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放鬆背闊肌能預防下背痛與提高睡眠品質
1
下背痛
放鬆背闊肌能預防下背痛與提高睡眠品質
2
睡眠不足讓你喝水也發胖!專家:睡眠時間平均要維持6.5小時
3
五臟六腑與健康的關係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放鬆背闊肌能預防下背痛與提高睡眠品質

2021-01-22
知識庫 保健 背部肌群 觀念 睡眠

所有的身體運動都與脊椎相關,尤其下背部是出力最多的部位,而重力對椎間盤的施壓,會導致椎間盤所含的水分流失。事實上,椎間盤就像是海綿,其中的水分具有緩衝的作用,當它們受到壓迫時,水分會被排掉,造成脊椎不適,然而這種液體的流失正是「背痛」的源頭。如果開始有背痛的症狀,還會伴隨著失眠的困擾,因此,必須放鬆背部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下背痛
放鬆背闊肌能預防下背痛與提高睡眠品質 ©wp.nyu.edu

如何預防下背痛?

有些人的身體在晚上時也很緊繃,不僅影響睡眠,也會因為肌肉過度活躍,使脊椎持續承受相當大的壓力,導致睡醒還是覺得很累,而且一直受到背痛困擾。這種情況就非常適合利用伸展來舒緩,幫助你的脊椎放鬆,才能擁有好的睡眠,而且有利於下背部的復原。許多長期姿勢不正確或是隨年紀增長關節逐漸退化的人來說,都會患有脊椎傾斜、椎間盤突出等症狀,進而引發下背痛的困擾。一般來說,治療下背痛的方法為吃藥或是開刀,但都會有一定的風險存在,且也不會100%痊癒,除了從日常保健外,還可以透過瑜伽來緩解。可參考:緩解下背疼痛的5種瑜伽動作

懸吊動作能放鬆脊椎預防下背痛

如果直立的姿勢會壓迫到脊椎,那麼就需要利用背部的伸展運動來加速下背部的復原。你可以透過伸展運動消除背部的壓力,最簡單的動作就是懸吊。吊在單槓上至少三十秒,應該就可以感受到脊椎被拉直,如果剛好相反,你依然覺得脊椎受到壓迫,表示你的下背部肌肉太緊繃,必須設法讓它們放鬆,透過這樣的動作,你將慢慢學會如何有效舒緩脊椎。

©tpesonline.com

加強核心能預防下背痛

核心肌群是身體軀幹肌肉群的總稱,是人體相當重要的肌肉,核心肌群主要負責維持上半身的許多動作,以及身體的平衡與直立,所以藉由訓練核心肌群可以減緩許多的肌肉痠痛,以及矯正身體不良的姿勢等。而在許多有健身習慣或固定訓練的運動員們,核心肌群不僅僅要能承受,來自日常訓練動作所帶來的持續壓力外,他們還必須經由核心肌群的穩定性來提供身體肌肉收縮,以支持最大程度的力量輸出,像是在深蹲與硬舉及其它高強度高負荷的運動能力等,因此,核心肌群對於我們無論是運動或日成生活都顯得格外的重要。同時有強穩的核心肌群,也可以預防下背痛的問題產生,所以在有腰酸背痛的時候,更應該去訓練自己的內核心肌群,而不是刻意再去訓練外層的肌肉,反而更不容易讓深層的肌肉被喚醒。

資料來源/Men's Health、元氣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睡眠不足讓你喝水也發胖!專家:睡眠時間平均要維持6.5小時

2020-05-04
生活觀念保健話題睡眠

睡眠不足讓你喝水也發胖!專家:睡眠時間平均要維持6.5小時

睡眠是人體修復最重要的時間,當你睡不好的時候,隔天睡醒身體就會覺得很累,長期下來會對大腦、心血管等器官造成影響,更可怕的是,錯過了晚上身體修復的時間,還會讓你變胖。根據專家建議,睡眠時間至少平均要維持6.5小時,不然長時間下來對身體傷害非常大。

©elemental.medium.com

根據前衛生署副署長宋晏仁曾在《終生瘦用 211全平衡瘦身法》書中指出,減肥要掌握「食」機與「時」機,才能事半功倍。他建議,運動的時機應該是早上進行有氧運動,下午進行中高強度訓練或肌力訓練。另外,睡覺時間至少要維持在 6.5個小時並在11點時就寢。

睡眠對肌肉的重要性

對於透過健身長肌肉分為3大要素:充足訓練、充足營養、充足睡眠,這三者為一個環節,是缺一不可的,一般來說,擁有充足的睡眠,是讓促進生理健康所不可或缺的,當睡眠不足時,還會影響情緒,使人變得煩躁不安、缺乏耐心和意志力,這些狀態都往往限制了運動狀態的正常發揮,使健身者感受到焦慮和氣餒,影響鍛鍊效果和健身習慣的養成,尤其是健身者,如果不能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將會破壞隔天的訓練效果,並影響到力量發揮以及運動表現,寧肯早起不要晚睡的道理,是每個人都該從事的習慣,因為在23:00~2:00是正常人體新陳代謝最為旺盛的三個小時,其間也是促進肌肉生長的「生長激素」分泌異常活躍的時期,因此必須要擁有良好的睡眠質量才能促進肌肉生長以及修補受損的肌群。

©simplyshredded.com

「喝水都會胖」原因是基礎代謝太低

很多肥胖的人都會覺得連喝水都會胖,其實是因為肥胖的人因為基礎代謝率低、消耗熱量少,而儲存熱量的效率卻異常的高,才會導致喝水都會胖。所以想減重一定要注意到休息、睡眠的重要性,並且需要在正確的時間去休息。根據宋晏仁建議,最好的就寢時間是在晚上11點以前,且每一天的睡眠如果要達到減肥效果,至少需要6.5至8小時,超過8小時的睡眠對身體又會造成另一種氧化的壓力,對於體重控制也是不利的。

©bbc.com

睡對時間才能避免類固醇累積

許多人都認為,晚上11點睡到早上7點,和半夜3、4點睡到中午不是一樣嗎?但是醫師解釋,熬夜之後,就算睡了7、8個小時,對身體的「荷爾蒙韻律」仍然是一種傷害。 這是因為腎上腺皮質醇到了晚上,濃度就會逐漸下降,身體也就進入一個預備要休息的狀態,此時換成生長激素濃度慢慢增加。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大約是晚上9點到隔天早上9點間。如果我們在減肥期間還有很多的工作壓力,還有很多額外的行程、約會,或是自身的生活習慣喜歡在晚上看電視、看書,或是滑手機,滑到三更半夜都不睡覺,那麼我們的腎上腺皮質醇就會一直分泌,讓你有精神從事這些活動。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五臟六腑與健康的關係

2017-08-22
觀念書摘保健知識庫

當一個生命孕育在母親的子宮內,胎兒臟器形成的順序是腎、肝、心、脾、肺,也就是五臟六腑的「五臟」。
 
五臟屬陰器官,其主要功能為運化水穀和儲藏精氣。五臟在母體內形成後,六腑隨之形成,然後由內而外繼續長出人體得四肢和百骸(共兩百零六塊骨頭),然後一個完整的胎兒生命體即長成。六腑則屬陽器官,其腑器形狀多為管狀或袋狀,功能主要為消化與排泄。

 「六腑」包含了:膽、小腸、三焦、胃、大腸、膀胱,和五臟互為表裡。六腑中,只有三焦沒有具體對應的臟器,三焦是中醫特有的概念,在西醫解剖系統並沒有類似功能或器官。它是皮下和肌間紋理的「水道」,遍布在人體的胸腔和腹腔,主要負責運行氣血和人體精微物質,包括血液和津液(例如:胃液,汗液、唾液、鼻涕、淚液、腸液、尿液,關節腔液、胸腹腔液、心包液及腦脊液)。

所謂「三焦」即是上焦、中焦,和下焦:
● 上焦位於橫隔膜以上的心肺區塊,主要功能為將氣血和津液如霧露般宣發至全身。
● 中焦位於橫隔膜以下,肚臍以上的胃脾區塊,主要功能為消化(腐熟食物),並運化水穀精微之氣。
● 下焦位於肚臍以下,腎、膀胱、大小腸的區塊,主要功能為排泄濁物。三焦又與心包經互為表裡,心臟為人體重要的器官,故認為心臟外有一層膜保護心臟,而此膜即稱為心包。因此,心包有保護心臟、使心臟機能正常運轉的功能。

©達摩動能專業經絡整復推拿

臟腑互為表裡指的是:臟器官屬內為陰,腑器官外為陽,故以臟屬較內在的功能,稱為裡,即「裡面」之意,主要功能為運化水穀和儲藏精氣。腑為較外在的功能,稱為表,即表面的意思,其主要功能為消化與排泄。

臟腑的表裡關係​

臟(裡)

腑(表)

肝

膽

心

小腸

脾

胃

肺

膀胱

腎

大腸

十二經脈

以上所述的五臟(陰器官)六腑(陽器官)加上心包經,形成所謂的「十二經脈」,是人體運通氣血的主要通路。
 
其一陰一陽互為表裡,表即是外部;裡即是內部,各個臟腑器官彼此相輔相成,相互轉化。
 
其互為表裡配對如下:腎膀胱、肝膽、脾胃、心小腸、肺大腸。十二經脈的路線圖就好似人體中的河道,讓氣血能夠運化並輸送全身。如果河道阻塞了,中醫會用針灸穴道來帶動沖刷經脈的流動以疏通河道,許多穴道和筋膜按摩也有類似的功用。
 
現在國外有許多研究顯示筋膜交會之處,和中醫的經脈有許多共通甚至吻合之處。在陰瑜伽中,則是運用地板瑜伽體式長時間(3到5分鐘)停留來影響經脈疏通氣血和筋膜。
 
十二經脈名稱是以陰陽的概念命名。人體背為陽、腹為陰;手為陽、足為陰;外緣為陽、內緣為陰。
 
以此概念,依據經脈分布於人體的位置命名。命名當中,陰又分為三種:太陰、厥陰、少陰,陽又分為:太陽、少陽、陽明,在中醫稱之三陰三陽或六經。
 

 

陰陽

三陰三陽

十二經絡

手

陰(手內側)

太陰(前)

肺經

厥陰(中)

心包經

少陰(後)

心經

陽(手外側)

陽明(前)

大腸經

少陽(中)

三焦經

太陽(後)

小腸經

足

陰(足內側)

太陰(前)

脾經

厥陰(中)

肝經

少陰(後)

腎經

陽(足外側)

陽明(前)

胃經

少陽(中)

膽經

太陽(後)

膀胱經

五臟五行

五行,英文稱做five elements(五元素)。同樣的術語,在中國與中醫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這五個元素,但古希臘、埃及和印度所指的五行,則是地水、風、火、空。
 
黃帝內經中,將五臟以五行做分類,五行是相生相剋的關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只要其中某一關係出問題,對應的器官就會生病,因此,可透過五色食物來保養。
 
古人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的生、剋關係來闡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靜止的,而是在不斷的相生、相剋的運動之中維持著協調平衡。
 
五臟各自有負責其屬的人體生理系統,對應著五行,五種味覺,時辰季節,情緒與適切作息方式。
 
明代大醫學家張景岳所說:「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接下來的篇章中會有詳盡的解說,瑜伽練習者可在生活與練習中,觀察自己身體狀況,與透過中醫診斷了解體質來應用這些養生資訊,並因應季節來選擇不同陽瑜伽或陰瑜伽的練習。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商周出版, Michelle Chu著作《正念陰瑜伽:自我療癒與轉化之道》一書。身為美國瑜伽聯盟最高認證師資ERYT-500,Michelle的教學,多年來深耕於國內外瑜伽師資,以及深度研習與僻靜營,並長年固定舉辦正念陰瑜伽的師訓及工作坊,帶動練習正念和陰瑜伽的風氣,以幫助各程度的瑜伽練習者能更深入內在的練習。

★融入印度瑜伽、中醫經絡、佛家正念與內觀智慧,打開靈性療癒的大門。
★首位完成內觀瑜伽創辦人莎拉.鮑爾斯(Sarah Powers)陰瑜伽全系列師訓的華人作者。
★30個體式 + 五臟經絡解說 + 正念心法練習,華人界第一本陰瑜伽專書。

•書籍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