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健身
  • 15分鐘6招棒式循環 助核心肌群更強、更穩
1
15分鐘6招棒式循環強化核心肌群
15分鐘6招棒式循環 助核心肌群更強、更穩
2
初學者的你該如何建構肌力?最基本的入門技巧原來是這個
3
女將孫妤婷奪世界健美錦標賽第四 創WBPF台灣最佳紀錄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5分鐘6招棒式循環 助核心肌群更強、更穩

2021-02-03
健身 動學堂 訓練動作 健身菜單 核心肌群 核心訓練

對跑者、健身人等愛好運動的人來說,穩定的核心肌群力量是邁向強大的重要關鍵,另一方面,增加核心肌肉也能幫助緩解背部疼痛,可說是一舉數得,而這「一舉」可透過棒式(平板式)來達成。棒式基本式大家都會,不過硬撐看著時間倒數時在挺無趣,也很容易因為動作跑掉而未達預期效果,以下6種棒式與變化式挑戰,15分鐘內就能完成整個循環,加入日常訓練,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核心強壯起來!

15分鐘6招棒式循環強化核心肌群
15分鐘6招棒式循環 助核心肌群更強、更穩

操做方法

時間:每個動作50秒,間休10秒;共做兩組,組間休息1分鐘,總時間約15分鐘。
道具:一塊瑜伽墊。

1. 棒式基礎式

步驟1:俯臥姿,雙手肘撐地,肘部在肩膀正下方,前臂平放於地板上,雙手握拳。雙腳與肩同寬放置地面預備。
步驟2:用腹部和腿部肌肉力量將臀部與軀幹撐起,全程保持背部挺直、腹部繃緊、不聳肩,使身體從頭到腳跟形成一條直線。保持呼吸。

棒式基礎式
棒式基礎式 ©Bicycling

2. 高棒式轉體

步驟1:始於高棒式,雙手掌撐地,手腕置於肩膀正下方,核心繃緊,身體從頭到腳跟形成一條直線。
步驟2:右膝蓋彎曲,將右腳掌移至右手外側。
步驟3:右手臂伸直向天花板延伸,同時軀幹向右旋轉。
步驟4:將右手移回原位撐地,接著回到步驟1起始位置。輪左側重複步驟2-4。

高棒式轉體
高棒式轉體 ©Bicycling

3. 行走棒式

步驟1:開始於棒式基礎式,接著右手掌代替右手肘撐地、左手掌代替左手肘撐地,轉為高棒式。
步驟2:退回棒式基礎式位置。繼續重複動作,而每次可左右手交替先撐地。

行走棒式
行走棒式 ©Bicycling

4. Sprawl

步驟1:類似波比跳的動作。始於站姿,以臀部帶動身體前彎,將手掌放在地面。
步驟2:雙腳同時往後跳,成為高棒式位置,暫停幾秒鐘。
步驟3:將雙腳跳回原本站姿位置,起身回到站姿。不斷重複。

Sprawl
Sprawl ©Bicycling

5. 側棒式捲腹

步驟1:始於側棒式。左手肘於左肩正下方撐地,左前臂平放地面,雙腳掌疊放,臀部抬高,核心繃緊。
步驟2:將右手掌放在頭部後方,右腿屈膝抬起,右手肘靠近右膝,使兩者觸碰。
步驟3:返回起始位置,接著腰部旋轉,將右手從腰部下方穿過往左腋下,全程保持臀部抬高。
步驟4:返回起始位置並重複動作。右側完成50秒後休息10秒,接著輪左側重複。

側棒式捲腹
側棒式捲腹步驟2 ©Bicycling
側棒式捲腹
側棒式捲腹步驟3 ©Bicycling

6. Sprawl + 登山者

步驟1:始於Sprawl的步驟1-2,做到將雙腳同時往後跳,成為高棒式位置,並暫停幾秒。
步驟2:始於高棒式位置,右膝屈膝向前靠近胸部,接著回到起始位置;左膝屈膝向前靠近胸部,接著回到起始位置。左右腳各重複2次。
步驟3:將雙腳向前跳回Sprawl的起始位置,回到站姿。接著再重複步驟1-2。

Sprawl + 登山者
Sprawl + 登山者 ©Bicycling

資料來源/Bicycling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初學者的你該如何建構肌力?最基本的入門技巧原來是這個

2019-05-07
觀念減脂增肌重量訓練健身知識庫

如果你真的想要增加肌肉或增加肌力,本能的反應就是去健身房或在家裡舉起啞鈴進行一套重量訓練,但「舉起重量」真的是增肌訓練唯一的方式嗎?跟隨著近年來健身風氣的興起,有許多的人開始加入健身房及購買私人教練課程,並開始了解重量訓練並不是唯一能增加肌力的訓練方式,尤其對於一些新手來說,阻力訓練或許是一個較好的入門基礎技巧。

初學者的你該如何建構肌力?最基本的入門技巧原來是阻力訓練!

這種訓練是現代健身基礎的關鍵要素,也是建立你想要的身體肌肉必須經歷的過程,為何阻力訓練是有效的?因為,只要是以一種你無法做到的方式挑戰你的肌肉和肌腱,例如大步走路或是騎飛輪的過程,只要是超過你現有的肌肉負荷之上,它們就會透過撕裂修復來增加力量與體積,面對接下來的挑戰,這也就是增肌的原理。

重量是阻力訓練唯一的方式?

基本上任何對於你肌肉必須具有阻力產生的運動,都被認為是阻力訓練。因為,當你的肌肉面對阻力時,它們就必須再產生比正常更大的力量來對抗外來的阻力,這就是阻力訓練。我們常見的啞鈴、槓鈴或壺鈴都是阻力訓練相當常見的器材,但它們不是你唯一的選擇,有許多的人都會採用自身體重來做阻力訓練,例如伏地挺身、單槓引體向上或是徒手深蹲等等的訓動方式,都是自體阻力訓練相當好的例子,自我體重除了方便取得之外,還能夠帶來相當大的挑戰。除此之外,我們也能運用一些小工具,例如:TRX或是彈力帶都是進行阻力訓練十分好的工具。

重量是阻力訓練唯一的方式?

阻力訓練多久進行一次?

一般人都會認為越密集的訓練節奏會讓訓練成效更好,所以許多人的直覺就是1週進行7天的訓練,根據CSCS教練Brad Schoenfeld博士的說法,有某些訓練頻率被許多人給高估了,你不需要每天不休息的進行訓練,反而,讓肌肉有適當的休息與恢復時間,對於肌肉量與力量的增長是有幫助的,所以,Brad Schoenfeld建議1週訓練3-6天就可以。

CSCS教練Brad Schoenfeld博士,建議1週訓練3-6天就可以。

建構肌肉最好的訓練運動

當你想要更有效率的增強肌肉,在訓練的課程與動作設定上就必須要瞄準多關節運動,例如:深蹲、臥推、硬舉或是引體向上等等,這些訓練動作基本上都會使用到我們身體大部分的肌肉群,這也就表示更能符合你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運動模式,有人會把這個訓練方式稱為多功能訓練,然而,面對更多更強的阻力訓練,也將有助於你身體肌肉在體積與力量上的增長,有很多時候多關節的運動也會確保你的核心肌群強度,從腹肌一直延伸到臀肌部位。另外,運用多關節阻力訓練讓大量的肌肉群面對更多挑戰的同時,還會產生一個比單關節訓練更大的優點,那就是會大量促進新陳代謝的效率,進而導致更多卡路里與脂肪的燃燒與消耗,更有助於增肌減脂的過程。

資料參考/barbend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女將孫妤婷奪世界健美錦標賽第四 創WBPF台灣最佳紀錄

2017-02-03
賽事新聞健身話題

代表台灣參加2016年第八屆「WBPF世界健美錦標賽」的神龍工坊健身團隊,其中女將「娃娃」孫妤婷於最後一天比賽中,在女子型體項目奪下第四名佳績,為台灣在WBPF(世界健美運動總會)世錦賽等級比賽獲得最好的成績。

此健美世錦賽於2016年12月2日至4日在泰國芭堤雅舉行,匯集來自世界各地54個國家,500多位各國頂尖選手,個個都是體態競技中的佼佼者,台灣選手經過長達半年的密集培訓,每天清晨五點起床訓練,毫不間斷,在備賽期間更是要接受嚴格的飲食控制,終於為台灣爭取到榮耀。

孫妤婷(選手左一)在世界健美錦標賽獲第四名。 神龍健身工坊提供

談到這一路來的辛苦,「娃娃」忍不住激動的說,「堅持健身健美這一路走來說不辛苦是騙人的,經過各種失敗各種迷惘,甚至人人都覺得你傻,覺得女孩子何必呢?所有負面的評語在你身上纏繞不被看好,但我想這一幕幕能替我解釋我總說不出的執著了,我內心明白自己想做的是什麼,其實只是想帶給大家更多的希望。」

「娃娃」的教練,同時是神龍健身工坊創辦人「神龍教練」林少華說,「我對這次的成績很滿意,這次能與這麼多世界頂尖選手同場競技是很棒的經驗,回臺後會有更完整的訓練計劃,明年會讓世界看見臺灣人也有相同的競技水平。」

孫妤婷(左二)與「神龍教練」林少華(右)。 神龍健身工坊提供

「娃娃」小檑案

本名:孫妤婷
身高:162
年齡:25
經歷: WBPF世界錦賽女子型體項目第四名
北京費恩萊斯國際健身學院聘任導師
香港國際健美公開賽季軍

孫妤婷獲獎非常興奮。 神龍健身工坊提供

資訊、圖片提供:神龍健身工坊

[註] WBPF (World Bodybuilding & Physique Sports Federation) 是亞洲健美總會 (ABBF) 於2009年成立的國際健美組織,與世界健美總會 (IFBB) 是處於對立的狀態。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