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除了可以讓身體機能更加健康之外,還能有助於降低現在常見的憂鬱症機率。由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研究人員所領導一項針對心肺功能適應性與精神障礙發生率的研究,這篇研究也發表於2020年11月的BMC Medicine醫學期刊上,研究人員發現發現有氧運動和肌肉健康狀態低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是一般正常人的兩倍,同時,他們也預測這樣的人在焦慮風險上以會增加60%。
細胞病理學家Celina Nadelman博士表示,透過體能訓練可以改變腦部的認知能力並集中提高注意力,這對於行為能力的控制、記憶力和反應速度都有很大的改變,同時,也能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改善決策和認知靈活性;除此之外,運動訓練對於情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與作用。
當我們不持續養成運動的習慣時,流向腦部的健康血液就會逐漸減少,這將會使得我們腦部的認知與執行功能變慢,另外,對抗疾病的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這些不太容易發現的潛在問題只需要停止10天不運動就會發生。
在UK Biobank(英國生物樣本庫)有一項研究,也指出這心肺功能及肌力狀態和憂鬱症之間有何關聯。這項研究找來152,978年齡位於40-69歲的人來進行測驗,研究開始時,他們都進行了有氧健身測試(使用阻力可增加的飛輪訓練)以及肌肉力量的測試(透過握力檢測),同時,也讓這些受測者填寫一份關於焦慮和憂鬱症的檢測問卷;並於七年後再對同一批受測者進行相同的測試,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受測者,在一開始時擁有較高心肺及肌力的人,擁有較健康的精神狀態,然而,與具有較高運動訓練習慣的人相比,心肺能力與肌力狀態較弱的人,在罹患憂鬱症和焦慮症的可能性會分別增加98%及60%,最恐怖的則是同時罹患憂鬱與焦慮症的機率增加81%。
對於這項研究,我們不免可以發現運動量大的人在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性有能會降低,但有許多的研究都依賴著受測者自我問卷報告與活動量的高低,另一方面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研究使用的是客觀指標,即是運動與體能測試。
這項研究的主要研究者Aaron Kandola博士表示,我們將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體能與精神之間的關係研究,這將意味著我們可以透過研究一開始就先了解受測者的心理健康進行分析,並減少研究之間的誤差風險,雖然,在研究的過程中可能無法將飲食、社會地位、家庭經濟狀況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疾病等考量進去,這些也有可能會影響最終的研究結果,但因為我們研究的樣本數量十分的龐大,因此,能提高所有數據的統計能力,讓誤差值降至最小。
Nadelman博士認為,心理將透過運動訓練減少對於壓力的生物反應,他特別解釋,當一個人受到極大的壓力例如戰鬥或是逃跑,這時體內的皮質醇(cortisol)就會大量的釋放出來,然而,現代人接受這些壓力時通常不會立即消失反而會持續不斷的增加,皮質醇對於大腦來說具有神經毒性的作用,它將會損害我們腦中的海馬體導致憂鬱症的產生,而有氧運動則能將低某些細胞的反應,從而降低對壓力的生物反應,例如將低皮質醇與心率。
Nadelman博士最後補充說,即使每天僅進行30分鐘的運動訓練,也會提高思維能力和腦細胞的生長及適應能力,同時,也能增強壓力管理、記憶力與學習成績外,並能有助於預防或管理精神疾病和神經性疾病,因此,你不必一次去健身房運動幾個小時以上或立即開始訓練長跑,你只需要開始養成每天運動30分鐘就可以。
資料參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BMC Medicine
責任編輯/David
你一定有聽過很多人會說:現在我在增肌期或我正在減脂期,難道不能增肌減脂同時進行嗎?當然可以!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到。看到這邊你就想放棄了嗎?先等等別那麼快放棄,這篇我們將告訴你增肌減脂的問題外,還告訴你有哪3個技巧要注意!
當我們在討論增肌減脂的時候,你要知道這個過程被稱為「身體重組(body recomposition)」或「重新組合(recomp)」,然而,在正常的情況之下要增加肌肉量,那你就必須處於一種正能量平衡狀態;也就是攝入的熱量要比消耗的多,但如果你想要減脂或減重,那就必須要處於一種負能量平衡狀態;逼迫自己的身體採用脂肪當作燃料,看到這邊你就會知道增肌與減脂這兩個東西,在熱量的攝取上是完全處於相反的狀態,顯然的你的身體不可能同時讓熱量盈餘與虧損並進,所以,為了實現增肌與減脂的理想狀態,你就必須要將訓練階段分為膨脹(Bulking)和切割(Cutting),並同時兼顧這兩個階段的訓練方式,才比較有機會可以達成。
當你決定要進行增肌同時減脂的時後,一定要知道當你限制卡路里時,身體必須從體內現有的能量例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甚至脂肪提取使用,最後有很大的機率你會失去脂肪同時失去肌肉量。加拿大滑鐵盧大學 (University of Waterloo) 運動機能學助理教授Michaela Devries-Aboud博士說,從低熱量飲食的中減去高達25%的體重,是肌肉不易成長的原因。密蘇里大學營養科學和運動生理學副教授Stephen Ball博士也表示,要同時減掉脂肪增加肌肉真的很難,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行,因為,你必須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取與訓練的強度。
另外,要進行身體重組的成份,通常我們指的是體內脂肪量與瘦體重這兩大項,脂肪量通常是我們總體重的百分比這也稱為體脂百分比;而瘦體重就是扣除脂肪外所剩下的,所以他可能是肌肉量、骨骼、水份與血液以及器官,只要是不含脂肪的東西都可以稱為瘦體重(lean body mass,LBM),有了上面的觀念你就可以想像,如果你想要減去很多體重的同時,體脂肪百分比的下降就意味著你已經改善了身體的成份。
首先,你必須要知道需要多少卡路里來維持當前的體重,這個可以透過一些計算方式來知道你的基礎代謝率(BMR)之後,接著算出你的TDEE數值減去300大卡的熱量攝取,例如你每天需要2000大卡的熱量攝取,那你要進行增肌減脂時就將攝取量訂為1700大卡,這樣就有機會可以減掉脂肪並增加肌肉,醫學博士Alissa Rumsey說,請記住減脂與增肌並不會要求你大量減少熱量的攝取!
因為,我們的身體透過訓練會不斷地建立和分解肌肉蛋白質,肌肉蛋白質是負責改變其大小和形狀的肌肉成分,當你吃含蛋白質的食物時肌肉蛋白質的產生會加速,但它會隨著攝取與訓練的量來決定肌肉會增加或減少。所以,為了保持身體肌肉蛋白質構建模式同時減少卡路里,你必須調整你的蛋白質攝入量,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營養系講師Applegate說,當你將卡路里減少到低於你的要求時,身體對蛋白質的需求就會增加,這是因為一部分蛋白質被用來滿足日常能量需求;消耗的量遠遠超過滿足能量需求所需的量,因此,足夠的蛋白質將能確保肌肉的維持或建構。
1.訓練方式
將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結合到你的訓練課程之中,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很有經驗的運動員,沒有無氧訓練的過程將無法建構你的肌肉;同時,搭配有氧訓練的過程將有助於減少你的脂肪。
2.訓練順序
在訓練的課程中包含了有氧與無氧這兩塊運動方式,你不需要同時進行這兩項運動,你要先確認好你的目標與方向,例如:你是一名馬拉松運動員就會專注於心肺與耐力方面的訓練;而如果你是一個健美運動員就請先專注於肌肉的成長,但如果你是初學者或是想要在這兩這間的人,取得平衡是在保持肌肉量同時減去脂肪的最佳方式,這裡要記住!你有可能在體重不降太多的情況之下,減去多於的脂肪,因此,體重與體之率將會是你最好的指標。
3.飲食的重要
我們都知道運動與訓練對於減脂增肌很重要,但這一切大都會發生在廚房裡;因此尋求合格營養師的指導幫助你製定飲食計劃,是實踐你設定目標一個很重要的方法。一個好的飲食計劃,可以讓你吃到自己喜歡的食物,同時也能讓增肌減脂期間獲得所需要的正確營養。
資料參考/underdogstrength、bodybuilding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