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韓國諧星李世英只用兩個月健身 奪得MN韓國經典賽Diva比基尼亞軍
1
1988李世英健身
韓國諧星李世英只用兩個月健身 奪得MN韓國經典賽Diva比基尼亞軍
2
9個微小的肌力訓練能為身體帶來很大的不同
3
史考特醫師:讓科學破除迷思,用運動更了解運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韓國諧星李世英只用兩個月健身 奪得MN韓國經典賽Diva比基尼亞軍

2021-05-07
話題 健身 重量訓練 增肌 減脂 新聞

有看過熱門韓劇「請回答1988」的人,一定都對劇中有雙門洞王祖賢之稱的李世英(이세영 )有印象吧!出道多年的她大多數的時間都以諧星的身份在演藝圈闖蕩,但在去年她決定整形擺脫自己長久不滿意的長相,並開始運動接受重量訓練改善身形。在今年3月開始準備參加5月初的MN韓國經典賽,只運用短短2個月的時間就獲得Diva比基尼部門亞軍,並獲得200萬韓圓的獎金。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이세영 イセヨン leeseyoung(@seyoung_1408)分享的貼文

日前她也大方的展現自己整形之後的眼睛,完美的外型也讓所有的粉絲都大呼神奇。李世英曾經表示,自己會進行整形是源自於從小對於外貌的自卑感,終於在32歲這年下定決心動了雙眼皮、眼睛矯正、上開刀、下開刀及後開刀,基本上眼睛能做的整形手術她都做齊。

李世英眼睛整形
李世英日前表示,基本上眼睛能做的整形手術她都做齊。 ©chosun

然而,擁有了漂亮的臉蛋之後她更開始進行運動訓練,並開始學習控制飲食改變不完美的體態,從她在5月3日Instagram上分享的照片可以看到,她將胸、臀、腿及腹肌練出明顯的肌肉線條,搭配上古銅色皮膚,讓整體的身形更佳的健美充滿曲線。同時,她也在Instagram寫下這2個月以來我非常認真的準備 MN KoreaClassic(MN韓國經典賽),在這段時間的每一天我都持續的運動、嚴格管理飲食、充分的有氧訓練及上台前的水份補充,非常的開心能在人生首次參賽就獲得Diva Bikini第二名跟fresheasy賞。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이세영 イセヨン leeseyoung(@seyoung_1408)分享的貼文

Instagram分享的照片中,可以看見李世英拿著得來的MN韓國經典賽獎牌,並展現出明顯的腹肌以及令人羨慕結實的蘋果臀,同時,她也特別表示「我會更認真準備下次的挑戰。」

李世英一日訓練影片:

資料參考/Instagram、chosun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9個微小的肌力訓練能為身體帶來很大的不同

2017-07-28
徒手訓練彈力帶啞鈴核心訓練健身動學堂

當你在健身房鍛煉的時候,進行像是在跑步機上跑45分鐘或者一些高強度的間歇訓練時,很多人會以拍照的方式將今天自己的身體變化記錄下來。不只是大型訓練,在像飛輪這要的小型運動中訓練,其實對身體也有很多好處。
 
想嘗試這些微小的運動嗎?美國FlyBarre的教練Kara Liotta設計了以下的barre訓練動作,以幫助消除疲勞和增強肌肉力量。另外,由於它是屬於低衝擊性質,這個系列動作對於你的關節來說是非常安全的,Kara Liotta說:「把這些動作當作細調,進行全身鍛鍊。」

 1  矯正側面髖關提升

步驟1:右側臥,右前臂置在地板上,將約5磅重的重訓器材放在髖骨的上方,雙膝微彎,小腿與地面保持45度角。
步驟2:開始抬起和降低臀部,並保持肩膀與耳朵分離。每邊20下,共作3組。

©Runners World/FLYBARRE

 2  小腿提啞鈴

步驟1:從前臂的頂端位置開始,雙手手肘置於肩膀,雙膝於臀部下方,背部平行,將約5磅重的重訓器材放在右膝後方。
步驟2:開始抬起與降低你的右腿,每次移動的距離大約離地面三英寸,並保持膝蓋與小腿呈90度角,每邊30下,共做三組。

©jikoman.info

 3  單腳啞鈴橋式

步驟1:仰臥,將約5磅重的重訓器材至於臀部,右膝蓋彎曲90度,左腳平放地面。
步驟2:臀部夾緊,將下背及骨盆離開地面直到右腿伸直,每邊30下,共做三組。

©womensok.com

 4  彈力帶深蹲點地

步驟1: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背部打直,將彈力帶套於大腿。
步驟2:想像屁股要往斜後方做下的姿勢,膝蓋自然就會跟著彎曲,而非先啟動膝關節。將左腳像左點地,右腳向右點地,每邊做15次,共做2組。

©rodalewellness.com

 5  彈力帶深蹲側邊踢

步驟1: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背部打直,將彈力帶套於大腿。
步驟2:想像屁股要往斜後方做下的姿勢,膝蓋自然就會跟著彎曲,而非先啟動膝關節。起立時,將左腳像側邊踢,右腳向右邊側踢,每邊做15次,共做2組。

©alaskainpics.club

 6  地面腳趾踢

步驟1:從地面位置開始,雙手置於肩膀下,膝蓋置於臀部下,背部打直。
步驟2:將右腿腳尖向後向後伸直,再慢慢將腿抬起至與地面平行,每邊做20下,共做3組。

©Women's health/FLYBARRE

 7  V字重量捲腹

步驟1:坐在地板上,膝蓋彎曲,拿著約5磅重的重訓器材,身體向後傾斜,身體呈v字。
步驟2:起身,讓胸部接近大腿,將你的重訓器材從左手傳遞至右手,讓位置換到膝蓋下方。
步驟3:慢慢躺下回到起始位置,共做3-5組。

©fitnessrepublic.com

 8  側棒式迴旋踢

步驟1:右前臂支撐身體,右腿伸直,左腿伸直,身體呈一直線預備。
步驟2:左腳向前方踢,左手同時觸碰左腳腳尖。
步驟3:腳向前方踢,右手觸碰右腳腳尖,左右輪替,做1分鐘。

©womanista.com

 9  打水踢

步驟1:平躺,將雙手至於頭部後方,脖子、肩膀離開地面。
步驟2:雙腿伸直,離開地面,交替踢高、踢低,每次30秒,共做2組

©bitnote.co

資料參考/Runners World、women's health mag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史考特醫師:讓科學破除迷思,用運動更了解運動

2016-08-04
飲食運動營養史考特醫師故事專訪健身人物誌

一分鐘健身教室的作者史考特醫生,在部落格裡分享了許多利用科學的角度來探討運動科學和營養學的相關議題,最近更匯集了這些資訊,集結成書《Dr.史考特的一分鐘健瘦身教室》分享給更多人,讓更多人知道這些根據證實的觀念,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史考特醫生他健身的小故事

一分鐘健身教室作者史考特醫師

健身不需靠天分,有練就有分

身材看似健壯的史考特醫生,曾因為小學老師的一句話,使得他對運動一直缺乏著信心。從小討長輩喜愛的他,外婆對他更是疼愛有加,因此當他還是個小嬰兒時,外婆便鮮少讓史考特在地上攀爬,而使得他在運動時,總是比不過同儕間的靈活,小學老師對他的評語也總是:「這孩子四肢不協調。」每每聽到這句話,史考特的內心總相當受傷,他不斷地嘗試各種項目,高中更常是參加籃球隊比賽,為的就是不想放棄突破自己,但最終都是以淘汰收場。
 
雖然在運動方面喪失信心,但喜歡讀書和研究的他,經過許多努力,也順利進入醫學系。到了大五的時候,他看見同學們紛紛到健身房,加入健身的行列引起史考特的興趣,於是他也跟著他們開始加入健身的行列。不到兩年的時間,他不但從健身中找到前未有過的成就感,更讓自己對於自己身體的協調度重新產生信心。史考特說:「遺傳雖有優劣之分,但只要肯健身,都能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

史考特醫師從健身中找到運動的成就感

利用研究,得到比別人更多的優勢

喜好研究的他,對於任何一件事情絕不會單單只有執行,能夠有機會去研究其中含意對他來說才是做一件事情的意義。在健身的過程之中,他也認識到許多同好,有的目的是減肥、有的則是增長肌肉讓自己看起來更帥更美,但總和起來,就是想要更健康美麗。不過令他更好奇的是難道減肥,真的只要一直運動就可以成功嗎?是否有什麼樣的根據和研究,造成這些結果呢?

只要光靠努力運動就可以成功瘦身嗎?

於是他便利用課餘時間,運用自己的專長開始研究健身和瘦身間的關係。他查找了許多文獻資料和科學研究的背書,對照網路上所流傳各式各樣關於瘦身的文章,寫下一篇篇關於瘦身迷思的研究。也在當兵時期,將這些研究集聚成文章,在一分鐘健身教室中分享給大家。
 
史考特認為,飲食運動和科學有著很深的關係,例如:到底是先進食再進行有氧運動,還是先進行有氧運動在進食,哪個燃脂較快?。大部分的人或許會覺得,若不進食就開始運動,容易有低血糖的情況產生。「目前的醫學研究認為,一個人即使一整天不吃飯也不會有低血糖的問題。若沒有使用糖尿病藥物,發生低血糖的機率是微乎其微的。」飯前或飯後運動其實對於減脂的效果差異不大,對於順序的選擇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偏好即可。

喜好研究的史考特醫師認為飲食運動和科學有著很深的關係

讓運動與科學成為知識的橋樑

但研究規研究,無論再好的科學想法,難免有反對的聲音。

雖然許多人因為史考特的分享而受益良多,也為自己的生活改變了不少。但也有另一派的人認為自己一直以來的練法並未造成不好的後果,所以對於他的理論也出現過不少反對的聲音…但史考特並未被這些聲音所打倒,他說:「要研究一個新觀念,皆必須透過實作。」這些關於運動飲食的科學研究,也都是科學家們找了運動員或適合的人選來實體操作而得出的結論,所以一切皆是有根據的說法。「我只希望將這些東西,把最新、最好的科學拉攏,做為知識的橋樑。」史考特說。

史考特醫師希望將這些東西,把最新、最好的科學拉攏,做為知識的橋樑

預防勝於治療

憑著打破傳統迷思和有用的科學知識,史考特的一分鐘健康教室短短時間便在業界廣為流傳,在當兵期間認識了一位復健科醫師前輩,剛好也是史考特一分鐘健身教室的讀者,這位前輩給予史考特許多的鼓勵,也建議尚未選擇專科的他來考慮加入成為復健醫學的一份子,因為這不僅與自己所研究的東西相結合,還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用復健醫學的專業來幫助更多病人 史考特醫師提供

復健科的角色主要是幫助患者重回社會或其工作崗位,也因著這個選擇,讓史考特看到了更多可惜的案例。預防勝於治療,每每看到這些病人他也會開始思考;有沒有一開始就不要讓這些人中風、身體衰弱的方法?若我們都能照著運動科學和營養學的角度去做,會不會就能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效果呢?

這也是他一直以來想要做的事,所以只要一有機會,他也會建議病人配合營養和運動來改善自身許多不舒服的地方,雖然目前所做的有限,但他也期許自己未來能在醫療上做不同的突破,除了寫作之外,也能讓自己的興趣結合醫學,幫助大家改善身體健康,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多配合營養和運動來改善自身許多不舒服的地方

挑戰,就是不斷向上的感覺

除健身外,未來他也想嘗試滑雪這個刺激的項目。滑雪是一個從開始到末了恐懼永遠都會在的運動,即便已有了許久的經驗,但若在沒有專業人員指導的情況下,仍然伴隨著一定的危險性。因著它的刺激性和危險性,會讓人有一種不斷往上、挑戰自我的感覺,相對來說,所得到的成就感,遠比其他運動來要來的多。
 
「健身除了訓練肌力外,其實是教你正確的發力和動作。」史考特說。而這些運動、營養和科學更是密不可分的。假設你有三高的問題,除了運動,飲食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市面上的養生食譜百百種,但實際操作其實有某種程度上的困難,所以他也建議大家,若想照著食譜製作自己的食物,可以尋找真正有在煮菜的作者或分享者參考,因為會煮飯才懂得真正的料理,會運動才明白其中的難度,這樣才能解決你真正的需要。

史考特與他的太太小食怪,史考特用科學打破迷思,而小食怪則經營一分鐘健康私廚,教導大家如何選擇更健康的食物

撰文/瀅瀅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