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跑步訓練
  • 核心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增肌
  • 瘦身
  • 運動生理
  • 徒手訓練
  • 觀念
  • 飲食
  • 跑5K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久坐導致不適?除了坐骨神經痛外,還有可能是「它」在作祟
1
久坐導致不適?除了坐骨神經痛外,還有可能是「它」在作祟
2
比起服用藥物 瑜伽更能預防骨質疏鬆
3
美研究:久站罹患心臟病的機率是久坐的兩倍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久坐導致不適?除了坐骨神經痛外,還有可能是「它」在作祟

2019-06-20
知識庫 保健 觀念 生活

久坐帶來的傷害意識越來越多人知道,除了會導致腰酸背痛、肥胖、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等,還有可能是因為「梨狀肌症候群」在作祟。梨狀肌症候群其實就是指梨狀肌「拉傷」,只是坐骨神經的一部分也會穿過臀部肌肉被壓迫到,因此症狀也會跟坐骨神經痛很像。

久坐導致不適?除了坐骨神經痛外,還有可能是「它」在作祟 ©newhealthadvisor.com

什麼是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是位於臀部深處的肌肉,位於臀大肌下面,肌肉起點是尾骶骨第二到四節前側外緣。梨狀肌功能是讓大腿外轉張開,當梨狀肌發炎時,可能會造成下肢無力、疼痛或是麻木感覺,通常治療此症狀為藥物或是開刀,但這些都一定有淺在的風險,因此可以適當的做瑜伽以及伸展來改善這些情況。當患有梨狀肌症候群時,會感到臀部中間或是靠近薦椎或尾椎處的深部開始疼痛,有時會有疼痛或麻麻刺刺的感覺,隨著坐骨神經的走向,會放射至大腿後方或小腿,幫我們在活動、走路、或是長時間久坐時,都會加重症狀,在不定時的反覆發作下,有時連小腿後側皮膚也會感覺異常,嚴重時小腿肌萎縮、肌力喪失,導致行走不穩或是跛行。

梨狀肌是位於臀部深處的肌肉,位於臀大肌下面 ©michaelcurtispt.com

什麼情況會有梨狀肌症候群?

一般來說,會罹患梨狀肌症候群的族群為:長期有不良的坐姿習慣,或是翹二郎腿或是芭蕾舞者長期雙膝外張掂腳尖行跳舞,都會造成梨狀肌症候群,另外,某些性姿勢也會使用到梨狀肌,像是過度運動、跑跳或髖關節扭轉都可能使梨狀肌痙攣或損傷發炎導致罹會此症狀。

久坐導致梨狀肌症候群 ©abcnews.go.com

如何改善梨狀肌症候群?

一般來說,治療梨狀肌都採保守療法為主,只有少數病患須接受梨狀肌切斷手術。醫師通常會開口服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來減緩疼痛並放鬆梨狀肌,或是採用注射方式來減緩梨狀肌發炎,但效果不會比口服好,反而胃與腎臟副作用比口服強。熱敷以及電波刺激治療也會達到一點效益,但都只是暫時緩解,除了這些方式,可以嘗試一些瑜伽動作來改善這些不適,且效果會比開刀、藥物治療來得好,像是許多患有坐骨神經疼痛、椎間盤凸出者都會透過瑜伽來改善,而且成功案例非常多。

資料來源/Dr.Ax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比起服用藥物 瑜伽更能預防骨質疏鬆

2017-10-03
保健觀念瑜伽知識庫

瑜伽除了增加柔軟度、提高肌耐力、增加自信以及改善體態外,還能增加骨質密度來預防骨質疏鬆。根據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費雪曼(Loren Fishman)發布了一項從2000-2015年的研究。這研究總共有741人參與,其中227人平均年齡約68歲,而這裡面約有83%在研究開始前出現骨質疏鬆或骨質缺乏症,經過10年下來,他們每天或每隔一天就練習瑜伽,待實驗結果後他們骨質密度明顯高於不練習瑜伽的對照組,瑜伽這類花費不僅低又安全,比起服用藥物來說,更能有效改善骨質疏鬆。

比起服用藥物 瑜伽更能預防骨質疏鬆 ©denaturawellness.com

人類的巔峰骨骼質量通常會在30到40歲間就會到達,隨後便會開始走下坡,於是漸漸發生礦物質流失的現象。一般來說,女人骨質流失最快的時期是停經後的五年間,脊椎密度平均每年減少3-6%,而超過50%年過80歲的女性會有骨折的經歷。男性骨質流失的速率則較為穩定,在達平均巔峰骨骼質量後會依據不同部位,則每年流失約0.5-2%。

費雪曼多年來一直持續在蒐集瑜伽與骨質健康之間的關係與研究,希望能夠證明瑜伽可以為骨質疏鬆帶來有效的改善。於是他開始做實驗,他將這227人來固定練習這12種瑜伽體位法,包括了三角式、樹式、英雄II、側角式、蝗蟲式、橋式、扭轉三角式、站姿前彎I、坐姿前彎II、直腿扭轉、屈膝扭轉、攤屍式等。每個動作約30秒,一整套下來約12分鐘。過了10年下來,每天或每隔一天花12分鐘勤練瑜伽的這227人,脊椎、股骨、髖骨的骨質密度都得到很大的改善。

在這項研究開始以前,這741名參與者總共累積109起骨折病例,都是因為骨質疏鬆所導致。在這練習瑜伽、實驗研究進展的十年過程裡,之後沒有人在X光檢查中發現骨折,或者任何和練習瑜伽有關的嚴重傷害。意思就是,瑜伽對於骨質嚴重流失的患者應該是很安全的療法。

費雪曼表示,全美國每年有就70萬人脊椎骨折、30多萬人髖骨骨折,則上述研究顯示,除了手術與服藥外,瑜伽這類花費低又安全的替代療法值得推廣,瑜伽對骨頭施壓的力道大於地心引力,藉由瑜伽伸展可讓肌肉群互相擠壓,進而刺激骨細胞增生,瑜伽是安全的運動,就連嚴重骨質疏鬆的患者都可放心練習。

瑜珈可以為骨質疏鬆帶來有效的改善

除了做瑜伽之外,還可以多多攝取含鈣食物,像是菠菜、甘藍菜等綠葉蔬菜以及乳製品、黃豆、鮭魚等,這些食物在人體年輕時能建立強壯的骨骼,並在成長時保持骨骼健康,同樣的,不良的飲食習慣對骨骼還是會造成負面引響,像是喝太多含咖啡因的飲品、酒精以及吸煙等。根據內分泌學會的臨床內分泌學與新陳代謝期刊上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連續兩年攝取富含橄欖油的地中海飲食法與血清骨鈣素濃度增加有關,這表示該飲食法對骨骼具有保護作用。

含鈣食物 ©atlantablackstar.com

總而言之,練瑜伽對人體好處非常多,就算骨密度未能因練習瑜伽而增加,但卻能改善姿勢和平衡,這些也能夠發揮保護的功效。

資料來源/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Yoga u online、The new york times、醫學瑜伽:20種常見症狀自療法
責任編輯/妞妞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研究:久站罹患心臟病的機率是久坐的兩倍

2017-09-06
生活保健話題

最近在《美國流行病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有趣的研究,該項研究發現需要久站的工作對健康的危害通常比久坐工作的人要糟糕得多。過去,在許多不實廣告與媒體的炒作中,容易把這些關於健康的議題將黑的說成白的,但是,任何廣告或是商業模式的操作都一樣,真相可能是在某著中間值,而非在最高或最低處。

美研究:久站罹患心臟病的機率是久坐的兩倍 ©amazon.com

針對這一點,這項新的研究打破了過去久坐等於吸菸的理念;過去,大家認為吸菸是健康一號殺手,而3年前的某項新研究發現,這個一號殺手的寶座,已拱手讓給久坐。現在,又再度推翻了這個研究,到底是如何呢?

久站比久坐易罹患心臟病

研究人員在《多倫多工作與健康研究所》的帶領下,平均12年(2003-2015)以來共隨訪了7,320人(一半男性,一半女性),收集了她們工作類型的初步訊息,然後使用政府的健康記錄以確定誰引發了心臟病。整體而言,約有3.4%的參與者引發心臟病,其中男性病發機率為4.6%,女性則為2.1%。
 
他們研究的工作類型主要分為坐姿、站立、站立和行走的組合,或其他身體姿勢,如蹲下和彎腰。
 
研究結果是,從事站立工作的人引發心臟病的機率是久坐工作的人的兩倍。即使混雜了各種因素,如身體指數,其他身體活動,體力需求等,結果依然如此。(其他混合式的工作或其他身體位置需求的工作與久坐工作並沒有明顯的不同。)

坐著雖好,但仍要適時走動

不過,這個發現不應該是那麼令人驚訝的。事實上,長時間站立與長期的健康的問題很有關連:像靜脈曲張、夜間痙攣、動脈阻塞,背痛甚至是自發性流產,都足以讓你重新思考是否該適時的離開椅子。
 
所以,像銷售員、廚師和機器操作員這樣長期需久站的職業,其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這也是人們應該注意的事項。這個結果的造成很有可能是由於腿部血液匯集,且將其再次抽回心臟的壓力增加所致。那麼有解決的辦法嗎?多準備一些椅子或凳子,讓人們在疲勞時就坐下來休息。
 
但在我們解除整天坐著的危險之前,雖然,整天坐著可能比整天站著要好,但這並不代表說坐著就是最完美的選擇。也許最好的選擇是一天中,大部分時間坐著,但中間仍要安排經常站起來走動的頻率,或者用一張可調式的升降桌來活動身體。

©wurkspace7.com.au

罹患心臟病機率與性別和職業有關?

你或許會想知道合併式工作;包括坐姿、站立和行走,是否能產生最好的效果?整體而言,這些工作和整天坐著沒什麼兩樣。但是如果把它按性別細分,就會產生巨大的差異。與久坐工作的男性相比,從事合併式工作的男性罹患心髒病的機率要比前者低39%;相反,在同樣的情況下,女性患心髒病的可能性卻高出80%。
 
這項研究不能回答為何會有性別差異的原因,但在最常見的職業名單中有一些提示表明:男子的合併式工作往往是像快遞司機和零售經理;對於女性來說,較多像是護士、幼兒園和小學教師,或者收銀員,因此,職位的不同,整體的運動模式和壓力水平也就會有明顯的不同。

養成運動習慣才能真正提升健康

對於一個每天都坐在電腦前工作的人,理論上來說勝過於一位勞動性的工作者,但相信這並非絕大多數人所追求的目標。如果能夠在工作中,提升自我的健康狀況,不可否認的是若過度久坐,仍然會對健康有負面影響。所以除了埋首工作外,記得每天都要安排一些時間,多多鍛鍊自己的身體,才是提升健康的主要途徑。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Oxford Academic Journals (美國病學研究)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跑步訓練
  • 核心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增肌
  • 瘦身
  • 運動生理
  • 徒手訓練
  • 觀念
  • 飲食
  • 跑5K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