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蘭拓荒者隊當家控球後衛Damian Lillard於本屆季後賽單場飆進12顆三分球、狂攻55分,創下史上季後賽最高三分進球紀錄,同時曝光最新Dame 7 EXTPLY簽名戰靴,引爆話題!adidas全新Damian Lillard簽名系列戰靴與服飾,以Lillard身兼籃球球星與饒舌歌手的雙重身份為靈感,更以迷你專輯「EXTPLY」(Extended Play, EP)為此系列命名,不僅將Lillard熱愛的「饒舌音樂」元素融入鞋款設計,鞋面以異材質拼接設計創造豐富層次感,完美詮釋Damian Lillard在籃球及樂壇的不凡天賦與才華,期許Lillard未來關鍵時刻再度施展「Dame Time」,發揮領導者創造力,帶領隊友,捍衛球隊榮譽。
adidas Dame 7 EXTPLY(以下簡稱Dame 7 EP),系列主打配色 ”Dame D.O.L.L.A” 以Lillard私下最常搭配的粉紅色調設計,漸層渲染從鞋頭延伸至鞋後跟,打造搶眼嘻哈街頭風格。其中Dame D.O.L.L.A是Lillard在音樂創作圈使用的藝名,而D.O.L.L.A.則為”DIFFERENT ON LEVELS THE LORD ALLOWED”之意,專屬標籤印上「D.O.L.L.A. EXTPLY」,鞋頭側邊亦標註Lillard 2020年創作單曲《HOME TEAM》歌詞,宣示隊友對Lillard無可取代的重要意義;鞋舌內、外使用專為Dame 7 EP系列設計的低音譜D Lillard Logo,表達Lillard創作熱情,彷彿其場上強烈求勝慾望,專注投入且充滿自信。
Dame 7 EP “Opponent Advisory” 黑魂配色,以美國音樂專輯上的「家長監督標識」(Parental Advisory)警示標語為靈感,融合Lillard不畏競爭的強悍球風,打造醒目的「對手警示標識」(Opponent Advisory),意在震懾場上挑戰者,展露Lillard面對強敵堅定無畏的態度,盡顯Dame Time主宰球場霸氣。
Dame 7 EP “R.C.O.T.A.” 以拓荒者球衣配色為概念,運用亮眼的紅、白雙色漸層貫穿鞋面,將Lillard向全場球迷、隊友精神喊話的「Rip City On They A**」(波特蘭要你好看!)經典台詞,以縮寫「R.C.O.T.A.」手寫字樣壓印鞋側,宣示Lillard對波特蘭城市的忠誠與堅守之心,同時鼓勵球迷團結一心,體現拓荒者隊強大的團隊精神。
adidas Dame 7 EP以Dame 7為原型,採用LIGHTSTRIKE避震輕量中底科技,實現緩震與回彈反應間的絕佳平衡,打造穩定、支撐、舒適三合一的優異腳感;鞋面採用網布和麂皮拼接設計,堆疊豐富層次細節;大底採用Dame 7專屬閃電紋路,強悍抓地力及升級的耐磨效果,適用於各類型場地,衝出MVP實力。
adidas Dame 7 EXTPLY系列”Dame D.O.L.L.A”、“Opponent Advisory”鞋款,即日起於adidas官網及門市上市。
“R.C.O.T.A.” 則於6月15日起於門市上市。
資料提供/adidas
責任編輯/David
走進巷弄裡的工作室,打開門的是個健碩的陽光男孩,從容不迫的神態,自信大方的談吐,完全看不出只有二十歲不到的年紀。他是湯以丞,今年 U20 世界冰球錦標賽台灣代表隊的隊長。
U20 是所有冰球青年組最高級別的比賽,要成為一名冰球選手,最起碼需要十年以上的訓練,然而過去台灣往往因為無法參加更高級別的賽事,選手們往往在參加完 18 歲以下的比賽後,即停止他們的冰球生涯。看著從前許多和自己一起練習和參賽的朋友們,都選擇放棄了,以丞說他理解他們的心中的不願意,「所以我和還在這條跑道的隊友,都更珍惜這次得來不易的參賽機會。」
以丞回想自己一路從小學一年級至今,為了夢想付出的種種努力,到現在經營團隊所看到的種種困難,他直白的表示,想在台灣成為一名以此為業,確實相當不易。「這條路當然不好走,但我自小就深深喜歡這個運動,我在選擇它的當下,也準備好承擔這些了!」他所說的每個字句背後,始終如一的是神清氣爽的笑容,笑容背後帶出的是選擇這條路,必須走在向陽面的無可奈何,還有支撐一名台灣的冰球選手,每向前一步所需的熱情。
「冰球目前的現況並不是很理想的。」以丞說,選手們幾乎都是從小學一年級時就開始了他們的冰球生涯,冰球的世界錦標賽是以年齡作為區分,打完 U16 之後是 U18 ,接著是 U20,然而因為台灣本來沒有給年齡超過二十歲的選手的 U20,同時也沒有職業聯盟,所以選手通常在比完 U18 之後就得被迫放棄長久以來熱衷的目標。
因此以丞在一年前選擇了休學,獨自一人去到美國參加發展聯盟,他說自己是比較幸運的,還有家人願意支持他的夢想,「但是像我一樣的人畢竟是少數,整個 U20 團隊也只有兩個從國外回來。」多數跟以丞一樣的冰球選手,在比完 U18後,都只能放下拿了十幾年的曲棍球棒,回歸到校園,拿起國文、英文、數學等科的課本,開始準備學測與指考,從此掩蓋心中真正的熱情,過著與自己的期待截然不同的人生。
「很感動現在身旁 U20 的隊員朋友們,許多人都已經認知到這條路很難走,他們沒有選擇放棄,而是選擇當開拓者,投注更多的努力,一起發展台灣的冰球,共同為未來努力。」他說團隊成員有需多人現在剛好面臨考大學學測的時間點,但是除了學校模擬考或段考的當天,這些團員從未缺席過練習,而在場上難得的休息空擋,他們不是選擇藉這個機會喘口氣,取而代之的是,拿起英文單字或有機化學,默默在旁背誦。
此外由於出國比賽,多數費用都須自己負擔,許多家境無法支持的選手還需利用其他的時間去打工,努力掙得食宿費與機票錢。「每次看到隊友們有這樣的熱情,都會讓我更有能量堅持下去。」談到台灣,以丞說,現在的冰上曲棍球無論制度面或其他條件,都有太多需要改善的空間,因為台灣目前沒有職業聯盟,他打算努力進到美國的大學球隊,最後加入亞洲、歐美的職業聯盟,精進自己的專業,也一面學習那邊的優點,再將這些知識帶回台灣。
U20 是世界冰球最頂尖的賽事,台灣在睽違六年後,再度重返這個比賽的舞台,以丞說包括他自己,以及其他團隊成員,去年其實從沒想過現在竟然能夠擔任 U20 的代表隊,「真的蠻感謝協會幫我們爭取到這次的機會,看得出來他們真的很努力在為我們鋪路。」
對所有的冰上曲棍球選手而言,這不僅是讓自己被看見的舞台,不僅是未來的發展的機會,更是一劑強心針,U18 的畢業生原本在這個領域上,要繼續精進跟專研的話,幾乎是無路可走的,U20 最重要的就是讓他們能夠回來,讓他們不用再被迫放棄熱情。
離開工作室時,以丞依然帶著如開門時那爽朗的笑容,一面起身準備前往參加 U20團隊的練習,這次的比賽無疑是背水一戰,在他們心裡,這個夢想已經不再屬於個人,所以無論如何都會全力以赴, 他們相信現在所突破的一切,都會成為日後所有對冰球有熱情的人,所努力的目標。
資訊、圖片提供:Flying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