觸地時重心位置的自然選擇,同時也跟觸地時間和滯空時間的長度有關!厚底鞋的鞋底在前中掌到腳尖的部分有弧度,設計成適合用腳尖著地的形狀。而薄底鞋雖然最適合腳掌著地法,但基本上任何一種著地法都可用。

適合的鞋底種類
適合的鞋底種類
3種著地法的差別
3種著地法的差別在於觸地的時間點

著地方法由跑步動作決定

一如上圖所示, 從觸地到腳離開地面的「 離地」 這一系列動作,基本上過程是一樣的;但根據前腳在觸地時間點的不同,重心跟觸地腳間的距離也會改變,著地方法也不一樣。

重心離觸地腳較遠的話,人體會自然地用腳跟先著地;而觸地跟體重轉移幾乎同時進行的腳尖著地法,則適合用在觸地時重心接近身體正下方的時候。換言之,著地的方法不是用腳尖來控制, 而是根據你的跑步動作自然而然決定的。

其中最忌諱的,就是著地時重心明明在腳後面,卻還硬要用腳尖著地。這麼做對小腿肌肉的負擔很大,容易導致受傷。

觸地位置與推進方式
觸地位置與推進方式的關係

修正觸地動作的提醒

觸地動作的好壞之分,基本上完全決定於腳著地的時候,重心位置在哪裡,以及腳掌以什麼姿勢(彎曲度)著地。至於觸地的動作對身體整體的姿勢和各部位的位置關係為何?對於之後的動作又會造成何種影響?這個問題必須綜合地評判。

在修正觸地方法時一定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提高髖關節對跑步動作的貢獻度。在此前提上一邊檢查「腳踝跟膝關節是否正確彎曲」,以及更進一步「手臂有沒有放鬆地前後擺盪,上半身是否有扭身」等問題,一邊修正才重要。這麼一來,既可以提高推進力,也可以減少受傷風險。

最近很流行腳尖著地法,但太刻意用腳尖著地,容易使身體駝背,上半身往前凸出,腳變得跟木棒一樣僵硬。

上半身(跟腰部)無法發揮作用,導致很多光用體重轉移動作來產生推進力的跑步姿勢。身體左右搖晃(重心移動)幅度是必然結果,且為使僵硬的腿往前伸而刻意轉腿,或是把腳往上踢等不好的影響,引發脛痛症候群或阿基里斯腱疼痛等各種症狀的選手更是屢見不鮮。

總而言之,觸地動作是全身連動、協調後整體跑步動作的一環,腳的觸地跟身體的使用方法,兩者是互相影響的。所以不應只想著怎麼修正觸地的方式,而應從身體的使用方式開始學習,再自然地記住可使跑步動作更流暢的觸地方法。

資訊

• 本文摘自東販出版,弘山勉著,陳識中譯《最強跑步分析全書:顛覆舊有「常識」及「姿勢」,打造適合跑步的身體》一書。

本書特色

★ 無論何時開始都來得及!   
★ 改善跑姿,有效感受到每一步的力量,幫助你跑得快、恆、穩!   
★ 由時隔 26 年再次於帶領筑波大學進軍箱根驛站接力大會的總教練弘山勉獨創的弘山流跑法為你指點迷津。   
★ 提供專為真心想挑戰 SUB4 以上的市民跑者所設計的訓練計畫。

更多《最強跑步分析全書》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前、跑步中精準補水攻略

2018-03-27
馬拉松運動補給飲食方式飲食跑步知識庫

喝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馬拉松比賽中更是必需品,你可能不會因為喝水而運動表現變好,但當你在脫水情況下,表現一定會變差甚至造成傷害。既然補水如此重要,那麼該怎麼喝才能恰到好處?以下針對跑步前1小時和跑步途中的補水策略,讓你能精確了解並精準算出聰明的喝水方法。

跑步前、跑步中精準補水攻略

流失水份是影響運動表現的關鍵

首先,愛跑步的你必須先知道補水為何如此重要,據英國利茲貝克特大學(Leeds Beckett University,前稱為利茲都會大學)運動與肥胖學教授Paul Gately指出,而運動過程中,尤其像全程馬拉松這類高強度運動,水成為左右運動表現的關鍵因子。
 
日常生活中,我們通過皮膚出汗、尿液糞便、以及呼吸頻率而流失水份;其中流汗是讓身體調節體溫、維持核心溫度的重要方法,而這樣的「水合作用」受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和天氣影響,例如在溫暖環境下,人體流汗和呼吸頻率都會增加。
 
科學研究顯示,當人在運動前後因為脫水減少2%以上體重,代表著在跑步這類耐力運動上的表現可能下降,馬拉松比賽當然也不例外,常見輕中度脫水症狀包括頭痛、頭暈目眩、口乾及口渴。

運動前後因脫水減少2%以上體重,可能造成運動表現下降

建議補水量

以大原則來看,根據國際馬拉松醫學指導協會(IMMDA)建議,馬拉松跑者在比賽間,每小時應喝下400至800毫升(ml)液體。越是在溫暖環境且跑速越快的跑者,液體補充需越多;在越涼爽環境且跑速慢的跑者則越低。
 
若想進一步精算比賽途中每一次該補充多少水,可參考以下維杰.費德醫學博士提出的方式,讓你更清楚比賽時需要的補水量:
 
跑步前
少於1小時且運動強度低,開跑前喝177-237ml水;如果在濕熱環境下跑5-10K,可加入一些運動飲料;若10K以上,跑前1小時喝237-473ml水或運動飲料,開跑前再喝118-237ml。
 
跑步中
基本原則是每15分鐘177-296ml水,如果天氣悶熱、跑時長,水中可加入電解質,目標是維持身體汗水流失量在體重2%以內。有一簡單的流汗率方法能幫助衡量跑步前後的汗水流失量,也有助於了解跑步間需要補充多少水分。

流汗率計算
跑步前後體重差(g)+ 液體攝入量(g)= 流汗量(g)
流汗量 ÷ 跑步時數(hr)= 每小時需補充的液體量(g)
每小時需補充的液體量 ÷ 4 = 每15分鐘需補充的液體量(g)


e.g. A跑者跑前體重61公斤,跑後60公斤,跑步時攝取680克液體
61,000g - 60,000g + 680g = 總排汗量1,680g
1,680g ÷ 2hr = 每小時應補充840g水或運動飲料
840g ÷ 4 = 每15分鐘(約每次補給)應補充210g水或運動飲料

小提醒

1.注意鈉補充
跑步時大量排汗,而汗液的主要成分是鈉,鈉是人體內重要的電解質,這就是為什麼運動時要頻繁補充電解質和水,否則容易導致肌肉動作遲緩或抽筋。長距離跑步時最好頻繁補充少量水分,而非一次大量攝取,因為液體分量少身體較易吸收;馬拉松比賽中建議每20分鐘喝113-237克運動飲料,並在每個休息站或每1.6公里時交替喝運動飲料和水。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應該避免補充運動飲料,因為運動飲料醣含量高,不應以運動飲料來補充鈉,建議喝稀釋的生理食鹽水代替。
 
2. 別等渴了再喝
據國內跑步教練陳柏長醫師建議,由於台灣天氣炎熱,台灣賽事更常有水站距離遙遠或不固定距離的問題,最好不要等到渴了才喝,否則可能會有渴了找不到水站的窘境。而國外如歐美很多賽事約1.5公里就有一個水站,加上天氣比台灣冷,事先需要規劃多久補一次、一次水站要補多少水。

台灣天氣炎熱,馬拉松比賽時最好不要等到渴了才喝,以免出現渴了找不到水站的窘境 ©中山新聞

註:以上單位依資料原文撰寫,克(g)是質量單位,毫升(ml)與立方公分(cc)是容積單位,視密度不同換算結果稍有差別,若以水計算,1g=1ml=1cc

資料來源/LONDON MARATHON、《完全跑步聖經》、陳柏長醫師的跑步筆記、藥害救濟基金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者口碑賽事「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今日開始報名

2016-11-02
賽事新聞馬拉松跑步話題

由渣打國際商業銀行冠名贊助的「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將於2017年邁入第四屆,今(2)日與主辦單位中華民國路跑協會共同舉辦啟動記者會,宣布2017年賽事將在2017年2月12日春節之後舉行,並於今(2)日下午四時整正式開放報名!
 
今年初的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於歷史記錄的低溫下起跑,讓參與的跑者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創造了跑者口碑。這次主辦單位再度跨界創新,「2017年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邀請到陳金鋒和李毓芬為跑者鑑定「4大非跑不可的理由」,包括跑者將於2月12日穿上西班牙品牌JOMA的亞洲第一款馬拉松賽衣、和香港渣打馬拉松跑者同日起跑,並於賽後得到國內首枚獨家以施華洛世奇水晶鑲嵌的視障點字「完賽」字樣獎牌,還有機會參加True-Yoga-Fitness結合PowerMax全方位有氧與肌耐力交叉訓練營。另外,主辦單位也與臺灣奧迪合作引進Audi R8擔任跑者前導車,為跑者締造全新經驗!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陳銘僑總經理與合作夥伴,共同打造最優質的「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賽事,與跑者相約-2017.2.12-見!

2017全台最大渣打公益馬拉松   落實企業視障就業關懷

渣打銀行秉持著品牌承諾Here for good「一心做好  始終如一」,三年前開始在台灣結合馬拉松活動落實企業對視障就業的關懷,透過舉辦馬拉松賽事,不僅讓視障朋友也能體驗運動的美好,同時也藉由馬拉松平台喚起社會大眾對視障就業議題的關注,並投入企業資源協助視障朋友進入職場,能夠自立且正常生活。而將於2月12日登場的「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更於今年首次開放大眾報名視障陪跑員,擴大視障陪跑員的招募,讓喜愛運動的跑者有機會成為視障陪跑員,一起完成最具意義的賽事。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總經理陳銘僑表示:渣打銀行長期關注視障就業議題,多年來透過舉辦「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吸引更多社會大眾給予視障朋友支持,造就「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成為國內指標性的運動賽事,也是全台最大的馬拉松!目前已經有310位視障者,透過「看得見的希望」視障就業平台找到工作;截至2017年,渣打銀行與渣打集團透過賽事將累計捐出超過新台幣5,000萬元,持續推動台灣的視障就業及全球防盲救盲計畫。此外,每年在賽道上看見許多動人的陪跑畫面、也聽見許多視障跑者透過運動為生活帶來的美好經驗,所以今年我也將報名擔任視障陪跑員,協助視障朋友跑向希望!也邀請大家一同為公益而跑!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陳銘僑總經理出席「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啟動記者會,將擔任「視障陪跑員」陪伴視障朋友邁向終點,期望喚起社會大眾對視障就業議題的關注。

渣打銀行自2013年5月在臺灣推廣支持視障就業以來,感謝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伊甸基金會與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等社福團體共同響應「渣打看得見的希望視障就業平台」推動視障就業。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理事長王晴紋表示:統計截至2016年9月,已幫助超過310位視障朋友發揮自身專長,投入各行各業,包含金融業、資通服務業、公共行政、行銷研究產業等,從事行政、視障話務值機人員、資訊作業員等工作。「渣打看得見的希望視障就業平台」擁有亮眼的表現,若有意願提供工作機會的企業,可以聯絡「看得見的希望視障就業平台」官網(http://www.sib.org.tw/)。
 
近年來台灣民眾積極、熱情的參與體育賽事,馬拉松更成為現在盛行的運動風潮,臺北市政府體育局專門委員陳良輝表示:渣打銀行連續四年舉辦深具意義的公益馬拉松,為跑者提供高水準的優質賽事,也帶動民眾透過運動來響應公益活動。感謝渣打銀行贊助馬拉松賽事不遺餘力,而參與的跑者不僅讓臺北市的街道充滿溫暖的氛圍,也將臺灣對運動的熱情與視障公益的關懷傳遞讓全世界看見。
 
 
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理事長曹爾忠也提到:「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擁有最完整的賽事組別,包含專業的全半馬組、路跑10K組、親子趣跑3K組、領袖盃2K組,是最適合全民參與且兼具健康與公益的運動盛事。今年起跑時間特別延後30分鐘至清晨6點,非常期待屆時與上萬人從總統府前一起起跑!

陳金鋒用跑步累積戰力  迎戰經典賽

台灣棒壇風雲人物陳金鋒,褪下球員身分後,為傳承對台灣棒球的熱情,接任經典賽中華隊教練,這次更特別響應「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賽事,期望結合運動與公益,表示對運動的重視、關懷視障就業議題。首次擔任中華隊打擊兼跑壘教練的陳金鋒表示,跑步是球賽中基本但重要的元素,在比賽中巧妙的運用跑步的速度與跑的策略,能形塑中華隊新的戰力,成為贏球的關鍵,希望在12月開始的集訓中,能夠與球員們培養出良好的默契,一同迎戰經典賽!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陳銘僑總經理、藝人李毓芬、經典賽教練陳金鋒與視障老師體驗黑暗,合力完成「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賽道上的視障跑者與陪跑員,共同為賽事增添色彩。

然而,優質的馬拉松賽事需要優質企業一同共襄盛舉,今年眾多企業投入贊助行列,包括台灣奧迪(Audi Taiwan)本著對運動賽事的熱情和源自賽道的競技精神,即將投入兩年贊助「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除了展現對國內運動的支持,更希望能深化對台灣社會的在地情感。台灣奧迪總裁Ryan Searle表示:「台灣奧迪和渣打公益馬拉松的合作已有多年,很榮幸能再度一同攜手,透過這個有意義的活動回饋社會;我和各位一樣期待明年的路跑,尤其是一路上將會有R8領頭,相信有鋼鐵人座車的加持,大家都能突破自我、順利完賽!」台灣奧迪自2016年引進Audi Sport,作為旗下運動化高性能車款的子品牌,更將提供全系列價值高達4,000萬元的Audi Sport旗下S / RS性能車款作為賽事用車,並將由旗艦超跑R8領跑,象徵破風前進的強大動能。
 
渣打銀行誠摯邀請民眾報名「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一起做公益!「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於11月02日16:00開放報名,報名網址(http://scbmarathon.com/ )。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跑步
  • 跑步訓練
  • 增肌
  • 跑5K
  • 徒手訓練
  • 跑10K
  • 瘦身
  • 運動生理
  • 上半身肌群
  • 瑜伽
  • 飲食
  • 觀念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