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想要準備一場馬拉松或三鐵比賽,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你可能已經透過日常的反覆訓練,準確的知道該如何分配時間及跑速,但仍然對於跑速是否能維持這件事充滿著緊張感,但科學家透過一連串的研究發現,解決著個問題的方式就是吃點鹹的。
多吃鹽在日常生活中總是背負著不好的名聲,但如果我們以適當的方式來使用它,就能很明確的知道它對身體的影響性有多少。透過無數個研究的結果表明,攝入過多的鈉會增加血壓、心力衰竭和中風的風險,除此之外,鹽(鈉)還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外型;但是對於運動員或跑者來說,鹹的食物可以證明對於維持能量是非常有幫助。而這樣的狀態卻無法透過運動飲料來補充因汗水所流失的電解質。
根據發表在斯堪的納維亞運動醫學與科學雜誌(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在跑馬拉松時吃鹹堅果或服用鹽補充劑可能會有幫助。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於參加半鐵人三項比賽的人群中測試了鹽補充劑對於運動成效的影響,他們將參與者分為兩組,一組人被給予一般運動飲料及比賽過中必須補充的12粒鹽碇膠囊,而另外一組人則給予一般運動飲料及安慰劑。最後發現,有補充鹽碇膠囊的那組比安慰組平均快26分鐘完賽。
當我們開始進行任何一項運動比賽中流汗時,身體就會開始流失電解質,因此,就會開始產生疲倦感,導致我們的運動速度下降;然而,流失的電解質在短距離的比賽時,能透過運動飲料的補給方式完成補充,但當進行長距離的運動項目,例如馬拉松或鐵人三項等賽事時,在比賽途中適度的食用鹹堅果或是鹽碇等等,更能維持你的速度及身體能量。而你需要補充的鹽(納)含量則取決於你的速度、流失的汗水量及比賽的距離。
資料參考/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責任編輯/David
專業運動品牌HOKA,秉持品牌精神FLY HUMAN FLY,將以「Fly Run」為軸心,串聯美國紐約及亞洲各地愉悅起跑活動,HOKA台灣亦將於7/15(六)在西門紅樓盛大開跑。HOKA邀請全台愛好運動的跑者們一同參與年度品牌運動盛會,HOKA在活動現場準備沉浸式跑步科技裝置,讓民眾穿上HOKA跑鞋透過大螢幕,看到自己如同鳥群般地身歷其境、跑向天際。
晚間的Fly Run城市夜跑,將由專業教練帶領跑者們從知名地標紅樓出發,沿途經過西門商圈、北門古蹟、再到大稻埕碼頭,和跑友們一同享受路途各種都會景觀、河岸風光,為自己記錄下今年最難得的運動經驗。當天來到活動現場參與各式體驗,還有機會將HOKA跑鞋帶回家。
FLY HUMAN FLY傳遞的是透過運動找到更多同好、共同專注隨之而來的愉悅感受,獲得到快樂激素「多巴胺」外、達到不同的「心流體驗」,2023年HOKA持續朝「運動的集體意識」努力,一個人跑得快樂,一群人跑得幸福,攜手所有喜愛運動的各路好手們探索更多跑步的可能性。延續FLY HUMAN FLY愉悅起跑的意涵 ,HOKA特別設計Facebook、Instagram專屬濾鏡,用自己最舒適、開心的動態跑步姿勢和全球跑者同步開跑,完成濾鏡後集章就可抽品牌好禮─跑鞋、跑衣、毛巾。
FLY HUMAN FLY系列活動─HOKA RUN CLUB為所有不同階段的跑者們規劃各種跑聚活動,以A11品牌專門店為據點,於每週間晚間規劃初階到進階的主題課程,不僅有以跑步技巧為主的課程,包含肌力、節奏跑、敏捷反應、恢復跑等,HOKA也因應登山趨勢,設計基礎登山技巧課程,希望跑友能透過跑聚活動一起切磋、精進、享受群體帶來的多巴胺,一起探索Joyful Performance!
凡參與跑聚即有機會獲得品牌限定贈品,並享有專屬好康優惠與最新產品資訊等,請加入HOKA RUN CLUB,獲得第一手HOKA相關資訊。
資料提供/星裕國際
責任編輯/林彥甫
不跑步的休息日,你會去做些什麼?是睡覺還是大吃大喝?無論做什麼,當你的肌肉感到相當疲累的時候,並不會因為一天的休息而得到徹底的放鬆,真正的放鬆除了休息以外,配合以下的恢復操,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尤其是進階的跑者,這些小細節值得你更注意。
這是一套來自美國芝加哥的Robyn LaLonde教練的恢復操,可以在15分鐘內,增加血液循環,放鬆肌肉,減緩疼痛和疲勞。在休息或很放鬆的時候,可以一周做上一到三次。在做這套恢復操前,首先要做90秒很有活力的熱身,站直彎腰,擺動腿,然後重複做以下五個動作當作一個循環。
站直,雙腳與肩同寬,腳趾和腳向前。放低身體呈深蹲姿勢,然後把右腳伸到斜後方,讓你的腳趾觸地,持續一秒鐘,接著扭動臀部,以跳躍的姿勢向右邊躍出你的左腳,把左腳放到右腳後面,重複另一邊。重複左右的動作30十秒,大約15-20次。
右腳向後邁出一步,放低臀部,直到你的左大腿和地板平行,右膝蓋接近但不接觸地面,停頓2秒,收縮股四頭肌和腿筋回到起始動作。換腿重複動作一分鐘(每條腿大約各12次)。
呈深蹲的姿勢,臀部往後,抬頭,膝蓋不過腳尖。控制步伐,向右邁出五步,再保持深蹲姿勢,兩隻手臂做五次跑步時的甩臂姿勢,再向左走五步,重複動作,左右兩邊再各重複一次,兩邊各兩次,大概45秒。
雙腳與肩同寬,雙手肘撐於地面,肚子收緊,向前伸直一隻手臂,用另一手臂支撐身體保持平穩,然後儘可能拉長、減緩呼吸。保持十秒後,收回手臂換另一隻手。在一分鐘內兩隻手臂各重複三次。
登山式除了能鍛練核心肌群之外,主要鍛鍊到的肌群還有:三頭、肩膀、核心、臀部和大腿等肌群。在雙腿交互往前移動的情況下,應以髖關節為軸心,核心、肩膀及手臂要保持穩定,不可隨著下身的動作而有所搖晃。
以標準棒式姿勢預備,左膝彎曲觸碰至左肘,右膝彎曲觸碰至右肘,左右輪替,重複7次這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