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你真正需要哪些碳水化合物來維持健康的身體?
1
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
你真正需要哪些碳水化合物來維持健康的身體?
2
能量飲料喝太多 小心飆血壓、心臟失控
3
巫婆湯與精力湯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你真正需要哪些碳水化合物來維持健康的身體?

2021-01-11
話題 飲食 觀念 減脂 飲食方式

最近是否對碳水化合物這個營養素存在著害怕的眼光?在全世界各地有許多的人,都在討論是否要進行低醣或生酮飲食的時代之下,想知道碳水化合物是否是身體的敵人是絕對可以獲得理解的,然而,你是否應該要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還是採用完全不攝取的飲食策略?吃碳水化合物會增加患慢性病的風險嗎?關於這些問題我們將在這篇為各位好好的解說,這個長久以來被受爭議的營養元素。

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
你真正需要哪些碳水化合物來維持健康的身體?

你一定都有聽一些專家建議,要全面限制某些含有簡單碳水化合物來源的食物,例如高度加工的休閒食品,這包含有白麵包、甜點、薯條、糖果、鬆餅或餅乾等。一般來說,這些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而纖維和其它的營養成分(例如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卻相對較低。

因此,問題就出在於這些食物,特別是那些添加過量糖份的高熱量加工食品。美國飲食指南警告說,添加過量的糖分可能會增加某些慢性疾病的風險,同時,這些過量的添加物也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卡路里攝取,這將會意謂著我們的體重將會失去控制,另外有一些研究表明,攝取過量的糖分可能會改變肝臟對於脂肪的清除能力,進而導致高血脂和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因子升高,RDN的法雷爾·艾倫(Farrell Allen)說,我們人體會從糖中吸收多餘的卡路里熱量,並將其直接轉化為甘油三酸酯或血液中的脂肪。

過量的糖分攝取
添加過量糖分的食物可能會增加某些慢性疾病的風險,常見的濃縮或市售果汁飲品都是潛藏的魔王!

這點根據2014年4月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內科學(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項針對美國成年人的糖攝入量增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研究發現,與每天攝入較少熱量的人相比,每天從糖中攝入10%以上熱量的人,死於心臟病的可能性將會增加30%;每天攝入高達25%糖分熱量會使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2.75倍。

另外,於2019年1月發表在柳葉刀(The Lancet)雜誌上的一項薈萃分析和系統綜述,匯總了58項臨床試驗的數據,發現食用至少25克纖維或是通過攝取複雜碳水化合物的人,將會降低30%因新血管疾病的死亡機率,此外,這些參與研究的人在罹患心臟病、中風、2型糖尿病和大腸癌的風險也比一般人為低。

複雜碳水化合物的好處
食用25克纖維以上或是透過攝取複雜碳水化合物的人,在心血管的疾病風險能大幅度的降低。

另一方面,食用正確類型的碳水化合物將可顯著的降低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其中包括兩種最常見且能有效降低疾病風險的碳水化合物:全穀類和水果。在2016年6月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45項研究進行的薈萃分析得出的結論表明,每天吃三份全穀物食物可將冠心病的風險降低19%,中風風險降低12%以及降低癌症死亡的風險15%。至於水果也有許多減肥的人不敢食用,根據2017年4月發表在PLoS Medicine上一項針對亞洲成年人的研究發現,每天吃水果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比不吃水果的人約低12%。

所以,你還在擔心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嗎?不如擔心與注意攝取進體內的食物成份,並在每個餐點與營養比例上做出最好的選擇。

資料參考/The BMJ、JAMA Internal Medicin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能量飲料喝太多 小心飆血壓、心臟失控

2019-08-19
新知運動補給營養補給保健飲食話題

每當你運動前想提振精神、熬夜趕報告、累到沒力氣卻還有一堆事要忙,含咖啡因的能量飲就成為振奮精神的工具。但是,你確定要用能量飲料提神嗎﹖根據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一項研究顯示,如果喝下約950ml含咖啡因的能量飲料,除了血壓升高,還會短暫影響心臟電傳導系統! 

能量飲料喝太多 小心血壓飆、心臟失控 ©MAURO-MATACCHIONE/GETTY IMAGES

能量飲料(energy drink)咖啡因含量高,其他常見成分包括葡萄糖、牛磺酸、瓜拿納、維生素B群、肉鹼等。(延伸閱讀:飲用能量飲料真的可以補充能量嗎?)

以往,不少研究已指出能量飲喝太多會有健康風險,包括失眠、緊張、頭痛、噁心、焦慮、中風、心臟病、肝臟惡化,或是在熱天下脫水過多;而一項最新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研究,更指出含咖啡因的能量飲料可能使血壓升高,甚至暫時改變心臟電傳導系統。

研究人員招募34名年齡在18-40歲間的健康人,並將他們分為兩組,一組人喝含有304-320毫克咖啡因的能量飲料,而安慰劑組喝碳酸水、萊姆汁和櫻桃調味飲。這些參與者在3個不同的試驗日中,需喝下約950毫升(以常見市售能量飲容量,相當於約2瓶半)的上述其中一種飲料。研究者在參與者飲用前,先測量了他們的心電圖與血壓,在飲用後1小時內再進行兩次測量,飲用後4小時又測量一次。

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能量飲組參與者直到喝完4小時之後,在心電圖判讀中仍呈現較高的QT interval(心室去極化和再極化的時間)。這個指標在心電圖判讀中相當重要,因為如果QT interval的間隔太長或太短,可能引起心律異常,也是病人猝死的重要指標。

另一方面,能量飲組參與者的收縮壓與舒張壓,也在統計學上呈現顯著增加。研究人員指出,收縮壓上限平均增加4.6-6.1毫米汞柱(mmHg),舒張壓的下限則平均下降3.5 mmHg。一般來說,收縮壓小於120 mmHg、舒張壓小於80mmHg為理想血壓;收縮壓在120-139mmHg或舒張壓80-89mmHg為輕微偏高,收縮壓大於140mmHg或舒張壓大於90mmHg為血壓偏高。 

能量飲料咖啡因含量高,其他常見成分有葡萄糖、牛磺酸、瓜拿納、維生素B群、肉鹼等 ©ECA

雖然這項小型研究參與者少,僅34人,但值得注意的是,能量飲中的多樣成分是如何影響這次研究結果的﹖研究人員並不認為咖啡因是罪魁禍首,但他們尚未釐清咖啡因與牛磺酸、醣類、維生素B和瓜拿納等常見成分結合後會引起什麼作用。 

這些人少喝!

第一作者、美國太平洋大學醫學教授Sachin Shah針對研究指出表示,即使研究發現的健康影響是暫時性的,但民眾仍應避免同一天內喝大量能量飲,尤其是心臟病潛在患者或是長期服用特殊藥物的人,包括患有高血壓、潛在長QT綜合症,以及服用抗心律不整和抗生素等藥物者。此外,老人和小孩也盡量不要飲用能量飲。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ECA, 醫學快紀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巫婆湯與精力湯

2017-05-05
營養補給飲食知識庫

何謂巫婆湯、精力湯?這兩種稱之為湯的半流質餐對營養的支持都是非常好的。巫婆湯及精力湯都是以蔬菜為基底製作而成,透過大量新鮮的蔬菜來補充人體所需養份,以達到增強人體自癒能力和免疫系統為目的。但是,他們兩者還是有些差異,以下整理了這兩種食物的營養及特性,讓大家瞭解之外,並可以從中挑選適合自己的特色湯。

巫婆湯與精力湯

巫婆湯

巫婆湯是一套專為減重人士設計的食譜。製作的巫婆湯的材料其熱量相當低,坊間的巫婆湯食譜一碗的熱量大約為三百五十大卡左右,基本的食材包括番茄、高麗菜、青椒、芹菜、洋蔥等非常健康又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蔬菜。 然而,這些食材經過消化後都容易產生大量氣體,當人體食用這類的湯品後,肚子很容易漲漲的,加上整碗湯提供大量的高纖維蔬菜以及流質的湯,也很容易產生飽足感。巫婆湯的食譜由於不含澱粉,主要的成份是蔬菜與水份,所以熱量極低,就算每天搭配水果或是肉類一起食用,總熱量仍偏低,因此對於想要減重的人士來說是個很好的選擇。即然巫婆湯在補充纖維與蔬菜中的一些營養之餘,又不至於累積熱量導致發胖,可說是一道合適全家人一同享用的料理,但是食用大量的蔬菜及水果會吸收過多的鉀,對於有心臟病或腎臟病的患者不建議採用。
 
至於,這種以蔬菜為主的料理為什麼要稱為巫婆湯呢?想像大鍋子裡有不知內容的液體在沸騰,湯勺則不停的攪拌著這鍋有著化學變化的液體,是否很像巫婆在煉湯的場景呢。

巫婆湯的做法則非常簡單,首先將番茄、高麗菜、青椒、芹菜、洋蔥等食材放到鍋中加水煮沸,直到所有的蔬菜變軟為止,再加一些少許的鹽就完成了。有的食譜強調不能喝隔夜湯,因此建議巫婆湯要當天煮當天食用,鹽巴也在用前再加入少許於湯碗中。

巫婆湯 ©taste.com.au

精力湯

近十幾年來,歐美許多先進國家開始極力研究植物科學,並嘗試找出植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與藥效,而來自美國的安·威格摩爾醫學博士(Dr. Ann Wigmore)自 1960 年開始,便透過教導生食自然健康療法幫助了許多癌症患者,以不傷害身體的情況下為病患治療,讓身體回復到原本營養均衡的狀態,於是創立了精力湯來治療這些病患。

精力湯是以蔬、果、穀、芽這四種元素混在一起並打成汁,這四種類型的食材都含有高鹼性、高礦物質、高維生素和高酵素的特性,長期適當飲用能幫助防止壞菌入侵、分解毒素與多餘膽固醇和脂肪,使腸胃裡的老廢物質能順利排出體外,並讓身體維持健康的平衡,另外,精力湯裡頭的膳食纖維除了可促進腸胃蠕動外,還能加速益菌生長、平衡腸胃道酸鹼值,許多人會選擇在早上空腹喝一杯精力湯,除了營養吸收效率高外也能增加飽足感,並為身體做好日常的保健工作以及預防肥胖及心血管疾病,而且只要花上三分鐘得時間,就能輕鬆打出豐富且完整營養的精力湯。

精力湯 ©.benefitsofnature.net

以下是這四種元素的食材來源。

蔬
蔬菜類:萵苣、A 菜、紅蘿蔔、高麗菜、蘆筍、地瓜葉等,可作為精力湯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及少量醣類的來源。
海藻類:紅海藻、海帶芽、海苔、紫菜、等,作為精力湯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來源,如碘、鐵、鋅、銅、硒等。

果
水果類:蘋果、柑橘、柳橙、鳳梨、奇異果、香蕉、百香果等,作為精力湯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及少量醣類來源。
核果類:松子、南瓜子、葵瓜子、核桃、腰果、杏仁等,可作為精力湯的蛋白質與必需脂肪酸及少量醣類來源

穀
穀物類:小麥胚芽、薏仁、大米、小麥、玉米、小米以及燕麥,這些食材裡面富含許多蛋白質、醣類、維生素、必需脂肪酸與礦物質,能作為互補各類食物的基礎。

芽
芽菜類:花椰菜、紫高麗菜、黑豆芽、豌豆、綠豆芽、苜蓿芽等,可作為精力湯的酵素與少量醣類來源。

精力湯營養價值雖然高,但是對於寒性體質的東方女性來說,在經期前一週及生理期的過程中,還是建議避免吃或吃太多含有生冷食材的精力湯。

綜觀以上兩種好料理又有功效的湯品,我們可以依據個人需求來選擇食用,或許早上起床空腹喝上一杯精力湯,晚餐則以巫婆湯取代。當然,有些營養成份是這兩種話題湯無法提供的,因此,維持均衡的飲食仍是保持健康的上策。

資訊來源:綠藤生機、元氣網、痞客邦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