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健身
  • 4招居家徒手健身訓練 讓你不用跑健身房就能練出肌肉線條
1
居家徒手訓練
4招居家徒手健身訓練 讓你不用跑健身房就能練出肌肉線條
2
運動前熱身的好處
運動訓練前喚起中樞神經系統 將能有效的提高運動成效的絕佳技巧
3
訓練後沒有肌肉痠痛將意味著什麼?美國物理治療師這樣解釋它背後的原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4招居家徒手健身訓練 讓你不用跑健身房就能練出肌肉線條

2021-05-26
健身 動學堂 徒手訓練 增肌 重量訓練 居家肌力訓練

在不知不覺中又即將來到夏天,但疏於訓練的你還敢穿上短褲和背心嗎?徒手健身又稱自重鍛煉(Self-weight Training),顧名思義是不使用器械,利用自身重量進行肌肉訓練,徒手健身可以有效地鍛煉背部肌肉和胸肌和其他身體肌肉,徒手健身的效果絕對不比健身設備差!

居家徒手訓練
4招居家徒手健身訓練 讓你不用跑健身房就能練出肌肉線條

1.高強度燃脂:Burpee

Burpee是一種高強度的無氧燃燒脂肪運動,具有燃脂大師的美譽,完全不需要任何的器材設備就能執行,是居家運動最佳的訓練動作。在同一運動中持續1分鐘,跑步僅燃燒約10卡路里,而Burpee能燃燒約20卡路里,是跑步的兩倍!

動作步驟

1.腳與肩膀分開,手臂放在兩側。

2.向下推臀部,彎曲膝蓋蹲下。

3.將你的手放在腳前的地板上。

4.彎曲肘部並將整個身體固定在地面上時,你的腳向後跳。

5.用手臂的力量向上推動上半身,同時用腳跳半空。

6.記住要伸直雙臂並越過頭頂跳起來。

7.當雙腳跌落並蹲下至第2步時,請立即彎曲膝蓋。

8.重複步驟2-7的操作,每20次一組(取決於體力,慢慢增加每組的次數)

2.強化上半身肌力:SINGLE LEG PIKE PUSH-UP

伏地挺身可以說是強化上半身肌群十分常用的訓練動作,但我們這次要介紹的是以單腿下壓式伏地挺身(SINGLE LEG PIKE PUSH-UP)來進行,這個訓練動作可以針對背部肌肉、胸肌、肩膀和三頭肌等肌群來進行強化,持續訓練將能看到相當不錯的徒手健身效果。

動作步驟

1.身體的姿勢從向下的頭朝地開始。

2.將一隻腿向上伸到天空中,臀部保持與地面成直角,並且將眼睛保持在地面支撐的重心腳上。

3.彎曲肘部,將身體推到地面,將頭部盡可能地放在雙手之間,並注意頭部不要撞擊到地面。

3.加強心肺功能:Jumping Jack

Jumping Jack與Burpee都是徒手健身中最基本的訓練之一,它結合有氧和肌肉耐力訓練來增強心肺功能,並有效地訓練核心肌肉和肩部肌肉。這種徒手健身的效果不僅可以訓練出肌肉之外,還可以保持身體健康;有研究表明,經常進行跳躍的動作可以幫助提高骨骼密度並保持心血管健康。

動作步驟

1.兩腳分開站立,將雙手放在身體的兩側。

2.在張開雙腿至與肩同寬時同時跳起,並抬起手臂至頭頂的高度。

3.再次跳起來,放低手,雙腿併攏,然後返回動作。

4.一組重複10次,一次重複3組。

4.增強核心肌群:Spiderman Plank

一般人想要加強核心肌群都會採用仰臥起坐或平板撐體,這時你不如採用Spiderman Plank這個訓練動作,不僅可增強核心力量和身體敏捷度之外,它還能訓練到全身不同的肌群,例如背部肌肉、胸肌、肩部和手臂肌肉。

動作步驟

1.從高平板撐體的姿勢開始。

2.將左膝蓋彎曲朝左前方移動,碰觸到左手肘關節外側。

3.將左腳移動回起始位置,接著換右側進行步驟2。

4.保持完成30-50組的速度進行。

資料參考/exercise、spotebi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訓練前喚起中樞神經系統 將能有效的提高運動成效的絕佳技巧

2022-03-17
觀念爆發力體適能增肌無氧運動有氧運動重量訓練初階訓練健身知識庫

在任何運動或訓練之前進行適當的熱身,可以為接下來訓練過程提高效率及降低受傷的風險。但絕大多數的人在熱身的過程中都忽視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讓身體的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做好準備,為什麼中樞神經系統對於運動訓練這麼的重要?簡單來說,中樞神經系統會傳達訊號給身體的各部肌肉,讓他們為了接下來的動作做好準備,因此,我們可以透過大腦的運作將訓練或動作的訊號快速且準確的傳達到各部位,讓我們的訓練或運動過程中獲得更加的表現。

運動前熱身的好處
在運動訓練前先喚起中樞神經系統,將能更有效率提高運動成效的絕佳技巧!

上面這些敘述是否也讓你覺得有點複雜?甚至有點像職業運動員才會做的事情!其實,簡單的喚醒中樞神經系統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它不需要複雜的動作及特殊的場地,無論你是剛接觸運動訓練的初學者或是想提升運動表現的運動者,都可以仔細了解喚醒中樞神經系統的技巧與觀念,現在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中樞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是神經系統中神經細胞集中的結構,在脊椎動物包括腦和脊髓;在高等無脊椎動物如環節動物和昆蟲等,則主要包括腹神經索和一系列的神經節,負責將複雜的訊息整合,命令身體做出適當的反應。

人的中樞神經系統構造最複雜而完整,特別是大腦半球的皮層獲得高度的發展,成為神經系統最重要和高級的部分,保證了機體各器官的協調活動,以及機體與外界環境間的統一和協調。中樞神經系統與周圍神經系統組成了神經系統,控制了生物的行為。整個中樞神經系統位於背腔,腦在顱腔,脊髓在脊椎管;顱骨保護腦,脊椎保護脊髓。(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由大腦和脊髓組成,是人體神經系統的一部分,主要是負責接受訊號傳遞到肌肉、纖維和器官部位,並將有價值的訊號發送回大腦。神經系統的另一部分是周邊神經系統(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主要是負責全身的訊系發送和傳遞功能;它還分為兩個主要的部份:軀體神經系統(somatic nervous system) 以及自主神經系統 (antonomic nervous system),軀體神經系統動作是透過人體自願努力控制的動作,例如決定撿起東西,而自主神經系統是屬於非自願的,由呼吸或心跳等動作組成。

所以,為了要讓身體在肌力訓練或其餘運動項目之前,讓緊繃的肌肉能預先做好準備,透過自主神經系統發送訊息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工作;然而上面有說過自主神經系統是屬於非自願,但我們依舊可以傳達出大腦接下來要進行的動作,以便讓身體的肌肉準備好等下要執行的動作。

來自美國紐約皇后區的世界拳擊冠軍金牌得主Raquel Harris表示,中樞神經系統負責處理信息並影響身體活動,同時它可以調節我們的呼吸、運動和肌肉收縮等工作。

中樞神經系統與運動成效
中樞神經系統負責處理信息並影響身體活動,同時它可以調節我們的呼吸、運動和肌肉收縮等工作。

喚醒中樞神經系統的好處

根據拳擊女王Raquel Harris的說法,在進行任何一項阻力訓練之前緩醒中樞神經系統將能帶來:

1.透過大腦發出更多募集肌肉組織的訊號,讓運動表現呈現出最大化。

2.更有效率的幫助突破訓練的平台期。

3.有效的控制身體平衡和協調性,幫助你對抗更大的訓練強度。

喚醒中樞神經系統的訓練

在了解中樞神經系統對於訓練及運動表現的好處與理論背景之後,我們又該如何在訓練前快速的喚醒它呢?其實,在進行組力訓練之前喚醒它既不費时也不困難。首先,第一步就是進行一般常見的熱身動作,運用大肌群且強度較低的動作來進行。會這樣做是因為你不會想再開始正式訓練前就已經感受到精疲力竭了;另外,全身性的熱身動作也可以為中樞神經系統做好準備工作並提供以下這些好處:

1.增加全身肌肉的血液流量。

2.提高神經的敏感度。

3.加速血液對肌肉組織的營養補給。

4.快速的排出訓練後的代謝副產物。

5.提升肌肉溫度讓它能更有效率的收縮,進而增加肌力的產生。

6.增加關節部位的潤滑,降低關節受傷的風險性。

7.提升關節靈活度與運動範圍。

 

喚醒中樞神經系統
要喚醒中樞神經系統真的很困難嗎?透過一些訓練技巧可在訓練前簡單的喚醒它。

要進行一般的熱身動作非常的簡單,只要任何有氧運動都可以,所以可以選擇任何你喜歡的動作來進行,可以是使用划船機、橢圓機、爬樓梯機、跑步機或原地慢跑。另外,在強度方面可以添加一些阻力,來進一步的為身體爆發力做好準備;在強度的設定上可使用自覺用力係數(RPE)來測量,盡量選擇5-6之間的運動等級強度,這類似中等強度的有氧訓練。

延伸閱讀:運用RPE自覺用力係數調整訓練強度

Raquel Harris特別強調,在透過爆發性運動激發你的中樞神經系統之前,先通過動態熱身來引導你的訓練,因此當你完成熱身後可以再加強你的爆發性動作,讓肌肉有時間可以適應你最後一個動作。 你可以嘗試以下這一個動態熱身的例子:

30秒的跳躍

30 秒的跳躍

30秒深蹲跳

30秒的右力量踢

30秒的左力量踢

30 秒的平板撐體

 

結合爆發力的動作

爆發力的訓練可以更有效率的喚醒中樞神經系統,並為接下來的力量訓練做好準備,特別是強度很高的訓練重量,因為高強度訓練必須徵召大量的肌群協同,所以會需要更大量的神經活動和力量的產生,像這類型的運動就需要更高的力量與速度搭配,增強式訓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爆發力訓練動作
爆發力的訓練可以更有效率的喚醒中樞神經系統,並為接下來的力量訓練做好準備。

你可以透過再當天訓練動作的練習過程中,運用身體的部位和肌群的相對位置搭配適合的爆發性動作,來簡化繁瑣的熱身動作與時間。例如例如,在涉及槓鈴深蹲的訓練課程之前,你可以進行深蹲、跳遠或跳箱的動作或是在硬舉之前,你可以進行壺鈴擺動或抓舉;在進行臥推動作之前,嘗試增強式伏地挺身或推舉這類的動作,當然這些動作還可透過提高心率、增加血液流動和提高訓練前的活動能力來發揮雙重作用。

以下是一些充分利用爆發性熱身的訓練技巧:

1.選擇與正在訓練的主要身體部位相對應的動作。

2.在你的訓練組之前或組之間進行練習。

3.熱身動作盡量保持簡短以免肌肉提前疲勞。

4.在每個運動的過程中都盡最大的努力進行。

5.嘗試對身體每個部位肌群進行兩組3- 5次重複動作。

結論

在運動或訓練前的熱身能有助於為接下來的正常訓練做好準備,喚醒中樞神經系統將可以透過增加運動神經元的募集和交感神經系統的參與來提高表現,這樣身體也能更好提前應對接下來要面對的壓力。雖然,這一系列的過程看似複雜,但啟動自身的神經系統就如同進行爆發性訓練前,喚醒準備接受訓練的肌肉組織一樣,簡單的設計幾組中強度的有氧運動即可。再下一次運動或訓練前,不妨嘗試一下這個喚醒中樞神經系統的方式,讓身體能提高運動訓練表現還能降低受傷的風險。

資料參考/health、barbend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訓練後沒有肌肉痠痛將意味著什麼?美國物理治療師這樣解釋它背後的原因

2019-06-26
運動恢復肌肉痠痛健身知識庫觀念

訓練後的肌肉痠痛對於許多人來說,好像代表著這是「有效訓練」的訊息,而這種肌肉痠痛它有個專業的名稱叫延遲性肌肉痠痛(Delayed onset of muscle soreness, 簡稱DOMS),是1902年被一位美國醫生西奧多·霍夫(Theodore Hough)所描述出來,主要是在運動時肌肉纖維,因為反覆離心收縮造成微小損傷所產生的發炎反應,通常會在運動完後8~24小時之後開始產生,於運動完後24~72小時達到高峰,通常5~7天就能完全恢復,最常發生於不熟悉與不常做的動作;或是強度超過平常的訓練量,但如果在訓練之後沒有發生DOMS這將意味著什麼情況?美國的物理治療師解釋這背後所代表的原因。

訓練後的肌肉痠痛對於許多人來說,好像代表著這是「有效訓練」的訊息!

美國華盛頓特區的物理治療師布萊爾卡拉漢(Blair Callaghan)博士,針對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是這樣解釋,當你將外在的壓力放於肌肉上時,就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與症狀,例如在重訓時我們常做的臥推與深蹲這兩個動作,當你將強度增加超過你原本的訓練量,就會導致我們的肌肉纖維產生些微的撕裂,但你不用擔心這是屬於訓練與建構肌肉的正常過程,也是增肌與強化肌力的關鍵性階段。

但也正因為肌肉產生這樣的狀態,因此,會引發些許的炎症導致肌肉痠痛,所以,你可以將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視為肌肉分解過程的症狀。為何會需要這樣的過程?卡拉漢說,當我們的肌肉產生出撕裂的現象,就能告知我們的身體與大腦,需要建構更強而有力的肌肉纖維來對抗更強大的衝擊。也因為我們人體具有極強的適應性,因此對強度增加的需求促使人們建立更多肌肉組織並使我們變得更強壯。

當你將強度增加超過你原本的訓練量,就會導致我們的肌肉纖維產生些微的撕裂。

根據紐約特殊外科醫院的運動醫學醫師Jordan Metzl的說法,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通常在劇烈運動後24至48小時出現,卡拉漢說,「延遲」是由於一個叫做炎症級聯(inflammatory cascade)的過程所發生的,基本上這個是涉及肌肉修復的加速過程;這意味著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進行最大程度的疼痛。在最初的24小時內包括受損肌肉的血流緩慢增加以及激素和蛋白質以協助癒合,24小時之後你身體的肌肉就會被多餘的血液和細胞液充分淹沒,這時後受損的肌肉纖維部位,就會在結構上感受到而外的壓力,這也是引發肌肉痠痛的原因。

感受不到DOMS代表著?

根據卡拉漢博士的說法,你不用總是需要在每次的訓練後感受到DOMS,才能證明你在這個訓練過程中是否有努力或是有效,僅僅因為你沒有些許的疼痛感並不意味著你不會變的更強壯或者獲得更好的肌力,因為,你每次的訓練都在創造些微的肌肉撕裂與建構肌肉的過程,只是它們的撕裂沒有那麼的嚴重,所以炎症的狀況與數量也隨之減少。

當你在訓練前中後這三個階段補充的水份越多,訓練後感受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的機率就越低。

另外,有一些因素可能影響延遲性肌肉酸痛,關於這點Metzl博士說就是「水合作用」,當你在訓練前中後這三個階段補充的水份越多,訓練後感受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的機率就越低,因為,當我們在訓練的過程與訓練後的階段補充水份,對於身體的溫度調節、清除身體代謝出的廢物、支持心血管系統與關節潤滑等有莫大的幫助,所以,適當的補充水份也是幫助身體肌肉纖維恢復的一個關鍵重點,當然在肌肉修復過程中的睡眠與營養也都不能缺少,下次訓練完24-48小時沒感受到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也別太過於緊張了!

資料參考/muscleandstrength、drax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