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健身新手們最適合入手的臀腿肌力訓練!前後弓步之間的差異性分析
1
比深蹲好的弓步蹲
健身新手們最適合入手的臀腿肌力訓練!前後弓步之間的差異性分析
2
重量訓練與彈力帶訓練
阻力帶的肌力訓練真的無效嗎?研究證明與重量訓練一樣
3
奧運老對手再相逢 俄壽星破大會紀錄奪金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健身新手們最適合入手的臀腿肌力訓練!前後弓步之間的差異性分析

2021-07-07
知識庫 健身 重量訓練 核心肌群 增肌 腿部肌群 臀部肌群 下半身肌群

當你想要訓練下半身的腿部及臀部肌群時,你是否會直接聯想到深蹲這個常見的訓練動作?然而,除了深蹲這個訓練動作之外,你還可以選擇弓步訓練。這個訓練動作無論是在健身房或是居家都可隨時隨地的進行,不需要任何器材及設備就能強化你的下半身肌群,並增強核心肌力的穩定性。

比深蹲好的弓步蹲
健身新手們最適合入手的臀腿肌力訓練!前後弓步之間的差異性分析 ©ifit

在進行弓步訓練之前,你必須要了解基礎的弓步有分為前弓步(Lunge)及後弓步(Reverse Lunge)這兩種類型的訓練,他們基本上看起來是完全一模一樣的動作,但實際上一個是向前另一個是向後移動,看起來似乎十分的簡單沒有困難度對吧!但大多數的人並無法了解這兩個移動方向不同的弓步,到底存在哪些不同的地方,另外,哪個弓步比較適合健身新手來進行入門訓練呢?以下我們將針對這個動作的兩個類型來進行簡單的分析,讓想要進行這項訓練的你可以更加了解它們之間的差異性。

弓步正確動作

1.上身挺直縮背,雙腳與肩同寬。

2.跨出腳步的距離約莫可以讓自已大腿與小腿呈現90度的直角即可,後腳膝蓋不能碰地。

3.收回跨出腳之後,換腳做弓箭步,並來回10~15次為一組,做3~5組。

如果場地夠大,可以改為弓箭步走路,10~15步為一組,做3~5組。也有不同的訓練效果。

前弓與後弓相似之處

在前弓與後弓的訓練當中,它們的目標肌肉群皆相同,最主要都是針對下半身的部分;這包含著膕繩肌、股四頭肌、臀肌和小腿肌群等,同時,在進行弓步這項訓練動作時,我們的核心肌群及背部肌肉也會參與其中,因此,無論你是選擇前弓步或後弓步的訓練方式,都可以有效的刺激下半身的肌群,並能有效的解決肌肉左右不平衡的問題。

前後弓步訓練肌群
前後弓步在目標肌群上基本上都一樣,最主要都是對下半身的腿部及臀部肌肉進行強化。 ©fitnessvolt

前弓與後弓的差異性

一般來說後弓步訓練比較適合大部分的初學者,因為,在執行這個動作練習時你會比較容易控制你的身體運行,這也是由於有許多的人無法控制前進時腳部的運動,這很容易會導致受傷的發生,另一個原因則是前弓的過程核心肌肉必須更加有力,才能維持前弓移動時身體的穩定性。但這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面臨一樣的問題,所以,你可以嘗試看看自己哪個動作比較不穩,再來決定要先練哪個項目。

哪個動作適合新手?

就如同我們一開頭所說的,前弓步與後弓步這兩個動作看起來都十分的相似,並且都能針對相同的目標肌群來進行強化,因此,大多數的人都不會特別進行比較。然而,國外有許多的私人健身教練都比較建議新手們先進行後弓步這個動作。

適合新手的弓步動作
非常相似的兩個弓步訓練動作,到底哪個比較適合新手或核心肌力較弱的人? ©evofitness

當我們在進行弓步訓練時,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膝蓋承受的壓力,因此,你必須要減輕膝蓋的壓力才能更容易的將雙腳收回。而不正確的前弓步動作將會導致膝蓋的疼痛和受傷,因為,這個動作很容易會在大腿及小腿之間形成錯誤的角度;除此之外,當在進行前弓步訓練時,一般人很難能維持身體的平衡與穩定性;然而在後弓步訓練中,讓身體維持平衡相對較為容易。

所以,如果你是健身的新手或核心肌力比較弱的人,都建議從後弓步的訓練動作開始。如果你再進行弓步訓練過程中發現強度不足時,也可以採用雙手握啞鈴或穿上負重背心來進行負重式訓練。

資料參考/sworkit、evo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阻力帶的肌力訓練真的無效嗎?研究證明與重量訓練一樣

2020-07-14
彈力帶重量訓練徒手訓練健身話題

健身訓練就一定要進健身房或是花大錢買器材嗎?其實,你只需要買條阻力帶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訓練,阻力帶(resistance bands)又可稱為彈力帶或彈力繩;最早是由物理治療師運用於復健治療上使用,後來發現這樣的訓練方式可以強化肌肉並雕塑線條,非常適合用來進行日常訓練時使用,再加上一條簡單的阻力帶大約200元上下,因此,深受許多運動愛好者的喜愛。但這樣簡單又便宜的器材對我們身體有什麼樣的好處?你會想要選擇它來進行訓練嗎?接下來,我們將舉出5個阻力帶的好處,讓你知道小兵也能立大功。

【延伸閱讀】彈力帶Stretch Bands:健身運動無國界

重量訓練與彈力帶訓練
阻力帶的肌力訓練真的無效嗎?有幾個研究證明它與重量訓練一樣有效!

阻力帶

最早期阻力帶(彈力帶)是運用在復健治療的小工具,因為,可以調整關節與提升肌耐力並減少關節的壓力,它的外形看起來就如同一條長的帶子,主要是由乳膠與TPE等膠類材質所製成,具有非常好的彈性跟韌性,因此,在市面上也分為許多不同的厚度與磅數以提供不同訓練的需求,非常適合拿來訓練肌肉的伸展與耐力,所以,在健身圈內也被許多的教練與資深健身人拿來做為輔助肌力訓練的器材。

阻力帶訓練的5個好處

1.無法去健身房時

阻力帶有一個十分棒的好處就是便宜,因此如果你無法負擔去健身房或運動中心的費用時,就可以買幾條阻力帶在家自主訓練,加上它收納起來大約只有一個錢包的大小,你只要摺疊起來就可以隨時帶出門,比起許多健身器材來說可以算是經濟實惠又方便。

2.可增強肌肉耐力

單純使用阻力帶對於一些非健身新手來說似乎不是非常的理想,但如果我們將阻力帶配合上重訓器材並正確的使用它,就可成為一項新的肌力挑戰項目,一項發表於NCBI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健康的女性可以透過阻力帶搭配有氧運動,能有效改善肌肉的力量與耐力之外,還可以改善肌肉性能、肌肉形態和心臟血管的能力。

【延伸閱讀】美國教練示範8種彈力帶肌力訓練

彈力帶隨時隨地都能練
阻力訓練可運用彈力帶(阻力帶)在任何地方進行訓練。

3.遠離久坐的風險

一般人對於健身器材或啞鈴都有著抗拒的心態,尤其是對於那些久坐不動的上班族來說要舉起這些器材實在難上加難,但只要透過簡單又方便的阻力帶訓練,就可以讓身體健康獲得一些好處。一項針對「久坐不動的中年女性使用彈性帶與重量訓練機所進行短期阻力運動的效果」研究,找來45名健康的中年女性,並隨機將它們分為三組,其中21名接受EBs(EBG)訓練;14名接受WMs(WMG)訓練和10名對照組(CG),兩個運動組每週接受兩次定期肌肉耐力訓練,持續10週,主要肌肉組每節共進行6次運動。通過共同監測相同的目標重複次數(TNR)和活動肌肉的感知勞累率(RPE-AM),可以使運動強度相等。通過使用膝蓋俯臥撑(KPU)和60秒深蹲(S)測試來評估功能能力。使用8極生物電阻抗分析儀測量身體成分。EBG和WMG的結果均表明,脂肪量減少(分別為p = 0.05和p <0.01),無脂肪量(分別為p <0.05和p <0.01)和脂肪數量均增加。 KPU(分別為p <0.05和p <0.01)和S檢驗(兩者均p <0.01)重複。CG的所有測量變量均無顯著變化。簡單來說,就是進行阻力訓練能有效的減少脂肪量;這也包含內臟脂肪的數量,並証實阻力訓練可提供健康的肌肉適應能力。

4.適合進行復健訓練

阻力帶的訓練在物理治療裡已經有非常長的歷史,然而,它的好處除了可以治療之外,還能讓你在家中輕鬆的進行復健訓練,根據JSSM(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medicine)上一份針對「膝骨關節炎患者的家庭運動,平衡和敏捷性運動訓練的功效」,研究了下肢使用阻力帶是否能成為最佳的家庭復健計劃,這項研究找來了44位50歲以下的患者,並隨機分配到抵抗訓練(RT)組、KBA + RT組與對照組,並進行8週每週3次的KBA。KBA是利用步行敏捷練習以及單腿靜態和動態平衡;RT使用彈性阻力帶進行開鏈下肢鍛煉;KBA + RT執行每種技術的選定練習,研究的結果發現,有使用阻力帶的那組,他們獲得了更大的穩定性和膝蓋功能的整體改善,因此,KBA + RT的組合可以被視為針對改善患有膝骨關節炎復健計劃裡的一環。

【延伸閱讀】7個彈力帶訓練加強結締組織強壯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Empower S & C(@empower_sandc)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20 年 7月 月 13 日 上午 11:20 張貼

5.改善髖關節功能

當運動學家們使用名為螃蟹走路與相撲是行走的運動方式,用來評估我們人體髖關節康復的過程時,他們發現在每次訓練時於膝蓋、腳踝與腳週圍綁上阻力帶,對於臀部肌肉的刺激性會有所不同,這項研究找來9名健康男性並透過十六個肌電圖訊號量測右臀部和軀幹肌肉的神經驅動力,結果顯示臀部功能得到改善之外還能特別增強臀部肌群,同時,那些患有髖關節何背部問題的人能有效的獲得改善。

彈力帶常見的訓練動作螃蟹走路
每次訓練時於膝蓋、腳踝與腳週圍綁上阻力帶,對於臀部肌肉的刺激性將會有所不同。

資料參考/NCBI、JSSM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奧運老對手再相逢 俄壽星破大會紀錄奪金

2017-08-24
賽事新聞台北世大運健身話題

2017臺北世大運舉重男子94公斤級上演精采對決!去年在里約奧運正面對決的泰國好手Sarat Sumpradit,與立陶宛好手Aurimas Didzbalis,來到臺北世大運再度交鋒,兩人都希望能帶回金牌,但都難敵這天生日的俄羅斯好手Egor Klimonov擁有的超級強運,最終Egor Klimonov以抓舉168公斤、挺舉215公斤、總和383公斤,破挺舉大會紀錄,逆轉奪金。

舉重男子94公斤級俄羅斯選手Egor_Klimonov一舉奪金,當作自己最好的生日禮物。

男子94公斤級的量級,可看性十足,不只是舉起大重量的刺激感,還有選手挑戰成功的忘情嘶吼。本屆臺北世大運的舉重賽事,水準極高,立陶宛好手Aurimas Didzbalis去年在里約奧運拿下銅牌,泰國好手Sarat Sumpradit則以2公斤之差,無緣獎牌,兩人在臺北狹路相逢,成為比賽焦點。

立陶宛Aurimas Didzbalis雖在抓舉舉起175公斤取得領先,但挺舉表現不佳,只舉起205公斤,給了其他對手機會。泰國Sarat Sumpradit雖在抓舉只繳出167公斤,但他挺舉舉起個人生涯最佳的214公斤,讓他以1公斤之差,擊敗老對手,報了里約奧運落敗的一箭之仇,但只拿下銅牌。

泰國Sarat Sumpradit在舉重男子94公斤級以些微差距擠下里約奧運的老對手立陶宛Aurimas Didzbalis,拿下銅牌。

金牌對決由這天度過25歲生日的Egor Klimonov,對決哈薩克Rustem Sybay。Egor Klimonov雖在抓舉落後,但挺舉優勢明顯,第二把舉起破大會紀錄的215公斤,而Rustem Sybay舉起212公斤後,剩餘兩把都失敗,最終Egor Klimonov就以1公斤優勢,帶回最美好的生日禮物,以及難得的異鄉慶生經驗。

舉重男子94公斤級哈薩克好手Rustem Sybay以一公斤之差輸給本日壽星Egor Klimonov拿下銀牌。

首度來臺的Egor Klimonov,談到第一次在臺灣過生日還奪金,他不認為是因為壽星好運,特別提起在家裡的2歲女兒,他笑說:「我為了她,絕不能輸,我想這是贏的原因。」也許正是在臺北世大運帶回金牌,他特別強調,過去曾到過亞洲其他國家,「我最喜歡臺灣!」

臺北世大運舉重男子94公斤級奪牌選手合影。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